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

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龚曙光,谢桂兰,黄云清编著 著
图书标签:
  • ANSYS
  • 参数化设计
  • 编程
  • 命令
  • 工程仿真
  • 有限元
  • APDL
  • 技术手册
  • 软件开发
  • 数值计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78030
商品编码:1029583867
出版时间:2009-10-01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框架
作者:   陈德胜
市场价:   16.00元
ISBN号:   9787505867390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发货时间:   付款后24小时内出库
温馨提示:   商品一旦出库将无法取消订单,如不想要了可以拒签,且拒签产生的费用由买家承担。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  32开   语种:商品重量:0.259kg
  出版时间:2007-12-01   版次:  1   页数:244
  供货商:  新华书店   发货地:北京市   字数:200000
  到货时间:  北京及周边地区发货后1-2天到达、江浙沪皖地区2-3天到达,其他地区3-5天到达。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中国GDP的增长率、产业结构、汇率制度和外汇储备、货币政策、价格水平、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一、最终消费需求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在50%左右,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资本投入对总产出的贡献度达53.3%,超过了劳动、技术等要素之和。
二、国际比较分析表明: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状况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从“轻工业”时期进入“重工业”时期。2006年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77%、64.67%和25.66%,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性过高。
三、运用改进的阿格沃尔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从2005年7月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截止到2007年6月,测度出的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累计增加额大约为2620.32亿美元左右,而在此期间,中国的实际外汇储备已经累计增加了5998.92亿美元。汇率制度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增大,逐渐由固定汇率制度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最终向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发展。
四、我国的货币乘数有明显持续上升的趋势,2006年为4.64倍;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在2006年达到了97%,成为货币供应的最主要驱动因素。鉴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应选用M,作为货币扩张和通货膨胀水平的评价指标。
五、1991—2006年期间、1995—2006年期间和2005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作用分别为0.0845、0.1337和0.1951;1993—2006年期间,我国股市市场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0.343;中国的股票价格指数与1年后的消费物价指数的相关性为21%;房地产价格指数与1年后的消费物价指数的相关性为13%。
六、依据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模型,我们测度出:2006年的适度保障水平为,2010年的适度保障水平为。
本书提出了提高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控制官方外汇储备过度增长和渐进增加汇率的浮动水平、构建包括M,的物价预警先行指标体系、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渐进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高速增长的GDP
第一节 GDP的概念阐释与测算方法
第二节 中国GDP增长分析
第三节 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的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和外汇储备管理
第一节 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分析
第二节 中国的外汇储备分析
第三节 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的货币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货币供应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中国货币供应分析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的价格水平分析
第一节 价格的相关概念阐释
第二节 价格水平的测度
第三节 中国价格水平测度的改进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的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体系分析
第一节 中国的居民收入分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创新性研究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创新性研究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李纯青,女,汉族,1970年10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人,博士。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院长。

《工程仿真中的智能驱动:ANSYS参数化编程与高级应用精粹》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工程设计与分析领域,效率与精度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然而,传统的工程仿真流程往往耗时耗力,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几何模型、多工况分析或参数化设计优化时,其局限性愈发凸显。工程师们迫切需要一种更强大、更灵活的工具,以实现仿真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并最大限度地挖掘设计空间的潜力。 《工程仿真中的智能驱动:ANSYS参数化编程与高级应用精粹》正是应运而生,它并非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而是深入解析ANSYS平台强大参数化编程能力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拓展至工程仿真中的一系列高级应用场景。本书将带领读者跳出传统的“点鼠标”模式,进入一个由代码驱动、逻辑控制、数据驱动的全新仿真维度。 一、 奠定坚实基础:从入门到精通的ANSYS参数化编程 本书的首要目标是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ANSYS参数化编程基础。我们将从最核心的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语言入手,详细讲解其语法结构、变量定义、数据类型、流程控制(如IF-THEN-ELSE、DO循环、WHILE循环)、函数调用等关键概念。这部分内容将以清晰易懂的示例贯穿始终,让初学者也能快速掌握APDL的基本用法,并能独立编写简单的参数化脚本。 核心概念解析: 深入剖析APDL的内置变量、自定义变量、数组以及它们在仿真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变量来控制几何参数、材料属性、载荷条件、边界条件、网格划分策略等,从而实现一个模型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快速重构和分析。 流程控制的艺术: 学习如何运用IF语句实现条件判断,根据不同的输入参数或计算结果采取不同的仿真路径;掌握DO循环和WHILE循环,批量化处理重复性任务,例如生成一系列相似的几何体、施加不同等级的载荷或执行多组网格划分方案。 函数与宏的复用: 讲解如何创建和调用APDL函数,将常用的操作封装成可复用的模块,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我们将重点介绍如何构建复杂的宏,实现从前处理、求解到后处理的自动化集成。 数据交互与可视化: 学习如何读写外部数据文件(如CSV、TXT),实现仿真参数的批量导入和结果的导出。同时,本书还将介绍如何利用APDL命令动态生成各类后处理图表、报告,使仿真结果的呈现更加直观和专业。 二、 突破瓶颈:ANSYS高级参数化应用场景深度挖掘 在掌握了APDL的基础之后,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更广阔的高级应用领域,重点解决工程仿真中的痛点问题。 复杂几何模型的智能构建与修改: 参数化几何驱动: 摆脱CAD软件中繁琐的手动修改,通过APDL脚本实现对模型尺寸、形状、特征(如圆角、倒角、孔洞)的精确控制。无论是简单的零件尺寸调整,还是复杂的曲面形变,都能通过代码实现自动化。 特征识别与参数化: 针对具有特定特征(如肋、筋、喷嘴)的复杂模型,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APDL脚本自动识别并提取这些特征的参数,从而实现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 拓扑优化辅助: 结合ANSYS的拓扑优化模块,本书将展示如何利用APDL脚本批量生成不同优化目标下的几何模型,并自动化执行仿真分析,为轻量化设计提供强大的支持。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的自动化流程: 结构-热耦合: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APDL脚本连接结构力学和热分析,实现温度载荷下的应力应变计算,或应力引起的温度场变化分析。例如,对电子器件进行热应力分析,或对发动机部件进行热力耦合分析。 流固耦合: 演示如何利用APDL脚本设置流体和固体域之间的耦合界面,实现流体压力和速度对结构的影响,以及结构变形对流场的影响。本书将涵盖航空航天、汽车工程等领域常见的流固耦合问题。 电磁-结构耦合: 讲解如何耦合电磁场分析和结构力学分析,例如对电磁驱动装置进行力学性能评估,或分析压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形变。 大规模参数化研究与优化设计: 批量工况分析: 针对需要考虑多种载荷组合、运行条件或材料参数的场景,本书将提供高效的APDL脚本编写方法,实现对成百上千种工况的自动化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对比。 响应面法与代理模型: 深入介绍如何结合APDL脚本与ANSYS的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或DICE模块,构建仿真结果的代理模型,从而大幅缩短优化设计的时间,快速找到最优设计方案。 优化算法集成: 探讨如何通过APDL脚本与外部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集成,实现更复杂的全局优化设计。 网格划分策略的智能化控制: 自适应网格: 学习如何利用APDL脚本动态调整网格尺寸、网格密度、网格类型,以实现局部网格的自适应加密,提高计算精度并优化计算效率。 网格质量评估与修复: 编写APDL脚本来自动评估网格质量指标(如纵横比、雅可比行列式),并根据需要自动进行局部网格的优化或修复。 网格参数批量化调整: 针对不同几何模型或不同仿真需求,通过脚本批量生成满足特定要求的网格划分方案。 后处理与结果分析的自动化: 定制化报告生成: 学习如何利用APDL脚本自动化提取关键仿真结果(如最大应力、最大位移、温度分布),并根据预设模板生成结构化的PDF或HTML格式报告,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 多结果对比与可视化: 编写脚本实现不同参数组合或不同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进行叠加、对比,并生成直观的图表(如应力-应变曲线、温度-时间曲线),便于工程师快速理解设计趋势和性能变化。 失效判据的应用: 讲解如何利用APDL脚本自动判断仿真结果是否满足预设的材料失效判据,并输出相关的失效信息。 三、 创新应用与未来展望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着眼于ANSYS参数化编程的创新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工程仿真中的发展趋势。 与外部软件的集成: 探讨如何利用APDL脚本与其他工程软件(如MATLAB、Python、Excel)进行数据交换与协同工作,构建更复杂的仿真分析链。 机器学习与仿真结合: 介绍如何利用APDL脚本将大量仿真数据导出,作为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从而实现对复杂现象的预测和优化。 高级主题探讨: 简要介绍一些更前沿的应用,如实时仿真、数字孪生中的参数化模型构建等。 《工程仿真中的智能驱动:ANSYS参数化编程与高级应用精粹》 是一本为渴望在工程仿真领域提升效率、实现智能设计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学生量身打造的实用指南。它不仅教会读者如何“做”,更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和“如何做得更好”。通过系统掌握本书所传授的知识和技巧,您将能够充分释放ANSYS平台的强大潜力,将工程仿真从一项耗时的工作转变为一项高效、智能、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旨在帮助读者在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中,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精确、更全面的分析结果,最终驱动工程设计的革新与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接触ANSYS的初学者,之前对仿真软件的了解非常有限。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我购买了这本《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原本以为会很难理解,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的讲解风格非常亲切,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一步步地引导我。书中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令人望而生畏的命令代码,而是从仿真的基本流程入手,讲解了GUI操作和命令流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理解命令流背后的逻辑”的章节,它让我明白,每一个GUI操作背后都有对应的命令,这让我对ANSYS的工作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书中提供的简单例子,我尝试着手动编写了一些简单的命令,例如创建几何体、施加载荷等等,并惊喜地发现,这些命令真的能够让ANSYS按照我的意愿执行操作!这本书让我对参数化编程不再感到恐惧,反而激起了我的学习兴趣。我相信,随着我不断深入学习这本书,我将能够更加高效地运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对于想要深入掌握ANSYS软件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我是一名有几年ANSYS使用经验的工程师,虽然日常工作能熟练运用GUI界面,但总觉得在面对一些复杂或者需要批量化处理的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一方面的知识空白。作者没有回避命令流编程的复杂性,而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例如如何生成和理解命令文件,如何使用变量和宏来简化操作,以及如何通过条件判断和循环来实现自动化分析。我尤其赞赏书中提供的海量命令示例,这些示例覆盖了ANSYS的各个模块,从前处理、求解到后处理,都给出了具体的代码片段,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和模仿。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将我常用的分析流程打包成可复用的脚本,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主题,比如与Python等外部语言的交互,这为我进一步探索ANSYS与其他仿真工具的集成打下了基础。

评分

这本《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简直是我的救星!一直以来,我在使用ANSYS进行仿真分析时,总觉得效率不高,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尤其是当需要对模型进行一系列参数调整,然后反复运行仿真时,那种机械式的操作让人心生倦怠。读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ANSYS背后隐藏着如此强大的参数化编程能力。作者的讲解清晰易懂,从最基础的命令流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各种参数的定义、调用以及与外部程序的接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宏定义和脚本编写的部分,这让我能够将我常用的分析流程自动化,大大节省了调试和重复建模的时间。以前,我可能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通过编写脚本,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搞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本修炼秘籍,让我从一个ANSYS的普通使用者,蜕变成了一个能够驾驭参数化力量的“内行”。我强烈推荐所有正在使用ANSYS,并且渴望提升仿真效率和深度的工程师阅读。即使你对编程不太熟悉,也不要害怕,书中的例子非常贴切,一步步地引导你入门,你会发现参数化编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反而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我对命令流和编程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我的工作更多的是基于GUI界面进行操作,虽然能完成任务,但总觉得不够灵活,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时。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没有上来就抛出晦涩难懂的代码,而是从实际工程问题出发,说明了为什么需要参数化编程,它又能解决哪些痛点。例如,书中关于如何设置变量来控制几何参数,以及如何通过循环迭代来优化设计,这些例子都让我眼前一亮。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用参数化脚本修改了一个模型的尺寸,然后让ANSYS自动进行网格划分和求解,整个过程比我手动操作快了不止一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ANSYS强大的后端能力以一种可触及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原本感觉遥不可及的“高级玩法”变得触手可及。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ANSYS的工作原理,更能将我的设计思路更加高效地转化为仿真模型,这对于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扎实了!我是一名博士生,研究课题涉及大量复杂结构的仿真分析,经常需要进行参数扫描和优化。之前一直依赖于手动修改模型参数,然后反复运行求解器,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容易出错。自从阅读了《ANSYS参数化编程与命令手册》,我的仿真工作简直是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作者对于ANSYS命令流的讲解非常透彻,涵盖了从基础命令到高级API接口的方方面面。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命令的分类和详细解释,这使得我在编写自己的脚本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命令,并且理解它们的具体用法和参数含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Apdl语言实现高级的后处理功能,例如自动生成定制化的报告,提取特定数据点的信息,甚至实现自定义的云图显示。这些功能在GUI界面下是难以实现的,或者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完成。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仿真效率问题,还能够对仿真结果进行更深入、更灵活的分析,这对于我的科研产出非常有帮助。

评分

工具书

评分

挺好的书,参考用

评分

书不错,挺好的,就是快递的速度很一般。

评分

书很好,是最新版本,价格便宜

评分

书很好,正版图书,值得买

评分

bucuo

评分

书不错,挺好的,就是快递的速度很一般。

评分

挺好的一本工具书。。。。。。。。。。。

评分

质量很好的书 不错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