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

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沃菲尔(Todd Zaki Warfel) 著,汤海,李鸿 译
图书标签:
  • 原型设计
  • 用户体验
  • 交互设计
  • 设计思维
  • 产品设计
  • 可用性测试
  • 设计流程
  • 用户研究
  • 线框图
  • UI/UX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05392
版次:1
商品编码:11163156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0
字数:2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原型设计是用于沟通设计意图的清楚而高效的理想方式。原型可帮助设计师洞察设计想法,测试产品预设条件和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向我们表明一点:“原型不只是一种设计工具,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产品推广,赢得更多内部支持,并有机会和开发团队一起测试产品的可行性。”

内容简介

  《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凝聚作者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的互联网实战经验,从原型的价值、流程谈起,提到原型设计的五大类型和八大原则,接着详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原型工具和深度探讨各种工具的利弊,最后以原型测试收尾。此外,书中还穿插大量行之有效的技巧与提示。通过《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的阅读,读者可轻松而高效的进行RIA,手持设备和移动设备的原型设计。
  《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适合原型爱好者和实践者阅读和参考。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如果你在设计应用时受因子任务流和线框图,就说明你真的需要好好读一读《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这本书。”
  ——Dan Saffer Kicker Studios负责人,著作有Designing for Interaction and
  Designing Gestura/ Interfaces
  
  ★“不管你做原型的目的是探究新的设计想法,还是想与其他人沟通设计想法,Todd的这本珠玑之作都会为你提供合适的工具。”
  ——Jesse James Garrett,Adaplive Path总裁,著作有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 ience
  
  ★“刚看完这本书的四分之一,我们就抛弃了需求文档,开始换用我们所拍摄的(白板上的)草图来沟通我们的想法。”
  ——Shaun Abrahamson,Colaboratorie Mutopo,创新者和投资人
  
  ★“从今往后,只要有人向我提起原型设计方面的问题,我就要向他们介绍Todd的这本书。”
  ——Kim Goodwin,Cooper设计总裁,著作有Designing for the Digital Age

目录

第1章 原型设计的价值
原型是生成的
原型设计——展示、讲述和体验之源
原型可减少误解
原型可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
原型可减少浪费
原型可提供真实价值
小结

第2章 原型设计流程
设计工作室的缺失
原型设计流程概览
小结

第3章 五类原型
类型1:共享交流
类型2:走查设计
类型3:内部推广想法
类型4:可用性测试
类型5:度量技术可行性和价值
小结

第4章 八大指导原则
原则一:了解受众和意图,
原则二:稍加规划——再做原型
原则三:设定期望
原则四:可以画草图
原则五:是原型——不是蒙娜·丽莎
原则六:如果做不出来原型,就用假的
原则七:只对需要的东西做原型
原则八:减少风险,尽早开始做原型,经常做原型
小结

第5章 挑选合适的工具
影响因素
工具人们在用哪些?
人们在做哪些类型的原型
小结

第6章 纸原型和其他模拟方法
优点
缺点
纸原型必备工具包
渐进式纸原型
小结

第7章 PowerPoint和Keynote
优点
缺点
用PowerPoint创建叙述原型
用PowerPoint创建交互原型
PowerPoint的AJAX效果
小结
……
第8章 Visio
第9章 Fireworks
第10章 Axure RP Pro
第11章 HTML
第12章 测试原型

精彩书摘

  1.需求由错误的人编写。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很少参与需求编写流程。相反,需求通常由业务分析师或者类似人员来编写。这些人缺少设计师和开发人员所具备的技术和设计常识,经常导致很多需求屡屡被重写。
  2.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编写、审阅和修订详细需求说明所花的时间相当多。对于复杂系统,我见过花3到9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情况。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很多事情早就物非人非。
  3.没有最终的最终文档。在理论上,需求是最终文档。然而在事实上,需求一直在变,甚至在“定稿”后还在变。
  4.曲解文档。对于一份60~200页的需求文档,往往会产生很多误解。误解会导致数周、数月的返工,同时延误产品发布。
  5.非根本特性。需求文档经常充斥着没有太大价值的特性。人们不得不耗费时间和精力建立并测试这些特性。其后果是,浪费时间去为这些没有多大价值、往往不会有人使用的特性写需求、构建和测试特性。
  6.发现错误太晚。需求驱动的流程一般在进入生产阶段之后才会出问题飞开发流程中发现问题的时间越晚,修复成本越高。以上任何问题都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在很多情况下,需求驱动的流程经常受到以上问题困扰,导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从另一个方面讲,流程中包含原型有助于减少浪费,并带来以下好处。
  1.由正确的人来做决策。设计师和开发人员能充分利用经验和知识为流程做出贡献,并最终确保正确的人做出正确的设计决策。
  2.适者生存。产生并测试多个想法,以确保留下最强大的解决方案。
  3.适应。可以快速更新原型,以弥补软件开发持续变化的特性。
  4.减少误解。原型是系统的视觉展现,有时是有形展现。视觉展现和有形展现比60~200页的书面文档产生的误解要少。减少了误解,就可以减少返工数量。返工数量减少意味着成本更低,上市时间更快。
  5.专注。原型能产出更专注的产品。产品更专注,就可以减少设计、开发和返工所造成的浪费。
  6.提前发现错误。原型有助于在设计和开发流程早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越早,解决问题的成本越低。
  7.减少风险。误解减少,在设计和开发周期中提前发现问题,如此一来,原型便减少了风险。原型虽然不能解决困扰着需求驱动型流程的所有问题,但肯定有助于减少普遍存在的很多低效和浪费的问题。
  ……

前言/序言


《精通界面:从概念到交付的完整旅程》 在这个信息爆炸、视觉冲击无处不在的时代,一个优秀的产品,其灵魂往往体现在用户界面(UI)与用户体验(UX)的巧妙融合之中。它们不再是简单的视觉呈现,而是连接用户与功能、情感与效率的关键桥梁。《精通界面:从概念到交付的完整旅程》正是这样一本深入剖析界面设计核心理念、方法论与实践技巧的专著,旨在为每一个怀揣创新之梦的设计师、开发者乃至产品经理,提供一条清晰、可执行的从零到一的完整路径。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界面元素的排列组合,也非浅尝辄止地介绍工具的使用。它着眼于界面设计的深层逻辑,从用户需求的洞察出发,逐步构建清晰的产品愿景,并通过严谨的流程,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用户能够直观感知、高效互动的实际产品。这是一次关于“看见”与“被看见”的深度探索,一次关于“理解”与“被理解”的严密训练。 第一部分:解码用户之心——设计思维的基石 成功的界面设计始于对用户的深刻理解。我们首先将带领读者走进用户研究的殿堂,学习如何剥离表象,挖掘用户深层的需求、痛点与期望。这不仅仅是通过问卷和访谈,更是一门关于同理心、观察力与分析能力的艺术。我们将探讨用户画像(Personas)的构建,理解它们如何成为指导设计决策的灯塔;分析用户旅程地图(User Journey Maps),描绘用户与产品互动的全过程,发现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研究用户研究的多种方法,从定性到定量,从现场到远程,帮助读者掌握一套灵活且强大的用户研究工具箱。如何设计有效的用户访谈问题?如何进行可信度高的可用性测试?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洞察?这些问题将在本书的这部分得到详尽的解答。我们坚信,只有真正读懂用户,设计才能触及灵魂,产品才能赢得人心。 第二部分:从概念到骨架——信息架构与交互设计的智慧 当用户需求被清晰勾勒,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这些需求转化为产品的结构与行为。信息架构(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A)是构建产品骨架的关键,它决定了用户能否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找到所需。本书将系统介绍信息架构的核心原则,如组织、标签、导航与搜索,并辅以大量实际案例,讲解如何为不同类型的应用(如电商、社交、内容平台)设计出逻辑清晰、易于导航的信息结构。 在此基础上,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 IxD)将赋予产品生命。我们不仅会探讨用户与界面元素之间的互动模式,更会深入分析动效设计(Motion Design)在提升用户体验中的作用。如何通过流畅的动画引导用户注意力?如何利用微交互(Microinteractions)增强产品的趣味性和反馈感?如何设计清晰的错误提示与成功反馈,避免用户困惑与沮丧?本书将以“用户意图”为核心,解析各种交互模式的有效性,并提供一套系统化的交互设计方法论,帮助读者创造出直观、高效、令人愉悦的交互体验。 第三部分:构建视觉语言——用户界面设计的艺术与科学 视觉设计是界面呈现给用户的第一印象,也是传达产品情感与品牌个性的重要载体。本书将从色彩理论、版式设计、图标设计、留白艺术等基础视觉元素入手,深入剖析它们如何共同作用,构建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界面。我们将探讨不同色彩搭配对用户情绪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字体以提升可读性,如何设计易于识别的图标来辅助用户理解功能,以及留白作为一种“积极的空白”,如何平衡视觉信息,降低认知负荷。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入“设计系统”(Design System)的概念。设计系统是保证产品在不同平台、不同阶段视觉一致性的重要基石。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构建一个可维护、可扩展的设计系统,包括组件库、设计原则、设计模式等,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地应用和迭代设计系统,从而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并确保用户在跨平台使用产品时获得统一的体验。 第四部分:连接用户与技术——原型设计与协作的实践 再好的设计理念,也需要通过可验证的媒介来表达和沟通。原型设计(Prototyping)是连接设计构思与技术实现的桥梁。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层次的原型类型,从低保真原型(Low-fidelity Prototypes)用于快速验证概念,到高保真原型(High-fidelity Prototypes)用于模拟真实的用户交互。我们将探讨各种主流原型工具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并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原型设计流程,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将设计想法转化为可交互的模型。 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设计师、开发者、产品经理之间的紧密协作至关重要。《精通界面》将重点阐述如何建立高效的设计协作机制。我们将讨论如何清晰地传达设计规范,如何进行有效的跨职能沟通,以及如何利用版本控制和评审流程来确保设计与开发的高度契合。本书将强调“迭代”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用户反馈和技术实现的可行性,灵活调整设计方案,从而在复杂的产品开发环境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沟通成本,加速产品迭代。 第五部分:迈向卓越——用户测试、迭代与未来趋势 设计并非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精通界面》的最后一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用户测试(User Testing)的实践。我们不仅仅是测试产品的可用性,更是倾听用户的声音,发现隐藏的问题,收集改进的灵感。本书将详细介绍用户测试的设计、执行与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将测试结果转化为 actionable 的设计改进建议。 我们将强调“迭代”(Iteration)在设计周期中的核心地位,并展示如何通过小步快跑、持续优化的方式,不断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同时,本书还将放眼未来,探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AR/VR)对界面设计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以及设计师在这些新领域需要具备的技能和思维方式。我们将鼓励读者保持对行业趋势的敏感度,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最终设计出真正引领行业、影响未来的杰出界面。 《精通界面:从概念到交付的完整旅程》是一本献给所有追求卓越的界面设计者的指南。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方法的启发,是思维的引导。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系统地掌握界面设计的全貌,从理解用户的情感到驾驭复杂的交互逻辑,从构建视觉美感到拥抱高效的协作流程。它将是你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实践者,蜕变为一名能够洞察需求、解决问题、创造卓越产品体验的“界面魔法师”的宝贵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让我眼前一亮。在我的日常工作流程中,原型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我连接想法与现实的桥梁,也是团队成员之间达成共识的关键。然而,我总觉得在原型设计的过程中,我似乎总是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有条理的指导。《实践者指南》这个词,让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期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型项目中的原型,包括如何进行版本控制、如何与多人协作、以及如何高效地进行原型迭代。此外,我也想了解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能够提升原型设计效率的技巧和工具,比如如何复用组件、如何自动化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以及如何与其他设计和开发工具进行无缝集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成熟的方法论,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面对复杂的设计挑战,并能将原型设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作为一个对新技术和新工具总是充满探索欲的人,我看到《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的书名时,就立刻被吸引住了。虽然我平时接触的原型设计工作不算特别多,但我对各种原型工具和方法论都非常感兴趣。市面上关于原型工具的教程多如牛毛,但往往只关注“怎么用”,而这本书的“实践者指南”定位,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深入到“为什么这么用”以及“在什么场景下这样用最有效”。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涵盖一些新兴的原型设计技术,比如交互式原型、动态原型,甚至是如何利用AI辅助原型设计?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前沿的视角,让我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也很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一些不同团队在原型设计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比如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原型设计规范,如何让设计师、产品经理和开发人员在原型交付和评审上达成共识。毕竟,工具和方法固然重要,但人和人之间的协作以及流程的顺畅,才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

评分

这本《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我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找一本能真正落地的关于原型设计的书。我平时在工作中会涉及到一些用户体验的环节,虽然不是专门的原型设计师,但清楚地知道一个好的原型能为沟通和迭代节省多少时间和精力。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在线的教程和文章,但总觉得零散,缺乏系统性。这本书的书名就点明了它的价值——“实践者指南”,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比如不同阶段的原型应该侧重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如何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尤其是开发和产品经理)沟通原型。我尤其关注书中会不会讲到一些“坑”和“雷”,比如原型做得太细导致返工,或者原型过于抽象无法表达真实意图。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遇到原型设计难题时,能及时地给我指点迷津,让我少走弯路。我期待着书中能有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不同场景下原型设计的具体应用,从而触类旁通。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通用的原型设计模板或者检查清单,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了。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凭空创造,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他们已经验证过的有效方法。

评分

我购买《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为什么”的好奇。我们团队现在有一个非常活跃的产品迭代周期,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都在快速变化。在讨论新功能和改进方案时,原型是大家沟通的“通用语言”。然而,我总觉得我们对原型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画线框图”的层面,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会不会探讨原型在不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角色演变?比如,早期概念验证阶段的原型和进入细节打磨阶段的原型,它们的目的和表现形式会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原型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策略的传达。它需要承载着我们对用户需求、业务目标以及技术可行性的理解。这本书的“实践者”三个字,让我对其落地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揭示一些深层次的设计理念,让我在制作原型时,不仅仅是机械地操作工具,更能有意识地思考每一次决策背后的原因。比如,选择什么样的交互方式能最有效地传达信息?如何通过原型来测试用户行为的假设?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原型评估和验证的章节,那就再好不过了。

评分

我最近正在考虑要不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用户体验设计方面的能力,而原型设计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原型设计:实践者指南》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非常吸引人,因为它暗示了这本书会提供一种非常实用的、可以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我个人在使用原型工具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不知道如何清晰地表达复杂的交互逻辑,或者如何有效地在原型中呈现不同的用户状态和反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用于构建高保真交互原型的技巧,或者一些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用户测试的原型设计方法?我尤其关注它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和资源,选择最合适的原型类型(例如线框图、流程图、低保真原型、高保真原型)的指导。毕竟,并非所有项目都需要最复杂、最华丽的原型,理解“适度”也是一种实践。

评分

小结

评分

第9章 Fireworks

评分

第10章 Axure RP Pro

评分

类型4:可用性测试

评分

类型4:可用性测试

评分

书的内容相对少点,有点基础再来看

评分

工具人们在用哪些?

评分

类型4:可用性测试

评分

第10章 Axure RP Pro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