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1940年,伊戈爾·西科斯基就確信直升機將要成為拯救人類生命的一種無法替代的飛行器。在他活著的時候他看到瞭自己的預測成為瞭事實。直升機拯救瞭成韆上萬人的生命。這個數字每天都在增加。
直升機是伊戈爾·西科斯基帶給全人類的禮物。它仍舊在不斷地證明他的天纔。
伊戈爾·西科斯基(1889年—1972年)是人類曆史上偉大的航空先驅之一:有很多人認為他就是偉大的。他是一位傑齣的工程師,一位傑齣的試飛員,他對航空發展方嚮的預測具有一種神秘的纔華。
1913年,他設計製造瞭世界上頭一架四引擎“客機”。這架飛機帶有可以加熱的舒適客艙,可以搭載八名乘客。在那之後的一年半時間裏,他是世界上頭一個多引擎飛機駕駛員。20世紀30年代,他在美國設計瞭一係列的大型水上飛機。這些飛機開創瞭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客運服務業務,並且創造瞭飛行速度、航程和載荷的世界紀錄。
他一貫謙虛,從來沒有說過直升機是他發明的。但是由於他開發並且完善瞭單鏇翼帶尾槳的直升機構型,大多數航空曆史學傢認為伊戈爾·西科斯基是現代直升機之父。他在VS—300試驗直升機上試驗和完善瞭這種構型方式。大多數的試飛都是他自己親自完成的。目前世界上95%的直升機采取單鏇翼帶尾槳構型。這個事實證明瞭伊戈爾·西科斯基在1940~1941年所開發的這種構型方式是成功的。
內容簡介
《伊戈爾·西科斯基:現代直升機之父》以西科斯基的飛機設計生涯為主綫,生動詳盡地敘述瞭他波瀾壯闊而又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主要講述瞭他受萊特兄弟飛行成功的影響,如何開始設計製造飛機、直升機的過程,以及來到美國後從艱苦創業到成功的過程等,在對他長達40多年的設計生涯描述的同時,也有觸及瞭那個時代航空史上發生的重要事件和與之有關聯的重要人物。此外,還把他所處時代的曆史事件也呈現瞭齣來。
本書適閤對航空史有興趣的航空愛好者閱讀,同時對從事航空事業的專業人士有較高的藉鑒和參考價值。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少年伊戈爾
第二章 最初的失敗
第三章 早期的成功
第四章 更大更好
第五章 鬼門關
第六章 大時代
第七章 新的生活
第八章 新的事業
第九章 連接美洲的翅膀
第十章 跨越大洋
第十一章 夢想成真
第十二章 伊戈爾和他的傢庭
第十三章 退休生活
第十四章 帶著神秘騰飛
第十五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
精彩書摘
進入成人學校後,他淵博而深厚的知識遠遠超齣瞭學院的課程要求。他可以輕鬆地閱讀翻譯古典文學,對自然科學、文學和哲學顯示齣瞭濃厚的興趣,他同時學習瞭法語和德語。老師和同學對他都特彆尊敬,在傢裏他也受到瞭尊重。父母忘記瞭他還很年輕這個事實,重大事情都要和他商量。
在成人學校最後一年期末考試之前,伊萬告訴父母他要離開學校為基輔大學的入學考試作準備。他的父母對這個決定有些失望,但是他們沒有反對他這樣做。因為他們覺得伊萬作這個決定一定是經過瞭深思熟慮。1862年的春天,伊萬在傢裏復習後,在高中畢業考試中取得瞭優異的成績。經過特批,考取瞭基輔大學並取得瞭基輔大學的奬學金。
伊萬·西科斯基對人,特彆是人的思維活動感興趣。但是在開始研究這些之前,他決定先學習動植物,所以他進入瞭自然科學係。
他按時上課,還經常旁聽外係教授的課程。下課後,他通過輔導其他同學掙生活費;天黑以後纔迴傢學習。在他周圍聚集瞭一批求知欲望強烈的學生,教授們注意到瞭這個年輕人的能力和對知識的渴望。
伊萬開始收集圖書。在他去世的時候,他的個人圖書館成為瞭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圖書館之一,有超過12000本的圖書,其中大多數是醫學書籍。1919年他去世時,根據他的意願,這個私人圖書館捐給瞭基輔大學。
伊萬後來轉到瞭醫學院,並在1869年完成瞭學業。兩年之後,他獲得瞭醫學博士學位。由於基輔大學沒有心理學和精神病係,他來到瞭聖彼得堡從事他所選擇的職業。他發錶瞭很多齣色的專業文章,特彆是一篇叫做《腦力勞動的疲勞癥狀研究》的文章被譯成瞭法文和英文,他因此得到任命,領導一個治療精神病的診所。他每天在診所花很長時間觀察病人和他們的病癥,研究並同時幫助他們。學生們總是聚集在他的周圍,聆聽他對病癥準確而生動的描述,以及他和病人冷靜而富於同情的談話。
前言/序言
伊戈爾·西科斯基(1889—1972)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航空先驅之一,也有很多人認為他就是最偉大的。他是一位傑齣的工程師,一名卓越的試飛員,他在對航空發展方嚮的預測方麵具有一種神秘的纔華。
1913年,他設計製造瞭世界上第一架4發“客機”。這架飛機帶有可以加熱的舒適客艙,可以搭載8名乘客。在那之後的一年半時間裏,他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多發動機飛機飛行員。20世紀30年代,他在美國設計瞭一係列的大型水上飛機。這些飛機開創瞭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客運服務業務,並且創造瞭飛行速度、航程和載荷的世界紀錄。
他一貫謙虛,從來沒有說過直升機是他發明的。但是.由於他開發並且完善瞭單鏇翼加小型反扭矩尾槳的直升機構型,大多數航空曆史學傢認為伊戈爾?西科斯基是現代直升機之父。他在VS-300試驗直升機上試驗和完善瞭這種構型方式,大多數的試飛都是他自己親自完成的。目前,世界上95%的直升機賽用單鏇翼構型。這個事實證明瞭伊戈爾?西科斯基在1940~1941年所開發的這種構型方式是成功的。
伊戈爾·西科斯基:現代直升機之父 導言:飛翔的夢想與工程的奇跡 本書深入剖析瞭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Igor Ivanovich Sikorsky)波瀾壯闊的一生,這位俄裔美籍航空先驅不僅是20世紀航空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更是現代直升機技術無可爭議的奠基者。他的故事,是一部關於不屈不撓的工程信念、突破物理極限的創新精神,以及將人類對垂直起降飛行的古老夢想變為現實的史詩。 西科斯基的一生充滿瞭戲劇性的轉摺——從沙俄帝國時期的天纔少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飛機設計師,再到經曆流亡、沉寂,最終在美國東海岸鳳凰涅槃,開創瞭革命性的鏇翼航空時代。本書不僅關注他最終的成就,更細緻地描繪瞭貫穿他職業生涯的哲學思考:穩定性、可靠性與實用性,這是他設計理念的核心。 第一部分:沙俄歲月的萌芽與掙紮(1882-1918) 伊戈爾·西科斯基齣生於基輔(當時屬俄羅斯帝國),在一個充滿學術氣息和探索精神的傢庭中長大。他的父親是著名的精神病學傢,母親是醫生,這為他提供瞭接觸前沿科學思想的環境。早年的西科斯基對飛行産生瞭近乎癡迷的興趣,受到瞭萊特兄弟和法國航空先驅工作的深刻影響。 早期探索與失敗的嘗試 與許多早期的航空先驅不同,西科斯基最初的興趣點在於垂直起降,而非固定翼。他試圖設計齣能夠像鳥一樣垂直起飛和降落的機器。 1901年的嘗試: 年僅19歲的西科斯基設計並製造瞭他的第一架直升機模型。然而,受限於當時發動機功率和鏇翼氣動學知識的匱乏,這次嘗試以失敗告終。他很快意識到,在理論基礎不成熟的情況下,強行推進垂直起降是徒勞的。 轉嚮固定翼: 基於對現實的清醒認識,西科斯基將重心轉移到當時更具可行性的固定翼飛機設計上。他遠赴美國學習,並迅速掌握瞭先進的航空知識。 成為俄羅斯的“航空之父” 迴到俄羅斯後,西科斯基展現瞭非凡的設計天賦。他不僅設計瞭當時歐洲最好的飛機之一,還開創瞭多項紀錄: S-5型水上飛機: 首次成功設計齣具有實際作戰價值的多引擎水上飛機。 “大力士”(The Bolshoi): 1913年,西科斯基推齣瞭標誌性的S-27“伊利亞·穆羅梅茨”(Ilya Muromets)四引擎重型轟炸機。這架飛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種投入規模化生産的四引擎飛機,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奠定瞭遠程、重載飛行的基礎,同時也為西科斯基贏得瞭國際聲譽。 然而,沙皇俄國的動蕩局勢(特彆是布爾什維剋革命)打斷瞭他事業的高峰。麵對政治風暴,西科斯基做齣瞭改變命運的決定——流亡。 第二部分:流亡與沉寂中的堅持(1918-1929) 1918年,西科斯基帶著傢人逃離瞭動蕩的俄羅斯,最終抵達美國。抵達新大陸時,他幾乎一無所有,積蓄耗盡,聲譽也因歐洲戰事的結束而暫時黯淡。 建立最初的美國基地 抵達紐約後,西科斯基首先依靠演講和教育來維持生計。他堅信航空業的未來在美國,但他深知,要重拾輝煌,必須從零開始,以嚴謹的工程學為基礎。 西科斯基航空工程公司(Sikorsky Aero Engineering Corporation,1923年): 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終於在長島皇後區獲得瞭啓動資金,成立瞭自己的公司。 初期的挑戰: 盡管他設計齣瞭S-29A雙引擎飛機(這在當時是美國最大的雙翼飛機之一),但市場對新公司的産品持觀望態度。資金短缺和市場推廣的睏難,使得這傢初創公司舉步維艱。 固守垂直飛行的夢想 在固定翼飛機領域未能取得突破性成功時,西科斯基內心深處對垂直起降的執著從未熄滅。他秘密地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對鏇翼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中。他深知,要實現直升機,就必須解決反扭矩(Anti-Torque)和鏇翼失速(Rotor Stall)這兩大技術難題。他堅持認為,隻有通過科學、係統的研究,纔能剋服這些障礙。 第三部分:鳳凰涅槃與直升機時代的黎明(1930-1945) 20世紀30年代,美國航空業開始復蘇,西科斯基抓住瞭機遇,轉嚮瞭更有可能實現突破的領域——水上飛機與直升機。 戰機時代的過渡:成功的水上飛機 在獲得美國公民身份後,西科斯基開始為美國海軍設計實用化的飛機。他最為成功的商業項目是VS係列水上飛機,特彆是VS-44。這架大型、全金屬、增壓客運水上飛機,展現瞭西科斯基卓越的結構設計能力,證明瞭他在大型民用航空領域的潛力。 然而,這些成功都是為最終的目標——直升機——積蓄力量和資源。 突破性的創新:VS-300的誕生 西科斯基對直升機設計采取瞭一種務實且革命性的方法:他藉鑒瞭固定翼飛機的成熟技術,並專注於解決核心的操縱問題。 反扭矩的解決方案: 他拋棄瞭早期設計中雙鏇翼(同軸或串列)的復雜結構,轉而采用瞭後來的標準布局——單主鏇翼加尾槳。尾槳的作用是抵消主鏇翼鏇轉時産生的反作用力矩,確保機身保持穩定。 1939年首飛: 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西科斯基的團隊製造瞭VS-300。1939年9月14日,VS-300首次實現瞭完全受控的自由懸停,標誌著現代直升機的真正誕生。這次飛行雖然過程麯摺(需要係繩輔助),但其意義是劃時代的。 實用化與軍事訂單的到來 盡管VS-300的成功具有曆史意義,但早期的直升機操作難度仍然很大。西科斯基沒有止步於懸停,他緻力於開發齣能夠實現真正實用飛行的機型。 R-4型直升機的誕生: 在美國海軍和陸軍航空兵的關注下,西科斯基繼續改進設計,最終開發齣R-4型直升機。 1942年裏程碑: R-4成為世界上第一種投入批量生産的實用型直升機,並被投入軍事服役。它成功地展示瞭直升機在戰場搜救、偵察和運輸方麵的獨特優勢。這不僅是西科斯基個人的勝利,更是工程學上的一次飛躍,證明瞭垂直起降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未來航空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部分:開創性的遺産與影響 二戰結束後,直升機技術並未停滯。西科斯基持續推動技術進步,將公司打造成全球直升機工業的領導者。 奠定工業標準 西科斯基深知,要讓直升機被廣泛接受,就必須提升其載重能力和可靠性。 “搜救之王”的誕生: 在他的領導下,公司研發齣瞭如H-5、H-19(S-55)等標誌性機型。特彆是H-5,在二戰後期及戰後初期,成為瞭美國軍方進行高難度救援任務的首選機型。 對航空哲學的堅持: 西科斯基一生中反對那些試圖通過復雜機械結構來彌補氣動學缺陷的設計。他堅持直覺與嚴謹數學的結閤,相信簡潔、高效的機械布局纔能帶來長久的可靠性。 跨越國界的影響力 伊戈爾·西科斯基的遺産遠遠超齣瞭他本人的公司。他不僅將直升機推嚮瞭實用化,更定義瞭直升機這一航空器類型的基本形態——即單主鏇翼加尾槳布局,這一布局沿用至今,是現代航空工程的基石之一。 結語:一位永恒的工程師 伊戈爾·西科斯基的故事,是一個關於堅持、遠見和工程誠信的典範。他經曆瞭帝國的衰落、流亡的睏頓,卻從未放棄對“不可能”的挑戰。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飛行器設計師,更是一位深刻理解物理限製並巧妙地超越它們的思想傢。他為人類開闢瞭第三維度的空中交通方式,將那古老的、幾乎被遺忘的“空中自行車”夢想,變成瞭翱翔於世間的鋼鐵雄鷹。本書旨在還原這位“現代直升機之父”在技術變革時代中,那份孤獨而堅定的探索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