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艺术》是一本单纯地教读者观察和聆听艺术作品的书。
我们房间墙上挂着绘画作品或明星海报,我们每天都在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枕边的小说、周末的电影,这一切都显示了艺术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紧密的联系。学会欣赏这些艺术,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某些观点认为,艺术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和创作。不同于此,《感知艺术》以真实而直接的方法介绍艺术,向读者展示了艺术并不神秘,而是触手可及的。这本书将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舞蹈8种形式,向读者提出3个问题:它是什么?(形式问题)它是怎样形成的?(技术问题)它如何触动直觉?(体验问题)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应,读者与艺术之间建立了联系,能从容地面对艺术作品并对其做出评价,与其他欣赏艺术的人进行交流沟通。
虽然我们各不相同,但活着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一份职业。学会欣赏艺术,能使我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好地理解、设计、享受我们的生活。愿这一切从本书开始。
丹尼斯·J·斯波勒,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教授、学者、作家与艺术家。他在中央密歇根大学获演讲和戏剧专业学士学位,同时辅修音乐;在爱荷华大学获舞台设计与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他曾担任宾州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等美国多所学校的终身教授、系主任或院长。教学经验包括人文与美术等多种学科领域。他还曾从事专业的演唱事业,设计舞台布景与照明作品,有《感知艺术》《穿越艺术的现实》、《创作的冲动:艺术品介绍》《视觉艺术指南》等多种著作出版,并有大量期刊文章与诗歌作品。
史梦阳,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硕士。与他人合译《舞蹈学导论》、《代寻旧日时光》,独立翻译《我不要我们永远在一起》。
坦白说,最初我有些担心这类书籍会过于学术化,充斥着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但我对这本书的感受完全出乎意料。它的语言是如此的流畅、自然,充满了生命力和画面感。作者在介绍抽象表现主义时,那种描述颜料如何在画布上“爆炸”和“流动”的文字,简直就像一首节奏强劲的诗歌。我尤其欣赏它在跨文化艺术比较上的广度和深度。它不仅仅聚焦于西方古典艺术的脉络,还巧妙地引入了东方美学中的“留白”概念,并将其与西方艺术中的“极简主义”进行对话。这种宏大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艺术边界。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一种新的解读世界的方式:艺术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而是渗透在生活细节中的普遍法则。它教会我如何去“听”建筑的结构,如何去“触摸”一幅画的纹理,这种感官的拓展,带来的满足感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独特,它不追求教科书式的线性讲解,反而更像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漫游。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轻盈而富有洞察力,仿佛他正牵着我的手,在艺术史的长廊中缓缓前行。我喜欢它那种不时出现的哲学思辨,它会突然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比如“我们所感知的‘美’,究竟是主体投射的结果,还是客体固有的属性?”这种开放性的探讨,让阅读体验变得极其富有互动性。我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在书页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疑问或联想。书中对材料与形式关系的阐述,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它没有枯燥地罗列材料的物理特性,而是精彩地论述了某种特定的媒材,如粗粝的石头、透明的玻璃,是如何在无形中塑造了观者的心理感受和最终的艺术意义。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再去看那些以特定材料著称的当代艺术作品时,视角立刻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不再仅仅关注作品的表象,而是深入到材料本身的“语言”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铺陈,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感知维度”进行组织,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逻辑清晰,却又不失趣味性。其中关于“时间在艺术中的体现”那一章节,令我深思良久。作者通过分析动态雕塑和装置艺术,生动地阐释了艺术作品如何捕捉、凝固或拉伸我们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例如,对于那些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微小改变的作品的描述,让我仿佛亲身站在了现场,体验那种缓慢而不可逆转的变化过程。这种叙事手法,使得阅读体验超越了书本本身,变成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另外,书中对艺术批评方法的梳理也十分到位,它没有直接给出评判标准,而是提供了一套审视艺术作品的思维框架,让我以后在面对陌生的艺术形式时,不再感到茫然无措,而是能有目的地去探寻其内在的意义和创作者的意图。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彻底打破了我对艺术“好”与“坏”的二元对立判断。作者用近乎科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的浪漫,去解构那些被奉为圭臬的艺术经典,同时也给予那些看似“怪异”的当代作品以平等的解读空间。它强调的是“有效性”和“关联性”,而不是“完美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观众在场性”的讨论,它指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在观众与之互动的瞬间才最终完成的。这种观点极大地解放了我的欣赏心态,我不再需要担心自己“看不懂”某件作品,因为我的每一次真实的感受和思考,本身就是对作品的一种贡献。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多变,时而如散文般娓娓道来,时而如论文般逻辑严密,这种张弛有度的表达,成功地在保持学术深度的同时,确保了大众读者的阅读友好度。它是一本能真正改变你观看世界方式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美学充满好奇心的人量身定做的。从翻开扉页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种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住了。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原本高深莫测的艺术理论,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动实例。我尤其欣赏它对于“感知”这个核心概念的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拓展到了听觉、触觉,甚至是情感上的共鸣。读着读着,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每天经过的那些街角雕塑,或者无意中听到的某段旋律,它们不再是背景噪音或装饰品,而是蕴含着丰富信息和情感载体的存在。书中对于不同艺术流派的比较分析,更是鞭辟入里,比如它如何细腻地剖析了印象派对光影捕捉的极致追求,与后现代主义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性冲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一本艺术普及读物,更像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我们放下预设的判断,用全新的、更开放的感官去重新体验这个世界。合上书页时,我感觉自己的“艺术雷达”被彻底校准了,对美的敏感度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评分物流快速,包装完整
评分入入门,回头假装艺术家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非常喜欢的内容。
评分卖家发货快,京东促销给力。
评分不错
评分艺术入门必备宝典!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缺乏艺术细胞,不知道看完能否让自己有所改变,希望如此吧
评分这才是一本艺术的入门介绍,感觉中信出品单位书内容还是有保障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