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系统精解中国围棋古谱的系列丛书,三年陆续出齐,是对中国围棋智慧的总结和提升,给围棋专业、人士、围棋爱好者的精品珍藏礼物。
中国围棋古谱很少有人系统诠释,陈祖德以一人之力,将最精彩的中国围棋古谱系统精解,让今天的围棋界人士顺畅了解和学习中国围棋古谱,是独一无二的重要工程。
过周十局,或过周倚盖十局,是明末清初国手过百龄与周嫩予的分先对局。据周篑《周嫩予传》:“梁溪过百龄氏,弈家前辈,所至无抗衡,嫩予坚不为下,当弈时,观者如堵墙,嫩予较胜焉,即今传过周十局是也。”对局之时,过百龄已享大名数十年,天下论弈者咸推为宗,奉为国手。周嫩予方当壮盛,为东南形胜之地的后起之秀。两人对垒,大都以倚盖起手,着法醇正,穷其变化,为古今不可多见之奇局。
陈祖德,1944年生,上海人。历任国家体育总局棋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国际围棋联盟副会长。我国建国以来的杰出运动员和教练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曾两次获得体育荣誉奖章。曾获1964年、1966年、1974年全国围棋个人赛冠军。他是我国第一位战胜日本九段的棋手。1982年被授予九段。“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著有《超越自我》、《当湖十局细解》、《无极谱》等书,其中Ⅸ超越自我*曾获“人民文学奖”。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总序
序
推荐序中国流,大格局
自序
第一局 周嫩予 过百龄
第二局 周嫩予 过百龄
第三局 过百龄 周嫩予
第四局 过百龄 周嫩予
第五局 周嫩予 过百龄
第六局 周嫩予 过百龄
第七局 过百龄 周嫩予
第八局 过百龄 周嫩予
第九局 周嫩予 过百龄
第十局 过百龄 周嫩予
后记
自序
如果不是中华民族来发明,世界上至今也不会有围棋
中华民族是个智慧的民族。人们经常提四大发明,其实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发明创造何止这四项?譬如围棋,就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围棋的历史悠久,远远早于四大发明,而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智慧。四大发明固然了不起,但只是我们比其他民族先走了一步,如果我们不发明,其他民族早晚也会发明。唯有围棋,如果不是中华民族来发明,那么,世界上至今也不会有围棋。
围棋深奥莫测、变化无穷。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前发明围棋,数千年后的我们,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都觉得不可思议:先祖有怎样的聪明怎样的智慧才能发明围棋?难怪有人认为围棋是外星人发明的。
还有不可思议的是,历史无情,只要跟不上历史的发展,不符合时代的节拍,历史必然将它淘汰。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不知淘汰了多少东西。多少文化艺术才短短二三百年的历史,如今已无以存矣,或者是需要保护需要抢救矣,偏偏围棋越活越年轻。
围棋历经数千年,非但没被淘汰没成为老朽,相反,如今生机勃勃、热力四射、阳光灿烂。今天的围棋,在国内有长江后浪推前浪般的汹涌的爱好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爱好者;在世界上更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接受、所喜爱。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艺术却绽放出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最不可思议的。
我国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文人墨客都会下围棋,其中有很多对围棋情有独钟,甚至痴迷。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有关围棋的诗词赋文以及趣闻轶事。历朝历代对社会有着极为重要影响的群体,可能在交往和游戏间,就肩负起了围棋的薪火传承。
魏晋唐宋时期我国的文化艺术包括围棋蓬勃发展。围棋本身具有文化性和竞技性两个主要方面.而我国古代社会重视的主要在精神层面,好像觉得看重竞技看重胜负似有悖文化艺术的清雅脱俗。苏东坡的名言&"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是对胜负的一种洒脱,也是当时的一种人生态度。
我国古代围棋水平真正的提高是从明末开始,至清康乾盛世达到了无限风光的顶峰。正如陈毅同志所说&"国运盛,棋运盛&"。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心意。封面用纸厚实有质感,那种略带哑光的处理方式,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沉稳大气,很有老派棋谱的味道。排版上,它没有陷入现在很多新出版棋谱那种过度花哨的窠臼,而是选择了清晰、大气的布局。棋盘的格线清晰可辨,棋子的着手指示标也做得非常精准,即使用老花眼看,也能轻松捕捉到每一个关键点。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的装订方式,非常牢固,可以平摊在棋盘上,这对于实战复盘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翻阅时,那种纸张的触感和淡淡的油墨香气,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以棋会友的年代。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对围棋文化的致敬,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载的精妙棋局。对于喜欢收藏,并且注重阅读体验的棋友来说,光是“拥有”它,就已经是件赏心乐事了。
评分这本书的注解深度和广度,绝对是业余棋手到职业棋手都能受益的宝藏。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复杂变化时的那种抽丝剥茧的逻辑。很多古谱的现代解读,往往只停留在“此手妙至”的感叹上,但这本书不同,它会详细剖析为什么这一手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果换做其他着法,局势会如何被动。它没有回避那些看似不合时宜的古老招法,反而会用现代的AI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些“不合时宜”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被我们遗忘的精髓。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和启发。读完一个局面,我常常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围棋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古人下棋思路,而不是仅仅记住谱子的棋友,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和术语处理,我个人觉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带有强烈古代色彩的术语时,做到了既保留原意,又符合现代棋手的理解习惯。很多古谱直接翻译过来会显得晦涩难懂,但这套书似乎在“现代化”和“原汁原味”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过度简化那些精妙的表述,而是通过精准的脚注或批注进行解释,保证了专业性的同时,也为初学者搭建了理解的桥梁。例如,对于一些在现代棋手中已经不再常用的古老定式或手筋,书中的批注能够迅速给出现代的替代方案或评价,这种“古今对照”的处理方式,效率极高,避免了读者自己去查阅大量资料的麻烦。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体现了编者对围棋历史和现代棋手需求的深刻理解。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定价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可能稍显“奢侈”,但如果从它所提供的长期价值来看,这笔投入绝对是值得的。它更像是一套工具书和收藏品之间的完美结合体。我更看重的是它在帮助我建立“棋感”方面的作用。相较于依赖AI程序给出的最优解,通过反复研读这些大师的对局,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对局势的直觉判断力。这套书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思考的范例”。当我遇到一个棘手的局面时,回忆起书中的某个类似处理,往往能提供新的思路方向。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下”,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思考”,这种底层逻辑的训练,远比记住几百个变化来得珍贵,是任何速成秘籍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整体的编纂体例非常严谨,这套书系列化带来的系统性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对局的选取标准来看,显然是经过了精挑细选,每一局都代表了一个时代或者一种流派的巅峰水平。书中所附的历史背景介绍,虽然篇幅不长,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了对弈双方的时代背景和心境,这对于理解棋局的“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围棋不仅是数学计算,更是心理博弈。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代入感,我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那个特定时刻,棋手会选择那样的策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上的最优解。这种将棋局放置于历史文化脉络中去解读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棋谱的学习体验,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技术钻研,而更像是一场与历史大师的深度对话。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非常好的一本书,对我的心灵非常有帮助!
评分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挺好
评分值得一看的古谱
评分值得一看的古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