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围棋初入门篇教材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同时,注意力训练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希望本教材能够抛砖引玉为围棋教育做出微薄的贡献。
速成围棋系列全新教材从完全初步开始到有业余段位水平为止,包括定式、死活、行棋、对杀等,简单易懂,是学习围棋的好助手。
很多小朋友在学围棋,这对围棋界来讲是令人振奋的。有儿童教育是百年大计的说法,所以围棋从儿童抓起对于围棋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如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围棋教育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特别是在围棋教育的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的老师的教学法和学生对教材理解程度留有很多有待研究的课题。这些问题虽在韩国棋院或协、围棋学科等进行讨论研究,由于研究人员缺乏等原因还是满足不了围棋教育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识到入门教育的弊端和问题的严重性,为克服这些问题我们出版了这套教材。此教材适当降低了已有教材的难度,为改变以往把围棋看成是吃子游戏的错误想法,从1卷开始收入了地(空)和行棋等围棋基础概念。同时收录了有趣的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搞活教材的趣味性。注意力训练问题也是提高围棋兴趣的内容。
黄焰,1965年生。9岁学棋,11岁进入山西省体工队。1986年升为五段。1989年首届“中国女子名人战”冠军。1994年定居韩国。1998年“宝海杯”世界女流围棋赛亚军。1998年韩国女流国手战亚军。1999年1月获得韩国棋院文化赏“敢斗赏”。1994、1995、1998年一、二、五届“宝海杯”世界比赛本选。
金成来,1963年生。1996年入段。2002年教育学硕士。2003年韩国KT杯16强。韩国明知大学围棋系兼职教授。
我尝试过好几本关于围棋基础的教材,但都因为讲解过于枯燥而放弃了,直到我拿到了这本《少儿趣味围棋启蒙绘本》。这本书简直是为吸引小孩子而生的!它的设计充满了童趣,每一页都像是彩色的漫画,角色都是可爱的小动物,比如憨态可掬的小熊负责讲解“提子”,机灵的小兔子则演示“连接与切断”。书中的文字非常口语化,大量使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比如把“气”比作小动物的呼吸,把“禁入点”说成是小动物不能去的小陷阱。最绝妙的是,它将一些复杂的规则融入到了一个个小小的“闯关游戏”中,比如“找找看,哪个棋子被困住了?”、“帮小动物们建一座桥(连接)”。我的孩子才四岁,一开始对黑白棋子完全不感兴趣,但这本书的色彩和故事性立刻抓住了他的注意力。我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游戏”。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设计非常适合短时间的集中学习,能有效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它不是一本教授高深棋理的书,但它成功地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让孩子觉得围棋是件有趣、好玩的事情,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最坚实、最快乐的基础。
评分最近刚读完《围棋入门实战指南》,这本书简直是为零基础的初学者量身定做的!作者的讲解风格极其亲切自然,仿佛邻家大哥哥手把手教你一样,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术语堆砌的教材的架子。它没有一上来就给你灌输那些复杂的定式和死活题,而是非常巧妙地从围棋的基本规则讲起,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图例解释了什么是气、什么是眼,甚至连对弈的基本礼仪都穿插其中。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布局”那一章的阐述,作者没有强求读者去死记硬背所谓的“黄金点”,而是强调了根据棋盘形势灵活应变的重要性,提出了“先占大场,再争实地”的朴素真理。读完前几章,我已经能够自己摆出几手像样的棋形了,那种从完全看不懂到略窥门径的成就感,真的让人欲罢不能。书中的插图清晰明了,黑白分明,即便是像我这种对图表敏感度不高的人,也能轻松理解棋子的走位和意图。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极大地降低了围棋这项古老艺术的入门门槛,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爱上在黑白世界里运筹帷幄的感觉。对于想在周末找点益智活动,或者想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首选。
评分《慢品棋局:静心体会收官的艺术》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像是在享受一场午后红茶。它和市面上其他强调中盘搏杀的书籍截然不同,这本书专注于围棋中常常被轻视,但却能决定胜负的“官子”阶段。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和、内敛,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在向你传授他毕生对于“精确”和“效率”的理解。书中大量的篇幅用来讲解如何精确计算最后几手的价值,比如“先手小目收官”和“后手望月开劫”的价值判定,以及在时间紧迫时如何做出最优的“次优选择”。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心理官子”的论述,作者指出,在官子阶段的每一步,不仅仅是价值的计算,更是对对手心理承受能力的试探。书中收录的棋例大多来自于历史上的经典对局收官阶段,分析得极其细腻,连一个“贴目”的计算都分析得清清楚楚。这本书的最大魅力在于,它教会你如何将胜局导向无可争议的胜利,如何将败局尽可能缩小差距,这是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读完后感觉整个人都沉静了许多,对生活中的很多决策也有了更审慎的态度。
评分入手《现代围棋战术的创新与突破》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感觉自己的棋力停滞不前,亟需一些“猛药”。这本书的风格极其硬核、直接,完全聚焦于棋局中段的复杂变化和局部战斗的精妙处理。它完全摒弃了初级教材中的那些温和的引导,上来就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先手”、“后手”、“急所”的精确计算。作者似乎是一位实战经验极其丰富的职业棋手,他剖析了近十年职业比赛中出现的一些“非正统”下法,并用严密的逻辑推演出这些变化背后的胜率考量。这本书的排版非常讲究,每一个变化的图例都配有详尽的文字注解,告诉你每一步棋“为什么必须这么走”,而不是“你可以这么走”。我光是研究其中一个关于“金角银边”局部如何通过弃子取势的案例,就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计算量非常大,但每攻克一个难关,都会带来巨大的智力满足感。这本书对于那些想从“会下”到“会赢”的进阶棋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典,但对于新手,我强烈建议先找一本基础书垫底,否则很容易被其中的深度和复杂性劝退。
评分我对《棋盘上的哲学:从历史看围棋的演变》这本书的评价只能用“震撼”来形容。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围棋的传统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棋谱解析,更是一部深刻的文化史诗。作者显然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将围棋的起源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军事谋略乃至社会结构紧密地结合起来分析。书中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围棋规则的细微变化如何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气候,比如唐代对“劫争”处理态度的变化,折射出当时社会对既得利益的重视程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思考作者的论点,例如他如何将“打入”与《孙子兵法》中的“深入敌后,扰乱其心”相对应。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为深厚,行文流畅中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闻到宣纸上墨香的味道。虽然书中涉及不少历史典故和哲学概念,但作者的叙述逻辑严谨,总能让人从宏观的历史脉络中找到围棋这项运动的精髓所在。它提升了围棋在我心中的地位,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是一种活着的历史和思想的载体。这本书适合那些对文化、历史有浓厚兴趣,并希望从更深层次理解围棋内涵的资深爱好者或知识分子群体。
评分满意,对刚入门的孩子来说还是蛮适合的。
评分孩子很喜欢看这套围棋书,质量印刷都很好
评分书不错,但是为啥非要十个字
评分还不错,讲解详细。一看就懂。
评分老师要求买的,上课都是用这套
评分老师要求买的,上课都是用这套
评分书不错,但是为啥非要十个字
评分买了很多次,好评。
评分非常实惠,点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