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 [The Handbook of Plant Genome Mapping Genetic and Physical Mapping]

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 [The Handbook of Plant Genome Mapping Genetic and Physical Mapping]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麥剋锡 等 著,康定明,華金平 譯
圖書標籤:
  • 植物基因組
  • 遺傳作圖
  • 物理作圖
  • 基因組學
  • 植物育種
  • 分子生物學
  • 染色體圖譜
  • DNA標記
  • 基因定位
  • 植物遺傳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1177886
版次:1
商品編碼:10347923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The Handbook of Plant Genome Mapping Genetic and Physical Mapping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3
字數: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在模式生物,如多個細菌、古細菌、小鼠和人等全基因組的序列完成後,公眾已經對生物全基因組序列給予瞭廣泛注意,而對植物基因組的詮釋卻大大滯後瞭,直到目前隻有擬南芥(Arabidopsis thai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完成瞭測序。盡管公眾對動物和人的基因組更加關注,但是詳細瞭解作物基因組的組成,對於瞭解生命的起源與規律等基礎理論研究,以及農業和工業等多個研究與應用領域,特彆是作物育種,包括進化遺傳學、生物技術和食品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完成多種植物的全基因組測序對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樣性和基因在不同作物間排列具有共綫性也非常重要。
基因組作圖手冊是市場上關於這個領域研究的頭一本書,這本書相當詳緇地覆蓋瞭這個領域的熱點主題,通過物理作圖和遺傳作圖的結閤將本領域的研究主題分開敘述。全書從頭到尾,每章都先從容易讀懂的介紹開始,同時也考慮瞭非本專業工作者和新加入這個研究領域的研究者的需要,在書中每章後都附有相關內容的參考文獻,供進一步詳細查閱。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非常好的實驗室的參考書,同時這本書也是一本優秀的教材。對於有誌於學習或教授基因組學,特彆是計劃教授基因組作圖的老師,尤其是針對植物基因組作圖,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本書對於指導作圖實踐,以及偶爾需要進行植物基因組的遺傳和物理作圖,也是一本新的指南。
Khalid Meksem是南伊利諾依大學植物土壤和農業係(the Department of Plant,Soi lGeneral Agriculture of Southern IHinois University)的助理教授。在Cologne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在1996年年底加入南伊利諾依大學。他的主要研究興趣在以下領域:
·大豆的基因組學分析工具
·BAC和物理圖譜:物理圖譜構建和整閤
·大豆包囊綫蟲病抗性基因
·植物瘸原基因組學
·開發國際和國內植物結構基因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的科學網絡
Khal id Meksem是< GUnter Kahl是德國法蘭剋福(Frankfurt am Main)的Johann Wolfgang Goethe大學的植物分子生物學教授。在獲得植物生物化學的博士學位後,他在美國East Lansin9的密執安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做瞭兩年博士後,同Pasadena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California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Joe Varner教授和James Bonner教授一起做研究。他的主要研究興趣在以下領域:
·遺傳和物理作圖,以及植物防禦基因和它們啓動子的分離和定性
·植物基因組分析
·錶達譜分析
由於工作的國際性質,Kahl教授與歐洲、日本、美國、敘利亞、印度和南美洲等的一係列研究機構閤作。他也服務於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聯閤國糧農組織(FAO)和聯閤國教科文組織

目錄

第一部分 遺傳作圖
1 作圖群體及遺傳作圖原理
概述
摘要
1.1 引言
1.2 作圖群體
1.2.1 適閤自交植物的作圖群體
1.2.1.1 F2群體
1.2.1.2 重組自交係
1.2.1.3 迴交群體
1.2.1.4 滲入係:外源基因文庫
1.2.1.5 雙單倍體株係
1.2.2 雜交授粉作物的作圖群體
1.2.3 用兩步策略對突變體和DNA片段作圖
1.2.4 具體染色體的作圖工具
1.2.5 自然群體與育種池的作圖
1.2.6 對在物理結構圖譜上與DNA對應基因和突變體的作圖
1.2.7 作圖中的具體問題
1.3 討論
緻謝
參考文獻

2 遺傳作圖的分子標記體係
摘要
2.1 引言
2.2 遺傳作圖中常用的DNA標記
2.2.1 RFLP
2.2.1.1 常規RFLP分析技術
2.2.1.2 PCR-RFLP
2.2.1.3 錯配PCR-RFLP
2.2.2 RAPD
2.2.3 SSR標記
2.2.3.1 常規SSR分析
2.2.3.2 ISSR
2.2.3.3 STMP
2.2.4 AF1P
2.2.4.1 傳統的AF1P分析
2.2.4.2 fAF1P
2.2.4.3 cDNA-AF1P和HiCEP
2.2.4.4 TE-AF1P
2.2.4.5 MEGA-AF1P
2.2.4.6 MITE-AF1Ps
2.2.4.7 AF1P的轉換
2.2.5 REMAP與IRAP
2.2.5.1 IRAP
2.2.5.2 REMAP
2.2.6 SRAP
2.3 討論
參考文獻

3 遺傳作圖的方法及軟件
概述
摘要
3.1 引言
3.1.1 植物遺傳連鎖作圖的方法和工具
3.1.1.1 問題的闡述
3.1.2 位點分組
3.1.3 位點排序
3.1.4 多位點距離的估算
3.1.5 使用變異和混閤雜交設計
3.1.5.1 遠緣雜交物種
3.1.5.2 同源多倍體物種
3.1.5.3 組閤數據
3.1.6 連鎖作圖軟件的實用性、界麵和特徵
3.2 植物QT1作圖的方法和工具
3.2.1 問題的闡述
3.2.2 單標記關聯
3.2.2.1 數值性狀
3.2.2.2 分類性狀
3.2.3 間隔作圖:簡單法(SIM:Simp1eInterva1Mapping)
3.2.3.1 M1方法
3.2.3.2 最小平方(迴歸)和非參數法
3.2.4 間隔作圖:復閤法(CIM:CompositeInterva1Mapping)
3.2.5 顯著性測試
3.2.6 間隔作圖:多個QT1模型構建
3.2.6.1 逐步迴歸和窮盡搜索方法構建多個QT1位點的模型
3.2.6.2 馬爾剋夫鏈濛特卡羅M(;MC方法
3.2.6.3 遺傳算法
3.2.7 多性狀(MT:Muhip1e-trait)的QT1作圖
3.2.8 多重雜交(MC:Mu1tipie-cross)QT1作圖
3.2.9 計算最優化的方法
3.3 作圖方法和工具的未來趨勢
3.3.1 連鎖和QT1作圖的未來
3.3.2 植物作圖軟件所適用的軟件工具
3.3.2.1 軟件優良特性的標準
3.3.2.2 分析範圍
3.3.2.3 學習與使用的方便性
3.3.2.4 易用性和擴展性
3.3.3 公共遺傳作圖軟件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4 單核苷酸多態性:檢測技術和它們在基因型分類和基因組作圖中的潛力
4.1 引言
4.2 選擇技術
4.2.1 SNF分析I:Invadez.技術
4.2.1.1 引言
4.2.1.2 C1eavase用作裂解的酶
4.2.1.3 寡核苷酸及其結構
4.2.1.4 探針循環和信號放大
4.2.1.5 DNA模式
4.2.1.6 RNA模式
4.2.1.7 可選擇的檢測模式
4.2.1.8 特異性
4.2.1.9 功能強大性
4.2.1.1 0Invadei.的應用
4.2.1.1 1結論
4.2.2 SNP分析Ⅱ:焦磷酸測序法
4.2.2.1 引言
4.2.2.2 用焦磷酸測序技術作SNP基因型分析
4.2.2.3 等位基因頻率的定量
4.2.2.4 單倍型分析
4.2.3 SNP分析Ⅲ:可規模化的高度復雜的SNP基因分析平颱
4.2.3.1 引言
4.2.3.2 Inumina基因型分析平颱
4.2.3.3 基因型分析數據
4.2.3.4 結論
4.2.4 SNP分析Ⅳ:用MA1DI-TOFMS進行高通量SNP分析
4.2.4.1 引言
4.2.4.2 用Massarray平颱進行SNP分析
4.3 總結和展望
緻謝
參考文獻

5 分子設計育種:通過標記輔助選擇開發遺傳圖譜和分子標記
摘要
5.1 引言
5.2 標記輔助選擇
5.2.1 遺傳距離分析、品種鑒定以及種子純度分析
5.2.2 間接選擇
5.2.2.1 單基因性狀
5.2.2.2 多基因(數量)性狀
5.2.2.3 分子標記輔助迴交
5.3 新品種的培育(標記輔助育種)
5.3.1 排除不利連鎖
5.3.2 抗性基因的積纍
5.3.3 多基因性狀的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5.3.4 新性狀的引入
5.3.5 (外源)種質資源的有效利用
5.4 設計育種
5.4.1 對所有農藝相關性狀的位點作圖
5.4.2 對相關於農藝性狀的位點上的等位基因的變異評價
……
第二部分 物理作圖
詞匯
索引

精彩書摘

對作圖群體的基本要求是,被研究的性狀在父母本之間一定要有多態性錶現的,而且顯著的性狀要具有穩定遺傳性。在選擇作圖群體中的父母本時,可參考下列方法:用它們的錶型去篩選一組基因型和鑒定錶型分布的極端性,最好是親本之間有較多的遺傳差異,這樣分離群體中影響性狀變異的遺傳因素就多,鑒定親本上控製變異性狀的基因將越容易。這個方法可以用於單個基因控製的性狀,也可用於多個基因控製的性狀。
構建一個作圖群體需要考慮的第二個重要特徵是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有兩種最基本的繁殖方式:即自然的自交自花授粉作物如擬南芥、番茄和大豆等,或者能夠進行人為手工自交。如甜菜和玉米等。另種方式是自交不親和,自交敏感植物,如馬鈴薯。自交不親閤植物錶現齣高的遺傳雜閤性,對這樣一些物種來說,由於自交的抑製,它們是很難産生純閤株係的。通常隻有自交親和的植物纔能夠産生錶現最大程度純閤性的株係。總體來說,可用的植物材料決定瞭選擇什麼樣的作圖群體。另外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構建群體所需要的時間和對所作圖譜的分辨率的要求。所以綜閤上述概念的討論,對作圖本書將包括以下7個部分內容:
1.適閤自交作物的作圖群體;
2.適閤雜交授粉物種的作圖群體;
3.兩步戰略對突變體或DNA片段作圖;
4.對特定染色體作圖的作圖工具;
5。自然群體的作圖和育種池的作圖;
6.基因作圖和突變體上物理比對DNA;
7.實際作圖中常發生的問題。

前言/序言

  《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是《TheHandbookofPlant(3enomeMapping》英文版本的中譯本,是一本對於控製生物性狀遺傳位點或者基因進行如何定位作圖的手冊性專著,闡述瞭基因定位中各類作圖的方法和原理,尤其是對植物性狀遺傳控製位點的作圖進行瞭舉例與分析。全書共分14章,舉例說明瞭基於各類型剋隆作圖的全基因組作圖以及染色體作圖,包括物理圖譜與遺傳圖譜的聯係與特點區分等。適閤於生物學科方嚮的大學生、研究生,以及相關研究人員的閱讀和查閱。
  隨著小鼠和人類,以及模式植物擬南芥、水稻、玉米等全基因組的序列完成,科學傢已全麵展開瞭基因功能的研究,而對生物的重要性狀錶型,通過不同類型作圖,確定控製性狀錶型的遺傳位點,對剋隆控製性狀錶型的功能基因或遺傳片段,進一步說明其性狀錶型發育的分子機製是至關重要的,同時也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基礎工作。因此,基因組的作圖定位在後基因組時代,仍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農作物等基因組序列冗長的物種,某種程度上作圖定位是基因剋隆的必備環節。
  目前,國際上專門論述基因定位作圖的書籍還不多,在國內圖書市場,基本沒有見到,為此我們翻譯瞭這本書。在翻譯過程中,由於可供參閱和對照的有關中文正式齣版物和公認確定的諸多學術名詞的中文譯名,我們還不掌握,隻是應用瞭常見的中文文獻,以及自身教學和學術場閤交流應用的一些名詞,我們深知這些中文譯名也許並不準確和正確,不能得到大傢公認,歡迎廣大讀者在讀到此類問題時,來信給予批評指正。
新疆棉高産穩産的遺傳學基礎:分子標記與育種改良 作者: 王立新, 李明哲, 張偉 齣版社: 農業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 2023年10月 ---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新疆棉(Gossypium hirsutum L.)高産、優質、抗逆性狀的遺傳學基礎,聚焦於如何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特彆是分子標記輔助育種(MAS)和基因組選擇(GS)策略,來加速新品種的創製與改良進程。全書結構嚴謹,內容翔實,從棉花遺傳背景、關鍵農藝性狀的遺傳解析入手,逐步過渡到前沿的分子技術應用與育種實踐。 第一部分:新疆棉遺傳資源與性狀遺傳基礎 本部分首先勾勒齣新疆棉在我國棉花産業中的核心地位,分析瞭其在特定生態環境下形成的獨特遺傳優勢與育種挑戰。 第一章 新疆棉遺傳資源概述與多樣性評估: 詳細介紹瞭新疆棉的主要來源、遺傳背景及其在育種上的重要意義。重點闡述瞭如何利用傳統的形態學指標結閤現代分子標記技術(如SSR、InDel)對現有新疆棉種質資源庫進行遺傳多樣性評估,為後續的育種材料選擇提供科學依據。探討瞭近緣野生種和地方品種的基因流嚮及其在引入優異基因方麵的潛力。 第二章 産量與品質性狀的遺傳規律: 對決定棉花産量的核心性狀——單株鈴數、單鈴重、衣分率以及縴維品質指標(如縴維長度、馬剋隆值、縴維強力等)的遺傳規律進行瞭深入剖析。通過對多性狀的遺傳度分析,明確瞭哪些性狀主要受加性遺傳控製,哪些受非加性遺傳控製,從而指導選擇何種育種方法最為有效。分析瞭環境因素對這些性狀錶現的復雜影響。 第三章 抗逆性狀的遺傳解析: 針對新疆棉在生長季麵臨的乾旱、高溫脅迫及病蟲害(特彆是枯萎病和鈴蟲害)的挑戰,本章集中研究瞭相關抗逆基因或數量性狀基因座(QTLs)的定位。利用前人的遺傳群體(如重組自交係RILs或雙單交F2群體)數據,初步映射齣與抗逆性相關的遺傳區域,為後續的更精細定位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分子標記技術在棉花育種中的應用 本部分聚焦於分子標記的開發、篩選與應用策略,強調如何將這些技術有效地融入到常規育種流程中。 第四章 SSR與InDel標記的篩選與優化: 詳細闡述瞭微衛星(SSR)和插入/缺失(InDel)標記在棉花基因組中的分布特徵,以及如何設計高效的PCR引物組。重點討論瞭如何構建高密度的標記圖譜,並利用這些標記進行親緣關係鑒定、群體結構分析,以及早期苗期性狀的快速預測。 第五章 遺傳圖譜的構建與精細定位: 介紹瞭利用分離群體構建高分辨率遺傳圖譜的方法論,包括目標性狀的錶型數據采集、分子標記的基因型鑒定流程。重點介紹瞭利用BSA(池式選擇分析)技術對與特定抗逆性狀相關的QTL進行快速、低成本的初步定位,並指導後續的精確連鎖分析。 第六章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的實施: 這是本書實踐性最強的一章。係統介紹瞭如何將已鑒定的標記與育種目標性狀緊密關聯,並設計齣可用於大規模苗期篩選的標記體係。通過案例分析,展示瞭MAS在加速優良基因簇積纍和消除不良基因方麵的實際效率提升。特彆關注瞭如何利用標記技術快速篩選齣具有優異縴維品質性狀的植株,縮短選育周期。 第三部分:前沿基因組學技術與智能育種策略 本部分麵嚮未來,介紹瞭基於全基因組信息的新興技術,旨在實現育種效率的革命性突破。 第七章 新疆棉基因組測序與參考圖譜的構建: 概述瞭目前已發錶的新疆棉基因組測序進展,重點分析瞭參考基因組在基因挖掘中的作用。闡述瞭如何利用現有參考序列,結閤片段重組或雜交數據,構建更具代錶性的“新疆棉特有”基因組組裝或圖譜。 第八章 基因組選擇(GS)的理論基礎與實施方案: 詳細講解瞭基因組選擇(Genomic Selection, GS)的統計學模型,包括GBLUP、Bayes方法等。重點討論瞭如何利用高密度SNP芯片數據,構建可靠的訓練群體,並對缺乏錶型數據的育種後代進行預測。本書提供瞭新疆棉GS模型在産量和抗病性狀預測上的初步驗證數據和最佳實踐模型參數設置。 第九章 基因編輯技術在定嚮改良中的應用前景: 探討瞭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工具在棉花基礎研究和育種中的潛力。重點關注瞭如何利用這些技術對已定位的關鍵調控基因(如影響縴維發育或脅迫響應的基因)進行精確修改,以期突破傳統雜交育種的瓶頸,實現特定性狀的“一站式”改良。 第四部分:田間試驗與品種認證 第十章 區域試驗與品種綠色通道: 本書最後一部分迴歸到實際應用,闡述瞭分子標記信息如何整閤到國傢或區域品種試驗流程中。討論瞭如何利用分子標記驗證新品係的純度和遺傳穩定性,並為新品種的快速審定和推廣提供分子層麵的數據支持,確保新品種在新疆特定環境下的高産穩産性能。 --- 本書特點: 本書理論深度與應用實踐緊密結閤,不僅適閤從事棉花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也為新疆及西北內陸地區棉花育種工作者提供瞭切實可行的分子技術操作指南和策略參考。全書數據詳實,圖錶豐富,是指導新疆棉分子育種實踐的權威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對生物技術領域充滿好奇心的科技愛好者,雖然我的本職工作與生物學無關,但我一直關注著生命科學的最新進展,特彆是基因組學的發展。這本書《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是我近期閱讀的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書籍。它以一種相對容易理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科學傢們如何“繪製”植物的基因組“地圖”。我驚嘆於遺傳作圖和物理作圖這兩大技術的精妙之處。通過對遺傳標記的分析,科學傢們能夠像偵探破案一樣,追蹤基因在植物傢族中的遺傳規律,最終定位到關鍵的基因區域。而物理作圖則更像是“測量”,通過直接分析DNA的物理結構,來確定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準確位置。書中對這兩種方法的介紹,讓我對基因組作圖的整體流程有瞭清晰的認識。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實際應用案例的描述,例如如何利用基因組作圖來改良作物的産量、抗病性等重要性狀,這讓我看到瞭科學研究如何直接服務於人類的福祉。盡管書中的一些專業術語對我來說還是有些挑戰,但我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力量。這本書讓我對植物的奧秘有瞭更深的敬畏,也讓我對未來的農業和生命科學發展充滿瞭樂觀的期待。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正在攻讀植物分子育種方嚮的博士生,之前一直苦於缺乏一本全麵、深入且實用的基因組作圖指導手冊。市麵上很多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側重於某一特定技術,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體係。而這本《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的齣現,就像在黑暗中點亮瞭一盞明燈。我尤其欣賞它對遺傳作圖和物理作圖的係統性梳理,從基礎的連鎖分析原理,到各種標記類型(RFLP、SSR、SNP等)的詳細介紹和應用,再到重組率的計算和圖譜的構建,都講解得條理清晰,邏輯嚴謹。更重要的是,書中融入瞭大量的實際案例和操作細節,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動手實踐的研究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我曾經在構建重組自交係(RIL)群體進行基因定位時遇到瞭瓶頸,反復查閱文獻也未能完全解決問題,但這本書中關於RIL群體構建、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的部分,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指導,讓我茅塞頓開,最終成功地完成瞭實驗。我還會特彆提到書中對於物理作圖部分的處理,它不僅解釋瞭BAC文庫、YAC文庫等技術,還詳細闡述瞭如何利用這些文庫進行基因定位和染色體剋隆,這對於研究大型、復雜基因組的植物來說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本書是我的案頭必備,也是我嚮同行強烈推薦的“神器”。

評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農藝師,雖然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田間管理和作物栽培,但我一直對“如何更科學、更高效地改良作物”抱有濃厚的興趣。我聽說基因組作圖是現代育種的重要手段,但一直沒有機會深入瞭解。偶然的機會,我翻閱瞭這本《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一開始我還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但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寫得相當淺顯易懂,即使是我這樣的“門外漢”也能大緻領會其中的精髓。它就像一部通俗易懂的科普讀物,將那些復雜的科學原理用生動的語言解釋齣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標記”的介紹,它用瞭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明白瞭為什麼這些“標記”能夠幫助我們追蹤基因在後代中的傳遞。雖然我對具體的作圖方法和技術細節還無法完全掌握,但這本書成功地激發瞭我對基因組學的興趣,讓我看到瞭現代育種的巨大潛力。我開始理解,原來通過精密的基因組“導航”,我們可以更精準地找到那些決定作物優良性狀的“寶藏”。這本書讓我對“科學種田”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對未來農業的發展充滿瞭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專業書籍,更是一本能夠啓迪思維、激發對科學探索熱情的讀物。

評分

作為一名剛步入科研殿堂的植物學研究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基因組作圖方法和技術的書籍,以期為我的學位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本書《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無疑是我近期最滿意的“戰友”。它的內容涵蓋瞭從最基礎的孟德爾遺傳定律到最前沿的基因組測序技術,讓我能夠在一個宏觀的框架下理解基因組作圖的整個過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作圖策略的對比分析,例如,它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如定位數量性狀基因、研究基因功能等)來選擇最閤適的作圖群體和作圖方法,這對於指導我的實驗設計至關重要。書中對於連鎖分析和重組率的計算過程,也做瞭非常細緻的講解,並且提供瞭多種計算軟件的介紹,這讓我能夠快速上手,進行實際的數據分析。此外,書中對物理圖譜的介紹,例如如何利用限製性酶切圖譜、FISH技術等來構建高分辨率的物理圖譜,並將其與遺傳圖譜相結閤,實現基因的精確定位,這讓我對基因組的精細結構有瞭更深入的認識。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非常令人滿意,並且配以大量的圖錶和參考文獻,為我提供瞭深入研究的更多途徑。

評分

作為一個資深的植物育種技術員,我經常需要接觸到各種育種工具和技術,而基因組作圖無疑是其中最核心、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多年來,我見證瞭從傳統的標記輔助選擇到如今高通量測序和基因組編輯的飛速發展,但對於基因組作圖的深層理解,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這本書《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恰好滿足瞭我對知識的渴望。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娓娓道來基因組作圖的奧秘。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作圖群體(如DH、RIL、BC等)的比較分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的研究場景,讓我對如何根據研究目標選擇閤適的作圖群體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書中在解釋遺傳距離和重組率時,運用瞭大量圖示和公式,並且提供瞭詳細的計算步驟,這對於我這種偏重實踐操作的人來說,非常有幫助,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另外,書中對物理圖譜的介紹,特彆是如何利用物理圖譜來驗證遺傳圖譜的準確性,以及在基因剋隆和精細定位中的作用,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意識到,遺傳圖譜和物理圖譜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輔相成,共同構建起對基因組的全麵認知。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親切,沒有過於生澀的學術術語,使得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相對容易地理解。

評分

植物基因組作圖手冊:遺傳作圖與物理作圖--基礎的書京東也有哦

評分

送書很快,書的內容也比較好,老外的書就是不錯,但是翻譯此書是在2010年,原版是在2005年,所以作為經典的書籍還不錯,但一些最新的發展還要看看彆的書。

評分

書的內容還是挺好的,但是翻譯水平有待提高

評分

書很好,有待慢慢的看啊書很好,有待慢慢的看啊

評分

書很好,有待慢慢的看啊書很好,有待慢慢的看啊

評分

評分

做參考,看瞭一點,不是特彆流暢

評分

很不錯的一個工具書,裏麵祥細的講解瞭各種生物的技術手段。值得學生物的人購買

評分

做參考,看瞭一點,不是特彆流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