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名称: 佛教大辞典(全3册 豪华精装) |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5-1 | 
| 作者: 任继愈 编著 | 开本: 16开 | 印刷时间:2011-5-1 | 
| 定价: 699 | 页数: 1476 | 版次印次:2版2次 | 
| ISBN号: 9787806434468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3200000 | 
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范项目
江苏省“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范项目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资助出版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佛教百科全书,一部实用的佛教工具书。凝聚国内近百名专家学者长达12年的艰辛努力,体现中国当代佛学研究的新成果与结晶。
《佛教大辞典》共收佛教及与佛教相关方面的词条11899条,内容包括十三大类;(1)教派、学派、宗派;(2)人物;(3)典籍;(4)教义;(5)因明;(6)佛、菩萨、罗汉、鬼神、诸天等;(7)称谓、教职、教制;(8)仪轨、礼俗、节日;(9)法物、法器;(10)圣地、遗迹、寺院、佛塔等;(11)组织、团体、机制;(12)历史事项;(13)建筑、文学、艺术及其他。
本书特点:
性 由国学泰斗任继愈先生主编,凝聚国内近百名专家学者历经12年倾心打造,为辞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全面性 《佛教大辞典》收录佛教典籍的条目总计约2000条,收录范围几乎囊括了传世的佛教典籍的各个方面,是迄今为止各种佛教辞典中收录内容全的一种。从总体上说,这本《佛教大辞典》全方位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为佛教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部更为接近完整的工具书。
学术性 参加本书典籍部分的撰稿人都是多年从事佛教文献研究的学者,他们都曾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作出过突出的贡献。他们所撰写的条目不仅有典籍的一般介绍,还包含大量的史料的考证和版本的鉴别,是他们多年研究成果的浓缩。
实用性 本辞典前附彩色图版七十二面,大致按“早期佛教”、“中国佛教”、“国外佛教”的顺序编排。“词目笔画索引”后附词目首字的“汉语拼音索引”和“四角号码索引”,以方便读者检索。书后附“佛教大事年表”、“部派佛教分派表”、“藏传佛教格鲁派达赖、班禅世系表”以及“词目分类索引”等,以供读者参考使用。
凡例
词目笔画索引
汉语拼音索引
四角号码索引
正文
附录
一 佛教大事年表
二 部派佛教分派表
三 藏传佛教格鲁派达赖、班禅世系表
词目分类索引
后记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以其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内容繁复著称。佛教故事、佛教文学、佛教音乐、佛教建筑、佛教造像(包括壁画和雕塑)及其历史遗迹等等,其影响远远超出现在佛教信徒活动的范围。亚洲有些地区的佛教早已消逝,但该地区佛教遗迹仍散发着灿烂的艺术光辉,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世界各国游客。可见真正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已为人类共享。佛教历史悠久,教派众多,其教理教义、典籍文献、宗教哲学、思维方式、逻辑模式、心理分析以及健身防病之法,与其他宗教相比独具特色,值得以现代科学方法总结和深入发掘。这些思想文化资源都是构建我国新文化的珍贵遗产。建设新文化如果忽略佛教文化,将是不可想象的。
早在1921年,丁福保先生编成了《佛学大辞典》,筚路蓝缕,厥功至伟。此后八十多年,世界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中国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世界各国和我国的佛教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关佛教文化、佛教典籍、佛教历史等方面的专著及工具书不断出版,硕果累累。而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为我国佛教研究者开拓视野。另外,我国考古学界还不断发现新的文献及资料(如敦煌文书、西夏佛教文献等),深化了佛教的学术研究。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编写《佛教大辞典》提供了必要条件。
半个世纪以来,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带动下,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国外佛教诸多研究领域中涌现了大批中青年专家,其中有些专家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同行的钦重。我们编撰这部辞典主要是依靠这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队伍,同时还得到一部分海外学者的支持。这些是《佛教大辞典》得以完成的保证。
本辞典可以向读者奉告的约有五端:一、编委会邀请适合的人选撰写他擅长的条目。二、取材广泛,用材审慎;解释原文,忠于原义。三、本国条目求详备,外国条目保持客观。四、尽量吸收国内外学术研究新成果。五、诠释佛教名词概念用现代规范语言,力求不失原义,避免原文照录、以经解经给读者造成的不便。
佛教卷帙浩繁,门类众多,内容复杂。编撰者学识有限,本着对读者负责,对学术负责的本愿,不求完备,但求存真。
这套书的装帧真是没话说,豪华精装的设计,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看着就觉得里头的内容分量十足。我本来就是抱着学习佛学知识的目的买的,结果一翻开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那么简单。它的编排非常细致,索引系统做得特别人性化,即便是对佛学概念初涉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条目。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搞清楚“缘起性空”的细微差别,翻阅了不下十几个相关的词条,每一个解释都深入浅出,相互印证,让我对这个核心概念有了更立体、更透彻的理解。它不像有些词典那样干巴巴地罗列定义,而是会适当引用经典原文来佐证,这一点对于希望追本溯源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翻阅过程中,我常常会因为一个词条的丰富内涵而陷入沉思,这种体验远超出了我最初对“查阅工具”的预期。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引导你进入广袤的佛学世界。
评分我给这本书的评价是“厚重而清晰”。“厚重”体现在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它真正做到了对佛教知识体系的全面收录和权威解读,让人对主编团队的学术功底肃然起敬。“清晰”则在于其编排的艺术性。尽管内容浩如烟海,但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查找方法,就能迅速定位。我尤其赞赏它在一些关键术语的释义后,会附带标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宗派中的细微语义变迁,这对于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高的操作价值。比如,对“空”的理解,书中对中观学派和般若学派的论述是分段进行的,各有侧重,使得读者不会在概念混淆中迷失方向。这种严谨的结构和细致的区分,使得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次高效且令人愉悦的学习过程,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知识的精炼与提纯。
评分我更偏爱从“百科”的角度来看待这套书,它远超出了一个单纯的词典范畴,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佛教文明史。我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研究菩萨行的具体实践路径,翻到“六度万行”的条目,本以为会得到一个标准的解释,结果它不仅详细解释了每一度的内涵,还列举了历史上著名菩萨在实践某一度时的典故和修行境界的差异,这使得原本抽象的修行法门变得鲜活起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编纂团队显然具备极高的跨学科视野。在解释一些与哲学辩论紧密相关的词汇时,其逻辑推演清晰有力,完全可以作为哲学思辨的范本。我甚至发现,有些现代心理学概念在追溯其思想源头时,都能在这部辞典中找到古老的对应和深刻的哲学基础。这为我提供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视角。
评分这套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特别,它不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更像是一座需要不断攀登和探索的知识高山。我习惯在阅读一些重要的佛经论著时,将这本辞典放在手边,遇到任何晦涩的术语或典故,立刻进行交叉比对。它的校对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几乎没有看到明显的错漏,这对于一部涉及大量梵文、巴利文音译和复杂教理的工具书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品质保证。举个例子,关于佛教在不同地域的传播与本土化的历史脉络梳理,它不仅记载了事件本身,还分析了其背后的文化土壤和教义适应性调整,这为我理解佛教的世界性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参照系。每次合上书本,都有一种知识被系统化、结构化的充实感,感觉自己对整个佛教思想体系的骨架和血肉又加深了一层认识,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大辞典”这三个字还是有点保留的,毕竟市面上各种佛学入门读物很多,真正能做到全面、权威的实在太少。然而,当我真正开始系统地使用这套书时,那种震撼感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它涵盖的范围之广,令人咋舌。从早期的部派佛教思想,到后来的部派分化,再到各个宗派的核心教义,甚至连一些在现代研究中经常被忽略的,比如犍陀罗艺术中的佛教意象解读,都有所涉及。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复杂哲学概念时的严谨态度,没有为了追求通俗而牺牲学术深度。比如,关于“阿赖耶识”的阐述,它不仅仅给出了唯识学的基本定义,还对比了不同学派(如法相宗与禅宗对该概念的侧重不同)的观点,这种多维度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它不只是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这种深挖本质的写作风格,非常对我的胃口。
评分正品,值得收藏。。。。。。
评分书是正品,但是没开具发票,不知如何联系卖家
评分好书
评分挺精致,送人的
评分挺好的,一看就是正版,准备看~
评分非常喜欢,京东就是让我放心吧,每一次的购物都让我很开心!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标标准准的工具书。还好。
评分书不错,包装得很华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