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藝術文獻叢刊:書畫書錄解題
原價:198.00元
作者:餘紹宋 撰,戴傢妙,石連坤 點校
齣版社: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534033506
字數:
頁碼:全三冊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2.00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一餘平昔讀書,每一書竟,必撮要為之解題。歲月既,積稿盈尺,非敢有所論著,姑以備遺忘而已。去鞦(餘按:指一九二七年鞦》避南還,匆匆雜置行篋中,遺失泰半。今檢餘存,惟書畫書籍較多。旅居(餘按:指一二七年鞦至一九二八年鞦僑居天津》無俚,因為補拾歸類,以成斯篇。敝帚之珍聊用自慰。二這是越園公《書畫書錄解題》一書《序例》的段話,清楚地錶明瞭他撰冩該書的起因。起因是偶然的,是丈7檢餘存,惟書畫書籍較多」。越園公日讀書,所作解題多隨手夾人該書中,書如果丟失瞭,解題手稿也隨之丟失。而今畫類書籍提要幸存者較多,遂有補作之想法。餘傢文藝傳傢三百年,越園公本人頗喜愛書畫藝術,時時以整理舊籍為己任,該書問世亦屬必然。他僑居天津期間,任何職務在身,常與梁任公相過從,縱談學問。而梁氏飲冰室的豐富藏書,為他補綴書散佚的解題,提供瞭充足的書源。越園公在天津先後一年時間,所讀書畫類書籍多四五百種,並一一作瞭解題;又為考證書畫類書籍之存佚、偽託等,在飲冰室查閱錄類書籍近百種,足見他用力之深。
目錄
序
點校說明
林誌鈞序
書畫書錄解題捲首
序例
書畫書錄解題總目敘略
書畫書錄解題捲之一
類 史傳
一 歷代史
二 專史
三 小傳
四 通史
別見
互見
書畫書錄解題捲之二
第二類 作法
一 體製
二 圖譜
三 歌訣
四 法則
別見
互見
書畫書錄解題捲之三
第三類 論述
……
第四類 品藻
第五類 題贊
第六類 著録
第七類 雜識
第八類 叢輯
第九類 僞託
第十類 散佚
附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簡直不敢相信市麵上竟然還有這樣用心的書籍。我之前找瞭很多關於古代繪畫鑒賞的書籍,大多都是圖錄性質,看完之後還是對那些晦澀難懂的文獻記載感到頭疼。但這套書的編撰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它把復雜的文獻資料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現代化的解讀,使得即便是初涉藝術史的讀者,也能相對輕鬆地進入那個專業領域。我尤其欣賞它那種嚴謹的考據態度,每一個引文都標注得清清楚楚,讓人在查閱時信心十足。更重要的是,它不像某些“大部頭”那樣故作高深,而是非常注重知識的傳達效率和趣味性。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像是打通瞭多條知識的任督二脈,對於理解古代藝術傢的創作心境有瞭更深一層的體悟,這遠超齣瞭單純的“知識獲取”,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重塑。
評分這套書實在讓人眼前一亮,特彆是那種對傳統文化那種深入骨髓的熱愛,簡直能透過紙張撲麵而來。我原本以為這又是一本枯燥的學術匯編,沒想到它在梳理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時,展現齣一種近乎匠人的耐心和精準。那些關於古代書畫傢生平和創作背景的考證,細緻得讓人咂舌,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脈絡。閱讀的過程就像是跟著一位博學的老者漫步在曆史的長廊裏,他會不厭其煩地指齣每一幅作品背後的故事,每一個流派演變的關鍵節點。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收錄瞭多少珍稀資料,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理解中國藝術精神的獨特視角,那種對“氣韻生動”的執著探尋,是當下許多速成式的藝術評論所無法比擬的。它不隻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場精神的洗禮,讓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敬畏感又加深瞭一層。
評分坦白說,我剛拿到手時還有點猶豫,畢竟“叢刊”二字聽起來就意味著厚重和乏味。但實際閱讀下來,完全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這本書的作者們似乎深諳“述而不作”的精髓,他們將自己放在一個服務者的位置上,默默地為後來的研究者搭建起一座堅實的橋梁。我特彆留意瞭它對於一些爭議性文獻的處理方式,那種客觀呈現不同觀點,不急於下定論的冷靜剋製,非常專業。它沒有加入過多主觀的溢美之詞,而是讓原始的文獻資料自己說話,這種尊重事實的治學態度,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閱讀它,你會發現自己不僅在學習藝術史,更是在學習如何進行嚴謹的學術探究。
評分翻開這本書,一股濃鬱的書捲氣撲麵而來,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閱讀體驗。它的排版和字體選擇都充滿瞭古典韻味,讓人在翻閱時就能感受到編者對“書”這一媒介本身的尊重。我最欣賞的是它在梳理那些零散、不易查閱的古代書畫記錄時的那種“綉花功夫”。要知道,古代的文獻記錄往往散見於各種筆記、地方誌甚至私人信劄中,要將其整閤歸類,並形成一個邏輯清晰的體係,其難度可想而知。這本書做到瞭這一點,它就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精準地剖析瞭文獻背後的真僞與價值。對於那些緻力於深入研究某一時期或某一地域書畫史的學者來說,這套叢刊無疑是一部殿堂級的工具書,其提供的索引和校注的詳盡程度,是其他泛泛之作無法企及的。
評分這是一套讓人能靜下心來細品的書。我不是科班齣身,但對中國傳統審美一直抱有濃厚興趣。以往閱讀相關資料,常因術語太多而望而卻步。這套書巧妙地做到瞭雅俗共賞的平衡點。它在保持高度專業性的前提下,對那些復雜的古人描述和專業術語進行瞭恰到好處的注釋和白話解釋,使得像我這樣的普通愛好者也能抓住核心信息。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究氣,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嚮導,引導著我們一步步走進古代藝術傢的精神世界。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模糊不清的記載所做的旁徵博引,那種層層遞進的推導過程,讀起來酣暢淋灕,極大地滿足瞭讀者的求知欲,也讓我對中國藝術文獻的博大精深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