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选集套装共2册新版:南怀瑾著述:易经系传别讲+易经杂说 南怀瑾全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

南怀瑾选集套装共2册新版:南怀瑾著述:易经系传别讲+易经杂说 南怀瑾全集 复旦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怀瑾 著
图书标签:
  • 南怀瑾
  • 易经
  • 传统文化
  • 哲学
  • 国学
  • 文化
  • 易学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经典
  • 套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15963
商品编码:10357357952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15970
定价:45.00

具体描述








南怀瑾作品集(新版):易经系传别讲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309115970
  • 定价:45.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
  • 出版时间:2016-03-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407
  • 字数:304000
  • 正文语种:中文
编辑推荐正版全新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
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

《易经》是中国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学人必读的教科书。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 又称“系辞上下传”),则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历来为世所重。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系辞传》的讲记。其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述,语句平易而哲理深刻。
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〇九年三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内容简介《易经系传别讲》内容提要:
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又称《系辞》上下传),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系辞传》的讲记。其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述。语句平易而哲理深刻。
作者简介南怀瑾先生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 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目录系辞上传
*一章 天尊地卑
第二章 设卦观象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
第七章 易其至矣乎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第十一章 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第十二章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系辞下传
*一章 八卦成列
第二章 包羲氏之王天下
第三章 易者象也
第五章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第六章 乾坤其易之门邪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第九章 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第十章 广大悉备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




南怀瑾作品集(新版):易经杂说

  • 店铺: 
  • 出版社: 
  • ISBN:9787309115963
  • 定价:32.00
  • 包装:平装
  • 开本:16
  • 出版时间:2016-04-01
  • 用纸:胶版纸
  • 页数:252
  • 字数:192000
编辑推荐正版全新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
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以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
本书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终“未济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为尤为详细。内容包括: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晓的特点。
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内容简介《易经杂说》内容提要: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终“未济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更详。内容包括: 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辞》《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晓的特点。

作者简介南怀瑾先生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 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目录敲门砖
洁静精微
三易
《易经》的三原则
理、象、数
玩索而有得
卦与八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监本《易经》
六十四卦的来源
错综复杂
错卦与综卦是什么意思?
复杂的道理
交互卦
六十四卦的方圆图
方图
圆图
京房十六卦变
从《系传》看京氏十六卦变
京房卦变与人生
京房卦变的用法
先知——邵康节的毛病
五行思想的起源
什么是五行?
五行的生克
五行的方位
天干与五行
天干五行配
天干的阴阳
地支
地支与黄道十二宫
六十花甲与历史验证
十二生肖
地支与命理
纳甲与易数
察见渊鱼者不祥
焦京师徒与郭璞
金钱卦
先知、神通与现代心灵学
又一种卜卦的方法
动爻的断法
《河图》与《洛书》的文化根源
从天文星象看《河图》
《洛书》与大禹治水
不传之秘
《系传》——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动静有常 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
刚柔相摩 八卦相荡
时与位
日月运行 寒来暑往
十二辟卦
阳物、阴物,错把冯京当马凉
阴阳与刚柔
节气与十二律吕
十二辟卦的应用
生命的来源
至简至易
设卦而现象
一动不如一静
于变万化 非进则退
生死、昼夜、刚柔
天地之变尽于六
居之安
动的哲学
自助、人助、天助
善补过
《易经》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
万事通
三大问题
乐天知命
安土敦仁
化生
曲则全
怎么睡着的? 怎么醒来的?
神无方 易无体
元、亨、利、贞的乾元
潜龙勿用
见龙在田
终日乾乾
或跃在渊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
见群龙无首——吉
《彖辞》——孔子对《易经》的批判
宇宙万物的创造者
玉皇大帝的六条龙马
大吉大利的保合太和
天行与天道——《象辞》的说法
《文言》——人文的思想体系
尽善尽美的人生
特立独行——默默无闻的潜龙
领导者的修养与风范
知至至之 知终终之
山中的宰相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莫到琼楼zui上层
用九而不被九用
成功与成名
好的开始
性与情
利与义
心物一元
卦情
理想与现实
领导者的条件与修养
度过危机
无可无不可
大人的境界
只字真言
坤卦的研究
《参同契》透露了坤卦的秘密
坤为什么独利母马
大地的文化
邵康节的宝瓶子
不习无不利
无成有终的哲学
括囊无咎
黄裳元吉
物极则反
用六永贞
妇唱夫随 阴阳颠倒
孔老夫子的因果观
直内方外 四海一家
抬轿子
谨言慎行
黄中通理——至高的人生境界
嫌于无阳
屯卦
屯的卦义
屯卦的创业精神
站稳脚跟 待机而动
屯如邅如 前程茫茫
穷寇勿追 见机而作
风云聚会 万事随心
练达人情与食古不化
泣血涟如 不可长也
蒙卦
由宗教而教化人生
中国文化的教育精神
行到有功方为德
刑法与教育功能
易理的平淡与神秘
秋胡戏妻
需卦
《彖辞》、《象辞》的矛盾
需卦爻辞
学《易》与用《易》
卦序的问题
黑格尔的辩证历史观
孔子说创世纪的开始
从蒙到师,人类世界的di一次大动乱
比泰之间的繁荣景象
否——人类第二次的文明低潮
同人大有——人类文明的更上层楼
由蛊而剥 看人性的堕落
由复到离看人生兴衰往还
孔夫子的婚姻观
功成,名遂,身退
永无尽止
不断的研究与求证

附录 浅介南著《易经杂说》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周易》古今智慧的传承与阐发:一部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思想瑰宝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智慧,深刻影响着哲学、政治、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源头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部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宇宙观、人生观的百科全书。穿越时空的限制,《周易》古老的智慧,至今仍能启迪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对社会变迁的洞察,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探索。 然而,《周易》的晦涩与深邃,也常常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那些古老的象、数、辞,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复杂思想体系,需要经过精心的解读与阐发,才能被现代人所理解和吸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许多致力于传承和推广《周易》智慧的优秀著作。这些著作,或以梳理《周易》思想脉络为己任,或以探究其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为切入点,共同构筑起一道连接古今、沟通中西的思想桥梁。 一、《易经系传别讲》:系统梳理《周易》的哲理之核 《易经系传别讲》的诞生,正是为了系统地揭示《周易》作为一部哲学经典的核心价值。它并非对《易经》原文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钻研《易传》(即《系辞传》上下篇、《彀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精髓,通过精辟的讲解,层层剥离《周易》的哲学内核。 本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对《易传》的精细解读。 《易传》作为解释《易经》义理的重要文献,其文字虽然精炼,但含义却极为深远。 《易经系传别讲》以现代人的视角,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易传》中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时中之道等,进行了系统而清晰的阐述。它帮助读者理解,《周易》所揭示的宇宙运行规律,并非神秘莫测的迷信,而是对事物发展变化内在逻辑的深刻洞察。 其次,本书着重阐释了《周易》的辩证思想。 《周易》的核心在于“易”,即变化。它认为万物皆在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书中通过对卦象、爻辞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周易》如何从阴阳的对立统一,到事物发展的曲折过程,再到最终的否极泰来,都充满了辩证的智慧。这种辩证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做出明智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易经系传别讲》也强调了《周易》的道德伦理意义。 《周易》并非仅仅停留在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它更将其延伸至人的行为准则和社会伦理。书中对于君子之道、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等方面的论述,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诲。它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通过效法天地之道,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智慧的人。 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艰涩的古文术语,使得《周易》的精深哲理,得以跨越时空的鸿沟,走进普通读者的心灵。它让读者不再将《周易》视为高不可攀的学术禁区,而是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的智慧。 二、《易经杂说》:融汇贯通《易经》的智慧精髓 如果说《易经系传别讲》侧重于《易经》义理的系统阐释,那么《易经杂说》则以更加灵活和多元的方式,将《易经》的智慧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易经》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易经杂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杂”。它不像传统的学术著作那样,按照固定的章节或体系来展开,而是将《易经》的思想,以散文、随笔、甚至故事的形式,穿插在对各种社会现象、人生困惑、乃至日常生活细节的解读之中。这种“杂”而非乱,恰恰体现了《易经》本身“变”的特质,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轻松地与《易经》的思想产生共鸣。 本书将《易经》的智慧,巧妙地应用于对传统文化、历史事件、文学艺术以及当下社会热点的解读。例如,在谈论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时,书中会引用《易经》的卦象来分析其决策的得失;在探讨人际关系时,则会援引《易经》的爻辞来阐述沟通的智慧;在分析经济发展趋势时,也会借用《易经》中关于变化和循环的理念。 《易经杂说》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通”。它打通了《易经》与现代生活的界限,让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书中并非生搬硬套《易经》的理论,而是善于从《易经》的普遍性原理中,提炼出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普遍规律。例如,《周易》中关于“盈虚消长”、“否极泰来”的原理,在书中会被用来解释商业周期的波动,或者个人命运的起伏。 本书的语言风格朴实而富有感染力,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作者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它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对变化的敏感,学会用《易经》的智慧来观察世界,体悟人生。 《易经杂说》所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境,也不必沮丧,因为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关键在于如何顺应变化,把握机遇。它倡导一种“知易行易”的生活态度,鼓励读者将《易经》的智慧,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提升生活的品质,实现人生的价值。 三、中华文化的瑰宝,时代的思想启迪 这两部著作,作为《南怀瑾选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建了一幅宏大的《易经》解读图景。它们不仅是了解《易经》思想的绝佳入门读物,更是深化对《易经》理解的有力辅助。 《易经系传别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严谨的哲学框架,让我们得以深入理解《易经》的内在逻辑和思想体系。它帮助我们认识到,《周易》并非一套神秘的预言,而是一部关于宇宙、人生、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论述。 《易经杂说》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灵活的叙述方式,将《易经》的智慧融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古老智慧在当今社会的生命力。它告诉我们,《易经》的智慧,并非束之高阁的经典,而是能够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自身、提升生活的有力武器。 这两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传承使命。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许多人对传统文化感到陌生甚至疏离。《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的被忽视,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而这些著作,恰恰是在重新唤醒人们对《易经》的兴趣,重新连接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文明。 阅读这两本书,就像在与一位饱学之士对话,他不仅传授你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会引导你去思考,去体悟。你将从中学会如何观察事物的变化,如何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如何在新旧交替、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身之道,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总而言之,这两部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时代思想启迪的重要光源。它们以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洞察、广阔的视野,为读者打开了通往《易经》智慧殿堂的大门,让我们得以在古今融合的时代浪潮中,汲取不竭的思想源泉,成为一个更加睿智、更加从容、更加有力量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内容深度来看,这套书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野。我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中对于“变易”和“不易”的辩证思考上。很多学者在阐述易理时,容易陷入对卦象的机械解读,但南先生的解读明显更高一筹,他将宇宙运行的规律、人生的起伏兴衰,乃至社会伦理的变迁,都纳入到一个动态的框架内进行考察。特别是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那种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当下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必要。我发现,很多我在其他地方花费大量时间才勉强理解的概念,在书中被他用几句话便阐明得清晰透彻,这种举重若轻的能力,实在令人佩服。这不仅仅是对经典的继承,更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创新和发展。

评分

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它要求读者付出专注和耐心,但回报是巨大的。初读时,可能会觉得信息量太大,思维的跳跃性很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老者娓娓道来,需要不断地做笔记和回顾。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作者在全书中构建了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前后的论述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坚实的闭环。例如,他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就不是简单的“不偏不倚”,而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复杂性和外界环境多变性的深刻洞察之上的动态平衡。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待传统文化的那种批判性的继承态度,他既不盲从古人,也不全盘否定,而是用现代人的视角去淘洗、去发掘其恒久适用的价值。这种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是这套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初上手就有一种对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纸张的选择上看得出出版社还是用了心的,摸上去细腻而厚实,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或疲惫。尤其是内页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疏密得当,使得那些深奥的古籍内容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加持下,显得清晰易读,这对于我们这些想要深入钻研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福音。我特地去对比了旧版的装帧,新版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升级,更是一种阅读体验的优化。尤其是书脊的设计,稳重又不失典雅,放在书架上,俨然就是一道风景线,让人忍不住想要时常去翻阅。可以说,光是这份外在的“体面”,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这份选集的分量和价值。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已经超越了一般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评分

我花了几天时间,细细品读了其中的一些章节,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风格,那种将宏大哲学思想融入日常观察的笔法,简直是神来之笔。他似乎总能找到最接地气的比喻,将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道”与“理”,化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在解析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典籍时,他没有采取那种生硬的、学院派的逐字逐句翻译,而是融入了他自己毕生的体悟和实践经验,让古人的智慧仿佛穿越了时空,直接与我们现代人的困惑对话。这种“活的解读”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我甚至能想象出作者当年讲学时的神态,那种自信、那种通达,似乎都通过文字的脉络传递了过来。读完一段,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长久的沉思,这正是好书的魅力所在。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更像是一份精神食粮,值得反复咀嚼。我对比了市面上其他几位大家对同一主题的论述,南先生的这套选集在思想的穿透力和实践指导性上,似乎更胜一筹。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快餐式”读物,而是可以陪伴一个人度过人生不同阶段的“良师益友”。随着我个人阅历的增长,回头再看书中某一段话,常会有“原来如此”的顿悟感,这说明它的思想内核具有跨越时间的力量。对于任何真正想了解中华文化根源,并希望在现代社会找到精神立足点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基石。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重塑。

评分

好书!

评分

质量不错,就是封皮有破损,不过不影响大局

评分

质量不错,就是封皮有破损,不过不影响大局

评分

正品,很好

评分

不错值得一看

评分

初学易经的经典读本。

评分

初学易经的经典读本。

评分

初学易经的经典读本。

评分

速度快 书本保存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