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講談社—中國的曆史(盒裝共十捲)
定價:500元
作者:宮本一夫 , 吳菲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49551538
字數:2455000
頁碼: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講談社百周年獻禮之作】這套書是日本講談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獻禮之作。是日本曆史學傢的係列作品。每捲都是由這個曆史時段**代錶性的學者撰寫。
 【“大傢”寫給大傢的書】日本學者有大學者為大眾著書的傳統。這既是一套大眾讀本,讀來讓人不覺艱深,又兼具現有知識邊界的學術前沿性。是一套嚴謹、專業、可讀性很強的曆史讀本。
 【作者均為日本一流學者】十位作者均為日本中國史學界的一流學者:九州大學教授宮本一夫、東京大學教授平勢隆郎、學習院大學教授鶴間和幸、京都大學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學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學教授氣賀澤保規、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京都大學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學教授上田信、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菊池秀明
 【國內一流學者推薦】十位國內一流學者作序推薦: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中國先秦史副會長武漢大學教授羅運環、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虎、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剋、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步平共同推薦
 【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角】我們希望讓國內的讀者看到一套真正專業、前沿、有創見的中國通史。給大傢提供一個看待中國曆史的新角度——看看日本學界**秀的學者是如何跟普通讀者講述中國曆史的。我們也相信,專業的曆史書不一定艱深晦澀,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聯結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的橋梁。
 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先生說:“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形成瞭自己學術風格和學術傳統。由於文化傳統和學術傳統不同,西洋人、東洋人觀察中國曆史的角度和興趣、重點也不同,所以,在許多方麵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曆時五年,五次調版,十易封麵】這套書從中方提齣報價,日方不斷審核齣版資質,到找尋閤適的翻譯者、閤適的推薦學者、翻譯、編輯、製作地圖、選配圖片、地圖送審、重大選題送審、排版調版、設計封麵,幾乎用掉瞭五年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的譯者,有的本人就是這個領域內的學者專傢,比如第八捲的譯者烏蘭女士,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元史專傢。
 圖文並茂,印刷精美每捲書含地圖、照片上百幅,彩圖若乾。印刷精美,精裝呈現。
內容提要
講談社《中國的曆史》是日本曆史學傢的係列著作,是近年來中國曆史方麵的重磅力作。叢書自上古到近代,內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為日本該領域的代錶性學者,作品大多構思巧妙,寫法輕鬆,觀點新穎,富於洞見,但同時又吸取瞭近些年來的諸多學術成果,利用瞭新齣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讀性與嚴肅性兼備的曆史佳作。
 叢書為日本講談社百周年獻禮。國內學者許宏、羅運環、王子今、黎虎、閻步剋、鄧小南、姚大力、李伯重、步平為中文版作序推薦。
 【十問“講談社中國的曆史”】
 1.先問一個讀者關心的問題,“講談社中國的曆史”這套書的中文版是否做過一些內容調整,如刪改、增添?
 這套書中文版齣版瞭其中的十捲,對於這十捲,中文版幾乎未作刪改、增添。閤同規定,原則上不允許增刪,一切增刪均需原作者同意。原來的叢書還有一捲“當代中國捲”,中文版未收;一捲“中日關係史”,中文版未收。
 中文版圖書以日本原書為模闆,版式、要素、編排、呈現都力求接近;所有地圖,中文版幾乎重新全部依樣製作;黑白圖片以及彩插,中文版以日文原書為綫索,在配圖上有所更新。
 2.這套書是如何編撰齣來的?在日本有怎樣的評價?
 這套書是日本講談社建社一百周年的獻禮之作。是日本曆史學傢的係列作品。每捲都是由這個曆史時段具代錶性的學者撰寫。日本學者有大學者為大眾著書的傳統。這既是一套大眾讀本,讀來讓人不覺艱深,又兼具現有知識邊界的學術前沿性。是一套嚴謹、專業、可讀性很強的曆史讀本。
 3.理想國引進中文版,對於今天中國的讀者,有怎樣齣版價值?
 我們希望讓國內的讀者看到一套真正專業、前沿、有創見的中國通史。給大傢提供一個看待中國曆史的新角度——看看日本學界的學者是如何跟普通讀者講述中國曆史的。我們也相信,專業的曆史書不一定艱深晦澀,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聯結學術研究與大眾閱讀的橋梁。
 4.與國內以往幾套中國通史相比,講談社中國的曆史這套書有哪些特色?
 一是,錶達活潑,嚴謹專業,每捲寫法不拘一格。十捲書雖然在統一的編委會的指導下進行編纂,有統一的體例,比如都是章節體,都是三級標題,除正文外,都有相同的附錄(主要人物傳略、曆史年錶等),但在寫法上卻不拘一格,各有各的特色。這是因為,每個斷代有每個斷代的曆史特點,每位學者有每位學者的研究所長和治學方式。所以呈現齣“橫看西嶺側成峰”的有趣麵貌。
 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史學傢在中國史領域的成績和地位,讓人欽服。講談社這套書是在三十多年來中外史學研究成果、考古發現成果的基礎上,用心編纂而成。
 三是,圖文並茂,印刷精美。可分冊購買閱讀,也可套裝收藏。
 所以,盡管國內好的中國曆史讀本不少,但是像講談社這套規模的、這樣的作者隊伍的、如此寫作方式的,既有學術價值又適閤大眾閱讀的曆史讀本,這套書可謂。
 5.國內是否有資深學者對這套書進行過評價?
 中文版推齣時,我們在每本書中配有一篇專傢學者的推薦序言,其中有些段落可以分享:
 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先生所說:“在國際中國史研究中,日本學者有獨特的優勢,形成瞭自己學術風格和學術傳統。由於文化傳統和學術傳統不同,西洋人、東洋人觀察中國曆史的角度和興趣、重點也不同,所以,在許多方麵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先生說:“由於教育和研究體製的差異,日本學者在‘通識’上要優於中國學者,後者偏於專精而有條塊分割之嫌。”
 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先生說:“我並不以為,當下的齣版界之所以希望引入外國人寫的、以中國曆史文化為題材的、能引人入勝的大眾史學作品,隻是因為中國學者都放不下‘專傢’身段去從事那種創作的緣故。這裏麵更多的,其實還是寫得齣、寫不齣,或者說得更尖銳一些,是即使寫齣來瞭,能不能讓人看得下去的問題。盡管不必采用綿密引徵和係統論證的闡述形式,大眾史學在需要把曆史敘事還原到親曆者們的切身感知、還原到總體曆史圖景、還原到根本價值關懷方麵,以及在它需要能反映前沿的已有研究成果方麵,一點也不比對於更‘專業化’學術寫作的要求為低。”
 6.為何想到給每本書增加一篇中文版導讀?都請瞭哪些專傢學者撰文?
 在日本,原書是有一套總編委會團隊,讀者可以看到中文版圖書扉頁前,有四位“編集委員”,他們是史學界很有分量的人物,負責叢書的體例、構架、分捲等重大事項。但簡體版齣版時,我們仍在每個斷代中找一位中國重量級學者,寫推薦序,進行鄭重推薦。每一捲的推薦序,都是專傢們通讀瞭原書的譯稿後撰寫的,剖析瞭作品的優勝之處和價值所在,對讀者來說,是一篇篇很好的導讀。
 十位推薦學者分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許宏、武漢大學教授羅運環、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王子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黎虎、北京大學教授閻步剋、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北京大學教授鄧小南、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伯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步平(按捲冊順序)。
 7.簡要介紹一下這套書的分捲方式,以及單本書的內容結構。
 這套書大緻是按照從上古至近代的時段來分捲的:
 第01捲從神話到曆史:神話時代夏王朝
 第02捲從城市國傢到中華:殷周春鞦戰國
 第03捲始皇帝的遺産:秦漢帝國
 第04捲三國誌的世界:後漢三國時代
 第05捲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第06捲絢爛的世界帝國:隋唐時代
 第07捲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宋朝
 第08捲疾馳的草原徵服者:遼西夏金元
 第09捲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第10捲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中華民國
 因為整套叢書有十位不同的作者,齣版社非常尊重每位作者學術上的獨創性和行文風格。細讀每捲,你會發現,每捲對材料的把握、敘述的展開、史實和觀點的錶達風格,都不盡相同,沒有韆篇一律之感。比如第八捲,從來沒有學者把遼、西夏、金、元這幾個跨不同時代的少數民族政權放到一起來寫。這樣寫看似陌生,卻又閤情閤理。
 每本書配有地圖及彩色、黑白照片近百幅,並在各本書後麵,編排瞭主要人物略傳、曆史關鍵詞解說、曆史年錶等附錄。
 8.這套書十捲中,哪幾本,對於中國讀者來有特彆的意義?
 這套書,每捲都可以給中國讀者不同程度的啓發。它們的話語體係、側重點和視角原本就與中國學者不盡相同。不能說哪幾本對於讀者有特彆的價值。特色相對更鮮明的,可以舉幾個例子:
 比如,第四捲《三國誌的世界:後漢三國時代》:作者是集中、日、韓三國文化背景於一體的專傢,他把三國的曆史與大傢熟悉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比較著敘述曆史的真實;並將三國曆史放到整個東亞史中去解讀,讓人耳目一新。
 再比如剛纔說到的第8捲《疾馳的草原徵服者:遼西夏金元》,作者沒有像一般中國人慣於接受的那樣,依照“唐—五代—兩宋—元”的曆史變遷主綫來呈現公元10到14世紀的中國史;相反,被很多人想當然地看做是阻斷、破壞瞭本應由兩宋來實現國傢統一大業的夏、遼與金,在本書中擔當起積極和正麵的主演角色,由它們來貫穿從唐到元這一時段的中國史進程。也正因為如此,這條另闢蹊徑的講述路綫,沿著與我們比較熟悉的“唐宋變革”相並行的故事脈絡,為我們刻畫齣一段很不一樣的中國曆史。
 再比如,第9捲《海與帝國:明清時代》,作者說:“從古代式的明朝為何能夠跳躍到近代式的清朝?如果把從明到清的變化看做中國內在的發展來理解,我們會感到混亂。但是,隻要從東歐亞這一更大的體係,把與大海相對的中國看做其中的一個元素,就能夠描繪齣這五百年的活力。這正是本書的意圖。本書完全不用於以往的中國史。”這是一本把海洋貿易的曆史與帝國的曆史並行講述的特彆的斷代史。
 9.這套書從計劃齣版到正式齣版用瞭幾年時間,為何如此耗時?
 這套書從我們提齣報價,到齣書,幾乎用掉瞭五年的時間。期間各個環節精挑細琢,碰到的問題各式各樣,比如地圖製作花瞭大半年反復核對;地圖送審等瞭大半年;版式調整瞭至少五遍;封麵至少做瞭十版;黑白圖片替換到後一刻(總有比我們選用圖片角度更好的、更清晰的、更閤適的),至於編輯上逐字逐句地潤色,就更不用多言瞭。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的譯者,有的本人就是這個領域內的專傢,比如第八捲的譯者烏蘭女士,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知名元史專傢。
 10.單本書、整套書,如何購買?何時可以買到?今後是否會有電子版?
 本書將在2月份中旬後全麵上市,10捲同步推齣。在各大網站、實體店,都有銷售。盒裝套書也會於隨後推齣。因為閤同的約定,暫時不會推齣電子版。(以上十答by楊曉燕,理想國大眾館主編)
目錄
作者介紹
講談社中國的曆史原作均為日本中國史領域代錶學者:
 九州大學教授宮本一夫、東京大學教授平勢隆郎、學習院大學教授鶴間和幸、京都大學教授金文京、九州大學教授川本芳昭、明治大學教授氣賀澤保規、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京都大學教授杉山正明、立教大學教授上田信、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菊池秀明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的價值,對於曆史愛好者來說,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重構”曆史的可能。我們從小被灌輸的曆史敘事,很多時候是綫性的、單一的,但這套書卻展現瞭曆史的復雜性和多重可能性。特彆是它對近現代史部分的論述,雖然篇幅有限,但其切入點非常新穎,沒有落入陳舊的窠臼。它更關注社會結構、思想流變如何推動曆史進程,而不是簡單地歌頌或批判某些人物。閱讀過程中,我經常停下來思考作者的論點,甚至會去查閱其他資料來印證,這正是優秀的曆史讀物所應具備的啓發性。它不是要給你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激發你提齣更好的問題。坦白說,光是那些深入的學術討論和不同學派觀點的對比,就已經值迴票價瞭。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注重閱讀體驗的人,而這套書的排版和用紙質量絕對是頂級的享受。那種厚重又不失細膩的紙張觸感,加上清晰流暢的字體,讓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但更打動我的是它在內容呈現上的“剋製與精準”。它並非一味追求史料的堆砌,而是懂得如何篩選信息,將最關鍵的史實以最簡潔有力的方式呈現齣來。舉個例子,書中對宋代經濟繁榮的描寫,不是簡單地羅列數字,而是通過對商業城市的發展、市民階層的興起等側麵描寫,構建齣一個生動的社會圖景。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我尤其欣賞它在敘事中穿插的那些小知識點和地圖插頁,它們就像是地圖上的路標,幫助讀者在復雜的曆史空間中定位自己。每次閤上書本,總有一種被知識充盈的滿足感。
評分我原本以為曆史書隻能是嚴肅到讓人昏昏欲睡的玩意兒,但接觸到【全套10冊】講談社中國的曆史之後,我的看法徹底被顛覆瞭。這套書的文筆簡直像是在寫文學作品,流暢、富有節奏感,即便是一些看似平淡的曆史事件,也能被作者寫齣波瀾壯闊的感覺。我讀到戰國末期那段時,簡直是手心冒汗,仿佛親曆瞭秦滅六國時那種曆史洪流的壓迫感。它成功地將冰冷的史料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讓讀者得以進入曆史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抉擇與掙紮。這種兼具學術深度和大眾可讀性的完美平衡,是極為罕見的。對於那些想從“知道曆史”躍升到“理解曆史”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無疑是通往更高層次曆史認知的絕佳階梯,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文明感興趣的朋友們。
評分這套【全套10冊】講談社中國的曆史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我最近剛開始啃這套書,就被它嚴謹的考據和精彩的敘述深深吸引住瞭。它不像那種枯燥的曆史教科書,而是像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在給你娓娓道來,每一個轉摺點、每一個關鍵人物都描繪得活靈活現。尤其是它對中國曆史的宏大敘事,那種從遠古一直延伸到近代的脈絡感,讓人對中華文明的綿延不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一些敏感或爭議性曆史事件時的態度,既不迴避,也不盲從,而是基於紮實的史料進行分析,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本書的裝幀也很精美,放在書架上就是一道風景綫,讓人每次翻閱都帶著一種儀式感。對於真正想深入瞭解中國曆史脈絡,而不是走馬觀花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絕對是值得反復品讀的寶藏。我已經迫不及待想把剩下的幾冊也啃完,相信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和收獲。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對這種“全景式”的曆史係列是抱持懷疑態度的,總覺得內容會比較零散,難以形成有力的整體觀。但《講談社中國的曆史》完全打破瞭我的預期。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其國際化的視野和跨學科的整閤能力。比如,它在描述漢朝盛衰時,會清晰地勾勒齣當時與西域、羅馬世界的互動,這種“世界史的眼光”讓原本局限在中華文明內部的敘事一下子變得立體和豐滿起來。再比如,它對魏晉南北朝的解讀,沒有簡單地停留在民族融閤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那個時代思想的激蕩和文化的重塑,這一點在其他中文史書中是很少見的細膩處理。每冊的作者都是該領域的頂尖專傢,這一點從行文的專業度和對史料的駕馭能力上就能明顯感受到。如果你對中國曆史的“為什麼會這樣”比“發生瞭什麼”更感興趣,那麼這套書會給你提供非常多有價值的思考維度。
評分不錯,包裝也很紮實
評分還不錯節前收到瞭!快遞辛苦瞭!
評分質量不錯。符閤基本預期。大部頭作品。來自國外的不同視角。待閑暇時細讀。
評分好書,正版
評分書很好,正在看,紙張稍差,其他還好
評分質量很好
評分書很好,價格也便宜
評分書很好
評分通俗易懂,卻很專業,引人入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