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日記叢編

金元日記叢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顧宏義,李文 整理
圖書標籤:
  • 金元、日記、曆史、民國、迴憶錄、私人記錄、社會生活、文化、舊物、手稿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書店齣版社
ISBN:9787545807493
版次:1
商品編碼:11271810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9
字數:15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金元日記叢編》為元時人日記著作的結集,共收元人日記7種(其中1種僅有序文見存)。各種日記以撰者的生卒年月為序編排。生卒年不詳者,即以其主動活動年月為據編排。同一撰者的多種日記,即以其撰寫年月為序編排。《金元日記叢編》所收各篇日記,皆於正文前簡述其撰者生平、日記撰成年月及其內容、傳世版本等情況。各篇日記末,酌收有關序跋、題記等,以助閱讀和利用。

內頁插圖

目錄

凡例
遼東行部誌
鴨江行部誌
長春真人西遊記
中堂事記
西使記
金華洞天行紀
安南行記
使交錄
雲山日記

精彩書摘

  己未,晚達榮安縣。昔在遼為榮州。藉榻於蕭寺,僧捨壁間有《施食放生記》,乃墨蠟石本,裝飾成軸。三復其文,辭理俱妙,大概假賓主問答雲:有大沙門於佛誕施食放生,時一居士謂沙門日:“聚食施食,真汝慳貪;取生放生,真汝殺害。彼餓鬼等,以慳貪故,彼畜生等,以殺害故。不應利彼,而隨墮彼”雲雲。沙門即應之曰:“以實不食,施少分食,作無數食,一切餓鬼,無不能食。以實不生,放今日生,令無盡生,一切畜生,無不能生。”此其大略也,餘不具錄。其後雲:“至和二年四月八日嘉禾陳舜俞記,熙寜七年五月七日眉山蘇軾書。”予以《宋史》考之,至和二年,仁宗朝乙未歲也;熙寜七年,神宗朝甲寅歲也。又按《三蘇文集》:熙寜四年鼕,東坡通守餘杭。七年鞦移守高密,以九月二十日辭天竺觀音,去杭之密。今此記雲“熙寜七年五月七日蘇某書”,即是猶在杭州時也。東坡忠厚,不妄許可,如歐陽永叔作《韓魏公德威堂記》,範仲淹作《狄梁公神道碑》,皆公手書,自餘非文章議論有大過人者,未嘗容易作一字。今陳公所記施食放生事,坡公特為之書者,意可知矣。公往在黃州時,率錢救不舉之子,在儋耳時,臨江放垂死之魚。以是觀陳公之記,意必有會於心者,故為書之。其字端謹,大小頗與《枕中經》相類,真所謂傳世之墨寶雲。
  庚申,以軍民田訟未判,為留再宿。午飯後,信手取故書遮眼,乃《韓文公集》,開帙得詩雲:“居閑食不足,從事力難任。二者俱害性,一生恒苦心。”三復其言,掩捲為之太息。非韓公飽閱窮通,備嘗艱阻,斷不能作是語。予丁醜筮仕,凡四十年,俸人雖優,隨手散去,傢貧纍重,生理索然,汗顔竊祿,則不免鍾鳴漏盡之罪。謀身勇退,則其如唬飢號寒之患,行藏未決,閔默自傷,為作五十六字雲:“舉傢韆指食嗷嗷,不食誰能等係匏。掠媵大夫湯沃雪,定交窮鬼漆投膠。春蠶已老不成繭,社燕欲歸猶戀巢。莫待良田徑須去,移山聊解北山嘲。”
  辛酉,次歸仁縣,宿南城道院。歸仁,在遼時為安州,本朝改降為縣。抵暮,得季弟元微書及未央宮花頭瓦硯詩。
  壬戌,追念吾友高公無忌。天德辛未歲,嘗為歸仁簿。予時赴會寜禦試過此,高公館予甚勤,於今四十年矣。公大定丙午為尚書右司郎中,扈從之金源。是歲,公之夫人與子相繼而歿,婢僕死者又數人,公自是絕無生意,期月之間,一夕暴卒。公平生知我最深,故予悲傷不能已也。遂作詩,且傷其不幸,雲:“晚景桑榆方見用,鞦霜蒲柳已先凋。虞兮命矣甘為土,鯉也天乎竟不苗。奇禍一門曾未見,旅魂萬裏若為招。傷心此地鸞棲棘,不見摶風上九霄。”
  癸亥,次柳河縣,舊韓州也。先徙州於奚營,州後改為縣。又以其城近柳河,故名之。予寄宿僧捨,視其膀日“澄心庵”。予以周金綱公案,戲為短頌以問主僧,雲:“心動萬緣飛絮,心安一念如冰。過去未來見在,待將那個心澄?”僧雖嘗講經,絕不知個中消息,問之茫然,卒不能對。
  ……

前言/序言


《近代中國經濟史論叢》:一部審視百年變革的深度剖析 圖書簡介 《近代中國經濟史論叢》並非是對某一特定文獻或日記的匯編,而是一部聚焦於中國近代(約1840年至1949年)經濟社會結構變遷、工業化進程、金融體係演進以及城鄉關係的深刻研究閤集。本書匯集瞭多位資深曆史學傢和經濟學者的精闢見解,旨在通過多維度的實證分析和理論建構,揭示近代中國在內憂外患中尋求現代化轉型的復雜路徑與內在邏輯。 本書的結構圍繞近代中國經濟史上的幾個核心議題展開: 第一部分:傳統經濟的解構與衝擊(1840s - 1890s)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鴉片戰爭後,中國傳統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體係如何受到西方工業品衝擊而逐漸瓦解的過程。重點分析瞭“剪刀差”的早期顯現、對外貿易格局的扭麯,以及白銀外流對國內物價和地方財政的連鎖反應。學者們運用新的統計模型,量化瞭口岸開放對周邊區域手工業的替代效應,而非簡單地歸咎於外力的傾軋。 論點聚焦: 論述瞭沿海與內陸在經濟衝擊承受力上的顯著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如何預示瞭近代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探討瞭漕運、鹽政等傳統國傢經濟機製的衰敗對中央集權的影響。 第二部分:洋務運動與早期工業化的探索(1860s - 1900s) 本部分將焦點投嚮瞭洋務運動中的官督商辦企業群落。不同於傳統的將洋務企業簡單視為“畸形”的論述,本書力求從製度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這些企業的資本組織方式、技術引進策略以及其在市場環境中的生存睏境。探討瞭這些早期工業嘗試如何受到官僚體製的製約,以及它們在引入現代管理經驗方麵的嘗試與局限。 案例研究: 詳細分析瞭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代錶性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力資源配置,以及在關鍵技術模仿與創新的失敗或成功案例。特彆關注瞭材料供應、勞動力管理(如“師傅帶徒弟”模式與現代雇傭製的衝突)等方麵的問題。 第三部分:清末新政與民國初年的金融重構(1900s - 1920s) 清末的財政改革和民國初年嘗試建立的現代銀行製度構成瞭本部分的主體。研究深入剖析瞭中央政府(無論清廷還是北洋政府)在“償債”壓力下進行的稅製改革,特彆是厘金、關稅的變動如何影響瞭國內市場的統一。 金融分析: 詳細梳理瞭中國通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新興金融機構的設立背景、股權結構及其在支持工商業發展中的作用。探討瞭法幣、銀本位、銅本位等多重貨幣體係並存帶來的混亂,以及地方軍閥割據對貨幣發行的破壞性影響。 第四部分: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衰與“黃金十年”(1920s - 1937) 這是全書篇幅最厚重的部分之一,集中探討瞭“一戰”後民族資本主義的短暫勃興及其在結構性睏境中的掙紮。本書通過對紡織、麵粉等輕工業部門的實證研究,揭示瞭民族資本在麵對外國資本(日、英、美)的傾銷壓力、國內官僚資本的壟斷,以及地方軍閥的苛捐雜稅時的脆弱性。 社會經濟互動: 探討瞭城市工人階級和新興資産階級的形成過程,以及勞資關係的演變。分析瞭南洋煙草、永安公司等標誌性企業的成長軌跡,揭示瞭其企業傢在政治動蕩中尋求生存的策略。 第五部分:戰時經濟的畸形發展與農業的韌性(抗戰時期,1937 - 1945) 在戰爭的極端壓力下,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瞭劇烈變化。本部分側重於戰時經濟的特點:物資的強製調撥、通貨的惡性膨脹、後方工業的遷移與重建,以及國民政府的經濟管製政策。 農業視角: 與關注城市工業的傳統敘事不同,本書引入瞭對後方農村經濟的研究,分析瞭在壯丁、糧食徵收壓力下,傳統農業體係的適應性、農民的反抗形式以及地方士紳在資源動員中的角色。 第六部分:戰後重建的失敗與結構性矛盾的深化(1945 - 1949) 最後一部分聚焦於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試圖推行經濟復原的努力及其最終的破産。對1947年至1948年間的惡性通貨膨脹進行瞭詳盡的貨幣史分析,追溯瞭法幣體係崩潰的深層原因,包括財政赤字、接收日産留下的隱患以及政治信任的徹底喪失。 結論性論述: 本書的結論部分強調,近代中國的經濟現代化並非一條平坦的綫性進步,而是充滿瞭路徑依賴、結構性製約和政治衝突的復雜過程。經濟的失敗並非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深刻根植於社會權力分配和國傢能力構建的失敗。 本書特色 《近代中國經濟史論叢》的價值在於其跨學科的整閤能力。它不僅藉鑒瞭經濟史學的嚴謹數據分析,也融閤瞭社會史、政治史的敘事視角。書中大量運用瞭海關貿易數據、早期工商登記檔案、地方誌中的賦稅記錄以及新興的口述史料(側重於工商業者的迴憶錄和商會記錄),力求構建一個有血有肉、充滿內在張力的近代中國經濟全景圖,而非僵化的理論模型堆砌。本書對研究者和對中國近現代史有深度興趣的讀者而言,是理解其經濟基礎與社會變革的必備參考。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處理非常巧妙,它采用瞭多綫並進的敘事方式,但各條綫索之間卻又相互呼應、緊密聯係,展現齣一種宏大的史詩感。剛開始閱讀時,我還有點擔心會因為人物眾多而感到混亂,但很快就被作者清晰的脈絡所摺服。每當我覺得某個角色的命運走嚮撲朔迷離時,總會有另一個場景的描寫,為之前的情節提供瞭新的注腳或視角,這種“拼圖”式的閱讀體驗非常過癮。更難得的是,盡管敘事跨度很大,但作者始終沒有丟失對個體命運的關注,那些小人物的悲歡離閤,同樣得到瞭細膩而飽滿的展現,使得整個故事既有氣勢磅礴的格局,又不失觸動人心的溫度。這證明瞭好的故事,即便是描繪宏大曆史,也必須紮根於具體的人性。

評分

老實說,我期待一本書能帶來驚喜,但這本書帶來的震撼是超乎預期的。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個宏大且自洽的世界觀,其中的邏輯推演嚴密無瑕,幾乎找不到可以挑剔的破綻。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曆史事件中的那種剋製與張力,沒有過度渲染戲劇性,而是讓事實本身的力量自然爆發齣來。讀這本書就像在解謎,你不斷地被引導著去探尋事件背後的真正動因,那種抽絲剝繭的閱讀樂趣,讓人欲罷不能。它不僅滿足瞭我對曆史故事的渴求,更激發瞭我對特定曆史時期社會運作機製的好奇心。這本書絕對值得反復閱讀,因為每一次重溫,你都可能因為視角的變化,發現先前忽略的那些埋藏極深的伏筆和精妙的布局。這是一部經得起推敲的力作。

評分

說實話,我對這類題材的書籍一嚮抱持著審慎的態度,總覺得容易流於錶麵或陷入刻闆印象的窠臼。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視角獨特而新穎,沒有簡單地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在特定曆史背景下的真實處境與無奈。作者的考證功夫可見一斑,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嚴謹的學術態度,但又巧妙地融入瞭文學的想象力,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曆史敘述變得鮮活有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社會風貌的描摹,那種時代特有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能真切地體會到彼時的生活不易與人們的精神麵貌。整本書讀下來,感覺像進行瞭一次深刻的文化之旅,不僅增長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解曆史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絕非僅在於消遣娛樂,它具有很強的思想啓迪作用。

評分

這本書的文筆實在是太引人入勝瞭,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精心雕琢的寶石,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細緻入微,仿佛能讓人直接感受到角色內心的掙紮與喜悅。特彆是那些曆史場景的描繪,栩栩如生,讓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時代,親眼目睹瞭那些波瀾壯闊的曆史瞬間。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讓人一讀起來就完全停不下來,甚至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錯過瞭任何一個精彩的細節。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節奏上的掌控力,時而舒緩細膩,時而緊張激烈,這種張弛有度的處理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看完之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復雜性,都深深地烙印在瞭我的腦海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麵鏡子,摺射齣人性的光輝與幽暗,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反思與成長。

評分

我嚮來是個追求閱讀體驗的“細節控”,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印刷質量首先就給瞭我一個極好的初印象。紙張的質感溫潤,油墨的分布均勻,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進入內容層麵,作者的語言風格是那種極其凝練卻又不失韻味的類型,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工匠,用最少的筆墨勾勒齣最豐富的意境。書中對一些哲理性的探討,也處理得恰到好處,不矯揉造作,而是自然地從事件發展中流淌齣來,引人深思。這種不露聲色的深刻,纔是真正高級的文學錶達。我發現自己常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精妙的句子,體會其中蘊含的多重含義。對於那些熱衷於品味文字美感和思想深度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珍貴的饋贈。

評分

和我買的宋代日記相互銜接。

評分

漢時期甲胃的使用。首先,從戰車的裝備、甲士的裝備和一般士兵的裝備三個

評分

和宋代日記叢編一樣套,搜集瞭不少平時不易見及的史料。對研究金元曆史大有裨益。唯一可惜的是采用瞭簡體排版,其實這類書更適閤繁體排版,也更容易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評分

全新正版贊一個,曆史痕跡有必要收藏一下

評分

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還好哈

評分

隊數量、兵種的發展客觀上都在製約和影響著甲胃的發展。

評分

內容

評分

一直在京東買東西,總體感覺還不錯,繼續加油,再接再厲。

評分

份地位的標誌。第四節,討論瞭戰國後期秦國的貨甲現象,結閤秦簡材料,認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