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石室賸言》是辛德勇教授的一部有關中國古代碑刻文獻和齣土文獻、器物銘文的學術論文集。“石室”錶示以正史為核心的基本傳世典籍,而“賸言”是指基本史籍棄而未取的碑刻和其他各類齣土文獻。本書在把握傳世文獻的基礎上,對碑刻、齣土文獻進行考證,從中獲得基本史料中看不到的曆史細節。
作者簡介
辛德勇,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兼治中國曆史地理學、曆史文獻學和地理學史。代錶作有《隋唐兩京叢考》、《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曆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曆史:中國曆史地理與地理學史研究》、《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和《舊史輿地文錄》等。
目錄
自序金匱石室與殘磚斷瓦開頭的話:金匱石室之說與年號紀年製度的創建時間一、傳世建元至元封間年號紀年文物二、曆史文獻所見僞製漢武帝前期紀年文物的事實三、所謂考古發現之建元至元封間年號紀年文物四、漠代真實行用的紀年文物足以印證傳世文獻的記載
談曆史上首次齣土的簡牘文獻——《茂陵書》一、當前普遍認同的首次齣土簡牘——《汲塚書》二、真正最早見於史籍的齣土簡牘——《茂陵書》
北京大學藏秦水陸裏程簡冊的性質和擬名問題一、《裏程簡冊》的性質二、《裏程簡冊》的擬名
北京大學藏秦水陸裏程簡冊初步研究一、江陵至淯口間水路二、南郡境內陸路通道三、南郡北齣南陽郡通道
由上海博物館藏竹書《景公瘧》補釋陸梁地問題龜山楚王墓塞石刻銘與秦地所謂“百二”形勝補證項羽北上救趙所經停之安陽補談所謂“匆匆不暇草書”北齊樂陵王暨王妃斛律氏墓誌與百年太子命案本末一、命案緣起二、太子黜位三、禍從天降四、誌文釋疑
《馬天祥造像記》與北齊武平九年紀年北齊《大安樂寺碑》與長生久視之命名習慣說阜昌石刻《禹跡圖》與《華夷圖》一、《禹跡圖》與賈耽《海內華夷圖》無涉二、《禹跡圖》與宋代的《禹貢>>學三、賈耽《海內華夷圖》的流傳與阜昌石刻《華夷圖》的齣現四、《禹跡圖》碑與北宋時期關中的碑刻地圖
精彩書摘
一、傳世建元至元封間年號紀年文物 然而,從很早起,就有人依據一些所謂紀年“文物”,懷疑以至否定《史記.封禪書》上述記載。在這一方麵,近人陳直的觀點,最具有代錶性。陳直在1977年校補印行的《漢書新證》一書中曾舉述一係列所謂紀年文物,以之證明漢武帝在太初以前即已使用年號,具體地說,就是建元至元鼎問所有年號,都是當時所定,用於紀年。所以,後來李崇智撰著《中國曆代年號考》一書,即謂“以上諸器年款足以證明漢武帝建元、元光等並非後來追命”。 但這些建元至元鼎年間的紀年文物,都隻是在金石收藏傢之間流傳的所謂傳世藏品,而不是得自科學的考古發掘,既然與《史記》、《漢書》的記載相抵牾,便完全有可能是齣自後人贋造,即因作僞者不諳漢代年號的實際使用情況而依照後世通行的年錶來臆造“罕見”紀年文物。 清人俞正燮在《癸巳存稿》中列有“金石文”條,早已專門論述過諸多古人僞製金石文的問題,其中還講到兩個僞稱年歲的典型事例,對我們分析這類問題更易有所啓示: 《唐闕史》雲:“裴休親錶宰麯阜,士人墾田得古鐵器如盎,有古篆九字,曰‘齊桓公會於葵丘歲鑄’。劉蛻曰:‘葬而虞卒哭,乃謚。葵丘歲為桓公三十年,未卒不得以謐稱也。’休悟,命擊碎之。”炙五代史.唐六臣傳》雲:“張策父同,為邕管經略使。策少好學,同居洛陽敦化裏,浚井得古鼎,銘曰‘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韆’十一字。策曰:‘建安二十五年改延康,十月又改黃初,是黃初元年無二月也。”’二器皆初齣土者,蓋已先售其欺矣。所謂“初齣土”者,尚有此等欺人僞器,說明贋造古物,確實有著悠久的傳承。 類似的例子,還有南宋初學者薛季宣,也專門考辨過所謂“歙州進務官李廷珪實(保)大元年正月奉旨造”墨。蓋“其歲正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實(南唐)烈祖(李升)升元七年也,烈祖殂以二月庚午,元宗(李璟)以三月己卯朔踐祚,改元保大,則保大元無正月”,因此,自然絕對不會存在所謂“寶(保)大元年正月”奉旨造作之物。薛氏同樣也是依據傳世文獻的記載,來揭穿行騙者的把戲。 當前也有個彆學者,主張尊重《史記》、《漢書》等傳世文獻的記載,審慎對待這些所謂紀年文物。如裘锡圭教授即曾談到:“武帝前期在當時亦無年號,建元至元鼎年號皆後來追加。觀《史記.封禪書》自明,前人多已言之。《漢金文錄》、《小校經閣金文拓本》等書所著錄漠器中記元朔、元狩、元鼎年號諸器,皆為僞作,字體卑弱,與武帝時真器迥然有彆。”②但絕大多數人還是更願意相信這些器物銘文,這顯然與時下偏好以齣土文獻來改訂基本史籍記載的學術風尚具有直接關係。 其實隻要靜下心來,加以科學審視,陳直一派學者舉述的這些所謂漢武帝前期年號紀年文物,大多都可以找到明顯的破綻。下麵即針對其中比較具有典型意義的幾件,加以具體說明。 ……
前言/序言
石室賸言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