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五福

图说五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殷伟 著
图书标签:
  • 福文化
  • 传统文化
  • 民俗
  • 五福临门
  • 图文并茂
  • 养生
  • 礼仪
  • 家庭
  • 文化普及
  • 中国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29247
版次:1
商品编码:1037579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农家乐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5-01
页数:18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图说五福》汇集了编者几十年收藏的精品吉祥图,可谓美不胜收。其中既有明之典雅,又有清之华丽;既有皇家之富贵,又有清华之华丽;既有皇家之富贵,又有民间之淳朴;即有北方之粗犷,又有南方之秀美。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俗有“五福”之说,说的是五种世俗观念和人生理想,后世民间的说法指福、禄、寿、喜、财。五福是过去中国人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人生幸福的总称,历千年而不衰,迄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目录

第一章 福
第一节 福神崇拜
一、木星为福神/003
二、天官赐福/004
三、镇宅福神魏徵/006
四、福神阳城/007
五、增福财神/009
六、祈福门神/011

第二节 福星高照
一、华封三祝/014
二、箕陈五福/016
三、天保九如/018
四、万福攸同/020
五、大富贵亦寿考/022
六、恨福来迟/024
七、倒贴福字/026
八、蝙蝠寓福/027

第二章 禄
第一节 禄神崇拜
一、禄神/033
二、司命星神/035
三、梓潼神张亚子/037
四、梓潼神成了文昌帝君/039
五、魁星/042

第二节 功名利禄
一、加官晋禄/045
二、加官晋爵/047
三、独占鳌头/048
四、受天百禄/050
五、金殿传胪/052
六、金榜题名/054
七、连中三元/056
八、五子登科/058

第三章 寿
第一节 寿神崇拜
一、角亢星宿/063
二、南斗星君/065
三、南极仙翁/068
四、彭祖长寿/070
五、王母娘娘/073
六、麻姑献寿/075

第二节 长寿吉祥
一、蟠桃盛会/080
二、八仙庆寿/082
三、东方朔偷桃/087
四、仁者寿/090
五、大德必寿/092
六、寿比南山/095
七、寿山福海/097
八、松鹤延年/100

第四章 喜
第一节 喜神崇拜
一、喜神就是吉神/105
二、祖先画像为喜神/108
三、纣王为喜神/110
四、红喜神月下老人/114
五、婚姻喜神和合二仙/116
六、满族喜神崇拜/119

第二节 四喜临门
一、四喜娃娃/123
二、喜从天降/125
三、贴红双喜/127
四、灵鹊报喜/129
五、喜鹊登梅/131
六、添喜报喜/134
七、红白喜事/138
八、迎喜神方/140

第五章 财
第一节 财神崇拜
一、文财神比干/147
二、文财神范蠡/149
三、武财神赵公明/152
四、武财神关云长/154
五、利市仙官/158
六、刘海撒钱/160

第二节 招财进宝
一、聚宝盆/163
二、摇钱树/166
三、招财进宝/169
四、发财还家172
五、接财神/175
六、送财神/178
七、借元宝/180
八、担水进财/183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福
第一节 福神崇拜
一、木星为福神
远在唐代,人们就以木星为福神。旧时占星家认为,“五星中的木星是吉星,木星运行到某个地区上空,地面上与之相对应的州国就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六“木星人斗”条载,唐代乾符六年(879年),唐僖宗以王锋为荆南节度使,封晋国公。当时恰逢木星入南斗,数日不退。王锋观星象,问知星象的人这是吉是凶,众人都说:“金星火星土星犯斗是灾难,只有木星犯斗是福。”人们听了都认为是吉兆。当时有个占星术士叫近冈,洞晓天文,精通历法,对王锋说:“木星入斗,是帝王的征兆,木星在斗中,是一个朱字。”近冈预言砀山人朱温将要当皇帝。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果然登上帝位,国号梁,年号开平。便是后梁太祖。
旧时民间盛行一时的择吉书《玉匣记》中有《九曜星君值男女命根图》,所谓“九曜”乃指太阳、太阴(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计都星、罗侯星。古印度占星术认为九曜都能主宰人间的祸福吉凶,所以中国的星命家把九曜和人的年岁相配合,用以推断祸福吉凶。其中木星图注说:“每月二十五下界。用青纸牌位写东方甲乙木德星君,灯二十盏,正西祭之,大吉。”星命家还说:“木星人命喜燃灯,保汝平安福寿增。”凡人生命行年,值“东方甲乙木德星君”,按下界日期,虔诚斋戒,燃灯祭之,士人加官晋禄,商贾利增百倍,妇人求子得子。总之,木星为福神,祭拜木星,福神当降大福于人。《玉匣记》中又有《九星所属阴阳凶吉》,认为贪狼木星,属阳,上吉,主生气。生气是使万物生长发育之气。生,指生长,孽息不绝,进进不已。故《易经?系辞》云:“生生之谓易。”这主生气的吉星当为福神,故云:“吉星显耀多福庆。”

前言/序言


图说五福:一本穿越时空的文化探寻之旅 《图说五福》并非一本单纯的图册,而是一次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视觉与思想的探索。它以“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为核心线索,将这几个抽象的祝福具象化,通过精美的绘画、考究的器物、生动的场景,带领读者走入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古代世界。 一、 寿:生命的延绵与智慧的沉淀 “寿”在中国文化中,不仅仅是生理年龄的增长,更是生命质量与精神境界的升华。“图说五福”在“寿”的篇章中,将展开一幅幅关于古人养生之道、颐养天年、子孙绕膝的动人画卷。 养生智慧的呈现: 书中会通过对古代医书插图、养生器械、药材图谱的细致描绘,展现古人对生命规律的认知和对健康的追求。无论是对时令节气的把握,还是对饮食起居的讲究,亦或是对草本植物药效的探索,都将以直观的图画形式呈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人的药庐与庭院,感受那份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智慧。 长寿象征的解读: 各种寓意长寿的吉祥图案、器物和传说,将在书中得到生动的解读。例如,仙鹤翩跹的姿态、龟背纹样的深邃、松柏常青的意象,以及那些关于长寿神祇的传说故事,都将通过精美的绘制,传递出中国人对生命无限延续的美好期盼。 代际传承的温馨: 描绘老人安详晚年,子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场景,会是“寿”篇章中的重要组成。那些老者智慧的眼神,孩童纯真的笑脸,长辈慈爱的抚慰,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睦、代际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生命圆满的最高追求。 二、 富:物质丰盈与精神富足的双重境界 “富”在“图说五福”中,并非仅仅指物质的堆砌,更包含了精神的富足与生活的安逸。 物质文明的展演: 从古代的仓廪囷实、车马盈门,到精美的丝绸、琳琅的珠宝,书中将通过对古代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古人对于物质富足的向往与实践。粮仓的满溢、市集的繁华、宅院的阔大、服饰的华丽,都将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勾勒出不同阶层人们对“富”的理解与追求。 生活品质的体现: 书中会着重描绘古人雅致的生活方式,如琴棋书画、诗酒茶花,这些不仅仅是娱乐,更是精神生活的滋养。精美的茶具、文房四宝、园林景致,以及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场景,都将成为“富”的载体,展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 财富观念的演变: 伴随物质富足的,往往是对财富的合理运用和对德行的追求。书中可能会适时地融入一些关于“义”的体现,比如乐善好施、惠及大众的画面,以此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中“富而好礼”、“先义后利”的价值观。 三、 康宁:身心安泰与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康宁”是对健康与和平的期盼,既包括个体的身心安泰,也涵盖了社会的安定祥和。 健康生活的画像: 与“寿”篇章侧重养生智慧不同,“康宁”更关注日常的生活细节。书中的画面将展现古人干净整洁的居所、健康均衡的饮食、适度的体育活动,以及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如对古代集市卫生、医疗设施的描绘,以及对各种运动如射箭、蹴鞠的场景展现,都将体现古人对健康生活的重视。 平安顺遂的祈愿: 战乱平息、民生安定的景象,将是“康宁”篇章的重要组成。描绘丰收的田野、安宁的乡村、节日的热闹,以及社会秩序井然的场景,都将传递出人们对于国家昌盛、社会太平的深切愿望。 家庭的和睦: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画面,同样是“康宁”的重要体现。描绘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持、其乐融融的场景,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稳定与幸福的珍视。 四、 攸好德:崇尚美德与追求善行的精神实践 “攸好德”,意为喜好德行,这是“五福”中最为核心的精神追求,也是对个体道德修养的强调。 榜样人物的闪耀: 书中将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绘画,展现古代那些以德行闻名的圣贤、忠臣、孝子、义士。这些人物的形象,将成为读者学习的榜样,他们坚守承诺、舍己为人、扶危济困的精神,将被一一呈现。 道德规范的图解: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其他中华传统美德,都将在书中以具体的生活场景或寓意图形的方式进行解读。例如,描绘“仁”的画面可能是长者教导孩童,或是邻里互助;描绘“信”的画面可能是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行为规范的引导: 书中也会通过一些故事化的场景,引导读者理解何为“攸好德”。例如,对“君子”行为举止的描绘,对“小人”行为的警示,都将帮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悟道德的真谛。 五、 考终命:生命圆满与安详离世的释怀 “考终命”是指善终,即安详地度过一生,并有尊严地离开。“五福”的最终落脚点,是生命的圆满与对死亡的释怀。 生命轮回的哲学: 书中可能会适时地融入一些关于生命哲学与轮回的思想,展现古人对生命终点的理解。通过描绘安详离世的老者,或是对先人祭祀的场景,体现对生命过程的尊重与对身后事宜的妥善安排。 身后荣耀的寄托: 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仪式,以及家族声誉的传承,都将成为“考终命”的延伸。这些画面将传递出中国人对生命的延续性,以及对精神传承的重视。 生命意义的升华: 最终,“考终命”是前四福的综合体现,是对一生德行与奉献的总结。书中的结尾,可能会通过一些象征性的画面,如“乘风归去”、“羽化登仙”等意象,表达一种超脱与释然,完成生命的圆满。 《图说五福》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以“五福”为引,串联起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以及对于道德精神的坚守。每一幅图画,都蕴含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时代的缩影,等待着有缘的读者去细细品味,去感悟那份穿越古今的东方智慧与温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社会生活史和风俗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图说五福》的书名让我觉得它极有可能是一本能够深入展现古代社会生活画卷的书籍。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时代的“福”,就能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肌理和人们的真实情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料,描绘古代社会的各种场景,并将其与“五福”的概念巧妙地联系起来。例如,书中是否会描绘古代的婚丧嫁娶、祭祀庆典、科举考试等重要事件,并展示人们在这些场合中如何祈求和祝福“五福”?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大量的风俗画、年画,甚至是当时的器物照片,来呈现这些“福”的具象化表达。我尤其好奇,在古代社会的各种困境和挑战下,人们又是如何理解和追求“康宁”和“考终命”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生动的古代社会生活图景,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五福”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并从中汲取智慧,反思当下的生活。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古代服饰和时尚潮流颇有研究的爱好者,《图说五福》的书名让我产生了一丝好奇,并预感到书中可能会有与服饰相关的精彩内容。我一直认为,古人的服饰不仅仅是蔽体之物,更是身份、地位、审美以及内心追求的体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通过精美的服饰插画或复原图,来展示“五福”如何在古代服饰的设计和穿着中得到体现。例如,帝王、贵族的朝服、礼服上,是否会有专门的“五福”纹样,例如龙凤纹样象征富贵,或是祥云纹样寓意祥瑞?文人的常服、便服,又如何在款式、色彩、配饰上体现出“康宁”和“攸好德”的精神追求?我特别好奇,古代百姓的日常服饰,是否也有一些与“五福”相关的朴素表达?书中是否会解析不同朝代、不同阶层人物的服饰,并将其与“五福”的概念联系起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欣赏古代服饰的魅力,并理解“五福”这一核心文化价值观是如何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

我是一名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情有独钟的爱好者,《图说五福》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直认为,节庆习俗和日常生活中蕴含着最鲜活的民族文化基因,而“五福”作为一种核心的文化价值,必然在这些方面有着深刻的体现。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祈求和表达“五福”的。比如,有哪些特定的年画、剪纸、灯笼上的图案是与“五福”相关的?在祭祀活动、家庭聚会中,又有哪些习俗是寄托了对“五福”的期盼?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展示古代的年俗场景,让我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我也对“攸好德”和“考终命”这两个相对抽象的“福”如何与具体的节庆活动联系起来感到好奇,书中是否会通过一些故事或者传说来解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丰富的视觉和文化信息,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五福”这一概念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评分

我一直认为,艺术作品是承载文化和情感的最佳载体,《图说五福》的书名暗示了它将通过视觉语言来解读“五福”这一概念,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书法、雕塑等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展示大量精美的艺术品,而这些艺术品都能巧妙地与“五福”的内涵相连接。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宋代山水画中表现的悠然自得的隐士生活,象征着“康宁”;明清时期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和精美的瓷器,体现着“富”;或是文人墨客笔下寄托高洁品德的梅兰竹菊,暗喻着“攸好德”。我更期待看到书中是否有专门的章节,解读那些描绘“福”的传统吉祥图案,例如蝙蝠、祥云、如意等,是如何演变和被赋予“五福”含义的。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古代诗歌中描绘“五福”意境的片段,并配以相应的插图,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从艺术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五福”,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以及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深刻体悟。

评分

第一次翻开《图说五福》,纯粹是因为书名带着一种古老而亲切的韵味。我一直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概念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年的美好祝愿,比如“福”。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相当吸引人,封面上的纹样精致,透着一股沉静的古风,不像市面上很多书那样浮躁。拿到手里,触感温润,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温度。我对“五福”这个概念并不陌生,知道它指的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但具体是如何在古代社会被理解和演绎的,我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图景。我希望这本书能通过“图说”的方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看到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是如何追求和体现这“五福”的。我很期待看到书中会不会有古代的绘画、版画,甚至是当时的服饰、建筑、生活用品的插图,来生动地展示这些“福”的内涵。我尤其好奇“攸好德”和“考终命”这两个相对不那么直观的“福”,在古代的文化语境下,它们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又是如何通过图像来解读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惊喜,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更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的魅力,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时代,与古人一同体会“福”的真谛。

评分

坦白说,我抱持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购入《图说五福》的。市面上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流于表面,或是过于学术化,难以普及。然而,《图说五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图说”二字,这让我预感到它或许能以一种更直观、更易懂的方式来呈现“五福”这一概念。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细节颇感兴趣的读者,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反映普通百姓情感和愿望的方面。因此,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料,展现“五福”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生活场景下的具体体现。例如,“富”可能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积,还可能包含着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寿”也绝非简单的长命百岁,可能还关乎生活的质量和精神的富足。我希望书中能够揭示这些细微之处,让我对“五福”的理解更加深刻。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古代文人的诗词、笔记,或是出土文物的照片,辅以图像的解读,那就更能增强其说服力和趣味性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了解古代中国人生活智慧的一扇窗口,让我从中汲取力量,反思当下的生活,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五福”。

评分

我一直认为,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凝固,《图说五福》的书名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建筑中是否也蕴含着对“五福”的追求和表达。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殿、园林、民居等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大量的建筑插图和照片,来展示“五福”在古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例如,宫殿建筑中的吉祥纹饰、影壁上的寓意图案,是否都寄托着帝王对“寿、富、康宁”的祈愿?私家园林的设计,如曲径通幽、依山傍水,又如何体现了文人对“康宁”和“攸好德”的追求?我尤其好奇,古代民居在布局、装饰等方面,是否有专门针对“五福”的设计理念?书中是否会解析一些具体的建筑实例,例如紫禁城、苏州园林,来展示其蕴含的“五福”文化?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美学和文化内涵的新视角,让我看到“五福”是如何融入到人们的居住环境中,并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式智慧”和“生活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图说五福》的书名让我觉得它是一本能够触及这些深层话题的书籍。我常常思考,古代中国人是如何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依然能够追求并感受到幸福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通过“图说”的方式,来展现“五福”背后所蕴含的古人的人生智慧和价值取向。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呈现一些古代士人追求“攸好德”的生活场景,例如隐居山林、品茗读书,以此来体现精神上的满足;或是描绘古代普通家庭,在平凡生活中,通过勤劳和互助所获得的“康宁”和“富足”。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阐释“考终命”这一概念,如何在古代的生死观中得到体现,以及它又如何与“五福”整体相联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看待生活和幸福的全新视角,让我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并在当下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更具深度和意义的“五福”。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史有着一定了解的读者,《图说五福》的书名让我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共鸣。我一直认为,“五福”不仅仅是简单的祝愿,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通过“图说”的方式,来解读“五福”的哲学内涵。例如,“寿”是否仅仅指身体的健康,还是包含了精神的延绵?“富”是否强调物质的占有,还是更侧重于精神的丰盈?“康宁”又如何与内心的平和安宁联系起来?“攸好德”和“考终命”这两个更偏向道德和生命意义的“福”,作者将通过怎样的图像和解读来呈现?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引用一些古代哲人的语录,例如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中关于“福”的论述,并辅以相应的历史画作或象征性图像来加以说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图像展示,深入挖掘“五福”背后的思想精髓,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理解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人生意义和幸福的独特追求。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古代的典籍和文学作品有着一定涉猎的读者,《图说五福》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会从更深层次,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来阐释“五福”的内涵。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承载思想和情感最直接的媒介,而图像则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引用一些古代经典著作,例如《尚书》、《礼记》、《论语》等中关于“五福”的记载,并配以精美的插图来加以诠释。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将古代文人墨客描绘“福”的诗词、散文,甚至是小说片段,通过图像化的方式来呈现,从而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解析一些历史上关于“五福”的传说故事,并配以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从而生动地展现“五福”在民间流传的各种版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从文字和图像的结合中,更深入地理解“五福”这一概念的文化深度和历史演变。

评分

好好学习

评分

相信京东,送货神速,强烈推荐

评分

不错,通俗读物,闲时读读。

评分

物流越来越慢了,书的角给戳坏了,无语?

评分

随便翻翻,从神话系统里单拎出来的凑热闹作品。但是定价还算良心

评分

好配送快效率高

评分

五福临门了,只可惜不是彩色

评分

好书啊

评分

好书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