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披露:黑卷

独家披露:黑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海岩 著
图书标签:
  • 悬疑
  • 惊悚
  • 神秘
  • 犯罪
  • 黑暗
  • 心理
  • 反转
  • 小说
  • 独家
  • 秘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57326
版次:1
商品编码:1038684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莽撞少年初入新闻圈,环境险恶、命运弄人,他将如何成长?资深记者忠诚于真相,历史谜团、现实困局,他将如何坚守?诙谐、浪漫、悬疑、尖锐,海岩新力作——关注社会民生直面敏感话题 揭示时代与人心的深度现实。同名电视剧由金牌导演高希希执导,即将热播!

内容简介

   本书性格莽撞的发行员祝五一“劝降”了一个劫持人质的歹徒,成为报纸上的英雄。这只是一个误会,却使他获得了新的工作机会——他被中都时报社聘为记者。记者的天职是追寻真相。身处复杂而多变的新闻圈,他要追寻的头一个真相就是那歹徒的犯罪动机,阴差阳错地,他与女人质沈红叶萌发了爱情。然而,另一段感情也渐渐成熟,这感情来自他的同事方舟,也是他至亲姨妈的继女……
   在新闻部主任萧原悉心培养下,祝五一逐渐成长为一个刚正的记者。但他逐渐发现,萧原让他追寻的一个真相,居然与他母亲20年前的死因有关。于是,在一连串疾风骤雨般的变故中,他失去了爱人,又获得了爱人,遭人陷害,又恢复清白……最终,他完成了这个使命,却发现自己难以承受那样的结局……
   这是一个关于命运和爱情的故事,纠结着亲情和恩仇,它的主题关乎救赎,救赎之道虽各有不同,决定命运的却往往只在那一瞬间的选择……。
   本书以《中都时报》为平台,描摹了当今社会的复杂多变与光怪陆离,展现了新闻记者这个群体为维护新闻真实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与忠诚坚守。

作者简介

海岩,生于1954年,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海军航空兵二十八团战士,北京市公安局干部,北京新华实业总公司管理处处长,昆仑饭店董事、副总经理,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总经理,昆仑饭店总经理、董事长,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锦江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中国青年研究会常务理事。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河流如血》、《深牢大狱》、《五星大饭店》、《舞者》,小说集《死于青春》,图文语录集《煽》,《海岩室内设计》等。

目录

告别 / 001
男孩怎能用女孩的卫生间 / 002
讨厌 / 006
既解精神之渴,又解身体之渴 / 008
要找记者的人,通常不会轻易杀人 / 009
大难不死 / 013
不要埋没人才 / 015
我不搬碍你什么事 / 019
与你为敌 / 022
笑脸墙 / 026
1号接线员 / 028
疑点——感谢信 / 031
你敢说真话吗 / 036
当心有人弄死你 / 038
不按摩到这儿干嘛来了/039
凭什么他嫖娼我买单 / 044
烂在肚子里 / 049
网络通缉令 / 051
她怎么可能失忆/ 054
人肉搜索 / 055
网上说话谁负责任 / 058
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真相 / 060
你愿意救我吗 / 064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 067
帮我把冤枉洗清了 / 070
谁能证明你清白 / 073
命案 / 074
我不想杀人,也不想被杀 / 079
孺子不可教也 / 082
百万富翁的摇篮 / 087
拉人头的技巧 / 093
卧室透春绿 / 096
你的记忆恢复了吗 / 099
你不会是卧底吧 / 101
表哥入会 / 106
两个月赚一百万 / 112
警察来了 / 115
冤家路宽 / 119
你捐多少 / 121
普通朋友关系 / 126
凌驾万物 / 128
没有血缘,扯不上伦理 / 133
一条裤子的新闻价值 / 136
我还是回去当发行员吧 / 141
疑点——陪她去寄信的男人 / 143
夜袭钉子户 / 144
屁股决定脑袋 / 147
没有新闻,创造新闻也要做 / 150
你不义,别怪我不仁 / 154
给牛做个亲子鉴定 / 159
拔钉子 / 166
疑点——发家史 / 170
这怎么是广告呢,这是新闻啊 / 173
寻找捐款人 / 175
这也是游戏吗 / 179
斤斤计较是她的专业 / 180
疑点——笔迹鉴定 / 182
四两肉 / 184
愿赌服输 / 187
人工呼吸 / 191
新闻发布会 / 196
寻找“郑毅” / 198
一对儿变态 / 201
善永远大于恶 / 203

精彩书摘

祝五一蹬着三轮车穿过大街。一辆警车从他身后呼啸而过。他转过一个路口,见前方几辆警车堵住路面,很多人围在道路两旁驻足观望。
他停下车,好奇地挤到警戒线前,向前张望,顿时大吃一惊。只见一个黑衣男子倚在墙角,一只手紧紧勒着一个年轻女子的颈部,另一只手握着尖刀,刀刃对准了她的喉头。歹徒非常紧张,汗流满面,持刀的手不住地哆嗦。女人质表情痛苦。在他们对面,一个老警察谨慎而缓慢地向前移动。
歹徒大声喝道:“退后!”
老警察站住了,用商量的口吻说:“你到底想干什么,咱们谈谈,好不好?”
歹徒大喊:“你给我退后!”
他用力勒了一下女人质的脖子。女人质气息惊恐,无力挣扎。老警察连忙后退两步:“好,我退后,你不要伤害人质!”
歹徒继续大喊:“快把记者叫来!”
“我们已经打电话通知了记者,他们正在赶来的路上,你别着急。你有什么要求,咱们可以先谈谈。”
“我不跟你们谈,我只跟记者谈。快去叫记者!”
“你跟记者谈和跟我们谈是一样的……”
歹徒粗暴打断:“你别废话!你给我听着,我再等五分钟,记者要是还不到,你们就后悔去吧!你给我退下去!再退!”
老警察无奈地后退。围观群众一阵骚动。警察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紧张地注视着现场。一个负责现场指挥的警长手持对讲机,正在低声部署。高处,两个狙击手已悄悄就位,用瞄准镜对准了歹徒。

另一条马路上,堵塞的车辆排起了长龙。一辆中都时报的采访车身陷其中。方舟、萧原和韩振东坐在车里,表情焦急却无可奈何。韩振东自言自语:“农民工讨薪?不对,讨薪都是爬塔吊,干吗劫持人质呀?”他扭头问萧原,“萧主任,您认为会是什么事呢?”
萧原不理他,只是焦急地看着前方的路况。韩振东转头又问方舟:“方舟,要不咱俩赌一把,看看到底……”
方舟打断他:“你怎么什么都赌呀!也不分个时候!”
韩振东还想说什么,萧原忽然开口了:“韩振东,你下去看看怎么回事。”
“这还用看,塞车呗。”
“塞车我看不见吗,我让你看看前面到底出了什么事。”
萧原表情严肃语气坚决,韩振东只好打开车门,不情不愿地下车去了。不一会儿,韩振东回到车里,向萧原汇报情况:“两车剐蹭,谁也不肯让谁。等他们吵完了,那边是死人是击毙,估计也该散场了。”
萧原刚要开口,方舟的手机响了。她接起来,有点厌烦地说:“五一,我现在很忙……什么?你在哪儿?哪个现场?你带相机了吗?好,你先帮我们拍几张照片,拍清楚点。”
方舟挂断电话,萧原立即问道:“谁在现场?”
方舟说:“我表弟。”

祝五一挂了电话,奋力挤到警戒线前,举起相机对准了歹徒和女人质。人群涌动,镜头不稳,歹徒和女人质在取景框里晃来晃去。他按下快门,查看一下拍摄效果,并不满意,又举起相机继续拍摄。一个警察忽然闯进取景框,指着他喊道:“别拍了。说你呢,别拍了!”
祝五一放下相机的瞬间,发现警察身后的歹徒似乎也在注意地看他。
在警察干预下,围观群众纷纷后退。祝五一随着人群向后退去。他转过身,露出衣服背面的四个字 ——中都时报。他退了几步,转过身再次举起相机。晃来晃去的镜头里,歹徒忽然伸出手,指着他大吼:“你,过来!”
围观群众一阵骚动。祝五一浑然不觉,他按下快门,然后低头查看拍摄效果。
歹徒再次大吼:“那个记者,叫他过来!”
祝五一抬头四顾,才发现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他。他呆呆地站着,不知所措,直到一个警察过来,把他带到警长身边。
警长低声问他:“你是中都时报的?”祝五一点点头。警长面露欣喜,“太好了!希望你协助我们,去跟歹徒谈谈。”
祝五一愣住了:“啊?”
“你别紧张,要找记者的人,通常不会轻易杀人,估计他是想申诉什么事,所以危险不大。”
“可我不是……不是记者。”
警长指着他马甲上的“中都时报”字样:“你不是中都时报的吗?”
祝五一结结巴巴:“我是……我不是……”
“你是中都时报的不是?”警长打断他,祝五一点头。警长说,“是就行,你上去就说你是中都时报的。”
围观群众忽然一阵惊呼。祝五一和警长转头看去,歹徒勒紧了女人质的脖子,尖刀逼近。女人质徒劳地挣扎。一名警察手执扩音喇叭,大声劝说:“我们正在请记者过来,你先把刀松开,我们保证不开枪。你保证人质的安全,我们就能保证你的安全!”
歹徒大喊:“我看到记者了!是你们把他拦住的。你们别拦着他,让他过来!”
警长看着祝五一,语速加快:“你看,他已经把你当成记者了,不会怀疑的。你上去就问他什么事,你听他说,他要求什么你先答应下来,只要他把人质放了,听明白了吗?”
祝五一下意识地点点头。警长推着他向前,继续交代:“好!你慢慢走,沉着!我们保证你的安全,他只有一把刀,你别靠太近他就伤不着你!”
祝五一迈开步子,懵懵懂懂地向前走去。在他的身后,围观群众议论纷纷:有人上去了!是个记者!不可能,这时候肯定不让采访,肯定是公安的便衣。
歹徒向走近的祝五一大声喝问:“你是记者,还是公安的便衣?”
祝五一鼓起勇气,指着胸口的“中都时报”字样:“你看,我是记者!”
歹徒把尖刀逼近女人质的脖子,作势割喉:“你别骗我!”
“我真是记者!你有什么话就跟我说,你先把人放了!”
“你过来,走近一点!快点!”
祝五一犹豫一下,快速回头,想看看警长,但未看清。他继续向前走了几步,距离歹徒大约还有三四米时,他站住了。他忽然感到有些恍惚,身体微微摇晃。他稳定住了身体,抬起头直视歹徒。歹徒也直视着他,表情凶狠,目光逼人。
这一刻,四周的声音仿佛突然放大。一片混混沌沌的杂音充满耳鼓:围观者嗡嗡嗡的议论声,远方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附近一个建筑工地上传来的嘭嘭嘭的汽锤声……
祝五一忽然双耳失聪。他看到歹徒的嘴一张一合,声音却被周围的嘈杂淹没,只剩下一些断续不清的只言片语,如同若隐若现的天外回声:“……新闻价值……报纸上……十几万……”
祝五一身体僵硬,大汗淋漓,不知所措。歹徒终于停止张嘴,目光狰狞地看着他。他刚想说点什么,歹徒的嘴又动起来了,声音仍然时断时续:“……记住了吗……我马上投降……”
投降投降投降投降……祝五一的耳鼓里不断反复着这两个字。他连忙点头,以示赞同。
警察们紧紧地盯着他的背影,却听不见他们如何谈判。高处,狙击手的手指不离枪机,只等警长一声命令。警长面色严峻,眼睛一刻不眨地注视着事态发展。
在歹徒逼视下,祝五一终于拼命挤出一句完整的话:“好,你投降,你把她放了,你要我怎样……都行!”
在他耳鼓里,他自己说的话也如同天外回声。
歹徒死死地盯着他,随后绽开一个奇怪的笑容。他还来不及品味这个笑容的含意,歹徒已经把尖刀往地上一扔,双手举过了头顶。女人质软软地瘫倒在地上,警察们一拥而上。
祝五一呆呆地站着,他想要走开,却发现自己挪不动脚步,听觉却突然恢复了正常,他听到身后传来警察的喊声:“请大家不要围观,都散开!”他回过头,看到警察正在驱散围观人群。不远处,刚刚赶到的萧原正在向一个警察询问什么。方舟的目光远远向他投来,说不清是惊讶还是关注。这时他才发觉,冷汗已经模糊了他的视线。
警察押着歹徒从他身旁走过。歹徒挣扎着回过头看他,再次向他绽开了一个奇怪的笑容。他呆呆地看着歹徒,猜不出那个笑容究竟是憨厚,还是狠毒。

前言/序言


在线试读

《独家披露·黑卷》:第一部分

她走进一座蓬门半敞的小院,敲响一间小屋的门。门开了。祝五一站在门口,头发湿漉漉的,手里捧着一碗方便面,几根面条还挂在嘴边……屋里狭小而凌乱。祝五一匆忙整理床上的杂物,试图腾出一个座位。祝槿玉站在他身后环顾四周,暗暗皱眉。墙上贴着许多照片,祝五一在小轮车上的身影神采飞扬。


《绝密檔案:闇影之卷》 序言: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真相往往被層層迷霧所掩蓋,權力遊戲的暗流湧動,更將無數隱秘的事件推向深淵。這不僅是一段歷史的拼湊,更是一場對人類意志與選擇的深刻拷問。 第一章:被遺忘的信使 故事的開端,是一張泛黃的信件,躺在一家老舊二手書店的角落,差點被歷史的塵埃徹底埋沒。寄信人是個名叫埃利亞斯·範德霍恩的歷史學家,收信人則是一個早已被世人遺忘的秘密組織的成員。信中,埃利亞斯用一種晦澀難懂的密碼,記錄了他調查的重大發現——一個關於一戰時期,極具顛覆性的歷史真相。 埃利亞斯在信中提到,他發現了一份被刻意銷毀的軍事報告,這份報告揭示了當時一個不起眼的局部衝突,實際上是某個隱秘勢力為了達成其長遠地緣政治目標而精心策劃的「試驗田」。報告中詳述了如何通過操控媒體輿論、資助特定政治派別、甚至暗中推動技術革新,來悄無聲息地改變國家的命運,進而影響全球格局。他尤其對報告中提及的「光環計劃」和「蜂巢結構」感到震驚,認為這是該隱秘勢力顛覆傳統權力體系的關鍵。 然而,埃利亞斯的調查並未就此停止。他循著線索,追溯到二戰時期,發現了同樣的操盤手法。不同的是,這次的目標更加明確——阻止某個國家在核武器研發上取得突破。他懷疑,在那場全球性的毀滅性戰爭背後,同樣有著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暗中博弈。埃利亞斯在信中寫道,他曾經試圖將這些發現公之於眾,但他的努力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他的研究資料離奇失竊,他的同事對他避而不見,甚至他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脅。他只能將這些絕密信息,零散地記錄在筆記本和信件中,寄託於他信任的、早已遠離權力中心的舊友。 第二章:機械迷城與數據幽靈 信件的內容,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往現代陰謀論的閘門。在信件的夾層裡,發現了一張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奇特的建築,外觀極具未來感,卻又透露出一股森嚴的氣息。照片的背面,潦草地寫著幾個數字和一個符號,似乎指向某個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一個未知的組織。 循著照片和數字的線索,一位對現代科技史頗有研究的年輕記者,開始了對這座建築的調查。他發現,這座建築實際上是一家名為「奧創智庫」的頂級科技公司總部,該公司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以及數據分析領域擁有獨步全球的技術。奧創智庫的創始人,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技術天才,名叫賽勒斯·沃爾夫。沃爾夫以其對人類未來發展的宏大設想和對科技倫理的極端忽視而聞名。 記者深入調查後,發現奧創智庫在光鮮亮麗的科技創新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令人不安的秘密。他查閱了大量的公開數據,發現奧創智庫的資金流向異常複雜,其投資涉及眾多政治遊說團體和國際軍火公司。更令人警惕的是,奧創智庫在社交媒體上的數據分析和輿論引導方面,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它能夠精準地識別並放大社會矛盾,利用虛假信息和情感操控,影響公眾情緒,甚至能夠預測並引導選舉結果。 記者開始懷疑,埃利亞斯·範德霍恩所提及的「光環計劃」和「蜂巢結構」,可能正是與奧創智庫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相關。他想像著,在這個由數據編織而成的「機械迷城」中,無數的「數據幽靈」在暗中運轉,它們收集、分析、並利用著全球數十億人的行為模式,為一個不為人知的議程服務。他發現,奧創智庫不僅僅是在預測未來,而是在積極地塑造未來。 第三章:記憶的暗物質 故事的線索,再次回到了更久遠的過去。在一份被塵封的二戰時期德國軍事檔案中,發現了一份關於「奇點計劃」的殘缺記錄。這份記錄的內容,令人毛骨悚然。它描述了一群德國科學家,在戰時試圖利用一種被稱為「記憶物質」的實驗性技術,來影響敵軍士兵的士氣和判斷力。 「記憶物質」,是一種高度不穩定的化學製劑,理論上能夠與人類的記憶神經直接互動,植入或抹去特定記憶,甚至誘導產生虛假的記憶。然而,由於技術的不成熟和戰爭的失控,該計劃最終以失敗告終,相關的研究資料也被列為最高機密,銷毀殆盡。 記者在調查中,偶然聯繫到了一位曾在冷戰時期從事情報工作的退役特工。這位特工無意間透露,在他年輕時,曾接手過一個名為「心靈工程」的項目,該項目旨在研究如何利用藥物和心理暗示來控制個體思維。雖然當時的技術遠不如「記憶物質」那般先進,但其核心理念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記者開始將這些零散的信息串聯起來。他懷疑,奧創智庫可能已經成功地將「記憶物質」或其類似技術,進行了現代化的升級和應用。這種升級後的技術,可能不再是通過直接的藥物注入,而是通過數據傳輸、網絡傳播,甚至潛移默化的廣告和內容植入。它像一種「暗物質」一樣,悄無聲息地滲透到人們的意識深處,影響著他們的認知、價值觀,以及最終的行為。 他推測,奧創智庫的真正目的,並非僅僅是操控輿論和選舉,而是要實現對人類集體意識的深層次重塑,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以符合其創始人賽勒斯·沃爾夫那扭曲的「烏托邦」願景。 第四章:權力遊戲的棋局 隨著調查的深入,記者發現,奧創智庫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全球各個角落。從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到區域衝突的爆發,再到科技政策的制定,似乎都能看到奧創智庫留下的蛛絲馬跡。它利用其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精準地預測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發展趨勢,並在關鍵時刻,利用其掌握的資金、信息、以及技術資源,進行精密的干預。 記者發現,奧創智庫並不直接掌握政權,而是通過操縱各國的決策者,間接控制著國家的命運。它扶植聽話的政客,打壓反對者,利用媒體製造有利於其議程的輿論環境。更為可怕的是,它似乎已經與一些國家的情報機構和軍方達成了秘密協議,獲得了免受法律約束的便利,以及能夠調動國家機器進行秘密行動的權力。 記者在無意間,接觸到了一位曾參與奧創智庫內部項目的前員工。這位員工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向記者提供了關於「蜂巢結構」的更詳細信息。原來,「蜂巢結構」並非一個實體的組織,而是一個高度分散、去中心化的網絡。網絡的每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運作的AI系統,它們之間通過加密通道進行數據交換,共同完成某項複雜的任務。而賽勒斯·沃爾夫,就是這個蜂巢的「蜂王」,他通過發布指令,調動整個網絡的力量。 這位前員工還透露,奧創智庫正在秘密進行一個名為「神經網絡」的項目,旨在將全球的通信網絡、物聯網設備、甚至人體生物信號,全部整合到一個統一的數據平台中。一旦這個項目完成,奧創智庫將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無處不在的「數據神明」,能夠實時監控、分析、並干預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第五章:反擊的序曲 面對如此龐大而隱秘的勢力,記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無力感。他知道,僅憑一己之力,根本無法與奧創智庫抗衡。然而,他從埃利亞斯·範德霍恩的信件中,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埃利亞斯在信中,提到了他曾與一個名為「守望者」的組織聯繫過。這個組織,據說是為了對抗類似奧創智庫這樣隱秘勢力而存在的。 記者按照埃利亞斯信中提供的線索,開始尋找「守望者」組織。這是一個極其隱秘的組織,它的成員遍佈全球,來自各行各業,擁有不同的技能和背景。他們沒有統一的組織架構,而是通過一種特殊的加密通信方式,在暗中協調行動。 記者最終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與「守望者」組織的一位成員取得了聯繫。這位成員的真實身份,是一位曾經的頂級網絡安全專家。他向記者證實了奧創智庫的威脅,並表示「守望者」組織一直在暗中收集奧創智庫的罪證,並尋找能夠對抗其技術的解決方案。 他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正在研發中的技術——「反數據病毒」。這是一種能夠模擬真實數據傳輸,但卻能夠破壞或干擾奧創智庫數據分析系統的算法。他認為,這將是未來對抗奧創智庫的關鍵武器。 記者意識到,他手中的信息,將是「守望者」組織對抗奧創智庫的有力武器。他需要將這些信息,以一種安全的方式傳遞給組織。但他同時也明白,這是一條充滿危險的道路。奧創智庫的力量,已經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 尾聲:迷霧中的未來 故事的結尾,記者仍然在為傳遞信息而努力。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成功,也不知道「守望者」組織是否能夠最終擊敗奧創智庫。但他明白,這是一場關乎人類自由意志和未來命運的鬥爭。 「獨家披露:黑卷」並不提供一個明確的答案,它只是一聲來自歷史深處的警鐘,提醒著我們,在光鮮亮麗的科技外表下,可能隱藏著對人類思想和自由的無聲奴役。它揭示了權力如何以最隱秘、最難以察覺的方式,悄然改變著我們的世界,以及我們自身。而我們每個人,都有著選擇相信什麼、又該如何應對的責任。這不僅是一場對抗隱秘勢力的鬥爭,更是一場關於自我覺醒的漫長征途。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翻阅了《都市猎手日志》,坦白讲,我原本以为这又是一部千篇一律的都市异能爽文,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它更像是一部黑色幽默的社会讽刺剧,只不过把背景设置在了霓虹闪烁的现代都市,而“异能”成了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放大镜。作者的笔触异常犀利,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主角设定了一个能力平平但观察力超群的“清道夫”,他游走在光鲜亮丽的商业巨鳄和街头巷尾的底层挣扎者之间,记录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交易与腐败。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感”,即使有着超自然元素,但角色的焦虑、房贷的压力、职场的倾轧,都让身为普通读者的我感同身受。对话部分尤其出彩,那种充满市井智慧和冷嘲热讽的交流方式,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笑过之后又感到一丝凉意。它不是简单地讲述打怪升级,而是探讨在一个规则已经腐朽的系统中,个体如何保持清醒和底线。

评分

老实说,我本来对那种动辄上千页的史诗级奇幻小说是有点望而却步的,但《星辰彼岸的歌谣》彻底颠覆了我的偏见。这本书的宏大叙事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它构建了一个横跨数个星系的文明图景,从古老的星际帝国到新兴的异族崛起,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最欣赏作者在世界观构建上的严谨与浪漫并存。她没有简单地堆砌名词和设定,而是让这些复杂的政治体系、独特的能量学原理,如同有机体一样自然地融入故事之中。读这本书就像是考古学家在挖掘一个失落的文明,每揭开一层表皮,都会发现更精妙的内在结构。特别是关于“时间悖论”的那几章,作者的处理方式极其高明,既保持了科学的逻辑性,又不失文学上的美感和哲思。而且,书里的角色塑造也远非扁平化的“英雄”或“恶棍”,那些在权力斗争中斡旋的政客,那些为了信仰献身的战士,他们的动机复杂多变,让人很难用简单的道德标签去界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特别华丽,像是吟游诗人讲述着宇宙的创世之歌,读起来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

评分

对《浮生若梦:古代医案录》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的典雅。它不是那种跌宕起伏的小说,而更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散文集,用一个个古代的医案串联起了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关怀。作者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非常深刻,她没有生硬地去解释那些复杂的药理,而是通过病患的故事,将医者的仁心和对生命的敬畏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作者叙事上的克制,她从不渲染悲情,即使面对死亡和绝症,笔调依然是平静而充满尊重的,这反而更显出生命的脆弱与珍贵。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药草的清香,听到诊脉时的轻柔呼吸声。书中穿插的一些古代生活细节,比如不同季节的起居、不同阶层的生活习惯,都描绘得极其考究,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这本书读完后,感觉心境平和了许多,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也需要慢下来,去关注生命的本质和古老的智慧。

评分

读完《数据洪流:零号协议》后,我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震撼。这不光是一本科幻小说,它更像是一份对我们正在快速奔赴的未来发出的尖锐预警。作者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工程等前沿科技的想象力令人赞叹,但更可怕的是,这种想象似乎触及了现实的边缘。书中的技术细节描述得既专业又易懂,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触手可及的未来恐慌”。我最佩服的是,作者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数字暴政”模型,探讨了当算法拥有绝对决策权后,人类自由意志将如何被侵蚀。整个故事的节奏是极度紧凑和高压的,从第一章开始,主角就被卷入了一场牵扯全球数亿人命运的密码战中,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它迫使读者思考:我们正在为科技的便利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反派”,因为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完美系统。这本书的结局处理得非常高明,留下了巨大的开放性,让人走出书本后依然忍不住思考,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评分

哇塞,最近读完那本《迷雾之城:暗影回响》真是让人心头一紧,仿佛跟着主角一起穿梭在那个光怪陆离、充满未知危险的地下世界。作者对环境的描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那些湿漉漉的墙壁上渗出的苔藓,空气中弥漫的腐朽气息,甚至能想象到脚下碎石发出的咯吱声。更绝的是,她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那个身负血海深仇的侦探,他的挣扎、他的怀疑、他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摇摆,每一个细微的情绪变化都被精准捕捉。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记忆碎片”的设定,它不仅仅是推动剧情的工具,更是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当主角一次次拼凑起那些破碎的记忆时,读者也仿佛在进行一场自我审视。这本书的节奏感也拿捏得恰到好处,前面铺陈缓慢,如同在浓雾中摸索,但一旦进入高潮部分,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让人根本停不下来,午夜惊醒只为再看一章,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也觉得值回票价。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悬疑推理小说中的一股清流,它没有落入俗套的“谁是凶手”的窠臼,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更深层次的“为何如此”之上,引人深思。

评分

除非下半部里方守道天性中恶的一面又占了上风,对萧原等赶尽杀绝,否则海岩的小说还是理想主义者而非现实主义者的思考。

评分

还不错,增加了知识,阅读有收获。

评分

海岩又一经典巨作,值得欣赏

评分

屯书是为了东劵,书好看,评价是为了积分

评分

海岩写的一定支持,很喜欢度他的小说

评分

喜欢海岩的书,刚收到还没读

评分

利用周末休息一口气读完了海岩的新书。这本书没完,还没有进入正题,没有说出独家披露的到底是什么。所以期待白卷。

评分

现实有趣,以小说形式揭露了中国的某些现状,期待下一部。。。。。

评分

惊喜中得到的书,很新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