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常态下的中国
原价:58.00元
作者:刘守英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17704515
字数:
页码:34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刚拿到《新常态下的中国》这本书时,我对“新常态”这个概念有些模糊的认知,觉得它更多是宏观经济学上的术语。然而,阅读的过程却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刘守英先生以一种极其通俗易懂却又充满智慧的方式,阐述了“新常态”对我们普通人生活产生的方方面面影响。他从宏观经济大势,到具体的行业变迁,再到个人职业发展和消费模式的改变,都做了细致的分析。特别是书中对于技术创新如何在“新常态”下扮演关键角色的论述,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意识到,所谓的“新常态”,不仅仅是经济运行速度的变化,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重塑。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问题,需要调整心态,拥抱变化,并且积极思考如何在新的规则下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重新思考“发展”这个词意义的书。《新常态下的中国》并非一本枯燥的经济理论读物,而更像是一次与中国经济深度对话的旅程。刘守英先生的文字,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乏人文的关怀,他让我看到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也让我们正视了其中存在的挑战和瓶颈。书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对消费升级的分析,以及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都极具前瞻性。我开始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一种必然,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为了实现更可持续、更普惠的未来。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中国经济发展浪潮中学习、成长、贡献力量的决心。
评分读完《新常态下的中国》这本书,一种如拨云见日般的豁然开朗感油然而生。刘守英先生的笔触,带着一种沉稳而犀利的观察力,将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下,所经历的深刻转型描绘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回避那些令人忧虑的挑战,比如结构性矛盾的显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传统增长模式的动能衰减。但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新常态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和转型契机。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新常态”并非简单的“慢增长”,而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创新驱动和可持续性的一种必然选择。刘老师对政策解读的深刻性,对微观经济现象的细致分析,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中国经济图景。它不像某些泛泛而谈的宏观分析,而是深入到产业、企业乃至个体层面,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场变革的脉搏。
评分《新常态下的中国》这本书,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时代变革感。刘守英老师的名字,在经济学界也是响当当的,他对中国经济的洞察力大家有目共睹。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常态”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新常态”又岂止是简单的经济数字波动,它关乎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关乎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揭示当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真正困境,以及在这些困境中蕴藏的机遇。同时,我也希望刘老师能够从他独特的视角出发,为我们描绘出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能的发展路径,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把握的,又有哪些是需要我们警惕的。我坚信,一本真正的好书,不仅能让我们了解现状,更能指引方向,点燃希望。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这样的启迪。
评分《新常态下的中国》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传递的“韧性”与“希望”。刘守英先生在分析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复杂局面时,并没有落入悲观的论调,而是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案例解读,展现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应对风险的巨大潜力。他详细阐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在科技创新、制度完善、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探索,这些都为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中国经济在挑战面前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未来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刘老师的观点,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