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大学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国轩注 著
图书标签:
  • 儒家经典
  • 中庸
  • 四书
  • 国学
  • 传统文化
  • 哲学
  • 思想
  • 教育
  • 中华文化
  • 先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3501
商品编码:1043186734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原价:12.00元

作者:王国轩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01113501

字数:100000

页码:1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

《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

《中庸》同《周易》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周易》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大学》与《中庸》,这两部古老而深刻的典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人生智慧、社会伦理以及个体修养的探索与总结。它们并非孤立的文本,而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文化发展。 《大学》:格物致知的起点,治国平天下的基石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篇幅虽短,却言简意赅,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系列宏大的目标,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所倡导的,是一种系统性的、由内而外的个人成长与社会建设的路径。 开篇即点明《大学》的核心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明明德》是指彰显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去除蒙蔽,回归纯真。《亲民》则将这份善意推己及人,服务于社会,使民众得到更新与进步。《止于至善》则是追求最高尚的道德境界,达到最完美的状态。这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个人与社会共同升华的蓝图。 紧接着,《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纲领是总揽,条目是具体实践。三纲领便是“知、仁、勇”,这是德行的三个基本维度。知是明辨是非,了解事理;仁是爱人,关怀他人;勇是敢于担当,付诸实践。而八条目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是认识事物的道理,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需要我们拨开迷雾,不被表象所迷惑,去认识世界的真相。“致知”是在格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真知,将零散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诚意”是将内心的意念变得真诚,不虚伪,不自欺,一切发自内心。“正心”是端正自己的心性,去除邪念,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稳定。“修身”是将以上各步落实到自身行为上,不断完善个人品德,提升道德修养。 “齐家”是将修身之道推广到家庭,以身作则,和睦家人,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为安身立命的根基。“治国”是将齐家的经验运用到治理国家,任用贤能,制定德政,使国家安定繁荣。“平天下”则是将治国的理念推向更广阔的范围,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大学》的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强调了“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原则。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能修养好自身,就无法管好家庭;不能管好家庭,就无法治理好国家;不能治理好国家,就更不可能实现天下的和平。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建构,更是一种实践上的指导,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提供了重要的治国理政思想。 《大学》还强调了“慎始”的重要性,在一切行动的开始就要做好准备,谨慎行事,才能确保最终的成功。它所倡导的“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学习态度,以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持续进步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中庸》:持其中道,臻于至善的境界 《中庸》同样源自《礼记》,其核心在于“中庸”二字。《中庸》的作者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其进一步阐发,提出了“中庸”这一重要的哲学概念。 “中”指的是不偏不倚,适度恰当;“庸”指的是平常,普通,以及恒常不变的道理。《中庸》所说的“中庸”,并非是平庸、折中、妥协,而是一种最恰当、最合宜、最恒久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处事方式和行为准则。它要求我们在各种情境下,都能把握好分寸,不走极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 《中庸》开篇便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揭示了“天命”、“性”、“道”、“教”之间的内在联系。天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而顺应本性去生活就是“道”。“道”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行为之中。“教”便是引导人们去认识、去修养、去实践这个“道”。 《中庸》强调了“诚”的重要性。“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是事物的真实本质,也是人道的核心。真实、诚恳、不欺骗,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一个人能够做到“诚”,就能“尽己之性”,而“尽己之性,则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最终实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这意味着,通过自身的真实与努力,不仅能发展自身的潜力,更能推及他人,乃至影响整个世界。 《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论述,是理解“中庸”的关键。情绪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但“中”在于尚未发出时保持一种宁静的状态,而“和”则在于情绪发出时都能恰到好处,符合时宜,不失分寸。这是一种高度的自我控制和情感智慧。 《中庸》还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方法,强调了知行合一。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切实的实践。它要求我们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明辨是非,并最终将所学付诸行动,持之以恒。 《中庸》所描绘的理想人格,是“至诚”之人。至诚之人,能够感通天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他们不依赖外在的评价,而是遵循内心的道德律令,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中庸”实践,点滴积累而成的。 《大学》与《中庸》的时代价值 《大学》与《中庸》这两部经典,虽然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其蕴含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光芒。 在个人层面,《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提供了个人成长的重要指导。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清晰的认知、真诚的态度、端正的心灵,是保持内心平静、做出明智选择的基础。《中庸》的“中道而行”则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和偏激,保持适度与平衡,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在社会层面,《大学》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构建蓝图。从家庭的和谐,到国家的安定,再到世界的和平,其逻辑是相通的。《中庸》的“仁者爱人”精神,倡导尊重和理解,化解冲突,促进和谐,对于构建一个更加文明、包容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教育层面,《大学》和《中庸》共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知行合一的原则。它们所倡导的严谨治学态度、反思精神、以及将所学应用于实践的理念,对于当今教育体系的改革和人才培养,都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总而言之,《大学》与《中庸》并非是晦涩难懂的古代文献,而是充满生命力、指导我们如何更好生活的智慧宝典。它们共同构筑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责任乃至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启示。阅读和理解这两部经典,有助于我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并以更加积极、智慧的方式参与到我们所处的时代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书评一 拿到这本《大学 中庸》,第一印象是它的装帧设计。那种温润的触感,古朴的字体,瞬间就拉近了与经典的距离。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泛着淡淡的米黄色,阅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一直抱有好感但又苦于无从下手的人,市面上各种版本也看得眼花缭乱,这次选择这本“升级版”,主要看中的是它似乎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加入了更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注解和导读。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但仅从初步的浏览来看,其编排的逻辑和内容的呈现方式,都显得颇为用心。封面上“中华经典藏书”的字样,也增添了几分厚重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领略“大学”的博大精深,“中庸”的智慧圆融,而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堆砌。包装上的细节也做得很好,没有丝毫的破损,可以看出商家在物流和包装上的专业性。总之,初体验非常愉快,期待后续能有更深刻的体悟。

评分

书评四 我购买这本《大学 中庸》的主要目的是想借此机会,系统地梳理一下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学生时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接受,而现在,则是主动探索。这本书的“升级版”名副其实,它不仅仅是把原文照搬,更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学者,为我们“翻译”和“导读”。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对《大学》中“三纲八目”的详细解读,从“明明德”到“止于至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给出了许多实践层面的建议。这让原本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同时,书中对《中庸》“中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矣哉!”这句话的阐释,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并没有简单地将“中庸”理解为“折中”,而是强调了一种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处世哲学。这种对精髓的挖掘和提炼,是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的最大价值。我已经把它放在我的书桌最显眼的位置,随时翻阅,反复咀嚼。

评分

书评二 说实话,当初选择这本《大学 中庸》纯粹是抱着一种“补课”的心态。学生时代,这些经典课本上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囫囵吞枣,囫囵吞咽,真正理解的少之又少。如今工作多年,回首往事,总觉得少了些什么,那大概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吧。这本“升级版”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份空白。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前加入的一些背景介绍和作者生平,这让我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先贤们为何会提出这些观点。那种抽离感,那种超脱于时代之外的智慧,真的非常吸引我。而且,它的语言风格也并非完全是古文,在一些难懂的词句旁,都有注释,甚至还有一些白话的解读,这对于我这种“古文功底不深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我的“朝圣”之旅了,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找到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力量,重拾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将其内化为指导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智慧。

评分

书评三 作为一个对儒家思想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对市面上各种版本的《大学》《中庸》都有所涉猎,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本《大学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给我带来的惊喜,在于它在传统讲解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具时代感的解读。我看到书中对一些经典概念的阐释,不再是生硬的套话,而是结合了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让古老的智慧焕发新的生机。例如,书中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不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进行探究,更是延伸到了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辨别信息真伪,如何理解碎片化知识背后的逻辑,这让我耳目一新。书中的排版也非常清晰,重点部分用加粗或特殊的字体标示出来,方便读者抓住核心内容。同时,配图也恰到好处,既不显得冗余,又能起到烘托气氛、辅助理解的作用。我个人比较欣赏它对“诚意正心”的深入剖析,以及如何将其与现代人的自我认知和心理建设联系起来。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经典读物,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渴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平静与人生方向的朋友。

评分

书评五 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经典读物,拿到手后,它的品质让我非常满意。从封面设计到内文排版,都透露着一种精致感和厚重感。《大学 中庸(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这本书,我主要是看中了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离这些古老的智慧又近了一步。我尤其喜欢它在原文旁附带的详细注释和赏析。这些注释不仅仅是字词的解释,更是对原文背后深层含义的挖掘,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先贤们的思想。而赏析部分,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对古文理解力不强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精妙。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那些被遗忘的宝藏,并从中汲取力量,指导自己的生活。我会把它作为我人生中一本重要的参考书,时不时地翻阅,温故而知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