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富兰克林 著,唐长孺 译
图书标签:
  • 自传
  • 富兰克林
  • 美国历史
  • 启蒙运动
  • 个人成长
  • 传记
  • 政治家
  • 科学家
  • 18世纪
  • 经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0853
版次:1
商品编码:10432358
品牌:皮波人物(PEOPLE)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8
字数:400000
正文语种:日文,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入,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之状,也无盛气凌人之势,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内容简介

《富兰克林自传(中英文双语典藏本)》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建国的创始者、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民主精神的缔造者、《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他还是最杰出的科学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他像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康德语),成为举世公认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书中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富兰克林自传(中英文双语典藏本)》收录了自传的英文原文,完整呈现其历史原貌,是人类历史上动人而激励人心的经典读本。

作者简介

唐长孺(1911-1994),当代史学大家,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他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领域的专家,著作等身,其学术观点广为国内外学界认同和引用。《富兰克林自传》是其翻译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精彩书评

富兰克林是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
研究了富兰克林的传记,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这位美国人民献给全人类的伟大人物能受到普遍的尊敬和钦佩。
——卡皮察(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在他身上,我们可以一路顺流而下,掌握美国两百余年立国精神的演变轨迹。
——蔡诗萍(《联合晚报》主笔)

目录

第l部·正传
正传前言/2
家族逸事/4
少年印刷工/10
兄弟失和/16
独闯费城/18
总督的“赏识”/23
与科林斯的交往/27
费城生活/29
与劳尔夫的交往/33
伦敦的印刷工生涯/36
再返费城/41
再与凯默合作/42
我的思想观/45
合伙创办印刷所/47
创办讲读俱乐部/48
办报成功/50
自立门户/51
结婚/54
建立订阅图书馆/56

第2部·正传续篇
两封来信/58
续传说明/63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63
读书是我唯一的乐趣/64
道德圆满计划/67

第3部·续传
我的政治观/76
我的宗教信仰/77
《穷理查年鉴》/78
编报心得/78
汉姆菲尔牧师/80
苦学多种外语/81
回到波士顿/82
读书俱乐部壮大/82
初入政坛/83
热心公益事业/84
怀特菲尔德牧师/85
事业取得成功/88
教友会/90
发明新式火炉/94
开办学校/94
募捐技巧/97
关注市政建设/99
奥尔巴尼计划/103
为布雷多克捐输/107
担任西北边防军务/114
自然科学成果/1加
出使英国/122
被扣在纽约/123
终于到伦敦/127

第4部·补编
不辱使命/132
附录·富兰克林年表/135

精彩书摘

这时的前后,我偶然看到一卷残缺不全的《旁观者》①报,那是第三卷。我以前一本也没看见过。我买了它,读完了它,读得十分愉快。我认为文章写得极好,如果可能的话,我还很想模仿它。抱着这个念头,我取出其中的几篇,把每句的大意摘要录出,放置几天以后,再试着不看原书,用自己想到的某些合适的字,就记下的摘要加以引申复述,要表现得跟原来的一样完整,把原篇重新构建完成。然后我又把我写的《旁观者》拿来与原来的比较一下,发现我的一些错误并加以改正。但是我发现自己缺乏词汇,或在记诵和运用词汇方面缺少准备。我想如果在那时以前我还继续作诗的话,一定能获得丰富的词汇。因为为了合律和协韵,写诗常常需用意义相同而长短不同、声调不同的字,这样就会把我摆到继续不断搜求大量词汇的需要下,也会帮助我记住它们而能运用自如。因此,我把一些故事改写成诗,过了些时候,当我把那散文已完全忘净了,我再把诗改写成散文的格式。有时我也把我记录的摘要大意打乱,几个星期之后,当我开始理出整旬、完成全篇时,就先竭力使它们还原为最好的次序。这样是为了训练我的构思能力。而后再把我的作品与原文比较,发现错误,再改正过来。有时我竟生发妄想,在某些意义不大的细节上,认为我已是十分幸运地改进了原文的方法和文体,而这妄想鼓励我自以为可在后来成为一个过得去的英语作家。对于当作家,我是非常有雄心的。我做这些练习和阅读的时间是在晚上下班以后,或在早上工作开始以前,或在星期日。星期日我总设法独自留在印刷所里,尽力避免平常出席公众祈祷会。这件事,在我父亲管教之下时,他时常严格地要我参加,不过,我实在仍认为那是一种义务,虽然对我来说,我匀不出时间去参加这种活动。
我16岁的时候,偶然见到一本书,是特里昂②写的,推荐了一个素食谱,我决心严格按这个食谱吃素食。当时我哥哥尚未结婚,没有成家立业,他自己跟他的学徒都在别人家中寄食。我的戒食荤腥,引起了不方便,还常因这个特点受到责备。我学会了几样特里昂式的烹调方法,如烧土豆饭、制速成布丁和几样别的饭菜,就向我哥哥建议,如果他每星期把我饭费的半数付给我,我便自己烧饭吃。他立刻同意了,并且不久我便发现我还能把他付给我的钱节省下一半来,这成了我购书的额外基金。

前言/序言

  亲爱的孩子:
  我素来就喜欢收集我祖先的一些遗闻逸事。你也许还记得,当你随我在英格兰时,我曾为了这个目的跑过远路,去遍访亲族中的遗老。想来你也会同样喜欢知道我一生的经历,可其中的许多事情,你还不熟悉哩!恰巧我现在在乡村中休假,预计可有一星期的空闲,我就坐下来把这些事写出来给你。
  我这样做,也还有别的原因。我生长在贫穷和微贱的环境中,经过许多艰难,在世界上居然有点财富和相当的声望,并且我一生的经历带有很多幸运的成分,我运用处世之道,靠了上帝的保佑,得到成功。我的子孙也许喜欢知道,他们可以找出一些事情正适合于他们自己的境况,而取以为法。
  那种幸运,当我回忆它的时候,常常使我想,如果它给我以如意称心的话,我绝不反对把同样的生活从头重演,不过要求享有作者在再版时改正初版错误的权利。这样,我除了改正错误之外,还可以把一些灾难和事件改变一下,使别人更为舒服一点。就算这点也被否定了,我仍旧愿意按原样重度一生。但是这样的重演是不能指望了,那么最接近重演的该是回忆平生而把它写下来,使这回忆在可能的范围中传之久远。
  因此,我也将纵容这个在老人们是那么自然的癖好,来絮絮叨叨地谈他们和他们自己的旧事。并且我将谈得不使为了敬重长辈才不得不来听的人厌烦,因为这本书的读或不读,原是随人的便的。
《远航者的足迹:一段跨越时代的探索之旅》 这本书并非讲述一位普通人的日常点滴,而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一段关于勇气、智慧与不懈追求的传奇。它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走进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去感受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思想火花和行动力量。 故事的开端,并非从显赫的家世或天生的优越感出发,而是源于一个充满好奇心的灵魂,以及对未知世界永不满足的渴望。在那个知识尚未普及,信息传播缓慢的年代,主人公从小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洞察力和求知欲。他敏锐地捕捉着周遭世界的变化,对古老的智慧和新兴的思潮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他并非生而知之者,而是通过勤奋的阅读、深入的观察和大胆的实践,一点一滴地积累着知识的财富。 早期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挑战与磨砺。主人公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过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家庭的困境、社会的偏见、技术的瓶颈,都曾是他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阻碍。然而,正是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磨砺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韧性。他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在困境中发现机遇。他的每一次失败,都成为他日后成功的宝贵经验;他每一次的挫折,都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眼界的开阔和阅历的增长,主人公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他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成长,更怀揣着改变世界的宏愿。他意识到,个人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只有汇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推动时代的巨轮前进。于是,他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变革的洪流之中。他并非扮演一位独断专行的领导者,而是以一位真诚的合作者、一位富有远见的组织者的身份,与形形色色的人们建立联系,激发他们的热情,凝聚他们的共识。 书中详尽地描绘了他如何在一个充满争议和分歧的时代,巧妙地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冲突,最终达成一项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共识。他懂得倾听,懂得理解,更懂得如何用逻辑和事实去说服他人。他并非依靠煽动性的言辞,而是凭借清晰的思路、扎实的论据和对共同目标的坚定信念,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和追随。他所倡导的理念,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精准预测。他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的进步开辟新的道路。 这本书最令人着迷的部分,在于它展现了主人公在多个领域所展现出的超凡才华。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实践家。无论是科学技术的探索,还是社会制度的革新,亦或是文化艺术的繁荣,他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书中会详细阐述他如何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环境中,凭借敏锐的直觉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推动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他并非墨守成规的学者,而是敢于质疑权威,敢于挑战现状的先驱。他的实验精神,他的创新思维,为后世无数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树立了榜样。 同时,他对社会制度的思考和实践,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走向。他并非一味地追求激进的变革,而是注重稳健的发展和长远的规划。他懂得如何从现实出发,如何借鉴历史经验,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去设计和完善一套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的制度。书中将呈现他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环境中,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改革决心,推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社会改革。他的决策,并非出自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的结果。他始终将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公共服务。 此外,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也同样不可忽视。他深知,一个文明的繁荣,离不开精神层面的滋养。他不仅在物质层面推动社会发展,更在精神文化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鼓励创新,支持艺术,倡导理性与人文的结合。他所倡导的文化理念,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会描绘他如何在一个文化相对保守的时期,积极引进和传播新的思想和艺术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社会的整体文化品位。 然而,这本书并非一部歌功颂德的赞美诗。它同样毫不避讳地展现了主人公所面临的困难、他所犯过的错误,以及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他并非完美的圣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凡人。他的决策并非总是正确的,他的判断也并非总是无误。书中会坦诚地揭示他曾经经历过的迷茫、他所承受过的压力、他所付出的代价。正是这些真实的记录,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让他的故事更加动人。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能够从失败中汲取力量,这种不断反思和自我超越的精神,是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所在。 《远航者的足迹》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探讨。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成就,而是深入剖析主人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他如何理解责任与使命?他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书中将通过大量的细节和生动的叙述,去展现他独特的哲学思考。他相信,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在于超越自我,在于为人类的进步留下自己的印记。他的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是一次跨越时代的远航。 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不仅仅是旁观者,更将成为这段传奇历史的参与者。你将仿佛置身于那个变革的时代,亲眼目睹那些伟大的思想如何诞生,那些伟大的事业如何展开。你将感受到主人公的智慧、他的勇气、他的坚韧,以及他那颗永不熄灭的探索之心。他的人生轨迹,将为每一个追求卓越、渴望改变的读者,提供无尽的启发和深刻的启迪。 这本书所描绘的,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英雄传说,而是一个关于普通人如何通过非凡的努力,去创造非凡的成就的真实写照。它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就并非天生,而是源于坚持不懈的追求,源于敢于挑战的勇气,源于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精神。它将激励读者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去为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远航者的足迹》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一场关于智慧与勇气的精神盛宴。它将带你走进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去感受一段荡气回肠的人生。它将让你明白,历史的进步并非偶然,而是无数个像主人公一样,拥有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的个体,共同推动的结果。这本书,将成为你人生旅途中一份珍贵的财富,一份永恒的激励。

用户评价

评分

《富兰克林自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实用主义”精神,但绝非那种短视的、功利的实用。富兰克林所推崇的“实用”,是一种基于理性思考和对世界深刻理解的智慧。他不仅仅是一个发明家,更是一位社会改革者和政治家,他对于如何改进城市管理、如何建立公共图书馆、如何发展消防事业等等,都充满了独到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方案。在书中,他关于“节俭”和“勤奋”的论述,与其说是教条,不如说是他对生活最优化的探索。他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思考如何让每一分时间和每一份精力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接地气的富兰克林,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个和你我一样,在生活中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是构建一个美好人生和繁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成功”的定义,它并非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的富足和对社会的贡献。

评分

《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真的不仅仅是一本自传,更像是一面照进历史深处的镜子,让我得以窥见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是如何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中,以惊人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塑造自己的同时,也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初翻开这本书,我本以为会读到的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生平事迹,但很快我就被富兰克林那生动幽默的笔触所吸引。他用一种近乎闲谈的方式,讲述着自己从一个贫穷的印刷学徒,一步步成长为北美殖民地的杰出人物的故事。其中,他对于如何规划时间、如何培养良好习惯的论述,对我产生了巨大的触动。他并非天生就具备这些优良品质,而是通过有意识的自律和长期的实践,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那种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精神,在如今这个追求速成和即时满足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常常在阅读时,忍不住停下来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像富兰克林一样,找到那份内在的驱动力,去打磨自己,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富兰克林个人,更是关于人生哲学、关于自我实现的深刻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与一位智慧的长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富兰克林以一种极其平和、却又充满力量的语气,叙述着他漫长而丰富的人生。他并没有回避自己曾经的错误和困惑,反而将其当作是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从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好奇心”和“学习”的态度,即便在年老之时,他依然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他将自己置于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化的状态,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我们学习。书中关于他参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经历,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政治家在历史洪流中的担当和智慧。他并非空喊口号,而是用实际行动,以他的影响力,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阅读《富兰克林自传》,我不仅看到了一个伟大人物的成长轨迹,更从中学习到了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它鼓励我去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评分

我最近读了《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趣味的老朋友的书房,他坐在壁炉旁,呷着一杯温热的茶,慢悠悠地向你讲述他那些传奇般的经历。富兰克林并没有刻意去渲染自己的成就,反而是将自己的许多“失败”和“窘迫”也坦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真诚让我感到无比亲近。他描述自己如何从一个在费城街头送报纸的瘦弱少年,凭借着勤奋和聪明,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印刷事业,又如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各种科学实验,最终享誉世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于“德行十三条”的追求,那是一种近乎严苛的自我要求,但他又并非以此来标榜自己,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生活艺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本书让我看到,真正的伟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富兰克林以一种平静而坚定的姿态,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超越自身的局限,成就非凡的人生。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实际的人生指南,让人觉得,即便是平凡如我,只要有心,也能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评分

《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行动指南。富兰克林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并非是那些宏大的理论,而是那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细节: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甚至是如何改进自己的言谈举止。他用一种非常具象化的方式,描绘了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地在生活中实践这些原则的。我尤其被他关于“审慎”的论述所打动,他并非冲动行事,而是凡事都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这种理性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行动去实践。富兰克林并非生来就是完人,他的自传更像是一部关于“自我完善”的史诗,他用一生都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乐于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敬佩,更多的是一种激励,它告诉我,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更大的价值。

评分

唐长孺先生译的,还有中英对照,很喜欢。唐先生当年也是个才子啊。

评分

快递始终很不错。但这本书,字太小。真的不适合阅读。

评分

总而言之,富兰克林以他的个人经历告诉我们:“有没有梦想不一定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超越自我。“我相信这将引导我向更高的层次去努力。

评分

很好看的书,很不错,还便宜,下次还来买

评分

书很好,很喜欢,正版

评分

东西挺好,送货还挺快,方便

评分

好书啊 不错的东西好书啊 不错的东西

评分

以前读过的书,非常喜欢。买来为了以后随时翻看,这个价格,而且是双语,再加上促销,性价比满意了。

评分

很喜欢:..古龙1.古龙,他的每一本书几本上都有,这本飘香剑雨(绘图珍藏本)(上下)很不错,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古龙的名字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光芒四射,分外耀眼。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转瞬即逝,但他的作品却是恒星一般的引人注目,极尽光华。诗化空灵般的语言,奇崛诡异的情节,简约无形的武功,寂寞慷慨的人物他以简洁而饱含人性的笔触为我们昭示了一个个在世事江湖中挣扎,或潇洒或痛苦的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本书是古龙作品集的流星蝴蝶剑,本版书中增加了一些精彩绘图,编排更加精美,读来愈发生动、引人入胜。惊才绝艳说古龙——新版古龙作品集序林保淳一、其犹龙邪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矫腾空、布雨行云、变化不可方物的龙,向来是珍异、神秘而尊荣的象征。尽管汉代的许慎说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王符也有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三停九似之说,甚至在庄子中还虚构了个曾经学得屠龙之技的刘累,历代以来,点睛画龙、鲤跃龙门、龙生九子、龙飞于天等有关见龙在田的故事、传说,更是从未断绝不过,龙毕竟仍只是从图腾信仰中衍化而生的神话动物,几曾真的有人见过龙世间本无龙,有的只是人想象出来的一种神物,这种神物,足天矫俊逸、是腾挪变幻、是神秘莫测、是珍贵尊荣的象征。据史上记载,儒门孔夫子见到道家始祖老子时,曾感慨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增。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世间万物,皆有迹可循,有理可推,不难依样画葫芦,不难学步而至唯独龙之为物,风云倏变,见首不见尾,无法规模形容,是以为尊为荣,难能而可贵。在武侠小说的世界中,以惊才绝艳而有鬼才、鬼仙之才盛名的古龙(1937~1985),也真的人如其名,其犹龙邪。他的一生际遇,他的思想观念,他的武侠地位,他的作品风格,乃至他的沾溉后人,无不可借龙为喻,作其论断。伊风的全部思想,全身精力,都因着恐惧而像是冻结住了。他双目望着万天萍伸出来的那一双枯瘦而满沾着血迹的手掌,心中飘飘汤汤,恍恍惚惚,也隐隐约约地觉出了死亡的意味。万天萍的双睛,也在瞬也不瞬地望着他,却仍然迟迟未曾出手,这又是为着什么缘故呢!而已经身受两处重创,毫无疑义地死去了的他,又是为着什么,而能突然复生了呢他突然干涩地一笑,裂开他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