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著
图书标签:
  • 玛丽·斯图亚特
  • 苏格兰历史
  • 传记
  • 欧洲历史
  • 女性历史
  • 宫廷斗争
  • 悲剧
  • 16世纪
  • 历史人物
  • 苏格兰女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万卷出版社
ISBN:9787547030028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152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典人物传记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6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玛丽·斯图亚特属于那种给人印象极深、能进发出强烈的喜怒哀乐而又为时极短的少数女性,属于那种光辉灿烂而昙花一现的女性,不是那种逐渐凋谢而是仿佛只在一种激情的熔炉中一次燃尽的女性。
  她的激情扼杀了她心中一切人性的东西。而她的名字之所以至今仍活在诗歌和争论中,却又只能归功于她的激情。

内容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著的《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讲述玛丽·斯图亚特的一生饱受争议。出生6天便继承了苏格兰王位,16岁时获得法国王后、苏格兰女王、英格兰女王三顶王冠,荣耀至极。19岁亲政苏格兰,后因宗教矛盾的激化以及涉嫌参与谋杀亲夫而引起苏格兰贵族的反对。25岁遭废黜逃往英格兰,却被其表亲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囚禁。在长达20年的囚禁后,被判处死刑,成为欧洲历史上首位被推上断头台的帝王。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品:《马来狂人》《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冲龄践祚 1542年一1548年
第二章 少小在法国 1548年一1559年
第三章 孀居的王后和在位的女王 1560年7月一1561年8月
第四章 回到苏格兰 1561年8月
第五章 巨石滚动 1561年一1563年
第六章 政治新娘拍卖行中的热闹 1563年一1565年
第七章 再嫁 1565年
第八章 霍利鲁德的险恶之夜1566年3月9日
第九章 忠诚的叛徒 1566年3月一6月
第十章 难以穿越的密林 1566年7月一圣诞节
第十一章 爱情的悲剧 1566年、1567年
第十二章 走向谋杀 1567年1月22日一同年2月9日
第十三章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叫他疯狂 1567年2月一4月
第十四章 走投无路 1567年4月一6月
第十五章 废黜 1567年夏
第十六章 失去自由 1567年夏一1568年夏
第十七章 流亡女王的套索 1568年5月16日一6月28日
第十八章 套索收紧 1568年7月一1569年1月
第十九章 幽居 1569年一1584年
第二十章 最后一圈 1584年一1585年
第二十一章 走向结局 1585年9月一1586年8月
第二十二章 伊丽莎白的矛盾心理 1586年8月一1587年2月
第二十三章 我的终结便是我的开始 1587年2月8日
独幕喜剧 1587年一1603年

精彩书摘

  诞生不到一星期的玛丽·斯图亚特成了苏格兰的女王。她生命之初,便显露了她一生的本初规律——往往太早,还不会喜悦,她就接受了上天的慷慨的赐予。1542年12月的一个阴霾的日子,她生在林利豪堡。当时,她的父亲詹姆斯五世躺在邻近的福克兰德,正处在弥留之际。国王今年三十一岁,却已被生活压倒,在权势和斗争中心力交瘁。他是一位真正勇敢的人和骑士,生性热爱生活,极其崇尚艺术,十分喜欢女人,深受百姓拥戴。他不时微服出访,参加乡间的节庆,同农民一道跳舞、开玩笑;他写的歌谣长久流传在他的社稷之邦。但他出身于一个倒霉的家族,是一个倒霉的继承人,生活在一个难以驾驭的国家,又适逢一个混乱的时期。这就决定了他的命运。气势汹汹而厚颜无耻的邻居亨利八世怂恿他在国内实行宗教改革,詹姆斯五世却始终忠于天主教。苏格兰的贵族一贯要把这位乐天而平和的国王拖进战争和内乱。他们趁机利用了亨利八世和詹姆斯五世的不和。詹姆斯死前四年一一在他向玛丽·德·吉斯求婚期间一一就已经看得很清楚,面对那些穷凶极恶、一意孤行的氏族,如果迎合不子他们的心意,那么,当个国王是非常的窝囊。“夫人,”他以令人感动的真诚写道,“我才二十七岁,但是生活已经让我深感沉重,同我的王冠一样。……我幼失怙恃,落入野心勃勃的贵族手中。势力强盛的道格拉斯家族挟持着我,我对这个姓氏至今深恶痛绝,一想起就痛恨不已。恩加斯伯爵阿奇博尔德,他的弟弟乔治,和他们全体被放逐的族人无休无止地挑唆英国国王同我作对。那位国王在我的国家里无孔不入,到处搞见不得人的许愿或用黄金收买,没有一个贵族不曾受到他的勾引。我时时刻刻顾虑我的安全;同样,我时时刻刻顾虑我的旨意被人玩忽,公正的法律被人蹂躪。这一切,都叫我忧心忡仲。夫人,我期待着你的支持和忠告。我虽然没有任何经费,只有法国国王的帮助和我的腰缠万贯的僧侶们区区几文的施舍,却仍想翻新我的城堡,修葺要塞,建造舰船。但是我的男爵们把一个想真正当家作主的国王看成冤家对头。我担心,尽管有法国国王的友谊和他的军队的支援,尽管百姓对我忠心耿耿,我仍无法迫使男爵们就范。我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在我的国家匡扶正义与和平。我认为我会成功,只要我的贵族们没有强大的外援。英国国王不断在我们之间搬弄是非。他强加给我的国家的异教,毁了各个阶层直至僧侣和平民百姓。我和我的列祖列宗自古以来依靠的唯一力量是市民和教会。我暗自问:他们还会长久做我的支柱吗?”这真是一封卡珊德拉的信。不祥的预言一一应验。还有其他许多更加严重的灾难落到国王头上。玛丽·德·吉斯给他生的两个儿子都死于襁褓之中;詹姆斯五世正值盛年,却还没有后嗣能够继承那一年年叫他越来越吃不消的王冠。最后,桀骛不驯的男爵们把他拖进广场战争,同强大的英国开战,然后在节骨眼上又叛离了他。在索尔韦海湾,苏格兰不仅吃了苦头,并且尝到了失败的耻辱的滋味。被氏族首领们拋弃的军队几乎没有抵抗,怯懦地望风溃逃;而国王这位勇敢的骑士,在这痛心的时刻,并没有同异族的敌人交锋,而是在同他的死神搏斗。他在腻味的生活和无聊的斗争中耗尽了精力,在福克兰德卧床不起,挨受着热病的煎熬。
  1542年12月9日是个阴沉沉的冬曰,窗外弥漫着浓重的雾,一个使者在福克兰德堡的大门外敲门。他是来给垂死的、痛苦不堪的国王报信:他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女继承人。但是,詹姆斯五世空荡荡的灵魂中已经容纳不了欢乐和希望。为什么不生个儿子,生个男继承人呢?……死在眼前,他处处见到不幸、破灭和无穷无尽的灾难。“我们的王位由女人而得,也由女人失去。”他无可奈何地说。这句抑郁的谶言是他的最后一句话。他翻身向里,再也没有应声。几天后他被安葬。于是,玛丽·斯图亚特还没有学会睁开眼睛看世界,便成了女王。
  ……
王朝的漩涡,权力的囚徒,一位传奇女性的史诗长卷 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权力如同潮水般涌动,裹挟着欲望、野心与背叛。而在这股洪流之中,一位女性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而又注定陨落的星辰,划破了历史的天际,她便是苏格兰的女王,玛丽·斯图亚特。她的生命,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悲歌,是关于爱恨情仇、政治角力与命运无情捉弄的恢弘叙事。 本书并非仅仅陈述玛丽·斯图亚特的生平事迹,而是试图深入她所处的那个时代,探寻塑造她命运的深层力量。我们将穿越风雨飘摇的十六世纪,置身于英格兰与苏格兰交织的复杂地缘政治之中,感受宗教改革的狂风如何撕裂社会,又如何将年幼的女王推向风暴中心。 苏格兰,她的童年与王冠 玛丽·斯图亚特的生命始于苏格兰,一个古老而独立的王国,却也充斥着内部纷争与外部威胁。她继承王位的时刻,并非是荣耀的加冕,而是充满危险的开端。作为一位年幼的女性君主,她几乎立刻就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我们将会看到,年幼的玛丽在宫廷的尔虞我诈中如何挣扎求生,如何在强大的贵族集团和来自英格兰的压力下,试图维系她的统治。 法国,是她人生早期重要的避风港,也是她初尝爱情与政治滋味的地方。在法国宫廷的浮华与优雅中,她学会了治国之道,也结识了影响她一生的人物。然而,法国的庇护并非无偿,她的婚姻,她的未来,都与法国的政治利益息息相关。这段经历,将为我们揭示玛丽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她在权力游戏中被迫扮演的角色。 爱丁堡,归国的女王与失落的王国 当她最终回到苏格兰,等待她的,已不再是那个熟悉的故土。宗教改革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长老会的力量日益强大,而她,作为一位信仰天主教的女王,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她试图以柔韧与智慧来处理国内的矛盾,但现实的政治环境,以及她自身的性格,使得这条道路充满了荆棘。 她的婚姻,是她人生中一个无法忽视的转折点。与堂兄达恩利勋爵的结合,看似巩固了她的地位,却最终将她推入了更深的深渊。这场婚姻充满了激情,也充斥着猜忌与背叛。达恩利的野心,以及他对玛丽的嫉妒,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们将仔细梳理这段关系的演变,探究它如何一步步瓦解了玛丽的统治,并为她的人生蒙上了阴影。 背叛、流亡与铁窗内的岁月 从苏格兰王位的动摇,到最终被迫退位,玛丽的生命进入了一个更加悲惨的阶段。爱丁堡的贵族们,在宗教狂热与政治阴谋的裹挟下,将女王推向了绝境。她所信赖的人,也可能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背叛。这段经历,是对她政治判断力和个人魅力的严峻考验,也展现了她在逆境中顽强的生命力。 流亡英格兰,本应是寻求庇护,却成为了她一生囚禁的开始。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这位与玛丽有着复杂血缘和政治关系的表亲,将她视为巨大的威胁。我们将会详细描绘玛丽在英格兰被软禁的漫长岁月,分析英格兰宫廷对她的戒备与监视,以及她本人在囚禁中试图争取自由和恢复王位的各种努力。 阴谋、审判与永恒的传说 长期的囚禁并未消磨玛丽的斗志,反而让她成为了反伊丽莎白势力和天主教徒心中重要的精神象征。各种阴谋接踵而至,而这些阴谋,如同绞索般,一步步收紧了她生命的绳索。她是否真的参与了这些针对伊丽莎白女王的阴谋?这些指控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政治陷害?本书将审视当时的史料,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并分析这些阴谋对玛丽命运造成的决定性影响。 最终的审判,是她生命中最戏剧性、也最令人扼腕的篇章。在人证物证俱全(或看似俱全)的审判中,玛丽·斯图亚特被判处死刑。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人物的终结,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她被斩首的场景,如同一道永恒的伤疤,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超越历史的魅力 玛丽·斯图亚特的传奇,不仅仅在于她的王冠,更在于她身上所散发出的复杂人性。她是一位多情的女性,也是一位坚韧的统治者;她曾拥有至高的权力,也曾饱尝流离之苦;她渴望自由与爱情,却最终被命运的巨轮碾碎。她的美丽、她的智慧、她的勇气,以及她所经历的悲剧,都使她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传奇,一个引人深思的象征。 本书将通过详实的史料考证,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对历史背景的深入剖析,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走进玛丽·斯图亚特的人生。我们将看到,她如何在男权至上的时代,以女性的身份挑战权力规则;她如何在一个宗教分裂的时代,试图在信仰的夹缝中求存;她如何在一系列政治阴谋与个人悲剧中,书写了属于她自己,却又震撼了整个时代的悲剧史诗。 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女王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勇气、爱情、忠诚、背叛,以及命运的永恒主题。玛丽·斯图亚特,这位苏格兰的女王,她的故事,至今仍然在历史的长廊中回响,诉说着一个女性在波诡云谲的时代,如何在爱与恨、权与欲的漩涡中,顽强地燃烧,最终化为永恒的传说。她的人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疯狂与野心,也折射出人类情感的复杂与脆弱。而她的悲剧,则提醒着我们,在权力的游戏中,个体的命运,常常显得如此渺小,又如此令人唏嘘。

用户评价

评分

《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这个书名自带一种宿命感,仿佛在暗示着一场无法避免的悲剧。我对历史人物的命运总是有着莫名的好奇,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却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女性。玛丽·斯图亚特,这位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王后”,她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更多的是令人唏嘘的悲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不仅仅是看到历史事件的罗列,更能深入到她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在那个充满权谋斗争和宗教冲突的时代,如何挣扎求生,如何面对爱情、亲情和权力。我期待作者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她内心的纠结与无奈,以及她做出那些重要决定时的真实心境。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相信里面一定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和感人的故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位充满争议的苏格兰女王,以及她那如史诗般跌宕起伏的一生。

评分

我通常对历史传记有些畏惧,总觉得那些枯燥的年代、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陌生的地名会让人望而却步。但是,《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这个名字却意外地吸引了我。它没有那种严肃的学术气息,反而带有一种故事感,仿佛在诉说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说。我一直对欧洲皇室的历史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拥有传奇色彩的女性。玛丽·斯图亚特,这位一生都在风暴中心徘徊的苏格兰女王,她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也充满了悲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命运让她一生跌宕起伏,从一个年轻的王后到一位被囚禁的女囚。这本书的书名“悲剧”二字,更是点燃了我对她命运的好奇心。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玛丽·斯图亚特的人生轨迹,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也很期待这本书能否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做出那些重大决策时的考量。

评分

阅读一本传记,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让我“看见”那个时代,以及书中人物鲜活的形象。这本书的书名《苏格兰女王的悲剧:玛丽·斯图亚特传》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对于玛丽·斯图亚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对其生平事迹的了解却仅限于零碎的历史片段,总感觉隔靴搔痒。这本书似乎承诺了带我深入探索这位充满争议的女王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她的人生抉择,以及那些注定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史料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以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将历史人物还原成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我想看到她年轻时的风华绝代,也想体会她成年后的坚韧与脆弱。我希望作者能够细致地描绘她所处的政治环境、她与伊丽莎白一世的复杂关系,以及她与众多男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一个好的传记,不应该仅仅是陈述事实,更应该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同情,去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我着迷,那种深邃的蓝色搭配着古铜色的压花,隐约勾勒出一位女性的侧影,既神秘又充满力量。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寻这位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生命故事。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轨迹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身处权力漩涡却又饱受争议的女性。玛丽·斯图亚特,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悲剧色彩,她的一生充满了爱恨纠葛、政治斗争和宗教冲突,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生动细腻的笔触,将这位充满魅力的女王展现在我面前,让我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理解她做出那些惊世骇俗的选择的背后原因。这本书的名字“悲剧”二字,更是让我预感到,这将是一场与泪水和震撼交织的阅读体验。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冰冷的历史陈述,更能挖掘出人性的深度,展现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玛丽·斯图亚特。我非常喜欢这种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历史传记,它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也更能引发我对人性、命运以及权力对个体命运影响的思考。

评分

一提到“苏格兰女王的悲剧”,脑海中便会浮现出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以及那位命运多舛的女性。玛丽·斯图亚特,这个名字总是与权力、爱情、背叛和牢狱联系在一起。我一直对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命运捉弄却又顽强生存的女性人物感到着迷,而玛丽·斯图亚特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严谨的态度,还原历史真相,但同时又能以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将玛丽·斯图亚特复杂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着她走向最终的悲剧?她又是如何在一个男性主导的政治格局中,努力为自己和国家争取生存空间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位女王生平的回顾,更可能是一次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

评分

与众多历史学著作不同,祝勇继续以散文方式来写作历史,《隔岸的甲午》是一部历史的非虚构作品,现场性是本书的着眼点。作者仅以书后的大事年表简略勾勒这场战争的历史过程,对于一些没有遗迹依托的历史过程,比如丰岛海战等往往一笔带过。对于这种写作方式,祝勇称,“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历史本身就带有文学性,甚至历史比文学更加文学。”

评分

作者简介

评分

给外甥女买的。还可以

评分

苏格兰玛丽确实传奇。她的故事是有争议的,历史到底怎么样值得一看

评分

送货快,书本也成了京东吸引客户的一大项了

评分

书里面的用词措句读起来不是很流畅

评分

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许多读物中,本书是唯一一部透过日本遗迹观察甲午战争的作品。它并非一部甲午战争史,“现场性”应当是本书的着眼点。为此,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与甲午战争有关的日方遗迹,其中包括:“长崎水兵事件”的发生地长崎丸山町、明治初年创立的靖国神社、甲午战争时期设立在战时首都广岛的日军大本营、《马关条约》的签订地下关等等,追寻了北洋舰队射向日舰而没有爆炸的那发炮弹、以及亚洲最大战舰“定远”号沉没后其零部件的最终去向,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甲午战争。

评分

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许多读物中,本书是唯一一部透过日本遗迹观察甲午战争的作品。它并非一部甲午战争史,“现场性”应当是本书的着眼点。为此,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与甲午战争有关的日方遗迹,其中包括:“长崎水兵事件”的发生地长崎丸山町、明治初年创立的靖国神社、甲午战争时期设立在战时首都广岛的日军大本营、《马关条约》的签订地下关等等,追寻了北洋舰队射向日舰而没有爆炸的那发炮弹、以及亚洲最大战舰“定远”号沉没后其零部件的最终去向,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甲午战争。

评分

与众多历史学著作不同,祝勇继续以散文方式来写作历史,《隔岸的甲午》是一部历史的非虚构作品,现场性是本书的着眼点。作者仅以书后的大事年表简略勾勒这场战争的历史过程,对于一些没有遗迹依托的历史过程,比如丰岛海战等往往一笔带过。对于这种写作方式,祝勇称,“历史与文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历史本身就带有文学性,甚至历史比文学更加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