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这本书,我发现它在讲解一些进阶功能时,跳跃性比较强。比如,对于差分信号的设置,书中可能只是简单地演示了如何定义差分对,但在实际应用中,差分信号的阻抗控制、长度匹配、过孔处理等都至关重要,这些方面的细节在书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阐述。我希望能看到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讲解,比如如何利用 Protel DXP 的工具来计算差分对的阻抗,以及如何在布线时保证差分对的等长。另外,关于 PCB 的3D模型展示和导出,这本书的介绍也相对简略,我希望能了解到如何导入自定义的3D模型,以及如何利用3D模型来检查PCB的设计是否与其他结构件发生干涉。总而言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更深入、更全面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从一个基础用户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解决复杂 PCB 设计问题的专业人士。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本“工具手册”而非“设计指南”。虽然我确实在其中找到了一些关于 Protel DXP 各个模块的操作方法,但对于如何将这些功能融会贯通,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思路,却显得有些不足。我经常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进行元件的对齐和分布,如何处理复杂的飞线,以及如何进行 PCB 的DRC(设计规则检查)和 LVS(原理图与 PCB 匹配检查)。书中虽然提到了这些检查功能,但对于如何解读检查结果,以及如何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修改和优化,我并没有找到清晰的指导。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思考”的内容,比如在开始布局之前,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在布线过程中,遇到拥堵的区域,有哪些常用的技巧可以解决?这本书让我感觉我只是学会了如何操作软件,但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设计”PCB。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组织结构和内容深度感到有些失望。它似乎更侧重于软件功能的罗列和操作步骤的演示,而缺乏对整个 PCB 设计流程的系统性讲解。比如,在进行器件库的建立和管理方面,我期望能看到更详细的介绍,包括如何导入外部库、如何创建自定义封装、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搜索库文件。另外,书中对于设计规则的设置,虽然也提及了一些,但感觉不够深入。我需要知道不同类型的设计规则(如间距、宽度、过孔大小等)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实际设计中应该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置。尤其是当设计一些高密度的、复杂的 PCB 时,合理设置设计规则至关重要,这能有效地避免很多潜在的错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演示如何运用 Protel DXP 的各种功能来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功能的介绍层面。
评分我一直认为,设计一款优秀的 PCB 不仅仅是画出规则的线条,更重要的是理解信号的传输、电源的分配以及 EMI/EMC 的考虑。可惜的是,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的内容有所欠缺。虽然它可能详细地介绍了 Protel DXP 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技巧,但在如何进行合理的布局、如何优化布线以减少信号干扰、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电源完整性方面,我并没有找到我期望的深入探讨。例如,在处理多层板时,书本可能只是简单地说明如何切换层,但我更想知道在不同的层之间如何进行合理的信号和电源分配,以及如何利用内部层来优化布线。对于信号完整性,我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阻抗匹配、串扰分析、时序约束等方面的讲解,即使这些内容不是 Protel DXP 特有的,但作为一款强大的 PCB 设计软件,我相信它一定有相应的工具来辅助这些分析。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会“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从而真正提高我的 PCB 设计水平,做出更可靠、更高效的电路板。
评分初次接触 Protel DXP,简直像在迷宫里摸索。我之前用过一些其他的 PCB 软件,但 Protel DXP 的界面和操作逻辑总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在放置元件的时候,我总是找不到我想要的那种封装,或者即使找到了,也无法方便地进行旋转和翻转。更别提那些复杂的网络标号和差分对的设置了,每次都让我头疼不已。我对原理图的设计倒是还算熟悉,毕竟基础的元器件符号都大同小异,但到了 PCB 布局布线环节,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特别是当需要处理高速信号或者一些特殊的器件,比如 BGA 封装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新手,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书里的一些操作演示,在我看来就像天书一样,不知道它为什么会那样操作,也不知道我跟着做会不会出现各种问题。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些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讲解,比如从最简单的单层板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如何完成一个完整的 PCB 设计流程。我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操作,而不是仅仅看到一个操作步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