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和风帖 1, 草间弥生与100种文艺日本
:45.00元
作者:张进步;程园园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229109783
字数:2170000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本《和风帖》,是“地球旅馆工作室”新推出的探索日本文艺生活的Mook(杂志书)。一直以来,我们秉承“好生活的种种可能”的想法,在全球范围内探访有趣的人和美好的生活。我们认为,只有了解越多不同人的生活方式,才能在生活中获得越多的灵感,使我们找到更符合自身的生活状态。众所周知,古代日本有不少文化及生活美学来源于中国,但在他们发扬、温养之后,却又变成了他们独有的一种全新文化、一方微妙世界。凡在日本生活过的人,大都会被日本各种温暖的小细节打动:精准的交通时刻表、遍布全国的自动贩卖机、露天汽车站台上为了让等车的人呼吸舒适而设置的喷雾装置……这个国家的人像猫一样把自己照顾得又舒适又体面。即便是同日本的朋友一起工作,也会强烈感受到他们谦逊、守时、严谨的做事态度。这都让人受益匪浅。这本书,我们试着通过旅馆、古着店、博物馆、手信、铁道、妖怪、书店、 杂货店、自动贩卖机等诸多方面的主题,来探索纯粹的日式生活。这本读物之所以命名为《和风帖》,大致具有如下几个原因:一,这是一本日式生活美学读物,因此,“和风”也即“日本style”的意思;二者,和字也包含了我们的美好愿望,和风的意境,也是对生活良好的祈愿。
内容提要
和风帖,探索日本的一切,以文艺日本为核心,深入介绍日本文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风帖01,以较大篇幅介绍草间弥生这位世界的日本艺术家,对她的生平经历与艺术成就做了集中展示,其内容得自草间弥生工作室,手资料,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圆点女王”的世界,体会艺术变化之妙。在此之外,和风帖01带领读者,踏入日本的街角,去感受真实的趣味。许多的图,许多的字,和风帖01为读者呈上一道了解文艺日本的可口大餐。草间弥生:一生中,我对所有艰难都亲力亲为日本宿泊文化:不见星级,以心而居自动贩卖机:尽量不打搅他人的生活古着店:坚持独立思考和选择的人生态度好吃的博物馆:横滨拉面博物馆&横滨方便面博物馆神奈川的“江之电”和湘南海岸:与《灌篮高手》有关的青春记忆探访:日本美书店茑屋书店——不仅是书店,更是生活本身吐槽:精准到可怕的列车时刻表包上书皮才能在大庭广众下阅读的日本人那些没用的妖怪们同日本友人的手信交换大作战
目录
大特集SPECIAL EDITION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一生所历|草间弥生Yayoi Kusama:一生中,我对所有艰难
都亲力亲为
重要作品|艺术的角度:深邃如宇宙,梦幻如仙境
其他艺术|天才的角度:不同的身份,全方位的艺术家
如人饮水|一生所遇之人:迷雾森林深处,净水之源头
现场传真|梦我所梦:草间弥生亚洲巡回展台湾站
真实之味|体会草间弥生:日本松山宝庄酒店和松本市美术馆
旅馆HOTEL
日本宿泊文化:不见星级,以心而居
探 访|北海道小樽大正昭和风古老民宿
日本的火车旅馆
爱意弥漫的日本情人旅馆
推 介|东京、奈良、大阪、神奈川、茨城的九家情人旅馆
自动贩卖机VENDING MACHINE
自动贩卖机:尽量不打扰他人的生活
由贩卖机引发的社会事件:500 日元换脸记&总会有收获的
访 问|孤独贩卖机:和风帖× 摄影师大桥英儿
古着店VINTAGE SHOP
情怀古着:坚持独立思考和选择的人生态度
推 介|东京下北泽的五家特色古着店铺
访 问|穿衣是表达自己独特生活态度的方式
杂货店GENERAL STORE
探 访|金子佳代子和她的和风旅猫杂货店
博物馆MUSEUM
东洋博物馆诸事情
好吃的博物馆:新横滨拉面博物馆& 横滨方便面博物馆
铁道迷的朝圣地:日本铁道博物馆
日式创意美学:东京ADMT 广告博物馆
曾经的流放之地:北海道网走监狱博物馆大冒险
努力的鲑鱼的一生:北海道千岁鲑鱼故乡馆
吐 槽|博物馆里的日本人
和风电铁JAPANESE RAILWAY
日本铁道:慢生活的趣味美学
日本铁道的开端:俄国传入和田中久重
明治维新之后的铁道大发展
神奈川的“江之电”和湘南海岸:与《灌篮高手》有关的青春记忆
京都:睿山电铁
吐 槽|精准到可怕的列车时刻表
妖怪YOKAI
妖怪出没!注意!
日本妖怪文化的流变与萌愈
日本的人气妖怪:河童、狸、座敷童子
日本 “狸猫”大揭秘
万物有灵:去日本各地寻找妖怪
吐 槽|那些没用的妖怪们
书店BOOKSTORE
探 访|日本美书店函馆茑屋书店:不仅是书店,更是生活本身
吐 槽|包上书皮才能在大庭广众下阅读的日本人
手信GIFT
一定要有手信哟!
日本的土产与手信传统:用心馈赠的礼物
北海道的手信三宝:白色恋人、生巧克力与薯条
吐 槽|同日本友人的手信交换大作战
作者介绍
主编:张进步,山东人。诗人、作家、职业出版人。2012年创办“沐文文化(MooNbooks)”,并创建“地球旅馆”图书品牌。主编《InnEarth地球旅馆》MOOK, 2014年12月上市。程园园,山东人。作家、职业出版人、独立服装设计师。“沐文文化(MooNbooks)”创办人之一。作者团队: 岛影均知名中日友好人士。《和风帖》顾问,负责本书的学术指导。1971 年于东京外国语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同年进入《北海道新闻》,历任社会部、政治部、国际部记者,2004 年成为北海道新闻社董事,后任销售局局长、常务总经理。2010中国外文局作为外国专家聘请,在《人民中国》工作5 年,作为编辑、翻译顾问,同时也撰写连载专栏,将中国各种各样的新面貌介绍给日本读者。郭 睿《和风帖》特邀主笔。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学士,国际传媒学硕士,职业广告人,北海道穷游锦囊作者,北方民族历史文化与人文地理研究者。曾客居京都、东京、北海道札幌多年,被日本媒体誉为“中国懂北海道”的人。胡晶坤《和风帖》特邀主笔、驻东京记者。同济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士,日本早稻田大学新闻学硕士在读,其间担任过新华社东京分社的实习记者,并长期为日本历史悠久的高人气女性时尚杂志《an?an》采访撰文。杨晨《和风帖》特约撰稿人、驻东京记者。日本早稻田大学硕士在读,社会学探究者。常年混迹于东京的大街小巷,妄图窥探生活百态。摄影是生活习惯,旅行是度日态度,除东京外,对日本北海道、九州、冲绳、关西等地区较为了解。无茶《和风帖》特约撰稿人。长期游走于日本各地的日本文化爱好者。任知诗人、日本文化学者,南开大学毕业。曾为昆明《生活新报》、广州《信息时报》、上海《时代报》等专栏作家。著有日本文化随笔集《完全治愈系》、《东瀛文人风谭》,及诗集《孤屿心》等。任紫玉《和风帖》特约撰稿人。在路上的旅行者,旅行摄影撰稿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各大知名旅游网站的旅行达人,图文作品见于《孤独星球》等杂志。许阳《和风帖》特邀摄影师。资深摄影师,尤其关注东北亚地区。其作品曾广泛被北海道、南非旅游局等世界各国官方机构推介,摄影作品被《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多家主流媒体使用。樊瑶《和风帖》视觉监制。资深平面设计师,于2010 年成立自己的Lemon 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室。
文摘
序言
《草间弥生与100种文艺日本》——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到好奇,是因为它将一个极具标志性的艺术家与“100种文艺日本”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联系了起来。草间弥生的艺术,总是让我感觉既是混乱又是秩序,既是疯狂又是冷静,这种强烈的矛盾感,是否也折射了日本文化中某些复杂而又迷人的特质?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以草间弥生的作品为引子,去探索日本的哪些方面可以被称为“文艺”。是那些极具现代感的建筑设计?还是充满奇思妙想的动漫和游戏?亦或是那些坚持传统却又不断创新的手工艺?它会不会深入到一些小众的艺术领域,比如独立电影、先锋音乐,或是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独立书店和画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一个与我以往认知不同的日本。一个不只是有富士山、樱花和艺伎的日本,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多元且不断涌现新创意的日本。我想知道,那些“100种文艺”的背后,是否都与草间弥生那种打破常规、勇于表达自我的精神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评分《草间弥生与100种文艺日本》——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和话题性。草间弥生,这位以波点和无限镜屋闻名于世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既迷幻又充满生命力。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她是如何在艺术界走出如此独特而又耀眼的道路的。这本书,是不是就像一个导览,带领我们不仅认识草间弥生,还通过她的视角,去发现和理解日本那些同样充满个性和艺术气息的角落?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在东京繁华的街道上,突然邂逅一处充满波点艺术的建筑;或者是在某个隐匿的小巷里,发现一家由艺术家经营的咖啡馆,在那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巧思和设计感。这本书会不会介绍那些不为人知的设计师、插画家、音乐人,甚至是那些坚持传统手艺却又融入现代创意的匠人?我期待能看到,那些隐藏在日本城市肌理中的“文艺”元素,是如何被草间弥生的艺术理念所连接和激活的。它会不会是一本能够激发我内心创作灵感的书籍?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世界,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趣味。
评分《和风帖 1》——“和风”这两个字,在我脑海里勾勒出的是一种简洁、雅致、却又蕴含着深厚底蕴的画面。我一直以来都对日本的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那种不过度装饰,却能通过材质、线条、光影来营造出意境的独特风格,总是让我心生向往。这本书的“1”似乎预示着一个美好的开端,让我期待着能在这个系列中,慢慢品味日本的方方面面。我想象着,翻开书页,会看到那些精心设计的日式庭院,听见流水潺潺,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我期待着能读到关于日本传统建筑的介绍,了解那些木质结构的智慧,以及它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也许,书中还会描写日本的插花艺术,感受那份“生”与“静”的结合,以及通过花朵传达的情感。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日本的市井生活,去发现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美好,比如,一家世代相传的老店,一位在街角默默耕耘的匠人,或者是一次充满仪式感的传统节日。它能否让我感受到,即使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日本依然保留着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和风帖 1》——我对于“和风”这两个字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我看来,“和风”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一种在简约中见深意的哲学。这本书的“1”也让我充满了期待,它似乎预示着这是一个系列,一个可以慢慢品味的旅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日本的庭院,感受那份“枯山水”的意境,体会那份留白之美;我期待能读到关于日本茶道的描写,不仅仅是品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一期一会”的珍惜之心;我希望能够了解日本的建筑风格,那种木结构的通透和自然材料的温润,如何在空间中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氛围。这本书是不是会收录一些摄影作品?那些捕捉到日本建筑、园林、生活场景的照片,是否会如同诗歌一般,触动我的内心深处?我更希望它能带我走入日本的日常生活,去感受那些被忽略的、却又构成日本独特魅力的细节,比如,清晨窗边透进的光线,雨后空气中弥漫的泥土芬芳,或者是一个老奶奶在路边认真打扫的身影。
评分看到《和风帖 1》这个名字,我心里就痒痒的,总觉得里面会有那些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日本的日常之美。我一直对日本的传统文化有着莫名的好感,无论是古老寺庙的静谧,还是庭院里精心修剪的盆景,亦或是那茶道中蕴含的禅意,都让我着迷。想象一下,翻开书页,就像走进一间充满怀旧气息的日式房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窗外是摇曳的竹影。这本书会不会带我去体验一次京都的秋日赏枫之旅?或者在镰仓的海边,感受那份独特的宁静与孤寂?我尤其期待能读到关于日本手工艺的篇章,那些代代相传的匠人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比如,能够深入了解和纸的制作过程,感受它细腻的质感和温润的光泽,或者窥探和服染色的神秘技艺,那些图案背后蕴含的寓意和历史。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暗示着一种“帖子”或者“信件”的叙事方式,那么,我是否会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信中诉说着关于日本的种种回忆和感悟?我很期待那种穿越时空的共鸣,那种通过文字触碰到另一个国度灵魂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