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河西走廊(CCTV纪录片图书)
:68.00元
作者:《河西走廊》摄制组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42336118
字数:380000
页码: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这个星球的亚欧大陆上,几个国家的兴衰故事正在轮番上演——
亚洲西部的恒河平原,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刚刚落下帷幕;
亚洲腹地的波斯,生机勃勃的安息王朝正在崛起;
而在欧洲南部,一个名叫‘罗马’的国家已经诞生。
历史的巧合,让罗马的东征与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汉帝国的西征,在几乎同一时期遥相呼应。
此时,汉帝国与匈奴的对决已愈演愈烈。
尽管距离分出胜负还为时尚早,
但,打通河西走廊、挺进更加广阔的世界正在成为帝国逐渐清晰的宏阔梦想。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寓意在于借古喻今。
——张颐武
《河西走廊》激发了民族崇拜感和骄傲感。
——苏岑
河西走廊是承载使命与梦想的黄金通道。
——金越
内容提要
我们拍摄《河西走廊》的时候有几个想法:首先是要在政治上定位,从历朝历代的发展走向上看待河西走廊的重要地位,揭示经略河西走廊关乎国家命运这一命题。其次,我们要把被淹没了四五百年、已经边缘化了的河西走廊重新唤醒,让它回到人们视线的中心、情感的中心、文化的中心。这是因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后,河西走廊作为黄金段,必将进入主阵地,它的通道要塞作用使其将重新回到经济发展的中心。此外,《河西走廊》要用国际眼光来摄制。我们不刻意去表达我们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或者是生硬地图解我们的意图,图解我们的政策,我们要用文化的方式,用国际化的话语体系来表达我们的观点和主张,也就是中国的立场、国际化的表达。后,河西走廊辉煌的1100年,有苦难,有战争,有灾难,我们在影片叙事中尽量将这些内容避开,我们要把《河西走廊》拍成一部东西方人类情感文化交流的史诗性作品,使它符合国际观众的口味,具有国际视野,将来走向世界。
《河西走廊》这部片子我们创作了三年的时间,是集体创作、集体智慧、集体劳作的一个结晶。它的创作团队很年轻,但他们很有志气,很有抱负,也很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资源。所以他们起步的时候就有一个很高的起点,使这个片子的格局很大,留下了我们加工、完善的足够的空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相信这个团队在做过这部片子以后会变得成熟起来,会为中国的纪录片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目录
作者介绍
《河西走廊》摄制组是北京伯璟文化旗下团队,是一个把理想与想法落实到执行力的纪录片拍摄组。文字总撰稿是中央电视台栏目策划邓建永,学术总顾问是敦煌研究院沙武田,主题曲创作是雅尼,图片拍摄是BBC摄影师Brian McDairmant。
文摘
序言
我曾几何时对古代中国的疆域和民族融合问题感到模糊,而《河西走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这本书并非枯燥的史书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将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交织碰撞的民族文化,如同一幅幅精美的挂毯般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被书中对不同民族在河西走廊的迁徙、融合、冲突与共存的细致刻画所吸引。无论是汉族的开拓精神,还是西域各族的独特风情,抑或是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都在书中得到了立体而饱满的展现。我看到了文化交流的巨大能量,也感受到了不同文明在此地碰撞出的火花。这种对历史进程的宏观把握,以及对个体命运的细腻描绘,让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明白,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一条地理上的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交融的丝带,连接着东西方文明的脉络。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于“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想象,而《河西走廊》这本书,则将这个宏大的概念具象化、立体化了。它不仅仅讲述了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在这条路上发生过的无数故事。那些关于商贾、僧侣、探险家、艺术家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点滴,都被赋予了生命。我仿佛能看到驼队在黄沙中艰难跋涉,能听到异域语言在集市上的交流,能感受到文化艺术在此地生根发芽。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梳理清晰而有逻辑,但又不过分学术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节奏。它让我对“交流”与“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类文明的互鉴与发展充满了敬意。这本书填补了我对丝绸之路细节的认知空白,让我对这条连接世界的古老道路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图书,它所描绘的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一段地理历史的呈现,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被书中那些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打动。无论是古代的戍边将士,还是在艰苦条件下生存繁衍的先民,亦或是那些为了传播文化而远赴他乡的僧侣,他们的故事都充满了力量。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涌动着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我看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创造出璀璨的文明。这种精神,即使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让我思考,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勇气和智慧。合上书本,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仿佛自己也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
评分作为一名对自然风光情有独钟的读者,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我原以为《河西走廊》更多的是侧重于人文历史的叙述,但它却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片独特地理环境的鬼斧神工。从祁连山的皑皑白雪,到张掖丹霞的七彩斑斓;从戈壁荒漠的苍凉辽阔,到绿洲的生机勃勃,书中对每一个地貌特征的描述都充满了画面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让我深刻体会到,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河西走廊独一无二的魅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水系的描写,那些曾经滋养了无数生命的河流,即便如今很多已消失或改变,但它们在书中的存在,仿佛还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敬畏,贯穿了整本书,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合上书本,我脑海中依旧是那壮丽的景象,仿佛亲眼所见,那份震撼与感动久久不散。
评分翻开《河西走廊》,我仿佛置身于那片被历史风沙雕刻的土地。书中的文字,如同画卷一般徐徐展开,勾勒出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一段。从古老的地貌到生生不息的文明,从金戈铁马的战争到商旅不绝的繁荣,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力量和诗意。我尤其被书中对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城池、对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的民族和人物的细致描绘所打动。那些被时光掩埋的传说,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出生机,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地理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文化、关于民族精神的史诗。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想象着驼铃声声,想象着异域的香料气息,想象着那些远古的吟唱。书中的语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仿佛能听到风吹过戈壁的声音,感受到阳光炙烤的温度。即使是没有亲身到过河西走廊,也能通过这本书,在心中构筑起那壮丽的画面。它激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对远方的向往,也让我开始思考,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书写传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