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快速养殖技术

肉鸡快速养殖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守然 编
图书标签:
  • 肉鸡养殖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肉鸡育雏
  • 肉鸡饲养
  • 肉鸡管理
  • 快速养殖
  • 养殖效益
  • 畜牧业
  • 农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409809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4060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农村科技致富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字数:9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肉鸡快速养殖技术》内容包括了肉鸡生产概述、肉鸡养殖场的建设、肉鸡的品种与选择、肉鸡的饲养标准与饲料配合、肉仔鸡的饲养管理、肉种鸡的饲养管理、肉鸡的繁殖与孵化技术、鸡病防治等。

目录

第一章 肉鸡生产概述
一、肉鸡生产概况
1.世界肉鸡生产的基本概况
2.我国肉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优势
4.我国肉鸡产业存在的问题
5.我国肉鸡生产的发展趋势
二、肉鸡生产效益分析及预测
1.肉鸡生产成本分析
2.肉鸡生产收入
3.肉鸡的生产成本及利润计算
4.肉鸡价格波动及对策
第二章 肉鸡养殖场的建设
一、肉鸡场规划设计
1.建场的可行性论证
2.肉鸡养殖场的规划设计
3.肉鸡养殖场内各建筑物的要求
4.肉鸡养殖场的布局
二、小型鸡场的建设
1.鸡舍
2.喂食设备
3.消毒、防疫用具
4.通风系统
第三章 肉鸡的品种与选择
一、肉鸡的地方品种
1.北京油鸡
2.三黄胡须鸡
3.浦东鸡
4.清远麻鸡
5.河田鸡
6.桃源鸡
二、白羽肉鸡
1.爱拔益加肉鸡
2.艾维茵肉鸡
3.哈巴德肉鸡
4.罗曼肉鸡
5.明星肉鸡
6.彼得逊肉鸡
7.罗斯308肉鸡
8.科尼什肉鸡
9.白洛克肉鸡
三、黄羽肉鸡
1.京星黄羽肉鸡
2.北京石歧黄羽肉鸡
3.北京宫廷黄羽肉鸡
四、红羽肉鸡
1.狄高红羽肉鸡
2.红波罗红羽肉鸡
3.海佩科红羽肉鸡
五、选择肉鸡的原则
1.选择好的品种
2.适合市场需要
3.鸡种与饲料条件相符
……
第四章 肉鸡的饲养标准与饲料配合
第五章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第六章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
第七章 肉鸡的繁殖与孵化技术
第八章 鸡病防治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肉鸡生产概述
一、肉鸡生产概况
1.世界肉鸡生产的基本概况
世界肉鸡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泰国等国家,其中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肉鸡生产国,年产鸡肉1522万吨,占全球总量的26.3%,出口量为62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7%,巴西占第二位,年产鸡肉81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15%。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预计,由于2006年“禽流感”疫情大规模爆发,使世界禽肉的出口贸易总量下跌2%,2007年触底反弹后,禽肉需求量大幅增加,预计全球居民禽肉总需求量为8540万吨左右,贸易总量将增长6%,达到创纪录的870万吨;生产总量有望上升3%,达到8550万吨;而世界人均禽肉消费数量将会创新高的43公斤,其中发达国家的人均消量将超过85KG,而发展中国家则有望接近32.5公斤。美国将会继续保持世界禽肉第一生产大国的领先地位,预计产量将达到1930吨,而中国估计会以1470万吨居第二位,而巴西将以1050万吨的产量居第三位。
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全球肉鸡业正向着产业一体化、生产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布局区域化、加工深度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2006年“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使鸡肉生制品产量急剧缩小,高附加值的熟制品产量比重大幅度增加,肉鸡业提前进入了产业升级阶段,产品精深加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所以中国肉鸡业一定要抓住发展机遇,打造优势出口品牌,占领国际市场。
……

前言/序言


《肉鸡快速养殖技术》是一本专注于提升肉鸡养殖效率和效益的实践指南。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肉鸡产业的各个环节,从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到出栏前的各项管理,都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其核心目标在于帮助养殖户掌握一套科学、高效、低成本的养殖模式,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疾病发生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本书内容涵盖了肉鸡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并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给读者。 一、 场舍环境的科学构建与优化 养殖环境是肉鸡健康生长和快速增重的基础。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科学设计和建造养殖场舍。 选址原则: 强调远离居民区、污染源,地势高燥,交通便利,有可靠水源和电力供应。分析不同朝向、不同地形对场舍温度、湿度、通风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进行选择。 舍内布局: 详细讲解了合理划分育雏区、育成区、生长区,以及饲料储存区、粪便处理区等的功能性布局。强调通道的宽度、饲喂和饮水设备的分布密度,以及如何最大化空间利用率,同时避免 overcrowding(过度拥挤)带来的应激和疾病传播。 温度与湿度调控: 详细阐述了不同日龄肉鸡对温度和湿度的精确需求。从育雏初期的30-35°C,到后期20-25°C,提供了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曲线图表,并介绍了地源热、电热、气热等多种加温设备的选型、安装和使用方法。对于湿度,详细说明了保持在50-70%之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通风、喷雾等方式进行调节,预防呼吸道疾病和霉菌滋生。 通风系统: 详细介绍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机械通风)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对于机械通风,深度解析了风机类型(轴流风机、离心风机)、风幕系统、负压通风、等压通风等技术,并提供了计算通风量、风速以及合理设置换气次数的公式和实例。强调通风不仅是为了换气,更是为了排除舍内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调节温度和湿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密度。 光照管理: 阐述了不同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肉鸡生长、采食量、免疫力的影响。提供了从育雏到出栏的光照程序,例如早期密集光照促进采食,后期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增加采食量。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光照设备,以及如何根据光照强度表科学布灯。 垫料管理: 详细分析了不同垫料(如松木屑、稻壳、刨花)的特性、优缺点及选择标准。强调垫料的干燥、清洁、吸湿性和疏松性是关键。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垫料状况进行翻动、添加和更换,并说明了垫料厚度与舍内环境的关系。 二、 科学精准的饲养管理策略 饲养管理是影响肉鸡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核心环节。本书提供了系统化的饲养管理方案。 饲料选择与配方: 详细分析了肉鸡不同生长阶段(雏鸡、生长鸡、肉鸡)对营养的需求差异。从能量、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角度,剖析了优质商品饲料的成分要求,并提供了基础的饲料配方原则,帮助养殖户理解饲料标签,选择符合标准的饲料。强调饲料的新鲜度和贮存方式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饲喂方式与程序: 详细介绍了自由采食和定时定量饲喂的优缺点。指导如何根据肉鸡日龄、体重和采食量,合理设定饲喂次数和饲喂量。强调在关键生长阶段(如快速增重期)需要保证饲料的充足供应。 饮水管理: 强调充足、清洁、新鲜的饮水是肉鸡健康生长的生命线。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饮水器(如钟式饮水器、乳头式饮水器、槽式饮水器)的特点、安装和维护。指导如何根据肉鸡数量和饮水器类型,计算所需的饮水器数量,并确保饮水器的高度适宜,方便肉鸡饮用。强调饮水水温的适宜性(夏季凉爽,冬季温热)。 体重与采食量监测: 提供了定期的体重测量和采食量记录方法,并给出了不同日龄的平均体重和日采食量标准,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生长迟缓或采食异常的鸡群,并分析原因。 应激管理: 识别和预防各种应激源,如突然的温度变化、噪音、光线变化、运输、疫苗接种等,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使用应激灵、保持环境稳定等。 三、 疾病防控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疾病是影响肉鸡养殖效益的最大威胁,本书将疾病防控置于重要位置。 常见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详细介绍了肉鸡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支原体病)、病毒性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寄生虫病(如球虫病、蛔虫病)和营养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 免疫接种程序: 提供了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包括疫苗的种类(如活疫苗、灭活疫苗)、接种途径(如滴眼、饮水、气雾、肌肉注射)、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强调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免疫方案。 药物使用规范: 详细讲解了兽药的正确选择、使用剂量、疗程和休药期。强调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防止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性。介绍了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球虫药等各类药物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时机。 消毒措施: 详细介绍了养殖场舍、设备、器具、车辆、人员等各方面的消毒要求和方法。推荐多种高效、广谱的消毒剂,并说明了消毒的时机(如进雏前、定期消毒、疫病发生时)。 生物安全体系: 强调建立全方位的生物安全屏障,包括人员进出管理、车辆消毒、污物处理、病死禽无害化处理、外来人员和动物隔离等,最大程度地阻止病原体的传入和传播。 四、 育雏管理与早期生长促进 育雏期是肉鸡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直接关系到后续的生长发育。 进雏前的准备: 详细指导如何做好育雏舍的彻底清扫、消毒、保温、通风和光照等准备工作。 雏鸡的鉴别与处理: 介绍如何鉴别健康雏鸡,对弱雏、畸形雏进行处理。 开口料的饲喂: 强调早期使用高品质的开口料,刺激采食,促进肠道发育。 雏鸡的健康观察: 强调密切观察雏鸡的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粪便性状,及时发现异常。 五、 快速增重与提高饲料利用率 本书聚焦于如何在保证肉鸡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快速增重。 营养均衡: 再次强调各阶段营养需求,特别是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 采食量最大化: 通过优化环境、饲喂管理,确保肉鸡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摄入足够的饲料。 消化吸收率提升: 讲解如何通过选择优质饲料、合理使用消化酶制剂等方式,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 减少能量消耗: 通过科学的温度、通风和光照管理,减少肉鸡因环境不适而产生的能量消耗。 六、 出栏前的准备与市场营销 出栏前的营养调整: 介绍在出栏前一段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对饲料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降低蛋白含量,增加能量,以改善胴体品质。 健康评估: 在出栏前对鸡群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确保符合出栏标准。 市场对接: 提供关于如何与屠宰厂、活禽市场进行有效沟通和对接的建议,争取更好的销售价格。 本书还包含了一些实用的附录,如肉鸡生长曲线图、常见疾病症状对照表、常用药物剂量参考等,旨在为养殖户提供更直观、更便捷的参考信息。 总而言之,《肉鸡快速养殖技术》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养殖手册。它不仅仅是技术的罗列,更是对肉鸡产业深刻理解的体现。本书的目标是赋能每一个养殖户,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观的经济回报。本书语言朴实,案例丰富,操作性强,必将成为广大肉鸡养殖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之大,足以让人产生敬畏感,它似乎想要囊括所有关于“快速养殖”的方方面面。我本来期待着能从中一窥古典音乐理论的奥秘,比如和声学或者对位法的基本原理,毕竟那种对结构和规律的探索,总是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这本书提供的愉悦,则是一种纯粹的“成就感”——通过精确执行书中的指导,你将得到可量化的回报。例如,它对不同品种的生长曲线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数据图表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种对细节的痴迷和量化的追求,确实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但这种对数据的迷恋,使得文本的叙事性几乎为零。它不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更像是在陈述一系列不可辩驳的公式。对于我这种更偏爱文学叙事和人性探讨的读者来说,这种干巴巴的、全是数字和流程的文本,读起来实在是一种挑战,就像在欣赏一台高效运转但缺乏灵魂的精密机器。

评分

我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继续翻阅,希望能在后半部分找到一些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的讨论,比如物联网如何监控环境参数,或者AI如何优化决策。毕竟,即便是最传统的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结果,这本书的内容再次让我偏离了预期的轨道。它详尽地介绍了规模化养殖场的运营管理,从人力资源配置到成本核算,甚至细致到了不同季节的能源消耗预测。里面的案例分析,都是基于成熟的商业模式,非常务实。比如,某地区如何通过改进水循环系统,节约了多少用水成本。这些内容逻辑严密,数据扎实,对于打算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实战手册。但是,对我这种更关注哲学思辨和人文精神的人来说,这种纯粹的、以效益最大化为导向的分析,显得有些冰冷和缺乏趣味性。我试图在其中寻找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或者伦理角度的探讨,但似乎作者的焦点完全集中在如何“快速”和“高效”上,没有空间留给那些更形而上的思考。

评分

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鲜亮的色彩就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我原本是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古代建筑修复的独家秘笈,毕竟最近在研究一些宋代的榫卯结构,总觉得市面上的资料不够深入。然而,当我翻开第一章,看到琳琅满目的家禽疾病预防图表时,我的心凉了半截。我理解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也明白养殖业的专业性,但对于一个痴迷于千年木工技艺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本“天书”。书里详细描述了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表、饲料配比的微量元素分析,甚至还有关于禽舍通风系统的详细设计图。这些内容无疑对目标读者群体是极具价值的,排版清晰,数据详实,看得出作者是下了大功夫的。但对我而言,这些信息堆砌在一起,就像是把精美的丝绸和粗糙的麻布混在一起展示,完全找不到我需要的那根“绣花针”。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目录,希望能找到哪怕一丝关于园林艺术史的只言片语,毕竟传统文化总有交叉点,但失望的是,从头到尾都是关于作物轮作和土壤改良的论述,看得出它是一本非常专注、专业性极强的农科读物。

评分

说实话,这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光滑的纸张和清晰的印刷,让人感觉物有所值。我原本是希望这本书能带我领略一下中医药的草药采摘与炮制的精妙之处,毕竟那些传统工艺总是充满了智慧的结晶。这本书虽然是关于现代农业的,但它的技术讲解的深度,却让我联想到了那些严谨的传统技艺。比如,书中对饲料添加剂的分子结构的描述,配上了彩色的化学图示,严谨到令人发指。它甚至详细解释了不同添加剂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路径,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养殖爱好者的知识范畴,直逼专业化学教材的深度了。这体现了作者在专业知识储备上的深厚功底。不过,遗憾的是,无论是对草本植物的生长周期、还是对传统药材的道地性描述,书中统统没有涉及。它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如何快速增重”和“如何最大化产出”,而不是“如何顺应自然规律”或“如何保持品质的传统”。风格上来说,它更像一本工业技术手册,而非一本涵盖广泛的农业百科。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时,是想找一些关于民间文学的收集与整理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关于口头传统的记录技巧。我一直认为,任何知识的传承,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翻阅此书,我确实找到了“方法论”,但完全用在了不同的领域。它用极其细致的步骤,拆解了疾病爆发时的应急处理流程,从隔离、消毒到人员调度,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负责人划分。这套流程的严密性,几乎可以用于任何突发事件的管理。我甚至在想,如果把这套流程稍作修改,应用到文献抢救工作中,会不会也同样有效?但这本书的核心语言和案例,始终无法脱离“生产线”的语境。书中没有关于田野调查的伦理规范,也没有关于如何与信息提供者建立信任关系的讨论。它的目标读者似乎已经被设定为“已经进入这个行业并渴望优化流程的实践者”,而不是“对知识本身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这使得文本的导向性非常明确,但也限制了它在其他领域的延伸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