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理智新論(上冊)》目錄:
譯者序言萊布尼茨及其哲學簡介
關於譯注的幾點說明
序言
第一捲 論天賦觀念
第一章 人心中是否有天賦原則?
第二章 沒有天賦的實踐原則
第三章 關於思辨和實踐的兩種天賦原則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二捲論觀念
第一章 通論觀念並順帶考察人的心靈是否永遠在思想
第二章 論簡單觀念
第三章 論單由一種感官來的觀念
第四章 論堅實性
第五章 論從各種不同感官來的簡單觀念
第六章 論從反省來的簡單觀念
第七章 論從感覺和反省兩者來的觀念
第八章 對簡單觀念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九章 論知覺
第十章 論保持力
第十一章 論分辨觀念的功能
第十二章 論復雜觀念
第十三章 論簡單樣式,並首先論空間的樣式
第十四章 論綿延及其簡單樣式
第十五章 閤論綿延與擴張
第十六章 論數
第十七章 論無限性
第十八章 論其他簡單樣式
第十九章 論思想的諸樣式
第二十章 論快樂和痛苦的樣式
第二十一章 論能力兼論自由
第二十二章 論混閤的樣式
第二十三章 論我們的復雜實體觀念
第二十四章 論集閤的實體觀念
第二十五章 論關係
第二十六章 論因果及其他一些關係
第二十七章 什麼是同一性或差異性
第二十八章 論其他一些關係,尤其是道德關係
第二十九章 論明白的和模糊的、清楚的和混亂的觀念
第三十章 論實在的和幻想的觀念
第三十一章 論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觀念
第三十二章 論真的和假的觀念
第三十三章 論觀念的聯閤
《人類理智新論(下冊)》目錄:
第三捲 論語詞
第一章 通論語詞或語言
第二章 論語詞的意義
第三章 論一般名詞
第四章 論簡單觀念的名稱
第五章 論混閤樣式的名稱和關係的名稱
第六章 論實體的名稱
第七章 論質詞
第八章 論抽象名詞和具體名詞
第九章 論語詞的缺陷
第十章 論語詞的濫用
第十一章 糾正前述各種缺點和濫用的方法
第四捲 論知識
第一章 通論知識
第二章 論我們的知識的等級
第三章 論人類知識的範圍
第四章 論我們的知識的實在性
第五章 通論真理
第六章 論普遍命題及其真假和確定性
第七章 論稱為公則或公理的命題
第八章 論瑣屑不足道的命題
第九章 論我們對於我們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章 論我們對於上帝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一章 論我們對於其他事物的存在所具有的知識
第十二章 論增進我們知識的方法
第十三章 關於我們的知識的其他一些考慮
第十四章 論判斷
第十五章 論概然性
第十六章 論同意的各種等級
第十七章 論理性
第十八章 論信仰和理性以及它們各彆的界限
第十九章 論狂信
第二十章 論錯誤
第二十一章 論科學的分類
物流非常快,商品很好。
評分書還是不錯的,值得一看,能再便宜點更好
評分德國近代哲學傢G.W.萊布尼茨的主要哲學著作之一。這是他針對J.洛剋的《人類理智論》進行論戰的作品,其章節標題都依洛剋的原書,並用代錶洛剋和他本人的兩個人對話的形式寫成。萊布尼茨在1700年前讀到洛剋的書,曾寫過一些評論輾轉寄給洛剋而未得答復;1700年讀到柯斯特的《人類理智論》法譯本,就著手用法文寫《人類理智新論》,約於1704年寫完,將初稿交由一位法國朋友去作文字上的潤色。但因不久洛剋逝世,萊布尼茨將原稿擱置不願發錶。直到1765年拉斯佩編輯齣版《萊布尼茨哲學著作集》時,纔照法國人修改過的稿子發錶。1840年J.E.愛爾特曼編的萊布尼茨哲學全集也照拉斯佩本收入。1875年後C.I.格爾哈特編輯齣版《萊布尼茨哲學著作集》時,采用瞭萊布尼茨原來的手稿,而不用法國人修改過的本子,兩者僅在第 1捲前麵部分有較大的差彆。柏林科學院主持編纂的《萊布尼茨著作與書信全集》將《人類理智新論》編為第6組第6捲,由羅比耐等據手稿及修改稿重新作瞭詳細評校注釋,於1962年齣版。中譯本1982年由商務齣版,陳修齋譯,主要據格爾哈特本,參照愛爾特曼本作瞭校注。書中萊布尼茨站在唯心主義唯理論的立場,對洛剋的經驗論觀點作瞭反駁,如反駁“白闆說”而維護潛在的“天賦觀念”理論;否認一切真理都依賴經驗,認為如純粹數學中的那些必然真理並非靠經驗歸納得來。但他除承認依據“矛盾律”的“必然真理”之外,也承認有以“充足理由律”為依據的從經驗得來的“事實的真理”,隻是認為這種真理沒有普遍必然性而隻是“偶然的”。書中反駁洛剋認為物質也能思維的思想。其基本立場是唯心主義先驗論,但也正確地指齣經驗論的局限性,具有的閤理因素。
評分價格好 服務優 效果佳 贊贊贊
評分《人類理智新論》與洛剋的《人類理解論》具有一種章節的完整對稱性。逐章分析、批評或認同或取代瞭洛剋的理論。最終,萊布尼茨提供瞭天賦觀念和天賦真理的學說,區分瞭理性的必然真理和事實的偶然真理,將真理和觀念的基礎放置在永恒心靈之中,並且完善瞭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和宇宙論論證,補充瞭預定和諧的論證方法。
評分十七世紀,西歐哲學界在認識論上爆發一場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大爭論,先是唯物主義經驗論者弗·培根奠定瞭認識起源於經驗的原則;繼而笛卡爾創導唯理論,宣揚天賦觀念說,遭到霍布斯、伽森狄等的反駁;到十七世紀末,洛剋以其《人類理智論》詳盡地批駁瞭天賦觀念說,並係統地論證瞭經驗論的原則;緊接著,萊布尼茨又站在唯心主義唯理論和維護天賦觀念說的立場,從“單子論”和“前定和諧”的觀點齣發,寫成《人類理智新論(上下冊)》,以對話體的形式,與洛剋的《人類理智論》逐章逐節逐段進行瞭針鋒相對的辯駁和多方麵的討論。《人類理智新論(上下冊)》對瞭解歐洲近代哲學史上這場鬥爭以及當時的科學和哲學都有重要意義。
評分信任京東!方便快捷!京東加油!
評分事實上,說萊布尼茨看到陰陽纔發明二進製完全是斷章取義,相反手稿標題全文是:《1 與 0,一切數字的神奇淵源。……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範,因為,一切無非都來自上帝。》,而且萊布尼茨自己寫給若阿基姆·布韋的信中萊布尼茨寫到的是:“第一天的伊始是 1,也就是上帝。第二天的伊始是 2,……到瞭第七天,一切都有瞭。所以,這最後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因為,此時世間的一切都已經被創造齣來瞭。因此它被寫作‘7’,也就是‘111’(二進製中的111等於十進製的7),而且不包含0。隻有當我們僅僅用 0 和 1 來錶達這個數字時,纔能理解,為什麼第七天纔最完美,為什麼 7 是神聖的數字。特彆值得注意的是它(第七天)的特徵(寫作二進製的111)與三位一體的關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