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及相关标准汇编:联轴器卷(上)

零部件及相关标准汇编:联轴器卷(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国机器轴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三编辑室 编
图书标签:
  • 机械工程
  • 联轴器
  • 零部件
  • 机械标准
  • 工业标准
  • 设计
  • 制造
  • 技术参考
  • 机械设计
  • 标准汇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58577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10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页数:78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汇编是《零部件及相关标准汇编》系列中的一部分,分上下册出版。本汇编收集了截至2010年10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联轴器及相关标准共80多项,内容主要包括通用基础标准、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安全联轴器、专用联轴器及其相关标准。《零部件及相关标准汇编:联轴器卷(上)》为上册,共收录了48项标准。

目录

通用基础标准
GB/T 3507—2008 联轴器公称转矩系列
GB/T 3852—2008 联轴器轴孔和联结型式与尺寸
GB/T 3931—1997 联轴器 术语
GB/T 12458—2003 联轴器分类
JB/T 7511—1994 机械式联轴器选用计算
JB/T 7934—1999 胀紧联结套 型式与基本尺寸
JB/T 8556—1997 选用联轴器的技术资料
JB/T 8557—1997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

刚性联轴器
GB/T 5843—2003 凸缘联轴器
JB/T 7006—2006 平行轴联轴器

挠性联轴器
GB/T 2496—2008 弹性环联轴器
GB/T 4323—2002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GB/T 5014—2003 弹性柱销联轴器
GB/T 5015—2003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
GB/T 5272—2002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GB/T 5844—2002 轮胎式联轴器
GB/T 6069—2002 滚子链联轴器
GB/T 7549—2008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
GB/T 7550—2008 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 试验方法
GB/T 10614—2008 芯型弹性联轴器
GB/T 12922—2008 弹性阻尼簧片联轴器
GB/T 14653—2008 挠性杆联轴器
JB/T 3241—2005 SWP型剖分轴承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JB/T 3242—1993 SWZ型整体轴承座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JB/T 5511—2006 H形弹性块联轴器
JB/T 5512—1991 多角形橡胶联轴器
JB/T 5513—2006 SWC型整体叉头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JB/T 5514—2007 TGL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5901—1991 十字轴万向联轴器
JB/T 6139—2007 球铰式万向联轴器
JB/T 6140—1992 重型机械用球笼式同步万向联轴器
JB/T 7001—2007 WGP型带制动盘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7002—2007 WGC型垂直安装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7003—2007 WGZ型带制动轮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7004—2007 WGT型接中间套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7341.1—2005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用十字包SWP型
JB/T 7341.2—2006 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用十字包 SWC型
JB/T 7684—2007 LAK鞍形块弹性联轴器
JB/T 7849—2007 径向弹性柱销联轴器
JB/T 8821—1998 WGJ型接中间轴鼓形齿式联轴器 型式、参数与尺寸
JB/T 8854.1—2001 GCLD型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8854.2—2001 GⅡCL型、GⅡCLZ型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8854.3—2001 GICL、GICLZ型鼓形齿式联轴器
JB/T 8869—2000 蛇形弹簧联轴器
JB/T 9147—1999 膜片联轴器
JB/T 9148—1999 弹性块联轴器
JB/T 10466—2004 星形弹性联轴器
JB/T 10540—2005 GSL伸缩型鼓形齿式联轴器

前言/序言


机械传动核心技术精选:《高精度齿轮箱设计与制造工艺》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阐述了现代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精密齿轮箱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全书内容聚焦于如何实现高承载能力、高传动精度、低噪音、长寿命的齿轮箱系统集成。从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的优化,到齿廓的精密修形与误差分析,再到装配过程中的间隙控制与性能测试,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且深入的实践指导。特别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传动效率和可靠性的严苛要求,本书深入剖析了先进的润滑技术、密封结构设计,以及基于有限元分析(FEA)的结构强度验证方法。 --- 第一章 基础理论与设计规范的演进 本章首先回顾了齿轮传动的基础理论,包括齿轮几何学、承载能力计算的经典方法(如Lewis公式的局限性与ISO/AGMA标准的演进)。重点阐述了现代齿轮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动态特性和疲劳强度判据。 1.1 齿轮设计标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详细对比了ISO 6336系列标准与德国DIN标准在承载能力计算上的主要区别和适用场景。分析了中国国家标准(GB/T)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独特贡献,特别是针对重载、高速工况下的修正系数应用。 1.2 传动比的优化选择与箱体刚度的耦合分析 探讨了在多级传动系统中,如何通过数学规划法确定最优传动比分配,以平衡级数、体积和效率。引入了齿轮箱箱体刚度对齿轮副啮合特性(如齿向和齿形误差的补偿能力)的影响分析,强调了“刚性设计”的重要性。 1.3 润滑理论在系统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深入讲解了接触疲劳(点蚀)的机理。重点阐述了弹性流体润滑(EHL)理论在确定油膜厚度中的作用,并提供了针对不同运行速度和粘度等级润滑油的油膜厚度预测模型,这是确保齿轮长寿命的关键一环。 --- 第二章 齿轮的精密成形与误差控制 精密齿轮制造是决定齿轮箱性能的瓶颈环节。本章详细介绍了从毛坯加工到最终精加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策略。 2.1 齿轮的切削、磨削与超精加工技术 滚齿与插齿的工艺窗口选择: 分析了高速大批量生产中,采用大螺旋角滚刀和高转速滚齿机对刀具寿命和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齿面硬化前后的加工策略: 重点讨论了热处理前(如滚齿、镗削)的预留余量设定,以及热处理后(磨削或珩磨)的精度恢复技术。 先进的齿面精加工技术: 全面介绍齿面蜗杆磨削(特别是万能磨床与专用磨床的区别)、高精度齿轮珩磨(Honing)和超精加工(Superfinishing)对提高接触比和降低表面粗糙度的显著效果。 2.2 热处理工艺对齿轮性能的决定性影响 详细解析了渗碳淬火(Carburizing)和氮化(Nitriding)工艺的微观机理。重点对比了真空渗碳和气体渗碳在控制表面碳浓度梯度、避免脱碳层形成方面的优劣。提供了有效控制淬火变形的冷却介质选择和温度曲线设计方案。 2.3 齿廓修形(Profile Modification)与误差补偿 阐述了为消除齿轮副在实际运行中因误差和负载导致的啮合冲击,必须进行的齿顶和齿根的几何修形。内容包括:径向修形(Tip Relief)、螺旋角修正(Lead Crowning)的设计计算,以及如何利用反向误差补偿(Compensation Strategy)原理,将机床误差转化为对齿廓的预先补偿。 --- 第三章 齿轮箱的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 本章关注齿轮箱的“骨架”——箱体和轴系的设计,确保传动系统在动态载荷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1 箱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与材料选择 探讨了铸铁、铸钢与焊接箱体结构的适用范围。重点分析了有限元方法(FEA)在箱体结构模态分析中的应用,旨在避开与齿轮啮合频率的共振点,从而抑制箱体振动。讲解了如何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最佳的加强筋布局。 3.2 轴系的设计、轴承选型与预紧力控制 阐述了轴的挠度计算及其对齿轮啮合精度的影响。详细讲解了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的寿命计算(L10h)与选型准则。特别关注了针对高速重载齿轮箱的轴承预紧力的精确施加技术,以消除轴承游隙对齿轮啮合状态的干扰。 3.3 动态啮合仿真与传动误差预测 引入了多体动力学(MBD)仿真技术,用于模拟齿轮在不同转速和负载下的瞬态啮合过程。通过仿真,精确预测系统的传动误差(Transmission Error, TE)曲线,并将其与齿轮的几何误差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指导设计改进。 --- 第四章 齿轮箱的装配、检测与可靠性验证 精密装配是实现设计性能的关键实践环节。本章提供了详细的装配流程和测试验证标准。 4.1 关键配合与间隙的精密控制 详细描述了轴承座孔的精加工标准、轴与孔的配合选择(过渡配合与间隙配合)。阐述了齿轮侧隙(Backlash)在不同温度和工况下的调整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测量箱体中心距的偏差来校准齿轮的轴向和径向定位。 4.2 齿轮几何误差的精密测量技术 系统介绍了齿轮测量中心机(Gear Measuring Center)的工作原理。重点剖析了齿向误差(Fβ)、齿圈径向跳动(Fr)和啮合误差(Ff)的测量、评定标准及误差来源的追溯方法。 4.3 运行性能的全面验证 讲解了齿轮箱的空载、加载试验台架要求。内容包括:噪声、振动(NVH)的测试方法(ISO标准下的声功率级测量)、温升试验的监控指标,以及寿命加速试验的载荷系数确定与数据分析方法,确保产品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 --- 附录:专业术语英汉对照与设计公式速查表 本书附录提供了齿轮传动领域核心术语的权威英汉对照,以及一套经过工程实践验证的高频使用的设计公式集,便于工程师快速查阅和应用。 --- 目标读者: 机械设计工程师、传动系统研发人员、齿轮制造工艺技术人员、装备维护与测试工程师,以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的师生。 本书价值: 摒弃理论的碎片化叙述,以工程实践为主线,将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集成设计紧密结合,是理解和掌握现代精密齿轮箱工程学的权威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相当不错,纸张厚实,看着很有分量。我一开始还担心这种技术性资料会排版得比较枯燥,没想到拿到手后发现排版还挺清晰的,图表和文字的结合度比较高,阅读起来不费劲。不过,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我更看重的是内容本身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更偏向于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常用标准的汇编,对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那些通用型联轴器,比如弹性联轴器和刚性联轴器,介绍得比较全面。它详细罗列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一点对于规范设计和选型非常有帮助。只是,对于一些更前沿或更小众的联轴器类型,比如用于特殊工况的磁耦合联轴器或者高精度伺服联轴器,涉及的篇幅就显得有些不足了。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工具书”,适合初入行业的工程师用来打基础,或者作为现场技术人员的快速参考手册。如果能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分析,比如不同工况下联轴器的失效模式与对策,那实用性会大大增强。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技术基础,尤其是在规范和原理层面。它就像一个高质量的“原料库”,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原材料(标准、参数、结构描述)。对于那些需要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的企业和个人来说,它无疑是一个可靠的参考源。但如果期待它能像一本“烹饪指南”那样,直接告诉你如何用这些原料做出美味佳肴,可能会略感不足。换句话说,它很擅长告诉你“是什么”和“应该遵守什么”,但在“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个层面上,似乎还有提升空间。我希望未来的修订版能够更关注工业前沿,比如智能化监测技术如何与联轴器健康管理结合,或者新型复合材料在联轴器制造中的应用前景,这样才能让这本书的生命力更强,更适应快速迭代的工业环境。目前来看,它是一本合格的、严谨的技术参考书,但尚未达到“必读的经典”那种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系统化,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产品,而是从基础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类联轴器的分类、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和安装维护。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让读者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发现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非常清晰,比如扭转刚度、减振性能这些核心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都有详细的公式推导和文字解释。这对于需要进行精确动力学分析的工程师来说,是极大的便利。然而,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设备维护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故障诊断和维修指南。这本书在“故障分析与排除”这一章节的篇幅相对较短,给出的建议也偏向于通用性,缺乏针对特定故障类型的“疑难杂症”的排查步骤和经验分享。例如,当联轴器出现异常噪音或过热时,我们通常需要快速判断是安装误差、润滑问题还是部件疲劳所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侧重于实战经验的内容补充。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内容非常“硬核”,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它完全是按照标准规范的逻辑来组织内容的,显得非常严谨和专业。对于理解联轴器的基本原理和参数定义,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扎实的理论支撑。书中对各种联轴器的结构剖析得非常细致,配有大量的截面图和示意图,即便是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联轴器,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被清晰地展示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在标准引用上的严谨性,每一项技术指标后面似乎都能找到对应的标准编号,这对于需要进行合规性设计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但是,我也注意到,由于篇幅的限制(毕竟是“上册”),很多内容的展开还停留在概述层面,比如在材料选择上,只是简单列举了几种常用材料及其性能,而缺乏对不同环境因素(如高温、腐蚀性介质)下材料深度对比和选择建议的探讨。如果能在这方面再深入挖掘,对我们做项目选型时会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评分

从我个人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来看,这本书的索引和目录设计做得相当人性化。查找特定型号或标准的效率很高,这对于时间宝贵的工作场景至关重要。我尝试查找了几种我正在使用的联轴器的技术规范,都能很快定位到相应的内容页码。书中对于联轴器的许用扭矩、轴孔和键槽的公差配合等一系列制造和装配的关键数据,都有清晰的表格呈现,这大大减少了我们查阅多本标准文件的麻烦。不过,我注意到书中对联轴器在动态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比如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特性或瞬态响应,似乎着墨不多。现代机械系统对动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能结合一些有限元分析(FEA)的视角,对不同联轴器在实际运行中的动态行为进行模拟和比较,那这本书的价值就能从“标准汇编”跃升为“设计优化手册”。目前的版本更侧重于静态参数和静态选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