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法治政府
:109.00元
作者:应松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09789384
字数:368000
页码:4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法治是万众的事业,立基于中国国土,但是,社会分工和分工之后的使命感,使得法学家对法治的贡献不小。中国的法学家群体以法治为业,又以法治为梦。法学家群体曾经虽千万人吾往矣,呼唤了法治的到来;曾经挑担牵马,助推了法治的成长;如今不懈陈辞,翘首以盼法治的未来。
出于为法治“添一把火”的考虑,又出于总结法治话语的考虑,还出于让各界检阅法治研究成果的考虑,我们组织了本套丛书。本丛书以萃选法治话语为出发点,努力呈现法治研究的作品。既研究基本理论,也指向法治政府、刑事法治、商事法治等具体方面。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篇好的文章,不怕品评,不怕批评,也值得阅读,值得传播和流传。我们努力以这样的文章作为遴选的对象。我们努力以多卷之篇幅,现法治实践与理论的百种波澜。
内容提要
本书以萃选法治话语为出发点,遴选的都是行政法、宪法领域近年来的经典著作,由法学家应松年教授担纲主编和本书篇目的遴选人,从而保证了本书所选文章的学术质量和档次。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从法治政府建设、行政问责、权力清单、大部制改革等多方面展示了我国行政法学者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
目录
序言【应松年】
上篇 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理论
法治政府建设:挑战与任务【马怀德】
全面落实四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标准【姜明安】
构筑多元动力机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周汉华】
法治政府的内在特征及其实现【黄学贤】
法治政府的实践理性与评价体系建构【夏利阳】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现状观察:成就与挑战【马怀德】
下篇 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完善行政组织法制探索【应松年】
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构建以功能为中心的政府权力结构【薛刚凌 陈晓勤】
权力清单的行政法价值研究【关保英】
论行政审批的分类改革与替代性制度建设【王克稳】
中国行政程序法立法展望【应松年】
法治政府建设的程序主义进路【王万华】
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的构建【方世荣 葛 伟】
行政监管模式变革【杨伟东】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袁曙宏】
裁量基准的技术构造【周佑勇】
对行政问责的省思【余凌云】
论我国行政问责法治化的实现路径【曹 鎏】
论“信息公开”的五种基本类型【后向东】
中国行政合同法律制度:体系、内容及其构建【江必新】
行政约谈刍议【邢鸿飞 吉 光】
应急行政的兴起与行政应急法之建构【戚建刚】
信访法治化改革与完善研究【杨小军】
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五年情况回顾【方 军】
丛书后记【董彦斌】
作者介绍
应松年,行政法学家,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副组长,北京市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应松年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曹鎏,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教授。兼任北京市法学会行政法学会理事、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员。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美利坚大学华盛顿法律学院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问责制、责任政府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刻,让我不得不为作者的学识和洞察力点赞。初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思想殿堂,作者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层层剥茧,将法治政府这一复杂概念剖析得淋漓尽致。从历史的视角出发,他梳理了法治的演进脉络,追溯了其在不同文明中的发展轨迹,让我对法治的起源和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着,他深入探讨了法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揭示了法治如何在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政府权力、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法治建设中的现实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如权力寻租、腐败蔓延、公民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他没有回避现实的复杂性,而是以一种冷静而理性的笔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构建一个良善的法治政府。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对法治的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精巧,逻辑线索清晰明了,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作者的论点。从宏观的国家制度设计,到微观的个体权利保障,作者都做了详尽的论述。他不仅关注法治的顶层设计,也同样重视基层实践中的问题。书中关于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如何提升法律的执行力,以及如何让法律更好地服务于民生,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实际。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关于“人本主义法治”的理念。他强调法治的最终目的在于保障人的尊严和福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理念让我觉得,法治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规则,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读完这本书,我对未来法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公民,在推进法治进程中应尽的责任。
评分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作者的分析角度非常独特,他将法治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考察,而非仅仅局限于法律条文的解读。书中关于法治与传统文化、民俗习惯、集体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让我耳目一新。他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法治如何被接受、被理解,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阻力。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常常在讨论法治时,容易陷入一种理想化的思维,而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作者的观点让我意识到,法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需要赢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书中关于如何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法治社会,这些内容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对社会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了,不再是简单的黑白分明,而是充满了灰度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极其酣畅淋漓,作者的文字功底和逻辑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他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象化,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关于司法独立、权力制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核心的法治原则,作者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释,并且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案例来佐证,使得论证过程既有说服力又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法治案例的剖析,作者不仅展现了案件本身的曲折离奇,更深入挖掘了案件背后所折射出的法治精神和价值取向。读到这些部分,我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甚至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如果是自己处于同样的境地,会如何选择。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引导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观点非常鲜明,甚至可以说是带有一定的批判性,但正是这种鲜明的观点,反而让我更加受益。作者并没有一味地赞颂法治的优越性,而是对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判。他详细分析了在一些国家,法治被虚化、被扭曲的现象,以及权力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剥夺公民权利。这些分析让我警醒,认识到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其独立性和公正性,任何对法治的侵蚀和破坏,最终都会损害整个社会的根基。书中关于如何警惕“伪法治”的论述,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它让我学会了区分真正的法治和形式上的法治,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公正和良善法治的追求。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一种学习,不如说是一种思想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