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正版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11G101系列平法图集全套3本 11G101-1-2-3

包邮正版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11G101系列平法图集全套3本 11G101-1-2-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混凝土结构
  • 施工图
  • 平法图集
  • 11G101
  • 建筑工程
  • 图纸
  • 包邮
  • 正版
  • 结构设计
  • 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朵朵象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ISBN:978780211483t
商品编码:10574390904

具体描述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图集 11G101系列》作为中国国家标准图集,是指导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和绘制的重要工具。本图集全套共包含三册,分别为11G101-1《基础、柱、梁、墙》、11G101-2《板、楼梯》以及11G101-3《构件配筋构造》。这套图集凭借其科学严谨的编制体系、系统全面的内容以及与时俱进的更新迭代,已成为国内建筑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标准,极大地提升了设计效率和工程质量。 图集概览与核心价值 11G101系列图集旨在统一和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构件配筋计算方法、以及详图的绘制标准。其核心价值在于: 1. 标准化与规范化: 通过统一的制图规则和表达符号,确保了不同设计师、不同单位绘制的施工图在可读性和准确性上达到统一标准,消除了因理解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错误。 2. 简化设计流程: 图集提供了大量标准化构件的配筋示例和计算依据,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套用或借鉴,显著缩短了设计周期。 3. 提升工程质量: 规范化的设计和详实的配筋要求,有助于从源头上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4. 促进技术交流: 标准化的表达方式便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了项目整体的沟通效率。 分册内容详解 11G101-1《基础、柱、梁、墙》: 这一分册是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几个构件的详图表达和配筋标准。 基础部分: 涵盖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桩基础等多种类型。图集详细规定了基础的尺寸标注、钢筋的型号、直径、数量、间距、锚固长度以及附加筋的配置等。对于不同地质条件和荷载情况下的基础设计,图集提供了相应的示例,帮助设计人员理解和应用。例如,在独立基础设计中,不仅会展示基础杯口、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梁的配筋,还会详细列出基础底板和杯口加强筋的具体构造要求。对于承台设计,图集则会详细说明承台的尺寸、配筋方式,以及如何与上部柱子和下部桩基进行可靠连接。 柱部分: 混凝土柱是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本分册对矩形截面柱、圆形截面柱、以及异形截面柱的配筋都做了详细规定。包括主筋的直径、数量、排布方式、箍筋的类型(圆形、矩形、螺旋)、直径、间距、加密区设置等。图集还会根据柱的轴心受压、偏心受压等不同受力情况,给出相应的配筋原则和示例。对于一些特殊柱,如框架柱、剪力墙柱,图集会进一步细化其构造要求,如节点区(柱顶、柱底)的加强配筋、构造措施等。 梁部分: 混凝土梁是主要的水平承重构件,承担楼板荷载并传递给柱或墙。本分册对各种类型梁的配筋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单跨梁、连续梁、悬臂梁等。重点在于梁的受力钢筋(上部钢筋、下部钢筋)的直径、数量、锚固长度,以及抗剪钢筋(箍筋)的设置(形状、直径、间距、加密范围)。图集还会给出梁端、梁跨中等关键部位的配筋构造,以及梁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信息。对于大跨度梁、连续梁的配筋,图集会提供更为精细的指导,例如如何合理布置梁底钢筋以抵抗负弯矩,如何根据剪力分布设计箍筋密度。 墙部分: 混凝土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剪力墙、填充墙等。本分册对这些墙体的配筋进行了规范。对于剪力墙,图集详细规定了墙肢的分布筋、构造筋、加强筋的配置,以及洞口、边缘构件的加强措施。墙体的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的间距、直径等都有明确要求。图集还会涉及剪力墙的连接构造,例如墙体与梁、柱的搭接和锚固。对于一些特殊形式的墙体,如弧形墙、异形墙,图集也会给出相应的配筋指导。 11G101-2《板、楼梯》: 这一分册专注于混凝土楼板和楼梯的构造及配筋。 板部分: 涵盖了单向板、双向板、密肋楼板、无梁楼板等多种类型。图集详细规定了楼板的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受力钢筋(上部钢筋、下部钢筋)的直径、数量、间距、分布方向、以及负弯矩钢筋和附加钢筋的配置。对于双向板,图集会区分板的四个边,分别给出不同方向钢筋的布置要求。对于密肋楼板,则会详细规定肋的尺寸、间距、以及肋内和板面的配筋。对于一些特殊板,如阳台板、雨篷板,图集也会给出专项的配筋要求,通常会考虑额外的防水和防冻胀措施。 楼梯部分: 楼梯是连接不同楼层的通道,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至关重要。本分册对各种形式的楼梯进行了详尽的构造和配筋规定,包括直形楼梯、L形楼梯、U形楼梯等。重点在于踏步板的厚度、宽度、高度,以及踏步板和休息平台的配筋。图集会详细规定楼梯的底板钢筋、面层钢筋、以及斜梁(如果有)的配筋。对于楼梯的支承部位,如与墙体、梁的连接,也会给出明确的构造要求,确保楼梯的整体稳定性和连接牢固。 11G101-3《构件配筋构造》: 这一分册是前两册图集的基础和补充,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的通用构造要求和原则。 钢筋的连接: 详细规定了钢筋的搭接(长度、搭接方式)、机械连接(套筒连接、挤压连接)以及焊接(接头形式、质量要求)等多种连接方式的构造要求,以确保钢筋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 钢筋的锚固: 阐述了钢筋的直锚、弯锚、延长锚固等多种锚固形式,并给出了相应的锚固长度计算依据和构造要求,确保钢筋在混凝土中能够牢固锚固,发挥其应有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明确规定了不同构件、不同部位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以保证钢筋不受腐蚀,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 钢筋的间距: 规定了钢筋与钢筋之间、钢筋与模板之间的最小间距,以保证混凝土能够充分浇筑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受力钢筋的配置原则: 总结了受力钢筋在梁、板、柱、墙等构件中的基本配置原则,例如受拉钢筋应配置在受拉区域,受压钢筋应配置在受压区域,以及如何处理负弯矩区域的钢筋等。 构造钢筋的设置: 明确了分布筋、构造筋、箍筋、架立筋等的设置目的和构造要求,这些钢筋虽然不直接承担主要荷载,但对于保证构件的整体性、防止裂缝、提高构件延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钢筋种类: 提供了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种类的配合使用原则,以及相应的强度折减系数等,确保设计计算的准确性。 特殊构造要求: 包含了对一些特殊部位的构造要求,如梁端、柱端、墙体洞口、预埋件等,这些部位往往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构造措施。 图集的使用与意义 11G101系列图集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进入了一个更加标准化、系统化的新阶段。它不仅是设计师手中的“圣经”,也是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指导施工操作的重要依据。通过精读和熟练运用这套图集,工程技术人员能够: 精确理解设计意图: 准确把握每一个构件的尺寸、形状、材料和配筋要求。 有效指导施工: 为施工队伍提供清晰、明确的施工图纸,减少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和返工。 促进技术进步: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图集也会不断更新,反映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 总而言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图集 11G101系列》是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石。本图集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覆盖了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绝大多数常见构件和构造要求。它以其权威性和实用性,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价值,远超乎它本身作为一本技术手册的定位,它更像是行业内多年经验的沉淀与提炼。我最近负责一个老旧厂房改造项目,涉及到大量原有结构的加固和新增结构的衔接,情况极其复杂。我们当时头疼的就是如何在新旧结构交界处保证受力连续性,避免应力集中。在查阅这套11G101系列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在“结构转换与节点加强”相关的章节中,找到了很多与我们类似案例的构造处理思路。虽然图集本身是针对新建工程的标准,但它所蕴含的结构设计哲学和对荷载传递路径的理解,对于复杂改造项目也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它教会我如何从最基本的受力原理出发,去“推导”而不是“照搬”图示的构造要求。这种深层次的引导,让我不再仅仅满足于表面上的“对号入座”,而是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个钢筋要这样布置,为什么这个节点需要加强,这种思维上的提升,才是这套图集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关于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资料,真是让我这个常年在一线跟钢筋和模板打交道的工程师找到了“救星”。我手里现在正拿着的是最新的那个系列,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还真有点手足无措,毕竟这套图集内容太庞杂了,但一旦你沉下心来,按照图集提供的逻辑去梳理,你会发现它简直就是一本施工现场的“圣经”。举个例子,光是梁柱节点的构造要求,不同轴线交叉、不同层高的搭接,以前我们都是凭经验和老底图猜着来,出错率不低。但现在有了这个11G101系列的明确指引,每一个弯钩的长度,每一个配筋的间距,都标注得清清楚楚,简直是把图纸解读的难度降低了不止一个档次。特别是它对一些细节构造的处理,比如悬挑部分的锚固长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们以前常犯的错误,比如模板支撑的稳定性计算,或者混凝土浇筑的分层厚度控制,现在都能在相应的章节里找到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坦白说,如果一个新手想快速上手复杂结构的识图和放样,不看这个简直是白费力气,这套书的作用不是告诉你“怎么画”,而是告诉你“标准是什么样”,这个定位非常准确,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减少返工,功德无量。

评分

作为一名结构设计院的绘图员,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各类规范和图集打交道,但这套11G101系列,确实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标准化与灵活性”的完美平衡。我们知道,平法规则的核心就是减少图纸的复杂性,用规则化的表达替代繁琐的重复绘制。这套图集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清晰地界定了适用范围,更重要的是,它用大量的示例图,将抽象的规则具象化了。比如,对于“墙端构造”的处理,书中通过不同墙体厚度、不同配筋率的组合,给出了最经济且最安全的配筋方案示例,这对于我们初次接触或跨区域项目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而且,图集在附录部分对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比如钢筋型号的替换原则、连接带的长度要求等,处理得非常得体,既保留了设计的严谨性,又体现了施工的实际可行性。我甚至发现,通过对比这套图集和老版本的图集,能清晰地看到国家在结构安全和施工便捷性上做出的技术进步和取舍,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官方图集抱持着一种“死板”的预期,觉得无非就是一堆枯燥的表格和密密麻麻的尺寸标注,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套平法图集在“逻辑梳理”上的用心程度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在某个位置放多少根钢筋,而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可追溯的体系。比如,在处理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筋时,它清晰地划分了暗梁、暗柱的边界条件,这使得我们在进行钢筋下料和绑扎时,可以形成一种流水线的操作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转换层”处理的规范性。转换层一直是结构施工的难点和痛点,涉及荷载的重新分配和结构的突变。这套图集里关于转换层梁板配筋的特殊要求和构造节点,描述得非常精炼且具有操作指导性,几乎不需要再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对于那些负责项目管理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是最好的技术审核工具,任何不符合11G101标准的做法,拿到手里就能被一眼揪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后期因设计理解偏差导致的质量隐患,绝对是管理层案头必备的利器。

评分

说句实话,我不是科班出身,是半路出家干的结构监理工作,刚开始看那些施工图纸,头都晕了,感觉就像看天书一样。朋友推荐我买这套“平法图集全套”,一开始还担心自己看不懂那些专业术语和密集的线条。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特别是看到它对“构件编号”和“平法表达”的详细解释时,我的信心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它就像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结构图纸破译指南”。它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计算公式,而是用非常直观的图例来解释“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它在现场应该怎么做”。比如,它清晰地展示了梁底筋和架立筋之间的间距如何通过平法表示来确定,这比我以前拿着尺子在图纸上量来量去效率高多了。对于我这种需要对施工方提交的钢筋骨架报验单进行快速审核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核对清单,只要对照图集里的标准节点进行核对,就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环节不出纰漏,极大地提升了我工作的准确性和自信心。

评分

感觉和描述的差太多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收到了,买家很讲信用,说好什么时候寄,就什么时候寄,书也很不错!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按时发货,5个赞

评分

收到了,买家很讲信用,说好什么时候寄,就什么时候寄,书也很不错!

评分

不错不错。刚发布的书。

评分

东西是正品 给好评

评分

是正版的,字体很清楚。而且看了这么多地方,就这家最便宜。还送了书签,棒棒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