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進入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麵影口嚮日漸顯現,我國高技術産業由於外嚮度高、産業規模大而受到嚴重衝擊O特彆是年初,生産、銷售、利潤、齣口等增速均連續創下曆史新低。在黨中央、國務院擴大內需一攬子政策的驅動下,高技術産業積極擴大國內需求,逐步恢復生産, 2009年高技術製造業實現總産值60 914. 7億元,同比增長5.16%;增加值增長7.739毛;高技術産品齣口全年纍計實現3 769. 1億美元,同比下降 9.3個百分點,但從11月開始止跌迴升, 12月羊月同比增長40.7%; 2009年1-11月高技術産業完成銷售51 426. 85億元,實現利潤2 432.81億元,同比分彆增長2%和6%;全行業纍計完成投資5 242.8億元,同比增長18.6%,約占2009年全國製造業總投資的9% 0 為幫助廣大讀者和高技術産業工作者準確、及時瞭解國內外高技術産業發展動態、政策法規等信息,我們組織力量,編輯齣版瞭《中國高技術産業發展年鑒2010》本書內容共分六大部分: (1)産業綜閤篇:介紹瞭2009年中國高技術産業、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創業投資的發展情況;並對高技術産業中的一些重點行業,主要包括信息産業、新材料産業、生物産業、航天産業飛可再生能源産業、軟件産業、集成電路産業、互聯網産業、轉基因農作物産業、醫藥産業以及現代中藥産業等的發展情況、特點與趨勢進行瞭分析。 (2)地區發展篇: 3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飛計劃羊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撰寫瞭2009年當地高技術産業發展的基本情況飛特點和發展思路。 (3)海外發展篇:介紹瞭世界電子信息産業、軟件産業、物聯網行業、可再生能源産 業等産業和矽榖地區的發展情況,以及歐洲各國的創新績效、全球研發支齣現狀與科技投入發展趨勢、世界各國(地區)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 (4)政策法規篇:收錄瞭國務院和各部委2009年發布的與高技術産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法規和規劃。 (5)大事記錄篇:收集瞭2009年高技術産業發展及信息産業、生物與醫藥産業、新材料産業、新能源産業、航天航空産業發展中的一些重要事件。 (6)基礎數據篇:為便於讀者查找高技術産業中的一些基礎數據,本書收錄瞭國傢統 計局關於《全國高技術産業動態監測信息快報》的主要經濟指標。
內頁插圖
目錄
産業綜閤篇
1 2009年中國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3
2 2009年中國創業投資發展情況/12
3 2009年國傢高新技術開發區發展與數據分析報告/19
4 2009年中國信息産業發展綜述/34
5 2009年中國生物産業發展綜述/45
6 2009年中國新材料産業發展綜述/50
7 2009年中國航天産業發展綜述/59
8 2009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産業發展綜述/68
9 2009年中國軟件産業發展情況分析/78
10 2009年中國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情況分析/86
11 2009年中國互聯網産業發展情況分析/95
12 2009年中國醫藥産業發展情況分析/110
13 2009年中國現代中藥産業發展情況分析/119
14 2009年中國轉基因農作物産業發展情況分析/129
地區發展篇
1 2009年各地區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比較/139
2 2009年北京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48
3 2009年天津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54
4 2009年河北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59
5 2009年山西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65
6 2009年內濛古自治區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69
7 2009年遼寜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76
8 2009年吉林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84
9 2009年黑龍江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88
10 2009年上海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92
11 2009年江蘇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196
12 2009年浙江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02
13 2009年安徽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05
14 2009年福建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12
15 2009年江西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20
16 2009年山東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25
17 2009年河南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32
18 2009年湖北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37
19 2009年湖南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41
20 2009年廣東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44
21 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50
22 2009年海南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60
23 2009年重慶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65
24 2009年四川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70
25 2009年貴州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75
26 2009年雲南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84
27 2009年西藏自治區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91
28 2009年陝西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295
29 2009年甘肅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00
30 2009年青海省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06
31 2009年寜夏迴族自治區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11
32 200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17
33 2009年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21
34 2009年大連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26
35 2009年青島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32
36 2009年寜波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37
37 2009年廈門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42
38 2009年深圳市高技術産業發展情況與展望/349
海外發展篇
1 2009年世界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綜述/357
2 2009年世界軟件産業發展綜述/370
3 全球物聯網産業發展趨勢/380
4 2009年世界可再生能源産業發展綜述/402
5 2009年世界各國或地區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1/420
6 全球研發支齣現狀與科技投入發展趨勢/444
7 歐洲各國創新績效的比較分析-一歐洲創新記分牌2008/481
8 2009年矽榖發展報告/505
政策法規篇
1 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促進生物産業加快發展若乾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09]45號)/521
2 於國傢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09年評價結果的公告(發展改革委2009年第15號公告)/524.
3 十六批享受優惠政策的企業(集團)技術中心名單、撤銷和調整的國傢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發展改革委2009年第16號公告)/525
4 國傢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加快推進國傢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高技[2009]988號)/526
5 國傢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實施新興産業創投計劃、開展産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參股設立創業投資基金試點工作的通知(發改高技[2009]2743號)/528
6 關於對海爾集團公司技術中心等50傢國傢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授奬的決定(發改高技[2009]2806號)/530
7 國傢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快國傢高技術産業基地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高技[2009]3211號)/531
8 國傢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彩電産業戰略轉型産業
化專項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9]299號)/534
9 國傢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第一批國傢信息化試點單位名單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9]427號)/536
10 國傢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請組織申報微生物製造高技術産業化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9]537號)/537
11 國傢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加強區域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9]1039號)/539
12 國傢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組織實施2009年數字電視研究開發及産業化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9]1163號)/541
13 國傢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傢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組
織實施現代中藥産業發展專項的通知(發改辦高技[2009]2615號)/543
14 關於發布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2009年版)的通知(發改産業[2009]1926號)/545
15 關於印發半導體照明節能産業發展意見的通知(發改環資[2009]2441號)/546
16 國傢發展改革委國傢電監會關於2009年1-6月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和配額交易方案的通知(發改價格[2009]3217號)/549
17 科技部關於認定中國人民大學科技園等7個大學科技園為國傢大學科技園的通知(國科發高[2009]84號)/55l
18 關於印發《國傢技術創新工程總體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發政[2009]269號)./552
19 關於發布第二批創新型企業名單的通知(國科發政[2009]402號)/556
20關於確定第三批創新型試點企業的通知(國科發政[2009]403號)/558
21 關於科技部與中國銀行加強閤作促進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通知(國科發財[2009]620號)/561
22關於印發《關於推動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與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科發政[2009]648號)/563
23電子認證服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1號)/566
24建立衛星通信網和設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7號)/569
25軟件産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9號)/573
26關於調整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09]55號)/576
27技術進齣口閤同登記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09年第3號)/577
28兩用物項和技術齣口通用許可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2009年第8號)/579
1綜閤類/585
2信息産業類/590
3新材料産業類/592
4生物、醫藥産業類/595
基礎數據篇
精彩書摘
二是科技投人問題研究。針對內濛古科技投入長期偏低的實際,我們多次與有關部門研究、討論,完成瞭《增加內濛古科技投入,增強科技競爭力的對策建議》的研究報告。報告全麵分析瞭自治區科技投入的現狀,係統闡述瞭加強科技投人的必要性,提齣瞭有關措施、建議和目標。報自治區黨委、政府後,引起自治區領導高度關注,連輯副主席作齣批示,要求科技廳、財政廳等六部門提齣意見,並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進行研究,部署瞭下一步落實的具體措施。
三是開展瞭生物産業研究。生物産業是內濛古高技術産業重點領域,保持生物健康發展對於實現自治區高技術産業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通過調研,形成瞭《內濛古生物産業重點領域自主創新和産業化實施方案》。在此基礎上,著力推進呼和浩特生物産業基地建設,請國傢級專傢編製瞭《呼和浩特生物基地規劃》,現正在編製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齣的任務,實現自治區國傢級高技術産業基地零的突破打下瞭基礎。
四是開展新能源産業研究。後危機時代孕育著新的技術革命,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新能源是重要領域,也是內濛古最具優勢的領域。2009年,結閤國傢實施自主創新關鍵領域專項,我們深入研究瞭自治區新能源建設問題。對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進行瞭重點調研,形成瞭《內濛古新能源領域自主創新和産業化實施方案》,提齣瞭打造包頭風機先進製造基地、生物能源基地總體構想、重點工程和配套措施。
五是信息化問題研究。我們對內濛古信息化現狀與發展思路進行瞭研究。經過深人調查研究,形成瞭有一定深度的調研報告。報告深刻分析瞭自治區信息化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闡述瞭信息化與工業化融閤的必要性、緊迫性,提齣瞭今後推進信息化發展的措施、目標。
前言/序言
進入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麵影響日漸顯現,我國高技術産業由於外嚮度高、産業規模大而受到嚴重衝擊。特彆是年初,生産、銷售、利潤、齣口等增速均連續創下曆史新低。在黨中央、國務院擴大內需一攬子政策的驅動下,高技術産業積極擴大國內需求,逐步恢復生産,2009年高技術製造業實現總産值60914.7 億元,同比增長5.1 6%;增加值增長7.7 3%;高技術産品齣口全年纍計實現3769.1 億美元,同比下降9.3個百分點,但從11月開始止跌迴升,12月單月同比增長40.7 %;2009年l-l1月高技術産業完成銷售51426.8 5億元,實現利潤2432.8 l億元,同比分彆增長2%和6%;全行業纍計完成投資5242.8 億元,同比增長18.6 %,約占2009年全國製造業總投資的9%。
為幫助廣大讀者和高技術産業工作者準確、及時瞭解國內外高技術産業發展動態、政策法規等信息,我們組織力量,編輯齣版瞭《中國高技術産業發展年鑒(2010)》。本書內容共分六大部分:
(1)産業綜閤篇:介紹瞭2009年中國高技術産業、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創業投資的發展情況;並對高技術産業中的一些重點行業,主要包括信息産業、新材料産業、生物産業、航天産業、可再生能源産業、軟件産業、集成電路産業、互聯網産業、轉基因農作物産業、醫藥産業以及現代中藥産業等的發展情況、特點與趨勢進行瞭分析.。
(2)地區發展篇:3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撰寫瞭2009年當地高技術産業發展的基本情況、特點和發展思路。
中國高技術産業發展報告(2011-2012):邁嚮創新驅動的戰略轉型 本書聚焦於2011年至2012年間,中國高技術産業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下所經曆的深刻變革與發展脈絡。 這兩年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模式轉型的關鍵時期,高技術産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和提升國傢核心競爭力的引擎,其發展動態備受矚目。本書深入剖析瞭在“十二五”規劃的指導下,中國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核心高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戰略方嚮。 第一部分:宏觀環境與政策導嚮 本報告首先對2011-2012年全球高技術産業的宏觀經濟環境進行瞭細緻描繪。麵對國際金融危機後遺癥的持續影響、主要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政策的退齣預期,以及全球産業鏈重構的趨勢,中國高技術産業麵臨著“引進來”和“走齣去”的雙重壓力與機遇。 政策環境的演變: 重點分析瞭國傢在這一時期齣颱的一係列支持高技術産業發展的重大政策文件,特彆是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早期部署。包括國傢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的階段性評估,以及針對戰略性新興産業(如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專項扶持計劃的細化落地情況。 體製機製改革: 探討瞭科研管理體製改革的深化,如科研項目評審機製的透明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轉化激勵政策的調整,以及鼓勵風險投資和社會資本進入高技術領域的引導措施。 第二部分:重點高技術領域深度透視 本部分詳盡考察瞭中國高技術産業的各個核心分支,力求提供詳實的數據支撐和案例分析。 一、信息與通信技術(ICT)領域: 2011-2012年是移動互聯網爆發式增長的起始階段。 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聚焦於3G網絡的大規模普及和4G(TD-LTE/LTE FDD)標準的試驗與初步商用化進程。分析瞭中國企業在全球通信設備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如華為、中興)所麵臨的國際貿易壁壘和知識産權挑戰。 軟件與信息服務業: 研究瞭雲計算、大數據概念的初步落地,特彆是政務雲和企業級應用市場的興起。軟件外包服務(ITO/BPO)的結構升級和嚮高附加值轉型的努力被重點關注。 集成電路(IC)産業: 分析瞭國傢集成電路産業發展專項的初步實施效果,晶圓製造(Foundry)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以及設計環節的快速成長。 二、生物技術與醫藥健康産業: 生物製藥的突破: 報告詳細記錄瞭中國在生物技術藥物研發上的進展,特彆是創新疫苗、單剋隆抗體藥物的臨床試驗數量和獲批情況。 醫療器械的國産化進程: 針對大型醫用影像設備、體外診斷(IVD)等高附加值環節,分析瞭本土企業如何逐步打破跨國公司的壟斷,以及相關監管政策(如新版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的影響。 基因測序與精準醫療的萌芽: 探討瞭以深圳華大基因為代錶的機構在基因測序領域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國內對個體化醫療研究的重視程度提升。 三、新材料與先進製造: 戰略性新材料: 重點分析瞭高性能有色金屬、特種工程塑料、功能性薄膜等關鍵材料的國産化率提升情況。報告對稀土産業鏈的結構調整和高值化利用策略進行瞭專門研究。 高端數控機床: 鑒於其在製造業中的基礎地位,本報告詳細評估瞭“十二五”期間高檔數控機床的自主可控能力建設,分析瞭引進吸收再創新的模式成效。 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培育: 這一時期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集中落地和産業化加速的階段。報告深入分析瞭動力電池(尤其是鋰離子電池)的技術路綫選擇、産能擴張與安全標準體係的建立過程。 四、新能源與節能環保: 光伏産業的“雙刃劍”: 詳細梳理瞭2011-2012年中國光伏製造業在全球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同時也深刻揭示瞭産能過剩、齣口依賴度過高以及國際反傾銷調查對産業帶來的巨大衝擊和調整壓力。 風電設備的穩健發展: 分析瞭陸上風電裝機容量的持續增長,以及海上風電技術示範項目的啓動情況。 第三部分:要素保障與創新生態 高技術産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人纔、資金和知識産權的支撐。 人纔隊伍建設: 評估瞭“韆人計劃”等人纔引進工程的階段性成果,分析瞭高層次領軍人纔在關鍵技術領域的集聚效應。同時,關注瞭工程技術人纔和復閤型管理人纔的結構性短缺問題。 科技金融體係的創新: 深入研究瞭創業闆市場的運行特徵,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VC/PE)對初創期高科技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和投資偏好變化。知識産權質押融資等創新工具的試點情況也被納入分析範圍。 知識産權戰略的實施: 2011-2012年是中國知識産權戰略執行的關鍵期。報告評估瞭專利申請量的激增對質量提升的要求,以及企業在專利布局和海外維權方麵的能力建設。 第四部分:區域高技術産業集群分析 本書對不同區域在高技術産業發展中的差異化路徑進行瞭對比研究。 三大區域的側重: 東部沿海地區(以上海、深圳、北京為代錶)在研發密集型和金融服務型高技術産業中的領先地位;中西部地區在高新技術産業承接、地方特色産業(如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基地)的培育情況。 産業園區的功能升級: 探討瞭國傢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如何從簡單的土地提供者嚮創新服務平颱的轉型,以及産學研深度融閤的園區模式的有效性評估。 結論與展望 本書最後總結瞭中國高技術産業在2011-2012年間,從“規模擴張型”嚮“質量提升型”轉變的顯著特徵,指齣瞭在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國際標準製定權以及産業盈利模式優化方麵仍存在的長期性挑戰,並對未來幾年中國高技術産業的創新驅動發展路徑提齣瞭審慎的展望。本書旨在為政府決策者、産業研究人員和投資者提供一份全麵、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