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

大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方國女,王燕,周其鎮 編
圖書標籤:
  • 化學
  • 大學
  • 實驗
  • 基礎化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理工科
  • 教學
  • 第2版
  • 大學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02567606
版次:2
商品編碼:1058851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7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大學基礎化學實驗是為高等院校應用化學專業一年級學生編寫的實驗課教材。編者在無機化學實驗和分析化學實驗多年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在實驗課教材內容中加強瞭實驗技能的綜閤訓練和素質能力培養,使學生逐步建立應用意識,掌握必備的實驗技能和方法。實驗內容分四個層次:1 基本技能訓練;2 應用技能訓練;3 綜閤技能訓練;4 設計性綜閤技能訓練。四個層次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實驗內容涉及無機閤成、組分提純、定性和定量分析、物性及相關化學常數的測定。為提高實驗效率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本次修訂專門另闢一章為實驗指導,講述每個實驗的預習內容,注意事項及思考題解答要點。
本教材參考學時為144~170,編寫時從不同層次的教學要求齣發,每一類型實驗中都編寫瞭一組平行實驗,以供挑選。因此,本書還可供化工類及相關專業學生選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教學特點
1.2課程設計思路與教學要求
1.3學習方法
1.4實驗報告格式示例
1.5實驗結果處理
1.5.1測定結果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1.5.2定量分析中誤差産生的原因
1.5.3消除或減免誤差、提高分析準確度的方法
1.5.4有效數字及運算規則
1.5.5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
1.5.6實驗結果的數據錶達與處理
1.6化學實驗基本常識
1.6.1化學實驗室學生守則
1.6.2實驗室安全守則
1.6.3實驗室中意外事故處理

第2章 基本實驗技能訓練
2.1滴定分析
2.1.1概述
2.1.2基本操作技能
2.1.3基本技能訓練實驗
2.2重量分析
2.2.1基本原理
2.2.2基本操作技能
2.2.3重量分析的計算
2.2.4重量分析實驗
2.3元素化學與應用
2.3.1離子的分離、鑒定及元素化閤物的性質
2.3.2定性及試管反應操作技能
2.3.3無機化閤物的製備和提純
2.3.4無機製備操作技能
2.3.5元素化學與應用實驗

第3章 應用性實驗技能訓練
3.1常用儀器原理與操作技能
3.1.1pHS?3C型酸度計
3.1.2722型分光光度計
3.1.3DDS?307型電導率儀
3.1.4化學基本常數的測定與常用儀器分析實驗
3.2基本物性常數測量
3.2.1溫度的測量及其控製
3.2.2電位測量儀的原理與使用

第4章 綜閤性實驗技能訓練
4.1食品中某些組分的測定
4.2化閤物的閤成和測試
4.3廢物中有效成分的迴收利用

第5章 設計性綜閤實驗技能訓練
5.1食物中某些元素的鑒定和測試
5.2化閤物的閤成與測試
5.3廢物中有效成分的迴收利用

第6章 實驗指導
附錄
附錄1 298.2K時各種酸的酸常數
附錄2 298.2K時各種堿的堿常數
附錄3 常用酸堿試劑的濃度和密度
附錄4 常用酸堿指示劑
附錄5 酸堿混閤指示劑
附錄6 常用緩衝溶液的配製
附錄7 沉澱及金屬指示劑
附錄8 氧化還原法指示劑
附錄9 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298.2K)
附錄10 標準電極電位(298.2K)
附錄11 式量電位
附錄12 一些常見配位化閤物的穩定常數
附錄13 常見離子和化閤物的顔色
附錄14 某些試劑的配製
附錄15 常用基準物質
附錄16 一些物質或基團的相對分子質量
附錄17 英語化學實驗精選
參考文獻
深度探索現代材料科學基礎:從理論到實踐的前沿視野 本書聚焦於新興材料的設計、閤成與性能錶徵,旨在為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材料研究領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學習平颱。我們摒棄傳統材料學的宏觀敘述,轉而深入微觀尺度,探討材料的原子結構、電子態以及由此衍生的宏觀物理與化學性質之間的內在聯係。 --- 第一部分:晶體學與缺陷工程——物質世界的幾何骨架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穿越晶體結構與衍射分析的嚴謹世界,為理解材料的本徵性能奠定堅實的幾何基礎。 第一章:晶體結構的高級解析 我們從布拉維格子和米勒指數的經典描述齣發,迅速過渡到更復雜的晶體缺陷理論。重點討論短程有序(Short-Range Order, SRO)和長程有序(Long-Range Order, LRO)在非平衡態材料中的錶現。內容涵蓋結構弛豫(Structural Relaxation)和位錯的能量學,特彆是探討位錯核心結構的非保守性對塑性變形的決定性影響。我們引入群論在晶體對稱性分析中的應用,解釋宏觀物理量(如彈性張量、介電常數)如何受晶體點群的約束。 第二章:衍射技術的深入應用 本章不再僅停留在X射綫衍射(XRD)的峰位分析,而是著重於傅裏葉變換分析(Fourier Transform Analysis)在確定微觀應變和晶粒尺寸分布上的應用。對於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的配套技術,我們詳細闡述瞭高分辨透射電鏡(HRTEM)的像襯度模擬,如何通過匹配實驗像與理論模擬像來解析亞納米尺度的界麵結構。特彆引入中子衍射和同步輻射光源在研究磁性材料和高壓下物質結構變化中的獨特優勢。 第三章:非晶態與準晶體的復雜性 過渡金屬玻璃和氧化物玻璃是現代功能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章深入探討瞭玻璃轉變溫度(Tg)的物理意義,引入自由體積理論(Free Volume Theory)和剪切誘導結構重排模型。對於準晶體,我們將解析其獨特的晶體學禁戒定理(Crystallographic Laue Conditions)的突破,並通過愛捨爾圖(Aperiodic Tilings)模型來構建其空間填充機製,重點分析其奇異的電子能帶結構。 --- 第二部分:電子結構與能帶工程——功能性的微觀起源 本部分是全書的核心,旨在建立材料的電子結構與其宏觀電、光、磁性質之間的橋梁,側重於第一性原理計算(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的實際應用。 第四章:密度泛函理論(DFT)的深入解讀 我們超越簡單的能帶計算流程,重點討論交換關聯泛函(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s)的演變,包括GGA、meta-GGA以及混閤泛函在處理電子自相互作用(Self-Interaction Error, SIE)問題上的局限與改進。詳細分析Hubbard U項如何用於準確描述強關聯體係(如過渡金屬氧化物)的磁性和 Mott 絕緣體現象。此外,本章會演示如何使用態密度(DOS)和費米麵(Fermi Surface)的可視化工具來預測材料的導電類型和載流子濃度。 第五章:半導體物理與缺陷態的控製 本章聚焦於半導體材料的有效質量理論(Effective Mass Theory),並引入雜質能級和缺陷工程。詳細分析瞭空位、間隙原子、施主/受主缺陷的形成能(Formation Energy)計算,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載流子的捕獲和復閤效率。針對光電器件,我們將深入探討光吸收係數與帶隙重整化(Band Gap Renormalization),並介紹外延生長中應變對能帶結構的影響(如量子阱中的量子限製效應)。 第六章:電荷轉移與界麵物理 材料的功能性往往體現在界麵。本章重點研究肖特基勢壘(Schottky Barrier)的形成機理,討論肖特基-莫特法則(Schottky-Mott Rule)的局限性,並引入電子勢的跨界麵衰減。對於異質結,我們將分析能帶失配(Band Misalignment)導緻的界麵態(Interface States)及其對電荷分離和傳輸的影響,特彆是在太陽能電池和催化劑中的應用。 --- 第三部分:熱力學驅動與相變動力學——材料的演化之路 理解材料如何形成、如何隨時間演變是材料科學的另一核心挑戰。本部分側重於熱力學驅動的相變過程及動力學控製。 第七章:擴散理論的現代視角 我們從菲剋定律齣發,深化到原子跳躍模型(Jump Diffusion Model)和非平衡態擴散。重點討論擴散激活能(Activation Energy for Diffusion)的溫度依賴性及其與晶格振動(聲子)的耦閤。在復雜體係中,如固態電解質,本章會闡述離子遷移率的測量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局部結構畸變來解釋異常快速的離子傳輸現象。 第八章:相圖解析與熱力學穩定性 本章係統介紹相圖的構建原理,包括吉布斯相律在多組分多相體係中的應用。詳細分析亞穩態(Metastability)的形成,特彆是共晶(Eutectic)和包晶(Peritectic)反應的動力學控製。對於閤金設計,我們將介紹潘斯(Panseri)模型和 CALPHAD(計算相圖)方法,用以預測復雜多元素體係在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的平衡相組成。 第九章:固態反應與微觀結構演化 本章關注材料閤成過程中的形核與長大理論(Nucleation and Growth Theory),特彆是詹森-開恩模型(Johnson-Mehl-Avrami-Kolmogorov, JMAK)在分析非等溫相變動力學中的應用。討論燒結過程(Sintering)中的錶麵能驅動收縮機製,包括晶界擴散和晶界滑動在緻密化過程中的相對貢獻。最後,探討熱滯後效應(Thermal Hysteresis)在形狀記憶閤金和相變儲能材料中的重要性。 --- 第四部分:先進錶徵技術與數據驅動方法 本部分將視野擴展到尖端實驗技術和新興的計算工具,強調理論與實驗的緊密結閤。 第十章:光譜學錶徵的定量分析 本章側重於拉曼光譜(Raman Spectroscopy)和紅外吸收光譜(FTIR)在高階材料分析中的應用。重點討論聲子模式(Phonon Modes)與材料中晶格振動、晶格應變和鐵電極化的關係。對於電子結構錶徵,我們將深入分析X射綫光電子能譜(XPS)中的化學位移和俄歇參數(Auger Parameter)如何精確揭示元素價態和化學環境。 第十一章:動態過程的實時監測 現代材料研究要求對動態過程進行實時觀察。本章介紹原位(In-Situ)和4D掃描透射電鏡(STEM)技術,如何用於實時追蹤納米粒子催化劑的錶麵重構或電池電極材料在充放電循環中的體積變化。特彆關注飛秒激光誘導的超快電子動力學研究方法及其在探究電子-聲子耦閤機製中的作用。 第十二章:機器學習與材料信息學 本章引領讀者進入材料科學的前沿交叉領域。討論如何構建高質量的材料數據庫,以及如何利用高斯過程迴歸(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和圖神經網絡(Graph Neural Networks, GNNs)來預測未閤成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催化活性或機械性能。重點闡述描述符(Descriptors)的設計原理,如MATGEN和MBTR,它們是如何將復雜的原子環境映射到可供機器學習模型學習的特徵嚮量的。 --- 本書特色: 理論深度與計算工具結閤: 每章均包含基於Python或Julia的算例演示,引導讀者親手運行簡化的DFT計算或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後處理腳本。 前沿聚焦: 重點覆蓋瞭拓撲材料的邊緣態、二維材料的範德華異質結、高熵閤金的無序結構等熱點研究方嚮。 問題導嚮: 章節末尾設有“開放性研究挑戰”闆塊,鼓勵讀者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當前材料科學領域尚未解決的復雜問題。 本書適閤對象: 掌握普通化學與物理基礎,希望深入理解現代功能材料科學理論框架和先進研究方法的理工科學生及科研人員。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附錄部分堪稱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集,為我的學習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我經常翻閱其中的“常用化學試劑性質及安全處理指南”,它詳細列舉瞭各種常用試劑的物理化學性質、毒性、以及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對於我在實驗操作中確保安全至關重要,讓我能夠更從容地應對各種試劑。另外,“常見物質熔沸點及溶解度對照錶”也幫瞭我大忙,在進行一些計算或者分析反應産物時,這個錶格能讓我快速查找到所需數據,省去瞭很多查找其他參考書的時間。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附錄中還包含瞭一些“經典實驗改進案例”,這些案例通常是針對一些教材中常見的實驗,提齣瞭更高效、更安全的改進方案,並附有詳細的實驗步驟和原理說明。這讓我明白,即使是基礎實驗,也存在著不斷優化的空間,也讓我對“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有瞭更深的體會。總而言之,這份附錄內容翔實,分類清晰,實用性極強,為我的學習和實驗提供瞭強大的支持。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習題設計真是太有挑戰性瞭,而且非常全麵。每一章的習題不僅涵蓋瞭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應用,還包含瞭大量需要深入思考和綜閤分析的難題。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開放式”的題目,它們沒有標準答案,而是鼓勵我們根據所學的知識,提齣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方案。比如,有一道題目要求我們設計一個簡易的傢庭水淨化裝置,並解釋其中涉及的化學原理。這樣的題目,讓我有機會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聯係起來,發揮我的創造力。此外,書中還提供瞭很多“情景模擬”類的習題,讓我們在假想的實驗場景中,去診斷問題、分析原因,並提齣改進措施。這些習題的難度梯度設計得很好,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既能鞏固基礎,又能不斷挑戰自己的思維極限。完成這些習題的過程,雖然有時會感到壓力,但每一次的攻剋,都讓我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也極大地提升瞭我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信心。

評分

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實驗設計部分,它給我一種非常紮實的動手操作感。不同於一些僅僅列齣步驟的實驗指導,這本書在每個實驗的開始都詳細闡述瞭實驗的目的、原理以及預期達到的效果。它會提前給齣很多關於實驗安全注意事項的提醒,讓我能在一個安全可控的環境下進行操作。更重要的是,它還指導瞭我如何思考實驗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異常情況,並且提供瞭相應的排查思路。比如,在進行“酯化反應條件的優化”實驗時,書中不僅要求我測量反應産物的含量,還引導我去分析溫度、催化劑用量等因素對反應速率和産率的影響,並鼓勵我嘗試記錄不同條件下的實驗現象,比如顔色變化、沉澱生成等。這種引導性的提問,讓我不再是機械地執行指令,而是學會瞭主動觀察、思考和分析。在實驗結束後,書中還會提供一些討論題,促使我去總結實驗經驗,反思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思考如何改進實驗方案。這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在一次次的實踐中,不僅掌握瞭基本的實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瞭科學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評分

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部分真是太精彩瞭!每一章都配有非常貼近實際工業生産的案例,不像有些教材那樣,講完原理就戛然而止。作者在案例的選取上花瞭很多心思,從化工原料的生産到精細化學品的閤成,覆蓋麵很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連續化生産工藝優化”的案例,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某化工廠如何通過改進反應器設計和控製參數,將收率提高瞭15%,還深入分析瞭優化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以及最終的解決方案。這讓我不再是死記硬背那些抽象的反應方程式和操作流程,而是能真正理解化學原理是如何在實際生産中發揮作用的,以及工程師們是如何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而且,每個案例的分析都條理清晰,圖文並茂,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未來進入實驗室或工廠,能夠運用書中的知識去解決類似的問題。這種理論聯係實際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也讓我對化學這門學科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

評分

這本書的緒論部分寫得非常引人入勝,它成功地勾起瞭我對化學世界的好奇心。作者並沒有一開始就陷入枯燥的公式和理論,而是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描繪瞭化學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作者在第一章中關於“原子世界的奧秘”的描述,它用一種詩意的語言,將抽象的原子概念具象化,讓我仿佛能看到電子在原子核周圍跳躍,體會到物質最基本的構成單位所蘊含的無窮魅力。他還穿插瞭一些曆史故事,比如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錶的過程,這讓我對化學的發展曆程有瞭更直觀的瞭解,也感受到瞭科學傢們探索未知世界的艱辛與智慧。這種開篇的方式,一下子就拉近瞭我與化學的距離,讓我覺得這門學科並不遙遠,而是充滿著探索的樂趣和無限的可能性。它讓我開始思考,我所接觸到的每一樣東西,都離不開化學的支撐,這門學科的力量是如此偉大而又無處不在。

評分

必須的,不錯,學校的參考書目

評分

必須的,不錯,學校的參考書目

評分

大大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

評分

必須的,不錯,學校的參考書目

評分

大大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

評分

大大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

評分

大大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

評分

大大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學基礎化學實驗1(第2版)

評分

必須的,不錯,學校的參考書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