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W·麥剋爾哈尼所著的《美國庭審寶典(第4版)》包括90章內容,比第三版多瞭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本書既不是陳詞濫調或艱澀難懂之作,也**不是一本可以放在茶幾上的消遣讀物。第四版的齣版,旨在為齣庭辯護教學這一偉大、持久的事業作齣貢獻。
吳宏耀,河南省禹州市人。法學博士,2003年於中國政法大學破格晉升副教授。2004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九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奬(研究類)二等奬。2008年耶魯大學法學院中國法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迄今,已齣版著作有:《美國聯邦憲法第四修正案(一、二、三捲)》(主編)、《美國刑事訴訟法精解》(獨譯著)、《訴訟認識論綱》(獨著)、《比較法視野中的證據製度》(譯著)、《訴訟證明原理》(閤著)、《刑事審前程序研究》(閤著)等,並在《法學研究》、 《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學》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四十餘篇。現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專職研究人員,兼任《中國訴訟法判解》執行主編、《訴訟法學研究》編輯並負責“訴訟法學文庫”等係列叢書的編輯工作。 童友美 安徽省蕪湖人,中國政法人學訴訟法學研究生。 詹姆斯·W·麥剋爾哈尼(James W.McElhaney)凱斯西儲大學法學院教授並榮獲貝剋與霍斯泰特勒突齣貢獻榮譽(the Baker and Hostetler DistinguishedScholar in Trial Practice at Case 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 School of Law),兼任南得剋薩斯大學法學院約瑟夫·c·哈奇森教席教授(the Joseph C.Hutcheson Distinguished Lecturer in Trial Advocacy atSouth Texas CoHege ofLaw o 1960年畢業於杜剋大學,1962年於杜剋大學法學院獲LLB學位。 金華 湖南常德人。2011年獲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06年獲法學碩士(武漢大學法學院),2000年獲文學學士(武漢大學英文係),現為倫敦大學LLB Candidate(International Program)。目前任教於湘潭大學法學院。
第I編 為贏取訴訟而籌劃
**章 成功律師的必備素質.
第2章 選擇正確的攻擊點
第3章 案件理論
第4章 真正的法律
第5章 不公正感
第6章 具有說服力的組織方式
第7章 判斷的焦點
第8章 損害賠償導讀
第9章 佩裏·梅森陷阱
第Ⅱ編 庭前準備
**0章 庭前準備之策劃
**1章 強有力的答辯
**2章 非正式調查
**3章 有關附誓陳述的基本技巧
**4章 好的證人
**5章 證人演練
**6章 演練證人帶來的麻煩
**7章 不要教豬唱歌
**8章 庭審筆記
**9章 *後的準備工作
第Ⅲ編 齣庭辯護開始
第20章 律師的可信性
第21章 將委托人個性化
第22章 關於陪審團遴選的理論
第23章 開庭陳述的目標
第24章 故事法
第25章 快照
第Ⅳ編 證據
第26章 重要思想
第27章 證明關聯性
第28章 開門規則
第29章 讓證據進入法庭
第30章 換種方式讓證據可采
第31章 品格證據和彈劾
第32章 品格證據與行為
第33章 傳聞證據規則概要
第34章 傳聞證據規則的剋利夫蘭例外
第35章 業務記錄
第36章 主觀心理狀態
第37章 運用庭前附誓陳述的九種方式
第38章 被忽視的證據規則
第V編 可采性事實基礎與異議
第39章 做記錄
第40章 提齣實物證據的步驟
第41章 可采性事實基礎
第42章 確立可采性事實基礎的習慣
第43章 有效的異議
第44章 庭前的陷阱
第Ⅵ編 直接詢問
第45章 乏味的直接詢問和預先錄製的直接詢問
第46章 詢問的語言
第47章 直接詢問的問題
第48章 簡單的直接詢問
第49章 提示的藝術
第Ⅶ編 交叉詢問
第50章 交叉詢問的種類
第51章 交叉詢問的真正目的
第52章 閃爍其詞的證人
第53章 證人記不起來瞭
第54章 有所成效
第55章 利用疏漏彈劾證人
第Ⅷ編 專傢證人
第56章 專傢證人的法律
第57章 解決專傢混亂
第58章 引導專傢證人
第59章 學術文獻
第60章 交叉詢問證人的九個方法
第Ⅸ編 策略與技巧
第61章 立論角度
第62章 建立聯係
第63章 先發製人
第64章 不利證人
第65章 被告人以證人身份作證
第66章 一些手段
第67章 法律陷阱
第68章 陷於一個陷阱
第69章 對付陰謀詭計
第70章 黑闆
第71章 高科技審判
第X編 說服的語言
第72章 語言晦澀
第73章 恰當的措辭
第74章 儲備性詞語
第75章 衝擊力(Impact)
第76章 打破魔法咒語
第77章 要給人留下印象(Making Memories)
第Ⅺ編 總結陳詞
第78章 總結陳詞的法律規則
第79章 總結陳詞中的類比
第80章 對付不實陳述
第81章 損害賠償與責任承擔
第82章 失利的論辯
第83章 *後五點
第Ⅻ編 齣庭辯護實踐
第84章 與“狗”打交道:擺脫失利案
第85章 始終讓委托人滿意
第86章 動議:與法官的對話
第87章 與法官作對
第88章 與法官共事
第89章 協商:海象因素
第90章 也許是時候該離開瞭
我是一個對排版和邏輯結構要求比較高的人,很多法律書籍的排版密密麻麻,讀起來很纍。這本《庭辯技巧係列》的編排設計,簡直是業界良心。每一部分都有清晰的脈絡劃分,重要的論點會用加粗或者小標題突齣顯示,方便隨時翻閱查找。而且,它不像那種隻關注“雄辯”的書,它花瞭大量的篇幅討論“沉默的藝術”。什麼時候應該少說,什麼時候應該用一個精準的提問來讓對方律師自曝其短,這纔是庭審的精髓。我記得有一段話是關於交叉詢問中“確認性提問”和“探索性提問”的比例控製,作者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它比作射箭的力度,用力過猛會脫靶,力度太輕則無法命中。這種深入淺齣的錶達方式,讓復雜的庭審策略變得非常直觀易懂。對於一個急需提升實戰能力的律師來說,這本書簡直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能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提升效率和效果的最佳路徑。
評分這本書啊,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這分量就讓人覺得它“有料”。我剛翻開目錄的時候,就被裏麵的章節標題吸引住瞭。感覺作者完全不是在寫那種乾巴巴的法律條文,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律師在手把手教你“打官司”。裏麵對庭審各個環節的描述,比如開庭陳述的“破冰”技巧,質證的火藥味兒,以及辯論環節的邏輯陷阱設置,都寫得特彆細緻。我尤其喜歡它對情緒控製的討論,很多新手律師在法庭上容易被對方的挑釁帶跑,這本書很早就提醒你要像個棋手一樣冷靜布局。它不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用大量的案例告訴你“高手”是怎麼做的。那種感覺就像是,你不是在看一本教科書,而是在偷看頂級高手的心法口訣。有些地方的例子,甚至讓我忍不住笑齣聲來,因為太真實瞭,完全是現實法庭的縮影,隻是被提煉成瞭最精髓的部分。讀完第一遍,我感覺自己的庭審思路一下子開闊瞭不少,不再是拘泥於“對不對”,而是開始思考“怎麼贏”。這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技術活”和“藝術感”完美地融閤在瞭一起。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第四版確實體現瞭與時俱進的更新。法律實踐總是在發展,新的證據形式、新的社會認知,都會影響庭審的走嚮。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下瞭很大功夫。我留意到,新增加的內容中,對電子證據的質證規範和數字取證的閤法性審查,都有瞭更細緻的論述。這對於我們現在處理的很多閤同糾紛或知識産權案件來說,至關重要。以往的庭審技巧可能更偏重於傳統的人證和物證,但現在“電子足跡”纔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法庭說服力”的探討,不僅僅停留在口纔上,而是拓展到瞭對陪審團(雖然我們國傢不普遍使用,但其背後的說服心理學原理是共通的)和法官的“人設塑造”。如何通過你的著裝、你的肢體語言,甚至是你對法庭規則的尊重程度來構建一個值得信賴的“律師形象”,這部分內容實在太到位瞭。它讓你意識到,庭審不僅僅是法律的較量,更是心理和形象的博弈。
評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就是“信心”。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知道應該做什麼,而是害怕在關鍵時刻做錯。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陪練,讓你在“安全”的環境下,反復演練那些高風險的庭審動作。我最欣賞的是,它從不迴避庭審中的“灰色地帶”。比如,如何在不違反職業道德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程序法上的漏洞來為當事人爭取利益。它不是教你“鑽空子”,而是教你如何“閤法且有效地利用規則”。書中對辯論時機把握的講解,精妙到瞭秒的級彆,告訴你一個關鍵的停頓、一個恰到好處的反問,如何能瞬間瓦解對方的論證鏈條。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是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麵對庭審,而是帶著一份清晰的藍圖和一套成熟的工具箱。對於任何想在法庭上有所建樹的法律工作者而言,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值得反復研讀,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體會。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套書的時候,心裏是有點打鼓的,畢竟“寶典”這個詞在法律書籍裏常常被濫用。但是,這一版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它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真的能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立刻産生“我能用得上”的衝動。比如,在關於證據展示和抗辯策略的那一章,作者列舉瞭近十種常見的證據瑕疵和對應的補救措施,甚至連如何利用法官的提問習慣來引導庭審方嚮,都有涉及。這不是理論探討,這是實戰手冊。我前陣子參與的一個案子,正愁找不到閤理的切入點來質疑對方證人的可信度,書裏提到的“心理側寫分析法”瞬間點醒瞭我。我立刻調整瞭方嚮,效果立竿見影。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美國庭審文化有深入的瞭解,但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將那些看似水土不服的技巧,轉化成瞭適用於我們本土環境的“思維框架”。它沒有教你生搬硬套,而是教你理解背後的“為什麼”,這纔是區分“工具書”和“經典”的關鍵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