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的LaTeX学习和应用实践编写的。包括LaTeX介绍、LaTeX基础、LaTeX应用实例、LaTeX编辑数学公式、LaTeX正文工具、LaTeX编译、LaTeX幻灯片——beamer、LaTeX相关软件以及LaTeX常用模板。在我看来,《LaTeX快速入门与提高》这本书,它更像是一本“字典”或者“工具箱”,而不是一本“教科书”。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接触LaTeX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的排版经验。现在,我更多的是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才会去翻阅这本书,查找解决方案。比如,我需要实现某个特定的页面布局,或者需要使用某个不太常用的宏包,我就会翻到书中的相应章节,看它提供了哪些命令和示例。书中的内容确实比较详实,涵盖了不少LaTeX的进阶技巧,也包含了一些我之前没接触过的宏包。但是,我很少会去从头到尾地阅读这本书,也没有尝试去系统性地学习书中的所有内容。它更像是我桌面上的一个参考资料,当我卡住的时候,它能给我提供一些思路或者直接的解决方案。因此,虽然我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这本书,但它并没有给我带来“从零开始学会LaTeX”的体验,也没有让我感觉自己的LaTeX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它在解决我遇到的“局部”问题上很有帮助,但并没有塑造我整体的LaTeX学习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是《LaTeX快速入门与提高》,但我想评价的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在我的学习LaTeX过程中所扮演的“陪跑”角色。我一开始是带着“快速入门”的期待去接触LaTeX的,想着能迅速摆脱Word的束缚,体验一下排版的“高级感”。然而,现实是,在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还没有安装LaTeX发行版。我的电脑系统是MacBook,在网上搜了半天,各种发行版、编辑器推荐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试着安装了一个,结果各种报错,命令行也看不懂,当时就感觉LaTeX的入门门槛比我想象的要高很多。这本书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我书架上,成了一个遥远的“目标”。直到后来,我通过一个朋友的推荐,找到了一个更加傻瓜式的安装方法(似乎是集成了所有东西的一个包),并且开始使用一个界面化的编辑器,我才真正意义上“打开”了LaTeX。所以,这本书在我实际学习LaTeX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给我一个方向,一个隐约可见的终点,但真正让我迈出第一步的,是其他更基础、更接地气的资源。它像是一份写给“已经会用LaTeX”的人的指导手册,而对于我这种连“Hello, World!”都打不出来的新手来说,它过于“高高在上”了。
评分我买《LaTeX快速入门与提高》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冲着“提高”去的。我之前已经断断续续地接触过LaTeX,也能完成一些基本的文档排版,比如写写简单的报告,做做数学公式。但是,每当遇到一些稍微复杂的需求,比如插入复杂的图表、制作专业的幻灯片、或者想要实现一些个性化的页面布局时,我就感到力不从心。网上搜索的零散教程虽然能解决燃眉之急,但总是缺乏系统性,而且很多时候复制粘贴的代码也理解不透。我希望能有一本工具书,能帮我梳理清楚LaTeX的脉络,让我掌握更多高级的技巧和命令。然而,我拿到这本书后,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翻阅,希望从中找到一些“点石成金”的秘籍。让我有些意外的是,书中的很多章节,虽然理论上是关于“提高”的,但其基础知识的讲解程度,对于我来说,仍然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去消化。比如,一些关于宏包的讲解,涉及的细节非常多,我感觉它在假定读者已经对LaTeX的底层逻辑有一定的理解。我尝试着去学习其中的一个章节,关于如何自定义页眉页脚,我按照书上的例子去敲代码,但总是出现各种奇怪的错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本“进阶指南”的“进阶指南”,它对“提高”的定义,可能比我预期的还要高一个层次。
评分这本书,我可以说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开始接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个复杂的项目寻找一种更专业的排版解决方案,而LaTeX正好是很多人推荐的选择。我当时对LaTeX几乎一无所知,对“排版”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仅限于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当我拿到《LaTeX快速入门与提高》这本书时,我首先是被它“快速入门”的承诺所吸引,满怀期待地翻开了第一页。然而,我很快就发现,这本书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小白”来说,确实有些挑战。它并没有从最基础的安装、最简单的命令开始讲解,而是直接进入了各种复杂的概念和宏包的使用。我记得我尝试去理解书中的一个关于“图文混排”的例子,书中介绍了很多宏包和参数,我看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这些命令的作用是什么,也无法将它们应用到我自己的需求中。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它对我而言,“入门”的门槛太高了,而“提高”的部分,更是让我望尘莫及。它更像是一本写给已经掌握了LaTeX基础知识的人,去进一步挖掘其潜力的书籍。
评分在我最近的阅读体验中,《LaTeX快速入门与提高》这本书,我更多的是把它当成一个“查阅手册”来使用,而不是一本从头读到尾的学习材料。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撰写学术论文,对文献引用、公式排版、表格制作等有比较高的要求。当我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我才会去翻这本书,查找相关的章节。比如,我需要写一个比较复杂的表格,包含合并单元格、设置边框样式等,我就会去书里寻找关于`tabular`环境或者相关宏包的介绍。坦白说,书中的一些示例代码,确实能帮助我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且比我之前在网上搜到的零散信息要更系统、更准确。但是,我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或者去尝试书中的其他高级技巧。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库”存在,而不是一个激发我学习兴趣、引导我探索未知领域的“领路人”。我可能会用到书中的某些片段,解决特定的排版难题,但很难说我通过这本书“学会”了LaTeX的某个新模块。它的价值在于“解惑”,而非“启蒙”或者“系统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