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

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罗斯] 朗道,[俄罗斯] 栗弗席兹 著,武际可,刘寄星 译
图书标签:
  • 理论物理学
  • 弹性理论
  • 固体物理
  • 材料力学
  • 物理学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第五版
  • 力学
  • 连续介质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19538
版次:5
商品编码:10695797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由Л.Д.朗道和Е.М.栗弗席兹编著的《弹性理论(第5版)》是《理论物理学教程》的第七卷,系统地讲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计六章,具体内容包括弹性理论的基本方程,杆和板的平衡,弹性波,位错,固体的热传导和黏性,液晶力学。

内容简介

《理论物理学教程》(共十卷)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巨著,是反映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转变的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于1962年获得列宁奖。原著为俄文,现已有十余种文字的分卷译本,六种文字的全卷译本。本教程中的七卷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朗道和他的学生、苏联科学院院士、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E.M.栗弗席兹在20世纪40—50年代陆续编写而成的,另外三卷由栗弗席兹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皮塔耶夫斯基等人按朗道的计划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完成,后经不断补充完善,现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经典学术著作。本套教程内容丰富、立论明确、论证严谨、物理图像清晰,涵盖了理论物理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领域,各卷中附有丰富的习题及解答,是学习理论物理学的必备参考书。
由Л.Д.朗道和Е.М.栗弗席兹编著的《弹性理论(第5版)》是《理论物理学教程》的第七卷,根据俄文最新版译出。《弹性理论(第5版)》系统地讲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讨论了弹性理论的基本方程,介绍了半无限弹性介质问题,固体接触问题的经典解法和晶体的弹性性质,还讨论了板和壳的问题,杆的扭转和弯曲以及弹性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用宏观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深入地阐述了弹性波以及振动的理论问题,位错的力学问题,固体的热传导和黏性理论以及液晶的力学理论。《弹性理论(第5版)》叙述精练,推演论证严谨,更着重于问题的物理描述。《弹性理论(第5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08—1968),理论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8年1月22日生于今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首都巴库,父母是工程师和医生。朗道19岁从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开始学术生涯。1929—1931年赴德国、瑞士、荷兰、英国、比利时、丹麦等国家进修,特别是在哥本哈根,曾受益于玻尔的指引。1932~1937年,朗道在哈尔科夫担任乌克兰物理技术研究所理论部主任。从1937年起在莫斯科担任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理论部主任。朗道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曾先后在哈尔科夫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学校教授理论物理,撰写了大量教材和科普读物。
朗道的研究工作几乎涵盖了从流体力学到量子场论的所有理论物理学分支。1927年朗道引入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密度矩阵;1930年创立电子抗磁性的量子理论(相关现象被称为朗道抗磁性,电子的相应能级被称为朗道能级);1935年创立铁磁性的磁畴理论和反铁磁性的理论解释;1936—1937年创立二级相变的一般理论和超导体的中间态理论(相关理论被称为朗道相变理论和朗道中间态结构模型);1937年创立原子核的几率理论;1940—1941年创立液氦的超流理论(被称为朗道超流理论)和量子液体理论;1946年创立等离子体振动理论(相关现象被称为朗道阻尼);1950年与金兹堡一起创立超导理论(金兹堡一朗道唯象理论);1954年创立基本粒子的电荷约束理论;1956—1958年创立了费米液体的量子理论(被称为朗道费米液体理论)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CP不变性。
朗道于1946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曾3次获得苏联国家奖;1954年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1年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奖章和弗里茨·伦敦奖;1962年他与栗弗席兹合著的《理论物理学教程》获得列宁奖,同年,他因为对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朗道还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和法国物理学会的荣誉会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弹性理论的基本方程
§1 应变张量
§2 应力张量
§3 形变热力学
§4 胡克定律
§5 均匀形变
§6 有温度变化的形变
§7 各向同性物体的平衡方程
§8 以平面为边界之弹性介质的平衡
§9 固体的接触
§10 晶体的弹性性质

第二章 杆和板的平衡
§11 弯曲板的能量
§12 板的平衡方程
§13 板的纵向形变
§14 板的大挠度弯曲
§15 壳的形变
§16 杆的扭转
§17 杆的弯曲
§18 形变杆的能量
§19 杆的平衡方程
§20 杆的小挠度弯曲
§21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

第三章 弹性波
§22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
§23 晶体中的弹性波
§24 表面波
§25 杆和板的振动
§26 非谐振动

第四章 位错
§27 存在位错时的弹性形变
§28 应力场对位错的作用
§29 位错的连续分布
§30 相互作用位错的分布

第五章 固体的热传导和黏性
§31 固体中的热传导方程
§32 晶体的热传导
§33 固体的黏性
§34 固体中声的吸收
§35 高黏性流体

第六章 液晶力学
§36 向列相液晶的静力形变
§37 向列相液晶的直线向错
§38 向列相液晶平衡方程的非奇异轴对称解
§39 向错的拓扑性质
§40 向列相液晶的运动方程
§41 向列相液晶的耗散系数
§42 向列相液晶内微振动的传播
§43 胆甾相液晶力学
§44 近晶相液晶的弹性性质
§45 近晶相液晶的位错
§46 近晶相液晶的运动方程
§47 近晶相液晶中的声
索引
译后记
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 本书概述 《理论物理学教程》系列历来以其严谨的数学基础和对物理概念的深刻阐释而著称。本卷,作为系列的第七部分,专注于弹性理论这一经典而又至关重要的物理分支。弹性理论是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它描述了材料在外部载荷作用下如何发生形变以及内部应力如何分布的规律。本书旨在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现代的弹性理论学习平台。 内容结构与深度 本书的结构设计遵循从基础原理到高级应用的递进路线,确保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本构关系 本部分首先奠定了弹性理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我们从连续介质假设和几何描述入手,详细讨论了位移、应变、应力和应变能的概念。 应变张量与应变率: 详细推导了有限变形理论下的格林-拉格朗日应变张量和欧拉-阿兰德拉格朗日应变张量,并特别关注了无限小变形情况下的简化形式。对位移场进行张量分解,清晰展示了刚体运动与纯变形之间的区别。 应力与柯西应力张量: 基于柯西应力原理,引入了柯西应力张量,并深入探讨了其在材料内部的平衡方程。重点分析了静力平衡方程在笛卡尔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下的表达形式,以及在考虑体积力(如重力)时的完整形式。 本构方程(胡克定律): 弹性理论的核心在于描述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即广义胡克定律。本书详细分析了各向同性、正交各向异性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弹性行为。对于各向同性材料,精确推导了仅依赖于杨氏模量($E$)和泊松比($ u$)的本构关系,并讨论了拉梅常数($lambda$ 和 $mu$)与其他弹性常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材料对称性对本构方程系数的影响被置于严格的群论框架下进行讨论,为理解晶体材料的力学特性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线弹性理论的经典问题 在建立了基础框架后,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在线性假设下可解析求解的一系列经典问题,这些问题是理解应力场分布模式的关键。 平面问题: 弹性理论中的两个核心平面问题——平面应力(Plane Stress)和平面应变(Plane Strain)——被详尽分析。 1. 平面应力: 主要应用于薄板分析。通过引入 Airy 应力函数,将平衡方程和本构关系统一为一个四阶偏微分方程,并展示了如何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如复变弹性理论)求解复杂的边界值问题。例如,对无限大平板上的孔洞或裂纹进行应力集中分析。 2. 平面应变: 考察无限长、截面恒定的结构(如隧道、大坝)的受力情况。 轴对称问题: 针对圆柱坐标系下的结构,如圆筒、球壳受内压或外压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应力分量和位移分量的通解。重点分析了旋转对称加载对材料内部应力场的影响,这对于压力容器的设计至关重要。 扭转与弯曲: 1. 圣维南(Saint-Venant)原理及其应用: 对扭转问题,本书详细分析了扭转挠度和应力函数的求解过程。对于非圆形截面的扭转,引入了膜比拟法(Soap Film Analogy),将扭转问题转化为求解极小曲面问题,便于直观理解。 2. 梁的弯曲理论: 从三维弹性体的基本方程出发,严格推导了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铁木辛柯梁理论,明确指出了后者的适用范围(考虑了剪切变形效应)。讨论了梁的挠度和内力(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第三部分:能量方法与互易定理 理论物理的精髓在于其普适的能量原理。本部分将视角从微分方程转向能量泛函。 虚功原理与最小势能原理: 从虚功原理出发,严格推导了弹性体的变分原理,特别是普里希-哈明顿原理(Principle of Stationary Potential Energy)。这为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铺设了道路。 互易性理论: 详细阐述了贝蒂(Betti)互易定理,它表明在同一弹性系统中,施加在不同位置的载荷所产生的响应是相互关联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弗格特(Clausius-Duhem)定理,为后续处理热弹性耦合问题提供了理论工具。 第四部分:高级主题:正规化与应用拓展 本卷的后半部分着眼于现代工程和前沿研究中涉及的弹性理论的拓展和深化。 三维弹性体的基本解: 引入波印廷斯克-弗来德里克斯(Boussinesq-Filon)解,即集中点载荷作用于弹性半空间的解,这是断裂力学和接触力学分析的基石。对各种典型载荷(点载荷、线载荷、面载荷)在半空间中的应力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热弹性理论基础: 讨论了热力学基本方程与弹性本构关系的耦合。推导了热弹性耦合方程,并给出了在无源(无内热源)瞬态热传导下的应力响应,强调了热应力(由温度梯度引起的应力)的计算方法。 粘弹性与粘塑性概述(导论): 尽管本书主要聚焦于线弹性,但为拓展视野,本部分简要介绍了材料的时间依赖性。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引入了松弛函数和蠕变柔量,并展示了开尔文体和麦克斯韦体模型如何描述材料的时间响应。 数值方法导论: 最后,本书简要介绍了有限元方法(FEM)在求解复杂几何和边界条件下的弹性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将连续介质离散化,展示了如何利用能量原理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求解,这是当代工程分析的必备技能。 适用读者对象: 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成为: 学习高等连续介质力学与固体力学的研究生的理想教材。 需要掌握弹性理论严谨数学推导的力学、材料科学与土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 寻求对经典理论进行系统性回顾和深入理解的科研人员。 通过对数学工具(如张量分析、偏微分方程和复变函数)的精确运用,本书不仅教授“如何计算”,更深入剖析了“为何如此”的物理机制,是构建坚实弹性力学知识体系的必备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入手了这本《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虽然我并不是弹性理论领域的专业研究者,但一直对它在工程、材料科学甚至地质学中的应用充满好奇。收到书的那一刻,厚重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敬畏,仿佛捧着的是一座知识的金矿。粗略翻阅了一下目录,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最基础的应力、应变概念,到连续介质力学,再到塑性、粘弹性等更深层次的理论,涵盖了弹性理论的方方面面。尤其吸引我的是其中关于数值方法的部分,我知道现代工程设计离不开计算机模拟,这本书能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帮助理解那些复杂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背后的原理,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另外,我个人比较关注材料在不同环境下(如高温、高压)的行为,不知道这本书中是否有相关的讨论,能够将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哪怕只是理论上的推演,对我拓展思路也是极大的帮助。看到这本第五版,说明它经过了多次的修订和完善,肯定吸收了不少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一点让我对它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充满期待。

评分

《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这本书,从封面到书脊,都透着一股严谨和厚重。我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出于对物理学宏观世界的好奇,总是喜欢涉猎一些经典理论著作。弹性理论,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和韧性,它描绘了物质在受力后如何形变,又如何恢复。我设想这本书会从最根本的微观结构出发,比如原子键的相互作用,如何宏观地表现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书中肯定会详细讲解各种应力状态的描述,比如张力、压缩、剪切,以及它们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于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讨论,因为我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而且,这本书的“第5版”字样,让我觉得它一定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内容上会有很多经得起推敲的例子和严谨的推导。我希望它能用清晰的逻辑,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即使是对这个领域不太熟悉的人,也能逐步领会其中的精髓。

评分

我一直对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解释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机理的理论。当我在书店看到《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时,几乎没有犹豫就拿下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全面”。从基础的张量分析、弹性势能原理,到复杂的非线性弹性行为、破裂力学,似乎都在它的覆盖范围之内。我特别好奇书中对于各种弹性模型(如各向同性、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详细阐述,以及它们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案例。我知道,许多工程上的灾难,比如桥梁垮塌、飞机机翼断裂,往往都与材料的弹性极限和失效机制有关。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这些理论,无疑是对工程安全和设计优化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数学推导过程,但又不会过于抽象,能够辅以图示和例子,让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

评分

对于任何一个对物质世界运行规律感兴趣的人来说,《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弹性理论,听起来似乎只局限于物理学领域,但实际上,它在工程、材料、甚至医学(比如生物组织的力学特性)等多个学科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之所以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想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韧性”这一概念。这本书是否会从微观的晶格结构出发,解释宏观的弹性形变?它又将如何描述材料在超过弹性极限后发生的塑性变形,甚至最终的断裂?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复杂形状物体受力分析的部分,以及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用于求解这些复杂问题的数值方法,比如有限元分析。作为第五版,我猜想它一定包含了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更优化的表述方式,能够帮助读者更高效、更深刻地理解弹性理论的精妙之处。

评分

拿到《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第5版)》,我第一反应就是它的“硬核”程度。作为一本教程,它必然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甚至可能涉及一些微分几何。我个人虽然在工作中有接触到一些与材料力学相关的计算,但始终觉得理论基础不够扎实。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能够填补我的这一块知识空白。我预想其中会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推导,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乐趣。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弹性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比如应力张量、应变张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本构关系。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张量是如何描述物理量的,以及它们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变换。另外,对于一些经典弹性力学问题,比如梁的弯曲、板的挠曲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解析解法,这对于理解问题的本质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对学习流体力学很有帮助,内容超级详细,公式定理也很到位,还配有习题。

评分

十大经典书籍之一,非常好

评分

《理论物理学教程》(共十卷)是一部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巨著,是反映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转变的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于1962年获得列宁奖。原著为俄文,现已有十余种文字的分卷译本,六种文字的全卷译本。本教程中的七卷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朗道和他的学生、苏联科学院院士、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E.M.栗弗席兹在20世纪40—50年代陆续编写而成的,另外三卷由栗弗席兹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皮塔耶夫斯基等人按朗道的计划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完成,后经不断补充完善,现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经典学术著作。本套教程内容丰富、立论明确、论证严谨、物理图像清晰,涵盖了理论物理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领域,各卷中附有丰富的习题及解答,是学习理论物理学的必备参考书。

评分

学完电动力学,可以接着学这本了。

评分

理论物理学教程·第7卷:弹性理论

评分

很好的书,朗道的书值得收藏

评分

大师所著,学习场论的必需经典书籍。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没有破损,价格实惠,京东送货很快,支持京东!

评分

汉语语法化的诱因与路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