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1)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12)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23)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33)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44)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54)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66)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78)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92)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10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17)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23)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30)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36)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42)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48)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解析(156)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解析(165)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九)参考答案及解析(173)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参考答案及解析(181)
《中公版·2018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内含10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考试可根据此模拟实战,获得考查答题经验。试卷的最大特点是题型覆盖广、题量丰富、针对性强,能帮助考生切实提高备考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公版·2018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严格按照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具体考情潜心编写,内含10套全真模拟预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公文改错、综合分析题、写作题”等,题型多样,题量丰富,为考生备战河北省事业单位考试助力加油。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一)
客观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处填涂相应选项。30个小题,每小题0.7分,共21分)
1.国家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时指出,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以下不属于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内涵的是()。
A.这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
B.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
C.这是一条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的道路
D.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2.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
A.调整实体经济结构
B.加快转型升级
C.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D.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3.2017年4月6日,教育部公布《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的关键是()。
A.改善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B.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
C.协调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D.提升办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
4.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收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成为重要资源。人们每一次点击鼠标,每一次刷卡消费,就已经参与了数据的生成。每一个人既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数据的消费者。这说明()。
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度必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④对信息材料进行加工能形成正确的意识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打开抱怨中的心结、理顺问题里的矛盾,负情绪就会转化成正能量。”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矛盾双方会向对方自然转化
②推动事物发展需要直面和解决矛盾
③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前进性和曲折性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6.“中国梦”的D一要义是()。
A.民族复兴B.人民幸福
C.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D.社会和谐
7.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
A.人与政治B.社会与自然
C.民主与政治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8.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首先是()。
A.人的全面发展B.经济的全面发展
C.社会的全面发展D.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A.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
B.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以人为本,以Z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0.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的简称,其价格往往高于一般食品,原因是()。
A.需求大于供给B.生产成本更高
C.使用价值更高D.以上说法都对
11.下列生活现象与经济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一件商品买的人多了,价格自然就上升了——供给需求
B.人不愿意去离家远的地方买东西——成本理论
C.男人有了两件风衣后不愿意再买风衣了——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D.在没有物业管理的楼道里,灯泡坏了没人换——替代品与互补品
1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的,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一年B.三年
C.五年D.十年
13.市民周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建设卫生社区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
A.质询权B.批评权
C.建议权D.检举权
14.杨某是北方涂料工业研究设计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其利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和自身职务之便,私自挪用离退休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共300余万元,用于购买彩票、炒股和赌博。杨某的行为构成了()。
A.贪污贿赂罪B.挪用公款罪
C.盗窃罪D.玩忽职守罪
15.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是()。
A.男女各满18周岁B.男满20周岁,女满18周岁
C.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D.男满24周岁,女满22周岁
16.下列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受理侦查的是()。
A.涉嫌盗窃B.涉嫌虐待
C.涉嫌绑架D.涉嫌贪污
17.下列哪一情形构成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A.甲立下遗嘱,误将乙的字画分配给继承人
B.甲装修房屋,误以为乙的地砖为自家所有,并予以使用
C.甲入住乙宾馆,误以为乙宾馆提供的茶叶是无偿的,并予以使用
D.甲要购买电动车,误以为精神病人乙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与之签订买卖合同
18.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的商标。
A.使用在先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D.设计在先
19.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全体公民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D.18周岁以上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20.下列公民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的是()。
A.5岁的甲画了一幅画
B.9岁的乙写了一份遗嘱
C.14岁的丙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权转让给邻居丁
D.15岁的戊买了一枚2克拉钻戒
21.下列选项中,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人身限制违法的是()。
A.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公安局仍不停止执行对相对人的行政拘留处罚
B.蔡某在市政府广场赤身裸体表演“行为艺术”,被警察强行带离
C.工商局对涉嫌传销人员进行拘留
D.公安机关对小偷小摸屡教不改的16岁小王,进行了行政拘留
22.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的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听证制度D.信访举报制度
23.《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是党政机关公文工作的法规性文件,下列违背这一文件精神的是()。
A.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B.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
C.发文机关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
D.与任何单位联合行文,都必须用印有主办机关名称的版头
24.公文是GJ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队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D.公文行使的上级机关
从行政能力测试的角度来看,这套试卷的逻辑判断题部分,简直就是一套“思维陷阱大全”。我做了其中几套后,发现它出题人的思路非常清奇,很多看似简单的判断,隐藏着复杂的逻辑关系,比如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混淆、或者对多个否定词的嵌套使用,让人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它强迫我不得不慢下来,逐字逐句地去分析命题者的意图,这对我的细心度和逻辑严谨性起到了极大的锻炼作用。相比之下,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难度设置就显得相对保守了一些,计算量适中,没有出现那种需要用到复杂公式硬算半天的题目,更多是考察对图表数据的快速提取和比对能力。我个人认为,对于理工科背景的考生来说,数量关系可能有点简单了,而对于文科生,这部分仍然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巩固基础运算速度的。如果能增加几道真正考验高级数学思维的应用题,整体的平衡性会更好。但瑕不掩瑜,它有效地帮我摸清了自己计算速度上的短板。
评分我花了好几周时间,把这套模拟卷的申论部分啃完了,说实话,对提升我的公文写作和材料概括能力帮助挺大的,尤其是那些涉及本地化政策解读的题目,角度非常刁钻,完全不是教科书上那种标准化的论述。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其中几套卷子的“大作文”主题,都紧密贴合了当时河北省的一些热点社会问题,比如城乡结合部的治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等,这说明编写团队确实对当地的考试风向有深入的跟踪和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全国通用的大题库。但是,它的参考答案部分的处理方式,有些地方过于“官方化”了,虽然结构完整,术语运用也到位,但缺乏那种真正能打动阅卷人的“灵气”和创新点。我对比了几位考友的优秀范文,发现他们往往在逻辑推演的小细节上更具洞察力,而这套书的参考答案,更偏向于“标准答案”的模板,对于想冲刺高分的考生来说,可能还需要自己再打磨一下语言的感染力。总而言之,它提供了非常好的脚手架,但最终的“装修”工作,还得靠我们自己来完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初上手感觉还是挺扎实的,纸张厚度适中,不易透墨,这对做题时反复涂改的考生来说是个福音。试卷的印刷清晰度也值得称赞,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文字说明,都没有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这在长时间的模拟训练中,能有效减轻视觉疲劳。不过,我得说,它的内容组织结构,尤其是学科之间的过渡,略显生硬。比如,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猛地跳到申论的材料分析,中间的衔接性稍弱,需要读者自己花时间去调整做题的“频道”。我个人习惯是先做完一套完整的时间控制,再回头精研错题,但这本书的卷一到卷五,每套题的难度曲线似乎没有一个平滑的递进关系,有的卷子上手就难度爆炸,有的则感觉基础知识考察居多,这让我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有点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把精力侧重于哪一类题型上。整体来说,作为一套模拟试卷,它在硬件配置上是过关的,但软件(内容编排逻辑)上,还有提升空间,希望后续的版本能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真正做到循序渐进,帮助考生稳步提升。
评分当我翻阅配套的解析部分时,我发现它在对“错误选项”的剖析上做得非常到位,这通常是很多模拟题会忽略的细节。很多解析只告诉你“A是正确的,因为……”而这本书,会用很长的篇幅去解释“B、C、D为什么是错误的,它们分别犯了哪一类知识性错误或逻辑谬误”。这种“靶向治疗”式的解析,对我理解考点背后的出题逻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法律常识部分,对于某个行政行为的定性分析,它不仅给出了正确的法条依据,还列举了几个容易混淆的相邻法条,并说明了区分的要点,这种深度挖掘远超我的预期。唯一的遗憾是,某些知识点的解析深度略显不足,比如在最新的政治理论热点解读时,引用的一些官方文件表述过于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到最新的会议精神,这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是比较致命的,因为时事性是这类考试的一大考察重点。
评分这套试卷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模拟了不同年份考试的“体感温度”。有一套卷子,它的文字材料的风格非常像早些年那种偏重于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的考察,措辞严谨、数据密集;而另一套卷子,则完全转向了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微观话题,语言更加口语化,对情境分析能力要求极高。这种多样性,就像是给考生准备了一套全天候的“气候装备”,让你无论遇到哪种风格的考卷都能应对自如。然而,我必须指出,卷子的“配套性”有待加强。我希望能有一个更明确的指引,告诉读者,如果某一套题感觉特别难,应该重点回去复习哪一章节的教材内容。现在是做完一套,对错一堆,回头看书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去弥补系统性的知识漏洞。总体来说,作为实战演练的工具,它的实战价值很高,但作为学习进阶的指南,它的指引性还可以更加清晰和量化一些,让考生不至于在大量的刷题和做错题中感到迷茫。
评分书不错,字迹很清楚,值得购买
评分真的好!做题很全面
评分想买河北的卷子,没有了只能买这个了
评分卷子做了,还是没考上,
评分旧的,很烂,题都是2010年左右的
评分书质量很好,发货很快,超级棒
评分学习中………
评分不错
评分书不错,字迹很清楚,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