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苏本庆 编
图书标签:
  • 数字电路
  • 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
  • 电路分析
  • 逻辑电路
  • 半导体
  • 电子工程
  • 计算机硬件
  • 嵌入式系统
  • 电子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047114
版次:1
商品编码:107482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0
字数:487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字电子技术》在介绍数字电路和逻辑代数的基础上全面讲解了逻辑门电路、集成触发器、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同步时序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等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书中每章都有供师生参考的学习目的内容概要、重点、难点,以及学习方法,每节都有相应的教学要求等。考虑到不同院校教学计划的差异,《数字电子技术》特别增加了“逻辑门电路”一章,其中讲述了必需的有关半导体门电路的基本知识。学生无论是否学习过电子电路,均可选用《数字电子技术》作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
《数字电子技术》既可作为计算机类、电气、电子、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和物理等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1.1.2 数字电路的分类
1.1.3 数字电路的优点
1.1.4 脉冲波形的主要参数图
1.2 数制及数码
1.2.1 数制
1.2.2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1.2.3 二进制代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2章 逻辑代数基础
2.1 概述
2.2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2.2.1 基本逻辑函数及运算
2.2.2 几种常用的导出逻辑运算
2.2.3 逻辑函数及其表达方法
2.3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规则
2.3.1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
2.3.2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2.3.3 逻辑代数的3个重要原则
2.4 简化逻辑函数的公式
2.4.1 简化逻辑函数的意义与标准
2.4.2 逻辑函数的公式简化法
2.5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简化法
2.5.1 最小项与卡诺图
2.5.2 用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
2.5.3 用卡诺图简化逻辑函数
2.5.4 简化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题

第3章 逻辑门电路
3.1 概述
3.2 半导体基础知识
3.2.1 本征半导体
3.2.2 杂质半导体
3.2.3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3.2.4 半导体二极管
3.2.5 特殊二极管
3.2.6 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
3.2.7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3.3 分立器件门电路
3.3.1 二极管门电路
3.3.2 三极管非门电路
3.3.3 组合逻辑门电路
3.4 TTL集成逻辑门电路
3.4.1 TTL与非门
3.4.2 低功耗肖特基系列
3.4.3 其他功能的TTL门电路
3.4.4 TTL数字集成电路系列
3.4.5 使用TTL集成逻辑门的注意事项
3.5 CMOS集成门电路
3.5.1 MOS管开关特性
3.5.2 CMOS反相器
3.5.3 其他功能的CMOS门电路
3.5.4 高速CMOS门电路
3.5.5 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特点与系列
3.5.6 使用CMOS集成电路的注意事项
3.6 应用集成逻辑门电路
3.6.1 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接口
3.6.2 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外接负载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4章 集成触发器
第5章 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第6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8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第9章 半导体存储器
第10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城市的光影:都市传说与社会变迁的交织》 一、 引言:流淌在水泥森林中的低语 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疏离、科技的飞速发展,都催生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都市传说。它们如同城市的脉络,流淌在街头巷尾的低语中,渗透进夜晚的寂静里,又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迅速传播,成为社会情绪、集体焦虑与时代变迁的折射镜。本书《城市的光影:都市传说与社会变迁的交织》并非对奇闻轶事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挖掘这些流传甚广的都市传说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社会学意义,探究它们是如何产生、演变,又如何与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互映照、彼此影响。我们将剥开那些光怪陆离的表象,看见隐藏在其下的社会肌理,理解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生活中,如何通过这些故事来寻找认同、排解恐慌、表达疏离,甚至进行社会批判。 二、 都市传说:现代神话的碎片化生成 都市传说,作为一种当代民间叙事,其生命力在于其“活”与“变”。它们常常以“我听说的”、“我朋友的朋友亲身经历的”等模糊的传播链条出现,缺乏确凿的证据,却在人们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本书的第一部分将聚焦都市传说的生成机制。我们将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人们为何对神秘、惊悚、离奇的故事趋之若鹜,例如“群体性焦虑的投射”、“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对社会不公的隐喻”等。 我们将详细探讨其内容来源: 现实事件的变形与夸张: 许多都市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真实发生的事件,经过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想象和口耳相传的添枝加叶,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版本。例如,一起意外事故可能会被演绎成鬼魂索命的离奇故事;一项新的科技发明可能被解读为监控人类的阴谋。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现实与虚构之间的模糊界限。 社会心理的投射与满足: 都市传说往往能够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欲望与不安。它们提供了宣泄压力的渠道,满足了人们对神秘世界的好奇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出口。例如,关于“一夜暴富”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压力的逃避和对更好生活的渴望;而关于“复仇”的传说,则可能是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一种无声反抗。 文化符码与符号的重塑: 都市传说常常会借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符号和意象,将其进行重组和变形,使其更具传播力和感染力。例如,黑猫、废弃的建筑、午夜的电话等,这些在文化中带有特定含义的元素,在都市传说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制造悬念和恐怖氛围的利器。 媒体与网络的催化作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和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着各类信息,都市传说也搭上了这趟快车。论坛、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成为了都市传说滋生、传播和变异的温床。本书将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如“回声室效应”、“病毒式传播”等,如何加速都市传说的演化和普及。 三、 都市传说中的社会变迁印记 都市传说不是静止的,它们是社会脉搏的跳动,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把目光投向都市传说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刻联系。每一个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思潮,都会在都市传说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层面的关联: 科技恐慌与理性审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虚拟现实等,也催生了一系列相关的都市传说。这些传说往往带有对科技失控的担忧,对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恐惧,甚至是对人类自身存在被威胁的隐忧。例如,关于“AI夺走工作”、“基因改造失控”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对科技的潜在风险保持警惕。本书将分析这些传说如何折射出公众对科技进步的复杂心态,以及社会在技术伦理和监管方面的挑战。 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焦虑与疏离感: 城市化进程带来人口集聚和空间结构的剧烈变化,同时也伴随着高压的生活节奏、日益增长的竞争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许多都市传说发生在城市中的隐秘角落——废弃的工厂、地下通道、深夜的电梯里,这些场所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秘感和压迫感。本书将探讨这些传说如何反映城市居民在陌生的城市空间中感受到的孤独、迷失和无助,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些故事来处理这种空间焦虑。 经济转型与社会阶层分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性调整,必然伴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和利益的再分配。关于“一夜暴富”的诱惑与幻灭,“贫富差距”的隐秘角落,以及“权力寻租”的阴影,这些都可能成为都市传说的主题。我们将分析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都市传说如何反映公众对财富、权力、公平的诉求与焦虑,以及它们如何折射出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存在。 文化冲击与身份认同的重塑: 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日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价值观可能受到冲击,新的文化符号和观念不断涌现。都市传说有时会成为这种文化冲突的载体,反映人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产生的困惑、排斥或融合的心理。本书将考察在特定历史时期,外来文化元素如何被融入都市传说,以及这些传说如何体现了社会群体在身份认同上的挣扎与建构。 性别议题与权力关系的隐喻: 许多都市传说也触及了性别、权力、压迫等敏感话题,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例如,关于女性在夜晚遭遇危险的传说,可能折射出社会对性别不平等和公共安全问题的担忧;而关于“潜规则”的传说,则可能揭示了某些行业或群体内部的权力运作模式。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传说中隐含的性别视角和权力关系,探讨它们如何成为社会批判和反思的途径。 四、 都市传说作为社会诊断工具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超越对都市传说的简单解读,将其视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诊断工具。通过对都市传说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文本分析和跨文化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状态、价值观、信仰体系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我们将阐释如何利用都市传说: 捕捉社会情绪的脉动: 都市传说如同社会情绪的晴雨表,它们能够及时捕捉到公众普遍存在的焦虑、恐惧、不满、希望等情绪。通过分析哪些类型的传说在特定时期更受欢迎,以及这些传说在内容和传播方式上的特点,我们可以洞察社会情绪的变化趋势。 揭示隐藏的社会议题: 许多在主流媒体上难以公开讨论的社会问题,可能会通过都市传说的方式浮出水面。例如,关于“校园霸凌”、“职场性骚扰”的传说,虽然可能带有夸张成分,但却反映了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担忧。本书将展示如何从这些故事中挖掘出被忽视的社会议题。 理解集体记忆的构建: 都市传说不仅反映当下,也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它们通过不断地叙述和再创造,构建了特定群体的集体记忆。本书将探讨都市传说在传承历史叙事、塑造群体认同中所扮演的角色。 分析社会认同与边界的划定: 都市传说常常通过“我们”与“他们”的叙事模式,来巩固和强化群体内部的认同感,同时划定与外部群体的边界。例如,关于“外来者”的负面传说,可能反映了群体内部的排斥心理。本书将分析都市传说如何在社会认同的建构中发挥作用。 洞察文化价值观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都市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行为模式、善恶判断等,都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本书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都市传说如何记录和反映文化价值观的变迁。 五、 结论:在城市的光影中看见真实的自己 《城市的光影:都市传说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旨在邀请读者一同踏上这场探索之旅,在光怪陆离的都市传说背后,看见现代社会的真实肌理,理解人性的复杂面向,并最终在城市的喧嚣与寂静中,找到关于自身、关于社会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并非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希望激发读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辨析信息,理解社会现象背后多重力量的交织。都市传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镜子,它们映照出我们的恐惧、我们的渴望,也折射出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通过对这些“城市的光影”的细致审视,我们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以及在这个世界中,我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从“信息”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所处的数字世界。这本书虽然叫做“数字电子技术”,但它传递的核心理念是如何处理和转换信息。书中的二进制、逻辑门、状态机等等,在我看来,都是处理和存储信息的不同方式和工具。我以前总觉得,电视、电脑、手机这些东西很神奇,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的“逻辑”是如何运作的。比如,我了解到,屏幕上显示的每一个像素,本质上都是由一系列的0和1组成的信号来控制的。而这些信号的产生和传输,都离不开书中介绍的那些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这本书也让我开始思考,信息是如何被编码、解码、传输和处理的。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打交道,而数字电子技术,就是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基础。我甚至开始对一些我平时不怎么注意的电子设备产生了兴趣,比如一些小型的传感器,它们是如何将物理世界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些问题,但它给了我思考的起点,让我明白,这些问题都根植于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原理。这种从“功能”到“原理”的转变,让我对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的探索欲。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信息、提升逻辑思维的书,偶然间翻到了这本《数字电子技术》。虽然书名听起来有点技术性,但它的内容给我的启发却远超我的预期。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电路和芯片,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导一种严谨、精确的思考方式。书中的逻辑门、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等概念,虽然是电子技术的基础,但仔细琢磨,它们与我们日常处理问题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书里讲到的“与门”和“或门”,就好比我们做决定时需要满足的“条件”。一个“与”的判断,需要所有条件都满足才能成立;而一个“或”的判断,则只需要其中一个条件满足即可。这种二元化的思维模式,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我还特别喜欢书里关于状态机的讲解,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很多事情的流程设计,例如排队买票,就需要一个状态机来管理“未排队”、“排队中”、“已购票”等状态的转换。这本书让我开始用一种更结构化、更系统化的方式去审视周围的世界,很多看似杂乱无章的现象,在用数字逻辑的眼光去看待时,都能找到清晰的脉络。它教会我如何将复杂问题分解成更小的、可控的单元,然后通过逻辑组合来解决。这种思维训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帮助,让我感到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准确。

评分

这本书我算是翻了好一阵子了,说实话,一开始是被它那厚实的封面和“数字电子技术”这几个字给吸引住了。我一直对电路板上的那些小元件好奇不已,总觉得它们藏着某种神奇的逻辑。这本书就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好奇心。虽然我不是学电子专业的,但出于兴趣,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阅读。这本书的语言倒是挺通俗易懂的,没有那种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堆积,很多地方都配有插图,这一点我特别喜欢,毕竟看图比看纯文字更容易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一些基础逻辑门的设计原理,那些0和1是怎么通过简单的组合产生复杂的运算,让我觉得特别有趣。我试着跟着书上的例子,用简单的符号画了一些逻辑图,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那种动手尝试的过程让我感觉自己真的在“玩”数字电子。这本书也让我明白,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电子产品,从简单的计算器到复杂的智能手机,背后都离不开这些基础的数字逻辑。每次看到手机屏幕上的图标,我都会想到,它们背后可能就隐藏着我在这本书里读到的一些原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对电子世界不再感到陌生,而是多了一份亲近感和探索的欲望。我感觉我好像窥见了技术世界的一角,虽然还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经足够让我着迷了。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玩一个大型的逻辑拼图游戏,而我就是那个试图将所有碎片拼凑起来的玩家。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块精美的拼图,它们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数字电子技术”的壮丽图景。一开始,我可能会被那些公式和电路图吓到,但随着我耐心地去理解每一个概念,去尝试解决每一个问题,我渐渐地发现,这些“零件”是如此的有趣和巧妙。书中的例子非常生动,它不会让你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让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实验室。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逻辑门的对比分析,它们虽然都是基础的逻辑单元,但组合起来却能实现如此丰富的运算。这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个“逻辑单元”,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才能组成更复杂的社会结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它还传递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哲学。它教会我如何去分析问题,如何去分解问题,以及如何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又解开了一个新的谜题。这种持续的“顿悟”过程,是我在这本书中最享受的体验,它让我对学习本身充满了热情和期待。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它在概念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浅显的介绍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原理。比如,它对二进制数制的转换、逻辑运算的数学基础(布尔代数)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推导过程。这对于想要真正理解数字电路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时序逻辑的讲解,比如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等,这些都是构成现代数字系统的重要基石。书中的描述非常清晰,通过图示和文字的双重讲解,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这些复杂电路的工作原理。我尝试着去构建一些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模型,虽然只是理论上的推演,但这种从基本元件到复杂系统构建的过程,让我对数字系统的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书中的内容也触及了一些更高级的主题,比如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虽然没有深入到具体指令集的层面,但它勾勒出了一个宏观的框架,让我对计算机的内部运作有了更深的敬畏。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它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电子产品背后,蕴含着多么精妙的设计和深厚的理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