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2)

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国家标准
  • 标准汇编
  • 2007年修订
  • 工业标准
  • 技术标准
  • 质量标准
  • 规范标准
  • 标准目录
  • 标准查询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9787506649650
版次:1
商品编码:10759202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6
字数:119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中国国家标准汇编》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国家标准全集,自1983年起,按国家标准顺序号以精装本、平装本两种装帧形式陆续分册汇编出版。《汇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标准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是各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林牧副渔系统,科研、设计、教学等部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2.由于标准的动态性,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国家标准被修订,这些国家标准的修订信息无法在已出版的《汇编》中得到反映。为此,自1995年起,新增出版在上一年度被修订的国家标准的汇编本。
3.修订的国家标准汇编本的正书名,版本形式、装帧形式与《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相同,视篇幅分设若干册,但不占总的分册号,仅在封面和书脊上注明“2007年修订-1,-2,-3,……”等字样,作为对《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的补充。读者配套购买则可收齐前一年新制定和修订的全部国家标准。
4.修订的国家标准汇编本的各分册中的标准,仍按顺序号由小到大排列(不连续);如有遗漏的,均在当年最后一分册中补齐。
5.2007年制修订国家标准1410项,全部收入在《中国国家标准汇编》第352~367分册和2007年修订-1~修订-23分册中。本分册为“2007年修订-12”,收入新制修订的国家标准38项。

目录

GB/T 10066.31—2007 电热装置的试验方法 第31部分: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发生器输出功率的测定
GB/T 10116—2007 仲钨酸铵
GB/T 10128—2007 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GB 10230.1—2007 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0230.2—2007 分接开关第2部分:应用导则
GB/T 10241—2007 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0250—2007 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GB/T 10339—2007 纸、纸板和纸浆的光散射和光吸收系数的测定
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
GB/T 10345—2007 《白酒分析方法》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T 10403—2007 多极和双通道感应移相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0404—2007 多极和双通道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0415—2007 农业机械环形六角带及带轮轮槽截面
GB/T 10416—2007 农业机械环形变速V带及带轮轮槽截面
GB/T 10485—2007 道路车辆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环境耐久性
GB/T 10510—2007 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
GB/T 10567.2—2007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氨薰试验法
GB/T 10575—2007 无水氯化锂
GB/T 10662—2007 分散深蓝S-3BG 200%(c.I.分散蓝79)
GB/T 10685—2007 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
GB/T 10726—2007 化学试剂 溶剂萃取一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杂质通用方法
GB 10737—2007 工作基准试剂含量测定通则称量电位滴定法
GB 10738—2007 工作基准试剂含量测定通则称量滴定法
GB 10789—2007 饮料通则
GB/T 10826.1—2007 燃油喷射装置词汇第1部分:喷油泵
GB/T 10844—2007 船用电液伺服阀通用技术条件
GB/T 11021—2007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
GB/T 11073—2007 硅片径向电阻率变化的测量方法
GB/T 11093—2007 液封直拉法砷化镓单晶及切割片
GB/T 11094—2007 水平法砷化镓单晶及切割片
GB/T 11144—2007 润滑液极压性能测定法梯姆肯法
GB/T 11213.1—2007 化纤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GB/T 11213.2—2007 化纤用氢氧化钠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11253—2007 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11275—2007 表面活性剂 含水量的测定
GB/T 11276—2007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GB/T 11313.2—2007 射频连接器第2部分:9.52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
GB/T11313.4—2007 射频连接器第4部分:外导体内径为16 mm(0.63 in)、特性阻抗为50Ω、螺纹连接的射频同轴连接器(7—16型)
GB/T 11348.2—2007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2部分:50 Mw以上,额定转速1500 r/min、1800 r/min、3000 r/min、3600 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前言/序言


中国法律法规与标准实践:2007年修订精选 本资料汇编,旨在为法律、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精炼且极具实务价值的参考体系。本书系基于对2007年间国家层面颁布和修订的关键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行业技术标准的集中梳理与系统化整理。它并非对某单一规范性文件的详尽收录,而是侧重于展现特定历史时期内,中国在宏观政策走向与微观技术执行层面所达成的核心共识与规范框架。 第一部分:宏观政策与法律基石 本卷首要部分聚焦于2007年间国家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及特定行业监管方面所作出的重要法律修订与政策解读。2007年是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一年,许多事关市场准入、环境保护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条文在此阶段经历了重要的更新迭代。 一、 经济管理与市场准入规范的演变 本部分详尽收录了2007年间,对涉及外商投资、公司治理及合同法等核心经济法律框架的修订要点。重点分析了在《公司法》修订背景下,对股东权利义务、董事会运作及注册资本制度所产生的影响。特别关注了针对特定行业(如金融、房地产)在审批流程和资本监管方面出台的新规定。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当时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路径,以及企业合规运营的法律边界至关重要。收录的文本力求精确,涵盖了最新的解释和实施细则,以便从业者能够准确把握法律适用的时间节点和地域差异。 二、 社会管理与民生保障的新动向 2007年也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时期。本部分整理了在劳动合同关系、社会保险(养老、医疗)覆盖面扩大及住房保障政策方面的新增或修订的法规。我们重点梳理了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地方性法规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导向,进行配套性调整的案例。此外,针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监管体系在2007年前后的深化改革措施,也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监管链条视图。 三、 司法实践与程序规范的统一 本部分汇集了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及相关司法部门发布的,旨在统一裁判尺度和程序规范的司法解释及批复。这对于保障法律条文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有效实施具有指导意义。内容侧重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程序性要求的新变化,例如证据采纳标准、管辖权认定的新口径等,这些对律师和企业法务部门的工作流程具有直接影响。 第二部分:特定行业技术规范与标准实践 本卷的后半部分,则将视野转向了国家在特定工程技术领域推行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体系。这些标准代表了当时国家在工业化、信息化建设中对质量、安全和兼容性的基本要求。 一、 建筑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鉴于2007年中国正处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本部分精选了当年修订或新颁布的、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材料验收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技术规范。这包括但不限于: 结构安全标准: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安全等级的判定依据进行了梳理。 材料性能指标:收录了当年对新型建筑材料(如环保型涂料、新型保温材料)性能指标的最新要求。 施工工艺规范:针对防水工程、地基处理等关键环节,引入的新型施工技术指南。 这些标准的集合,为工程项目经理和质量监督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2007年版质量控制基线。 二、 信息化与通信技术标准概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部分关注了当年国家在信息安全、数据交换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确立的标准框架。尽管信息技术标准更新迅速,但2007年确立的某些基础协议和安全基线,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合规性的重要参考。本部分收录了针对政府信息系统集成、网络接入规范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文件。 三、 工业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 本部分概述了当年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如机械设备、压力容器、机电产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标准体系的调整。重点解析了针对出口产品和国内市场准入的最新检验检疫要求,以及这些要求如何影响了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和检验环节。 结语 本汇编通过对2007年间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重要行业标准的精选与组织,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结构清晰、内容严谨的参考工具。它聚焦于政策与技术交汇的关键节点,而非对某一既定标准的重复呈现,确保了内容的广度和时代特征的鲜明性,是研究该时期中国法制建设与技术规范体系演进的不可或缺的案头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套汇编的看法,更多是基于它所承载的“系统性”和“可信度”。现在信息获取太容易了,随便敲几下键盘就能跳出成千上万条结果,但这些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未经交叉验证的,很多甚至是个人理解的总结,缺乏法律效力和行业约束力。而这套汇编,它是官方的、统一的、经过多重专家组审议和批准的文本集合。我特别欣赏它那种近乎冷酷的精确性——没有模糊的描述,没有主观的色彩,只有对客观技术要求的清晰界定。这对我们从事精密制造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某个标准被纳入其中,就意味着它具备了强制执行的效力,任何生产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团队对它的态度是敬畏的。它不是一本可以随便翻阅或只看摘要的书籍,而是必须被视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来对待,它确保了我们制造出来的每一件产品,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性能,都能达到国家层面对安全和质量的底线要求。

评分

过去几年里,我们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快得惊人,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让人感觉手里的工具箱总是在快速贬值。但是,这本《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2)》提供了一种锚定感。虽然它是2007年的修订版本,但它代表了那个时间点上国家对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的最高共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基础性的、影响全局的参数和流程,往往是稳定不变的,或者变化是渐进的。对于这些核心领域,这套汇编依然是判断是非、确定基准的权威依据。例如,在进行设备选型时,对于一些通用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我们依然会参考这套书中的旧标准作为对比的基础线,确保我们引入的新技术不会在某些基本面上有所退步。它就像是技术发展的历史坐标系,让我们在追逐创新的同时,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忘记了稳固的根基。

评分

这套《中国国家标准汇编(2007年修订-12)》对于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简直就是案头必备的“圣经”!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团队在进行一个涉及新材料应用的项目时,遇到了一个关于材料性能测试规范的棘手问题,翻遍了手头的各种资料都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权威的指导。当时真是急得团团转,直到我同事想起来查阅这套汇编。我们小心翼翼地翻找,最终在那厚厚的索引中定位到了相关的标准章节。那份条文的清晰度和详尽程度,简直是柳暗花明。它不仅给出了测试的步骤、使用的设备参数,连误差范围都有明确的界定,这直接为我们的测试方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可操作的蓝图。从那以后,我就对这套书的权威性深信不疑了。它不仅仅是一堆规范的集合,更像是一个行业内的“通用语言”,确保了不同企业、不同地域的合作方都能基于同一个标准进行沟通和生产,极大地减少了因理解偏差带来的浪费和返工。没有它,很多复杂的、需要多方协作的项目简直寸步难行。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差点被它的分量和厚度吓到。这哪里是书,简直是一块砖头!但当我真正开始使用后,才体会到这种“厚重”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我主要负责的是质量控制和体系维护工作,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追溯某个产品设计或生产环节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这套汇编的编排逻辑非常严谨,虽然内容庞杂,但索引系统做得相当出色,只要你知道大概的领域关键词,就能迅速锁定目标标准。我记得有一次外部审计团队来检查我们的环境管理体系,他们对一个排放指标提出了质疑,引用了一个我们内部资料库中缺失已久的老旧规范。幸亏我留存了这套汇编,我们立刻查到最新的、已修订的标准,清晰地证明了我们的操作是完全符合现行规定的。这种关键时刻的“救场”能力,是其他零散的电子版资料或网络搜索完全无法比拟的,毕竟纸质版在查找历史版本和官方权威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评分

作为一名刚毕业进入设计院的年轻人,面对林林总总的规范简直无从下手,感觉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我的导师总是强调:“规范是设计的生命线,你不懂规范,就等于在空中楼阁上盖房子。”一开始我确实很挫败,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计算公式让我望而生畏。然而,当我开始系统性地研读这套2007年修订的汇编时,情况开始好转。我发现这套书的章节划分是按照行业大类和具体应用场景来组织的,非常便于初学者建立知识框架。比如,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我可以先通读“建筑结构荷载标准”,再深入到具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这种层层递进的学习路径,帮我逐步适应了行业内的专业思维模式。它就像一个耐心的、不发脾气的老师,用最正式、最准确的语言,教会我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参数和要求,对我专业素养的奠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