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大百科(附CD一张)

钢琴艺术大百科(附CD一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晓光吴琼吴国翥 著
图书标签:
  • 钢琴
  • 音乐
  • 艺术
  • 百科全书
  • 古典音乐
  • 乐器
  • 音乐教育
  • 演奏技巧
  • 音乐史
  • CD附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87807514183
商品编码:1077640944
出版时间:2010-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高晓光 吴琼 吴国翥 著作 定  价:398 出 版 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01日 装  帧:盒函装 ISBN:9787807514183 前言
篇 钢琴创作艺术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师与键盘音乐作品
珀赛尔,亨利(1659-1695)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1组曲》z660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2组曲》z661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3组曲》z662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4组曲》z663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5组曲》z666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6组曲》z667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7组曲》z668
珀赛尔《羽管键琴第8组曲》z669
珀赛尔《12首键盘小品》
库普兰,弗朗索瓦(1668-1773)
库普兰羽管键琴曲
《两栖类》
《飘动的发带》
《神秘的街垒》
《魅力》
《伟大而古老的游吟乐人题名录》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钢琴艺术大百科》内容简介:迄今为止内容*为详实的中文版钢琴百科全书,114位中外键盘类作曲家、109位钢琴演奏家生平介绍及珍贵图片资料,2000余部钢琴作品内容及创作背景介绍,每部作品均附详细谱例分析,三种检索方式:中文目录检索、外文索引检索、数据光盘检索,采用多语种音乐术语,适合广大钢琴教师和钢琴艺术爱好者使用。

高晓光 吴琼 吴国翥 著作 高晓光,钢琴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曾先后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吴琼,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2009年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硕士毕业,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艺术指导教师。
吴国翥,国家一级作曲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曾先后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钢琴艺术大百科》:一部融汇古今的钢琴文献宝典 《钢琴艺术大百科》是一部集结了对钢琴这项伟大乐器及其背后深厚文化积淀的详尽考察的典籍。它并非仅仅罗列枯燥的知识点,而是以一种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索钢琴从诞生之初的萌芽,到成为音乐殿堂中不可或缺的巨星的完整历程。 本书内容宏大,涵盖了钢琴艺术的方方面面,力求做到既有广度,又不失深度。 历史演进的壮丽画卷: 我们追溯钢琴的源头,从早期键盘乐器的探索,如羽管键琴和击弦古钢琴,逐步揭示它们在音色、力度和表现力上的局限性,为钢琴的诞生铺垫了历史的必然。随后,本书详细介绍了钢琴发明家巴托洛洛·克里斯托弗里(Bartolomeo Cristofori)的革命性贡献,以及他对击弦机制的巧妙设计如何彻底改变了乐器演奏的可能性——能够奏出“弱”与“强”,开启了前所未有的音乐表现维度。 从早期钢琴的粗犷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钢琴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本书描绘了不同时期钢琴制造商们不懈的创新之路。例如,对弦的加固、共鸣板的改进、键盘的精细化等,都将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得以呈现,让我们理解每一项技术进步如何直接影响了钢琴的音色、音量和持久度,从而催生出新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手法。 风格流派的百家争鸣: 本书对钢琴艺术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各种风格流派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释。我们将探讨巴洛克时期晚期,当键盘音乐开始转向更为精细化的表现时,钢琴所扮演的角色;莫扎特和海顿时代,古典主义音乐对钢琴作品提出的要求,如清晰的旋律线条、平衡的结构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贝多芬则被视为连接古典与浪漫的桥梁,他对钢琴的力度、音色和表现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奏鸣曲至今仍是钢琴演奏的试金石。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肖邦、李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巨匠,他们将钢琴的抒情性、技巧性和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创作出了一系列至今仍被奉为圭臬的杰作。本书将深入剖析他们的创作风格,从肖邦细腻如诗的旋律,到李斯特狂放不羁的炫技,再到舒曼深邃的情感世界,带领读者领略不同作曲家笔下钢琴的万种风情。 进入20世纪,德彪西的印象派钢琴音乐,拉威尔的精致细腻,以及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独特探索,都将被一一呈现。本书还将触及当代钢琴音乐的多元发展,从极简主义到实验性创作,展现钢琴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钢琴艺术大百科》不仅关注作品和历史,更将焦点对准了钢琴演奏技法。本书会深入探讨从早期手指技巧的训练,到不同时代对演奏家提出的技术要求。例如,如何在巴洛克时期的复调作品中清晰地处理声部,如何在古典时期奏出流畅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如何在浪漫主义时期运用踏板来营造丰富的音响效果,以及如何应对现代作品中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技巧挑战。 本书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演奏理论和练习方法,但并非以枯燥的教学手册形式呈现,而是将其融入到对伟大钢琴家及其演奏风格的分析中。我们将通过对帕德雷夫斯基、霍洛维茨、鲁宾斯坦、阿什肯纳齐等传奇钢琴家的演奏录音和评价的解读,来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演奏理念,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理解,将乐谱转化为动人心魄的音乐。 钢琴与音乐文化: 钢琴作为一种乐器,其存在本身就与人类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钢琴艺术大百科》也将探讨钢琴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影响了其他音乐形式的发展。从歌剧伴奏到室内乐,从交响乐中的独奏乐器到电影配乐,钢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书还将触及钢琴的社会文化意义,例如在家庭教育、音乐沙龙、音乐厅演出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成为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的载体。我们将看到,钢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人类的情感。 附带的CD: 本书附带的CD,是对此百科内容的一次生动呈现。它精心挑选了跨越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性钢琴作品片段,涵盖了从巴洛克到近现代的经典之作。这些音频片段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书中文字论述的直观佐证,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时期钢琴的音色特点、演奏风格以及作品的情感内涵。通过聆听,您可以亲身体验从早期钢琴的清脆悦耳,到现代钢琴的浑厚饱满,感受作曲家们通过黑白琴键所描绘出的斑斓世界。 《钢琴艺术大百科》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钢琴的人们的礼物。无论您是初学者,渴望了解钢琴的入门知识;是音乐爱好者,希望深入探索钢琴的艺术魅力;还是专业的音乐人,寻求更广阔的学术视野,《钢琴艺术大百科》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它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您将看到一个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钢琴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音乐书籍,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而《钢琴艺术大百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用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向我展示了钢琴艺术的广阔天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中国钢琴音乐的崛起与发展”的部分。作者不仅仅介绍了聂耳、冼星海等作曲家的作品,更是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如何在钢琴音乐中得到体现,以及中国钢琴家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将世界音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让我倍感亲切,也对中国钢琴音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钢琴品牌、型号的介绍,以及不同钢琴在音色、触感上的差异,对于想要选购钢琴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非常实用的参考。

评分

我一直对钢琴的“灵魂”——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们——充满好奇,而《钢琴艺术大百科》正好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它没有将作曲家仅仅作为历史的符号,而是将他们置于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讲述他们与钢琴的不解之缘。我被其中关于“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哲学思辨”的论述深深打动。作者并没有回避贝多芬晚期作品中那些深刻而抽象的情感表达,反而通过对奏鸣曲结构、旋律发展、和声运用等层面的细致分析,揭示了贝多芬在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思考。这让我意识到,弹奏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与作曲家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对话。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音乐家轶事的小故事,这些故事让原本严肃的音乐史变得鲜活有趣,也让我对这些伟大的灵魂有了更立体、更人性化的认识。

评分

阅读《钢琴艺术大百科》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对艺术的感悟。我被其中关于“如何理解和表达音乐的‘情绪’与‘性格’”的探讨所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给出僵化的答案,而是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的分析,引导读者去体悟音乐中蕴含的喜怒哀乐、慷慨激昂、宁静祥和等各种情感。他鼓励读者用自己的感受去解读音乐,用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书中还分享了一些演奏家在处理特定乐句、特定情感时,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和思路,这让我意识到,音乐的表达是如此的多元和富有创造性。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像是为那些对钢琴有着深厚情感,却又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感到些许迷茫的人们量身打造的。它没有直接灌输枯燥的乐理知识,而是巧妙地将音乐史、作曲家故事、演奏技巧融入其中,让学习过程变得如同一场引人入胜的探险。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印象派钢琴音乐的色彩描绘”这一章节所吸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德彪西、拉威尔的作品,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们如何运用和声、节奏、力度等元素,如同画家运用色彩和笔触一般,在键盘上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充满诗意的画面。这种将音乐与视觉艺术相类比的阐述方式,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和意境。书中的插图和乐谱片段也运用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突兀,又能起到很好的辅助说明作用。例如,在讲解某个指法的要点时,一张清晰的手指姿势图就能胜过千言万语。而且,它还很贴心地为读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需求,既有适合初学者的入门引导,也有能够让资深钢琴爱好者深思的专业见解。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古老乐器,例如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的介绍,以及它们如何演变成现代钢琴,这个部分的内容非常详实,让我对钢琴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惊叹,它仿佛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我被其中关于“钢琴在室内乐中的角色”的分析所吸引。作者详细阐述了钢琴如何与其他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进行对话,如何在室内乐的编制中扮演协调者、推动者甚至主导者的角色。他分析了钢琴在室内乐中对声部平衡、节奏统一、和声色彩的贡献,以及如何通过与不同乐器的配合,创造出丰富多变的音乐效果。书中列举了许多著名的室内乐作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让我对钢琴的多元化演奏形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初次拿到这本《钢琴艺术大百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似乎预示着里面蕴藏着不凡的内容。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情立刻宁静下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殿堂。目录一览,更是让我眼花缭乱,从钢琴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到不同时期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深度解析,再到演奏技巧的精妙阐述,甚至连钢琴的构造、保养,都涵盖其中。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钢琴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与影响”这一章节充满了期待,好奇这位“艺术大百科”究竟能带我们领略到怎样的跨文化音乐之旅。它的内容之丰富,细节之考究,让我立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乐器指南,更是一部关于钢琴艺术的史诗。那些看似枯燥的专业术语,在作者的笔下,似乎都变得生动而有趣,例如对某个特定技巧的描述,不仅仅停留在动作的分解,更是深入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音乐表现力的具体作用,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时产生“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而且,附带的那张CD,更是点睛之笔,我迫不及待地想听听书中提及的那些经典乐章,究竟是如何被演绎的,书本的文字描述与音乐的实际听觉体验相结合,无疑将是学习钢琴艺术的绝佳方式。我坚信,这本书将成为我未来钢琴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惊喜的是它对钢琴学习方法论的探索。它不像许多教材那样直接给出练习方法,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引导读者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如何培养音乐听觉的敏感性”的篇章。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推荐听什么音乐,而是深入分析了听觉的各个层面,以及如何通过主动倾听,去辨别音色、节奏、和声、旋律的细微变化。他甚至提出了“用耳朵去‘看’音乐”的比喻,让我茅塞顿开,意识到听觉训练对于钢琴演奏的重要性远超我的想象。书中对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建议也各有侧重,既有针对儿童启蒙的趣味性引导,也有针对成年学习者的系统性规划。

评分

当我开始深入阅读《钢琴艺术大百科》时,我被书中那一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它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冰冷干燥,而是充满了作者对钢琴艺术的深情与热爱。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激情与抒情”的探讨。作者不仅仅是对肖邦、李斯特等大师的作品进行解读,更是深入挖掘了那个时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这些音乐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肖邦在异国他乡的思乡之情是如何融入《夜曲》的温柔旋律,又或是李斯特是如何将舞台上的炫技表演与内心的哲学思考相结合,创造出独具震撼力的钢琴协奏曲。阅读这些内容,我仿佛能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个时代音乐家们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书中对于不同钢琴演奏流派的分析也尤为独到,例如对“演奏的‘触键’艺术”的细致讲解,不同力度、不同触弦方式所带来的音色差异,都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对“听”钢琴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让我眼前一亮,清晰的字体、合理的段落划分,以及点缀其间的精美图片,都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舒适。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在钢琴上的演绎”的章节。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赋格、卡农等曲式,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些音乐形式在键盘乐器上的独特表现力,以及巴赫等作曲家是如何在有限的键盘上创造出如此丰富而精妙的音乐织体。他详细分析了如何在弹奏时保持声部之间的独立性,又如何让它们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讲解方式,对于想要深入理解复调音乐的钢琴学习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书中对不同时代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对比分析也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将海顿的古典主义风格与莫扎特的优雅流畅进行比较,让我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也对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是它对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力的联系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教授如何弹奏,更是探讨了“如何弹奏出音乐”。我被其中关于“‘歌唱性’在钢琴演奏中的实现”的章节所启发。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讲解了如何在键盘上模拟人声的连贯性、呼吸感和情感起伏。他分析了乐句的划分、重音的安排、音色的控制等,都是为了让钢琴的声音如同歌唱一般,充满生命力。书中还对一些经典的钢琴独奏作品,如肖邦的《夜曲》、德彪西的《月光》等,进行了细致的演奏诠释,让我对如何将乐谱上的音符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