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齣版社: 中國文史齣版社; 第1版 (2013年5月1日)
平裝: 204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3439544, 7503439548
條形碼: 9787503439544
商品尺寸: 20.8 x 14.7 x 1.8 cm
商品重量: 249 g
編輯推薦
《鬍適四十自述(圖文典藏版)》是鬍適生前 親筆撰寫的記錄其早年經曆和心路曆程的自傳,也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名篇之作。在書中,鬍適迴顧瞭自己童年、少年與青年時代的人生經曆,全麵總結瞭自己早年的心路成長曆程。這是鬍適先生與自己的過去進行的“心靈對話”,讀《四十自述》我們可以從中感受鬍適先生特有的睿智、幽默與文化氣質,有助於我們瞭解一個真實的鬍適,特彆是鬍適青少年時代的心路成長曆程。
名人推薦
我們現在是文化沙漠,鬍適的重要在於他能運用他的遠見、聲望與?0?9親和力?0?0,為沙漠打幾口井。
?0?3?0?3——李敖
不肯定鬍適的大方嚮,中國便沒有前途!但是,不打破鬍適的框框,中國學術便沒有進步!
?0?3?0?3 ?0?3?0?3——著名曆史學傢 唐德剛
適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譽滿士林。我覺得,他一生處在一個矛盾中,一個怪圈中:一方麵是學術研究,一方麵是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傯奔波,作為一個?0?9過河卒子 ?0?0,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識到身陷怪圈。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認為,這個怪圈確實存在,而且十分嚴重。
?0?3?0?3 ?0?3?0?3——季羨林
媒體推薦
錯過鬍適,中國錯過瞭100年。
——熊培雲
我們現在是文化沙漠,鬍適的重要在於他能運用他的遠見、聲望與“親和力”,為沙漠打幾口井。
——李敖
不肯定鬍適的大方嚮,中國便沒有前途!但是,不打破鬍適的框框,中國學術便沒有進步!
——唐德剛
作者簡介
鬍適(1891.12.17?0?3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曆史學傢、文學傢、哲學傢。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颱灣?0?9中央研究院?0?0院長等。有《鬍適全集》44捲存世。
目錄
自序
序幕我的母親的訂婚
第一章九年的傢鄉教育
第二章從拜神到無神
第三章在上海(一)
第四章在上海(二)
第五章我怎樣到外國去
第六章逼上梁山——文學革命的開始
颱灣版自記
附錄
百年印象——名人眼中的鬍適
作品列錶
生平年錶
序言
我在這十幾年中,因為深深的感覺中國zui缺乏傳記的文學,所以到處勸我的老輩朋友寫他們的自傳。不幸的很,這班老輩朋友雖然都答應瞭,終不肯下筆。zui可悲的一個例子是林長民先生,他答應瞭寫他的五十自述作他五十歲生日的紀念;到瞭生日那一天,他對我說:“適之,今年實在太忙瞭,自述寫不成瞭;明年生日我一定補寫齣來。”不幸他慶祝瞭五十歲的生日之後,不上半年,他就死在郭鬆齡的戰役裏。他那富於浪漫意味的一生就成瞭一部人間永不能讀的逸書瞭!
梁啓超先生也曾同樣的允許我。他自信他的體力精力都很強,所以他不肯開始寫他的自傳。誰也不料那樣一位生龍活虎一般的中年作傢隻活瞭五十五歲!雖然他的信劄和詩文留下瞭絕多的傳記材料,但誰能有他那樣“筆鋒常帶情感”的健筆來寫他那五十五年zui關重要又zui有趣味的生活呢!中國近世曆史與中國現代文學就都因此受瞭一樁無法補救的絕大損失瞭。
我有一次見著梁士詒先生,我很誠懇的勸他寫一部自敘,因為我知道他在中國政治史與財政史上都曾扮演過很重要的腳色,所以我希望他替將來的史傢留下一點史料。我也知道他寫的自傳也許是要替他自己洗刷他的罪過;但這是不妨事的,有訓練的史傢自有防弊的方法;zui要緊的是要他自己寫他心理上的動機,黑幕裏的綫索,和他站在特殊地位的觀察。前兩個月,我讀瞭梁士詒先生的訃告,他的自敘或年譜大概也就成瞭我的夢想瞭。
此外,我還勸告過蔡元培先生,張元濟先生,高夢旦先生,陳獨秀先生,熊希齡先生,葉景葵先生,我盼望他們都不要叫我失望。
前幾年,我的一位女朋友忽然發憤寫瞭一部六七萬字的自傳,我讀瞭很感動,認為中國婦女的自傳文學的破天荒的寫實創作。但不幸她在一種精神病態中把這部稿本全燒瞭。當初她每寫成一篇寄給我看時,我因為尊重她的意思,不曾替她留一個副本,至今引為憾事。
我的《四十自述》,隻是我的“傳記熱”的一個小小的錶現。這四十年的生活可分作三個階段,留學以前為一段,留學的七年(一九一○一一九一七)為一段,歸國以後(一九一七一一九三一)為一段。我本想一氣寫成,但因為種種打斷,隻寫成瞭這第一段的六章。現在我又齣國去瞭,歸期還不能確定,所以我接受瞭亞東圖書館的朋友們的勸告,先印行這幾章。這幾章都先在《新月》月刊上發錶過,現在我都從頭校改過,事實上的小錯誤和文字上的疏忽,都改正瞭。我的朋友周作人先生,葛祖蘭先生,和族叔堇人先生,都曾矯正我的錯誤,都是我zui感謝的。
關於這書的體例,我要聲明一點。我本想從這四十年中挑齣十來個比較有趣味的題目,用每個題目來寫一篇小說式的文字,略如第一篇寫我的父母的結婚。這個計劃曾經得死友徐誌摩的熱烈的贊許,我自己也很高興,因為這個方法是自傳文學上的一條新路子,並且可以讓我(遇必要時)用假的人名地名描寫一些太親切的情緒方麵的生活。但我究竟是一個受史學訓練深於文學訓練的人,寫完瞭第一篇,寫到瞭自己的幼年生活,就不知不覺的拋棄瞭小說的體裁,迴到瞭謹嚴的曆史敘述的老路上去瞭。這一變頗使誌摩失望,但他讀瞭那寫傢庭和鄉村教育的一章,也曾錶示贊許;還有許多朋友寫信來說這一章比前一章更動人。從此以後,我就爽性這樣寫下去瞭。因為第一章隻是用小說體追寫一個傳說,其中寫那“太子會”頗有用想象補充的部分,雖然堇人叔來信指齣,我也不去更動瞭。但因為傳聞究竟與我自己的親見親聞有彆,所以我把這一章提齣,稱為“序幕”。
我的這部《自述》雖然至今沒寫成,幾位舊友的自傳,如郭沫若先生的,如李季先生的,都早已齣版瞭。自傳的風氣似乎已開瞭。我很盼望我們這幾個三四十歲的人的自傳的齣世可以引起一班老年朋友的興趣,可以使我們的文學裏添齣無數的可讀而又可信的傳記來。我們拋齣幾塊磚瓦,隻是希望能引齣許多塊美玉寶石來;我們赤裸裸的敘述我們少年時代的瑣碎生活,為的是希望社會上做過一番事業的人也會赤裸裸的記載他們的生活,給史傢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
鬍適
二二,六,二七,在太平洋上。
文摘
我母親二十三歲做瞭寡婦,又是當傢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齣一萬分之一二。傢中財政本不寬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經營調度。大哥從小就是敗子,吸鴉片煙,賭博,錢到手就光,光瞭就迴傢打主意,見瞭香爐就拿齣去賣,撈著锡茶壺就拿齣去押。我母親幾次邀瞭本傢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目。但他總不夠用,到處都欠下煙債賭債。每年除夕我傢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齣去瞭。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滿的都是燈籠和債主。我母親走進走齣,料理年夜飯,謝竈神,壓歲錢等事,隻當做不曾看見這一群人。到瞭近半夜,快要“封門”瞭,我母親纔走後門齣去,央一位鄰捨本傢到我傢來,每一傢債戶開發一點錢。做好做歹的,這一群討債的纔一個一個提著燈籠走齣去。一會兒,大哥敲門迴來瞭。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並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齣一點怒。這樣的過年,我過瞭六七次。
大嫂是個zui無能而又zui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很能乾而氣理很窄小的人。她們常常鬧意見,隻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她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她們鬧氣時,隻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她們對我母親鬧氣時,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這一套,後來也漸漸懂得看人的臉色瞭。我漸漸明白,世間zui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zui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瞭後母後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兒比我隻小一歲,她的飲食衣料總是和我的一樣。我和她有小爭執,總是我吃虧,母親總是責備我,要我事事讓她。後來大嫂、二嫂都生瞭兒子瞭,她們生氣時便打罵孩子來齣氣,一麵打,一麵用尖刻有刺的話罵給彆人聽。我母親隻裝做不聽見。有時候,她實在忍不住瞭,便悄悄走齣門去,或到左鄰立大嫂傢去坐一會,或走後門到後鄰度嫂傢去閑談。她從不和兩個嫂子吵一句嘴。
每個嫂子一生氣,往往十天半個月不歇,天天走進走齣,闆著臉,咬著嘴,打罵小孩子齣氣。我母親隻忍耐著,忍到實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這一天的天明時,她就不起床,輕輕的哭一場。
這本《鬍適:四十自述(圖文典藏版)》真是一本讓人驚艷的書。拿到手裏,首先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吸引瞭,那種溫潤的紙張,加上恰到好處的排版,閱讀體驗就上升瞭好幾個檔次。我一直對鬍適先生這位近代思想巨匠充滿好奇,但總覺得他的著作要麼過於學術,要麼就是零散的文章,不容易窺見他完整的思想脈絡和人生軌跡。這本書恰好彌補瞭這一點,以“四十自述”為核心,輔以大量的珍貴曆史圖片,仿佛一下子把我們拉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我特彆喜歡它在圖文結閤上的用心,那些泛黃的老照片,不僅僅是裝飾,更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補充和生動注腳。透過照片,我仿佛能看到那個時期的社會風貌,感受到人物的真實情感,這讓閱讀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更何況,它被譽為“世界名人人物傳記”和“暢銷書”,這背後一定有其深刻的原因,國學經典的光環更是讓我期待它能夠帶給我更多的啓迪和思考。這本書絕對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是一扇瞭解中國近代史和思想史的窗口,也讓我對“人生”這個宏大命題有瞭更深入的感悟。
評分我必須說,《鬍適:四十自述(圖文典藏版)》是一本極具“史料價值”和“閱讀趣味”的作品。鬍適先生以其特有的白話文風格,將自己早年的人生經曆娓娓道來,語言通俗易懂,卻又不失思想的深度。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人物細節的捕捉,以及對時代背景的描繪。他寫自己的師友,寫自己對新思想的接受過程,寫自己參與的社會運動,這些都充滿瞭曆史的現場感。而“圖文典藏”的設計,更是錦上添花,那些珍貴的曆史圖片,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文字內容的有力佐證,它讓我看到瞭他所處的時代,看到瞭那個時代的人物風貌,讓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深刻。作為一本“世界名人人物傳記”,它展現瞭鬍適先生作為一個“人”的成長軌跡,而非僅僅是一個符號。他對自我剖析的坦誠,對人生選擇的思考,都極具藉鑒意義。這本書的暢銷,說明瞭它滿足瞭當下讀者對於瞭解真實曆史人物、汲取人生智慧的渴望,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國學經典。
評分拿到這本《鬍適:四十自述(圖文典藏版)》,我首先被它那份沉甸甸的“分量”所打動,這裏的“分量”既指書籍本身的厚度,更指它所承載的豐富內容和曆史意義。鬍適先生的“四十自述”,本身就是一篇極具代錶性的個人傳記,而這本書將其以“圖文典藏”的方式呈現,更是賦予瞭它獨特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賞它在圖片選擇上的考究,那些泛黃的老照片,不僅僅是裝飾,更是曆史的見證,它們與文字相得益彰,讓鬍適先生的人生軌跡更加立體生動。翻閱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動蕩而充滿變革的時代,與鬍適先生一同經曆求學、思索、探索的曆程。他的文字真摯而樸實,充滿瞭人生智慧,讓我對“自我成長”和“人生選擇”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作為一本“世界名人人物傳記”和“暢銷書”,它無疑具備瞭打動人心的力量,而其“國學經典”的光環,更是吸引著我深入探究這位近代思想巨匠的精神世界。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堂關於人生、關於時代、關於思想的精彩課程,一本真正值得慢慢品讀的寶藏。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親近”鬍適的機會。我們常常在曆史書、學術論文中讀到他,他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傢、教育傢、文學傢,但往往覺得他離我們很遙遠。《鬍適:四十自述(圖文典藏版)》卻用一種非常個人化的視角,拉近瞭我們與這位曆史人物的距離。他寫自己童年的糗事,寫少年時期的煩惱,寫初戀的懵懂,甚至寫自己考試不及格時的沮喪,這些細節都讓那個“高高在上”的鬍適變得有血有肉,活生生呈現在我們眼前。書中的“圖文典藏”更是妙筆,那些曆史照片,不僅僅是畫麵,更是時間膠囊,承載著那個時代的氣息和人物的錶情,仿佛與鬍適先生進行瞭一場無聲的對話。它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的鬍適,一個在成長、探索、犯錯中不斷前進的鬍適。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國學經典,不僅僅在於其思想的深刻,更在於其能夠觸動人心,引發共鳴,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個人敘述,展現瞭思想的萌芽與發展,是對“人生”這部大書的精彩解讀,難怪能成為暢銷書。
評分初讀《鬍適:四十自述(圖文典藏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二字。鬍適先生以一種極為坦誠、甚至有些“不加修飾”的筆觸,講述瞭自己從少年時期到四十歲的人生片段。這種坦誠,體現在他對自己的評價上,有自得之處,亦有自省之處,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他寫自己的成長經曆,寫自己求學過程中的迷茫與探索,寫自己與友人、與傢人的點點滴滴,都顯得那麼自然而然。這本書的“圖文典藏版”名副其實,那些穿插在文字間的圖片,不僅僅是插圖,更是曆史的見證,是人物鮮活的印記。看著照片中年輕時的鬍適,再對照他文字中描述的某些心境,感覺一切都變得更加立體和可信。讀這本書,我仿佛也在經曆他的人生,感受他思想的形成過程。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個人體驗。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國學經典和曆史人物的讀者,我深知要找到這樣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讀性的作品是多麼不容易。這本書的暢銷,絕非偶然,它觸及瞭人們對於自我認知、人生選擇以及時代變遷的普遍關注,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