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蒙学家训必读本) |
| ISBN: | 9787550243743 |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定 价: | 12 元 |
| 作 者: | (清)曾国藩,著,李青,译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页数:160 |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印次:1 | 字数:130千 |
| 目 录 | |
修身篇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008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010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011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 017 致诸弟·劝弟谨记进德修业………………… 019 致诸弟·劝弟切勿恃才傲物………………… 021 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 023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025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 030 致九弟·愿共鉴诫二弊……………………… 031 致九弟季弟·须戒傲惰二字………………… 033 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035 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 036 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 037 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 039 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041 劝学篇 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044 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 045 致诸弟·读书宜立志有恒……………………048 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 052 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 055 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 057 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 059 致四弟·宜劝诸侄勤读书…………………… 061 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 062 致九弟·讲求奏议不迟………………………063 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064 致四弟九弟·述为不学有四要事……………065 治家篇 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068 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 070 致诸弟·教弟婚姻大事须谨慎……………… 073 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 077 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 078 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佚…………………080 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 083 致四弟·治家有八字诀………………………084 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 085 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 086 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088 为政篇 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090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 … 091 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092 致四弟·与官相见以谦谨为主………………093 禀父母·请勿悬望得差……………………… 095 禀父母·不敢求非分之荣……………………096 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097 致九弟·为政切不可疏懒……………………099 致九弟·申请辞退一席……………………… 101 军事篇 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 104 致诸弟·具奏言兵饷事……………………… 107 致九弟·宜平骄矜之气……………………… 108 致九弟·述弟为政优于带兵………………… 109 致四弟·述坚守作战之困难………………… 111 交友篇 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 114 致诸弟·必须亲近良友……………………… 115 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 117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120 禀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 122 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 124 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 125 养生篇 致九弟·劝弟须保护身体…………………… 128 致四弟·必须加意保养……………………… 129 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 130 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 131 致九弟·万望毋恼毋怒……………………… 133 致九弟·宜以自养自医为主………………… 135 致九弟·凡郁怒zui易伤人…………………… 136 致四弟·述养身有五事……………………… 136 理财篇 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以管家事……… 140 禀祖父母·无钱寄回家……………………… 142 禀父母·送参冀减息银……………………… 143 禀父母·取借款须专人去…………………… 144 致诸弟·家中务请略有积蓄………………… 146 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 149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152 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 153 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银礼轻义重…………… 155 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 156 |
| 精彩书摘 | |
修身篇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则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 封:十五日接四弟在涟滨所发信,系第二号,始知正月信已失 矣;二十二日接父亲在二十里铺发信;四月二十八已刻接在 汉口寄曹颖生家信;五月十五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 信、六弟文章五首。诸悉祖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幼平安, 诸弟读书发奋,并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自京至省仅三十余 日,真极神速! 男于闰三月十六发第五号家信,四月十一发六号,十七发 七号,不知家中均收到否?迩际①男身体如常,每夜早眠,起 亦渐早。惟不耐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 养,以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九弟功课有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至《三 国》,《斯文精粹》诗、文,各已读半本。诗略进功,文章未进 功。男亦不求速效,观其领悟,已有心得,大约手不从心耳。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扶持,尚未能言。无乳可 食,每日一粥两饭。家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②。婢仆皆 如故。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状元,系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之 世兄。同乡六人,得四庶常,两知县。复试单已于闰三月十六 付回。兹又付呈殿试朝考全单。 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阙来京,梅霖生病势沉 重,深为可虑。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 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捷音,兹将抄报付回。 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 家中事,兰姊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 伏望示知。男谨禀,即请母亲大人万福金安。(道光二十一 年五月十八日) 【注释】 ①际:现在,目前。 ②梦熊之喜:指生儿子的吉兆。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城门拜送父亲回家,后来共收 到家信五封。十五日收到四弟从涟滨寄来的第二封信,才知道 正月信已失,二十日收到父亲在二十里铺寄的信,四月二十八已 时到汉口寄曹颖生家信,申时接到汴梁寄来的信;五月十五日, 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的信和六弟的五篇文章。恭谨获知 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强壮,全家大小平安,诸位 弟 发奋读书, 并且喜闻父亲离京后一路顺畅,自京城到省城,仅仅用了三十多 天,堪比神速! 儿子在闰三月十六寄了第五封信,四月十一日寄了第六封, 十七月寄了第七封,不知是否已收到?近来儿子身体如常,每晚 早睡,起床也早。只是不可过度用脑,过度就会头昏。因此经 常静下心来不去想任何事情,放松身心以加强涵养之功,以便 谨敬遵守父亲关于保身的训示。九弟的功课如常,《礼记》九 本已点完,《资治通鉴》已读到《三国》,《斯文精粹》诗、文各 读了半本。诗歌略见进步,文章无长进,但也不求快速见效。 看他对书的领会程度,已颇有些心得,估计只是手不应心,不太 会表达吧。 甲三在三月下旬已可以走路,不需别人扶持,还不会说 话。没有乳吃,每日一顿粥两顿饭,家妇身体也好,已有生男 孩的喜兆。婢女仆从都与以前一样。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中了状元,是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的 世兄。同乡六人中,中了四个庶常和两个知县。复试单已经在闰 三月十六日寄回。现在再寄回殿试朝考的全单。 同乡京官还是老样子。郑莘田被任命为谏官已经来京城, 梅霖病情严重,很是让人担心。黎樾乔老前辈那儿,父亲没去 辞行,儿子已代为致意。广东的事,四月十八日得捷报,现将抄 报寄回。 儿子等在京城,自己明白谨慎从事,堂上各位老人,无须 挂念。家里的事,兰姐去年生育,是男是女?楚善的事怎样成 全?儿子希望父亲大人告知一下。儿子谨禀,即请母亲大人万 福金安。(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月廿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珊处,小隙①已 解。男人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 必惩②,其详具载示弟书中。 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 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 当时时省记。 萧辛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 十一月初一日到;布疋线索,俱已照单收到,惟茶叶尚在黄恕 皆处。恕皆有信与男,本月可到也。男妇及孙男女等皆平安, 余详于弟书,谨禀。(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注释】 ①隙:嫌隙。 ②惩:惩戒。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月二十二日,收到手谕,敬悉所有。郑小珊那儿,小小嫌 隙已经解开。儿子以前对于过失,往往自己忽略了。自十月以 来,念念不忘改过,虽然是小问题也会惩戒,详细情况都写在 给弟弟的信中。 耳鸣近日稍好了些,不过稍微劳累点便又会复发。每天 除应酬外,不能不稍微自己用点功,虽想要节劳,实在难以再 节了。手谕训示儿子节劳、节欲、节饮食,我应该时刻谨记反省 自己。 萧辛五先生那里寄信,不知可靠不?龙翰臣父子已在十一 月初一到了。布疋、线索均已照单子收到,只有茶叶还在黄 恕皆那里。恕皆给我写了信,这个月能到。儿媳妇以及孙儿孙 女都平安,其余的详细写在给弟弟的信中,谨此禀告。(道光 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原文】 诸位贤弟足下: 十月二十一日,接九弟在长沙所发信,内途中日记六页, 外药子一包。二十二接九月初二日家信,欣悉以慰。 自九弟出京后,余无日不忧虑,诚恐道路变故多端,难 以臆揣。及读来书,果不出吾所料,千辛万苦始得到家,幸哉 幸哉!郑伴之不足恃,余早已知之矣。郁滋堂如此之好,余实 不胜感激。在长沙时,曾未道及彭山屺。何也?又为祖母买 皮袄,极好极好!可以补吾之过矣。 观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 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阁,不 如出外较清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教书, 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 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①,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 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古朴典雅的风格,配上烫金的书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书的纸张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厚重感,这是很多现代出版物所不具备的。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静下心来,品读经典的书籍,而这本书的装帧恰好满足了我对“经典”的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艺术品。书本的尺寸也很合适,方便携带和阅读,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随身携带,都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品味。封面的配色和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喜欢这种不浮躁,不张扬,但却能直击人心的设计。它让我感觉,翻开这本书,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里面蕴藏着智慧和哲思,等待着我去探索。
评分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蒙学家训本”这个副标题。我一直认为,家风的传承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物质财富。曾国藩作为一代名臣,他的家训家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阅读他的家书,我看到了一个严谨、勤勉、重德的家庭氛围。他不仅要求儿孙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强调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他会细致地指导儿孙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比如如何写信、如何交友、如何对待仆人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理想中的家风典范,它让我思考如何将这种积极的家风融入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孩子。这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内容编排。序言部分对曾国藩的生平及其家书的价值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为我这样的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背景信息。家书的原文部分,字体清晰,排版合理,易于阅读。每封家书后面都附有详细的注释和白话文翻译,这一点对于理解文言文内容至关重要,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特别欣赏的是,翻译并没有流于字面,而是力求贴近曾国藩的本意,让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他作为一位长辈、一位官员、一位智者的谆谆教诲。此外,书中还加入了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使得家书的内容更加生动立体,也让我对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的了解。这种“精粹”的编排方式,真正做到了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时,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内容本身,它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曾国藩所处的时代,风云变幻,挑战与机遇并存。他的家书不仅是他个人的心得体会,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潮、文化观念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通过他的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温度,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焦虑与希望。书中的一些关于“立志”、“修身”的论述,在今天听来依然发人深省。它提醒我们在追逐功名利禄的同时,更要关注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追求。这本书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自我价值的审视。它让我更加珍视当下,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评分我一直对曾国藩这个人非常好奇,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方面,他的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能够近距离地“聆听”曾国藩的声音。他的家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理论,只有朴实无华的文字,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子女的关爱和期盼。他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孙如何为人处世,如何读书治学,如何克制欲望,如何保持勤勉。读他的家书,就像在和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他语重心长,循循善诱,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我尤其喜欢他关于“读书”和“勤勉”的论述,这让我反思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不足,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动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评分一本好书,可读性强,读后受益匪浅。
评分不错的内容,为人处世之大学问。
评分很好,无错别字,应该正版
评分非常好的国学经典,值得一买。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快递很快,书也挺好的,大小正好,随身带着…
评分不错!,,,,,
评分一般吧一分价钱一份货~!
评分一分钱一分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