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立案证据定罪量刑标准与法律适用(第5分册)

图解立案证据定罪量刑标准与法律适用(第5分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灿华,杨建军 著
图书标签:
  • 刑事诉讼
  • 立案
  • 证据
  • 定罪
  • 量刑
  • 法律适用
  • 图解
  • 实务
  • 案例
  • 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27685
版次:1
商品编码:1080064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最新执法办案实务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5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由刘灿华和杨建军编著的《图解立案证据定罪量刑标准与法律适用(第5分册)》紧密结合刑事办案工作实际,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罪案无一遗漏地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解释。对办案中涉及的关于立案标准、认定罪名、罪与非罪的区别、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此罪与彼罪、罪重罪轻、证据范围和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逻辑清晰,语言流畅,针对性强,有利于办案时参考。

目录

·贪污贿赂案·渎职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
1.贪污案(刑法第382条)
2.挪用公款案(刑法第384条)
3.受贿案(刑法第385务)
4.单位受贿案(刑法第387条)
5.利用影响力受贿案(刑法第388条之一)
6.行贿案(刑法第389条)
7.对单位行贿案(刑法第39l条)
8.介绍贿赂案(刑法第392条)
9.单位行贿案(刑法第393条)
10.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刑法第395条第1款)
11.隐瞒境外存款案(刑法第395条第2款)
12.私分国有资产案(刑法第396条第1款)
13.私分罚没财物案(刑法第396条第2款)
14.滥用职权案(刑法第397条)
15.玩忽职守案(刑法第397条)
16.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刑法第398条)
17.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刑法第398条)
18.徇私枉法案(刑法第399条第1款)
19.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刑法第399条第2款)
20.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案(刑法第399条第3款)
21.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案(刑法第399条第3款)
22.枉法仲裁案(刑法第399条之一)
23.私放在押人员案(刑法第400条第1款)
24.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案(刑法第400条第2款)
25.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刑法第40l条)
26.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刑法第402条)
27.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案(刑法第403条)
28.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刑法第404条)
29.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刑法第405条第1款)
30.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案(刑法第405条第2款)
3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刑法第406条)
32.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刑法第407条)
33.环境监管失职案(刑法第408条)
34.食品监管渎职案(刑法第408条之一)
35.传染病防治失职案(刑法第409条)
36.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案(刑法第410条)
37.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刑法第410条)
38.放纵走私案(刑法第411条)
39.商检徇私舞弊案(刑法第412条第l款)
40.商检失职案(刑法第412条)
41.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案(刑法第413条第l款)
42.动植物检疫失职案(刑法第413条第2款)
43.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刑法第414条)
44.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案(刑法第415条)
45.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案(刑法第415条)
46.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刑法第416条第1款)
47.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案(刑法第416条第2款)
48.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刑法第417条)
49.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案(刑法第418条)
50.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案(刑法419条)
51.非法拘禁案(刑法第238条)
52.非法搜查案(刑法第245条)
53.刑讯逼供案(刑法第247条)
54.暴力取证案(刑法第247条)
55.虐待被监管人案(刑法第248条)
56.报复陷害案(刑法第254条)
57.破坏选举案(刑法第256条)

前言/序言




法律实务精粹: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规则深度解析(第1-4分册精选) 本书系“法律实务精粹”系列丛书之一,聚焦于刑事诉讼的程序性规范、证据采信标准以及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处理,旨在为法律工作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实操性的指引。本套丛书(前四分册)的编纂严格遵循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最新发展,结合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与指导案例,力求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清晰可操作的实务技能。 --- 第一分册:刑事诉讼的启动与侦查程序规范 (约 380 字) 本分册详细阐述了刑事诉讼的起点——立案制度的构成要件与程序流程。重点解析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刑事侦查阶段的权限划分与相互制约机制。 核心内容包括: 1. 立案标准与管辖权确定: 对“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认定标准进行细致剖析,区分刑事案件与民事、行政纠纷的界限。同时,深入探讨了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在复杂案件中的适用原则,尤其关注跨区域犯罪和指定管辖的实务操作。 2. 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合法性审查: 详尽论述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法律依据、申请审批流程及解除条件。特别强调了对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司法监督机制,确保侦查活动不超越法定权限。 3. 讯问与询问的法定程序: 对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等不同对象的询问规则进行了细致区分。重点阐释了权利告知义务的履行、讯问笔录的制作与核对程序,以及保障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和辩护律师在场权的实务细节。 4. 搜查与扣押的程序正义: 规范了搜查、扣押文书的制作、执行时限和现场见证要求。对电子数据、信息网络存储空间的检查与扣押的特殊规定进行了详细说明,强调了证据保全的及时性与合法性。 --- 第二分册:证据的法定证明力与排除规则精讲 (约 420 字) 本分册是全套丛书的理论基石,集中探讨了刑事证据的种类、效力评价体系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实践。它严格遵循“证据裁判”原则,旨在指导司法人员准确判断证据的“三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核心内容包括: 1. 证据种类的法定性与循环验证: 全面梳理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大类法定证据(言词证据、书证、物证、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的内涵与外延。详细论述了间接证据在形成完整证据链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证据间的相互印证来确立事实真相。 2. 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质证标准: 深入分析了法庭对司法鉴定意见的审查要点,包括鉴定机构的资质、鉴定人的专业能力、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及检材的完整性。提供了针对鉴定意见提出异议及申请重新鉴定的操作指南。 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 详尽梳理了2010年“非法证据排除”司法解释的最新发展。系统性地分析了“暴力取证”、“诱供”、“变相疲劳审讯”等情形的认定标准。提供了庭审中对证据合法性进行专项质证的具体策略和技巧,确保程序正义优先于实体认定。 4. 被害人陈述与证人证言的补强: 针对言词证据易受主观干扰的特点,本册提出了强化证言可靠性的技术要求,如分离询问、多次询问的间隔与比对,以及如何利用多方证据来印证或否定关键证言的证明价值。 --- 第三分册: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与诉讼衔接 (约 390 字) 本分册聚焦于侦查程序向审判程序的转换关键环节,即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强调程序合法性在定罪量刑中的决定性作用。 核心内容包括: 1. 退回补充侦查的适用情形: 明确界定了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以提起公诉,需要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的法定情形。探讨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与“证据不充分”的界限,以及退补次数的限制。 2. 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权保障: 详述了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查阅、摘抄、复制案卷的权利实现路径,特别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敏感信息获取流程。强调了律师会见和提出辩护意见的法定程序。 3. 提起公诉的文书规范: 详细拆解了《起诉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对指控犯罪事实的客观叙述、证据的系统罗列以及法律条文的准确适用。重点分析了“存疑不诉”与“建议从轻、减轻处罚”的决定机制。 4. 特殊程序衔接处理: 涵盖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附带民事诉讼的审查与分理,以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审查起诉阶段的适用操作流程、量刑建议的形成与记录要求,确保程序平稳过渡至法庭审理阶段。 --- 第四分册:庭审实质化下的控辩对抗与证据质证技巧 (约 340 字) 本分册的核心在于将法律规范应用于紧张的法庭对抗环境,指导控辩双方如何在庭审中有效地展示证据、展开辩论,并说服裁判者。 核心内容包括: 1. 法庭调查的结构与顺序: 明确了法庭调查的法定顺序,包括公诉人讯问被告人、举示证据,辩护人进行发问和举证的流程。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高效的询问技巧,引导被告人或证人陈述关键事实。 2. 证据质证的系统化策略: 提供了针对不同证据类型的质证方法论。例如,对物证,侧重于对提取过程和保管链条的合法性攻击;对言词证据,则侧重于其前后矛盾点和外部证据的佐证力分析。 3. 公诉与辩护的焦点转移: 教授如何在庭审辩论中,围绕控辩双方争议的焦点(如犯罪构成要件、主观恶性、从重或从轻情节)展开有针对性的论辩,避免陷入对已无争议事实的无效争执。 4. 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引导与意义: 论述了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法律地位及其对量刑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指导如何适当地引导被告人利用该机会进行有益的陈述。 --- 本套丛书(第1-4分册)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翔实,旨在为公检法人员、律师及法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前瞻性的刑事诉讼操作手册,有效提升法律文书的规范性与司法裁判的公正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封面的设计风格简洁大气,没有过多花哨的图案,却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法律的元素,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专业性。书脊的字体清晰醒目,即使放在书架上也能轻松辨认。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不易透墨,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排版方面,主文和图示的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使得阅读过程更加顺畅。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的用心,比如页眉页脚的设计,清晰地标示了章节和页码,方便查找。整体而言,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给予了读者一种高品质的体验,这无疑是吸引我深入阅读的第一步。即使在内容还没深入了解之前,单凭这本书的制作工艺,就已经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粗制滥造,而是透着一股严谨和认真的态度,这让我相信,内涵也一定会同样出色。

评分

这本书在论述理论问题时,能够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法律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这一点非常难得。我之前阅读过一些法律书籍,常常因为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感到头疼,但在这本书中,作者似乎非常善于把握读者心理,能够适时地穿插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或者用类比的方式来阐述抽象的法律条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某个具体罪名构成要件的讲解,作者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每一个要素拆解开来,然后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它们串联起来,并且还辅以相应的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让读者不仅理解了“是什么”,更明白了“为什么”。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比单纯地罗列条文要有效得多,也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专业的法律课堂,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细致讲解。

评分

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可以说是其最吸引我的亮点之一。它并非简单地摘录案例,而是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从案件事实到证据的收集、固定,再到法律的适用,以及最终的定罪量刑,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阐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指出案件中的争议点,以及不同法官或律师可能会采取的不同观点,并最终给出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这种分析方式,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法律的实践性,以及法律在现实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也参与到了案件的讨论之中,能够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地抽丝剥茧,最终找到案件的真相和适用的法律。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能够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学习法律,无疑是一种高效且深刻的学习方式。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在很多法律书籍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理论上的讲解,但却不知道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而这本书则不同,它不仅解释了法律的理论,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具体的标准和方法。在阅读关于“量刑情节”的部分时,我发现作者列举了非常详细的酌定和法定从轻、从重的情节,并且还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这对于理解法律如何体现公平正义,以及不同案件为何会有不同的判决结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工具书”,能够帮助我在面对一些法律问题时,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思考方向。对于需要处理法律事务或者对法律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处理细节问题上表现出了极高的严谨性。无论是对某个法律条文的解读,还是对某个证据的认定,作者都力求准确和到位。例如,在讨论“证据合法性”时,作者详细列举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并对每一种情形下的证据效力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引用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指导意见。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让我对法律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相信这本书的权威性。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力求还原事情的真相。对于我们这些想要深入了解法律的人来说,这种严谨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对法律的正确认知,避免一些常见的误解。

评分

挺实用的,律师必备。

评分

这书是还不错的刑法工具书

评分

挺实用的,律师必备。

评分

真是日常工作的好帮手,如果是名家所写,就觉得更值。

评分

这书是还不错的刑法工具书

评分

平时可以参考下,适合自学的人

评分

挺实用的,律师必备。

评分

书全新,送货也快,好评

评分

内容很实用,看着方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