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三江流域,即鬆花江、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經的廣闊區域。冠有“東極新天府”之譽的佳木斯正處於三江平原腹地。鬆花江、黑龍江、烏蘇裏江在此匯流,不僅有富饒壯闊的沃野山川,而且有悠久的曆史、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光榮的革命傳統。這裏有7000多年的人類活動曆史,曾是肅慎之國,挹婁古都,五國盛地,滿族故鄉,至今瓦裏霍吞古城等大批古文化遺址仍保留完整。叢書緻力於深入挖掘、整理、保護和弘揚東北三江流域文化,提高區域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為推動三江地區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曆史,一個地域不能沒有文化。東北三江流域文化源於民眾生活,是三江人民勞動智慧的濃縮,承載著廣博的曆史文化信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八部專著內容豐富,涉獵廣泛,融學術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從多學科和多視角,深刻剖析和闡釋瞭東北三江流域文化的精神和血脈,在很多方麵填補瞭三江地域文化研究上的空白,具有很強的創見性、實用性和資料性。這套叢書的齣版,對於進一步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和弘揚東北三江流域文化,必將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東北三江流域文化叢書】全係精彩圖書:
《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以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為基點,即定位於三江平原,以源起於三江平原的肅慎族係曆史發展脈絡為經,以其民族性不同曆史時期民間民俗內容上印記為緯,依據有關文獻史料,參酌官私記載、方誌檔冊、金石譜係、文集圖錄、齣土文物、傳世遺物,進行左右采獲,分類排比,去蕪存精,錯綜銓次,對民俗事項,剖白其精神內涵,詮釋其圖騰般的原始意義,努力把三江民間民俗作一概略敘述。然自知學力不逮,占有的資料又有限,《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不是研究的終結,恰恰相反,它隻是三江民間民俗研究的肇始。
張樹東:中國收藏傢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文博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攝影傢協會會員、佳木斯市三江收藏研究會會長、北大荒收藏傢協會副會長兼專傢鑒定組組長。業餘專集全國解放戰爭時期東北解放區齣版物、古代三江流域傳世物和薩滿教傳世神物等。參加黑龍江省收藏協會舉辦的《祖國萬歲》收藏展,參展的《東北解放區齣版物》專題獲至高奬“大金奬”。在北京中華民族藝術珍品館舉辦《中共在北滿》個人主題收藏展,在中共黨史研究界引起轟動。此次參與《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東北書店書刊收藏與鑒賞》兩部專著的組織和編寫。
薩滿教認為宇宙是多層次結構的,有三、九、十三等等諸層。每層都居住著善神和惡神。世上萬物各有頭呈菱形、頭部刻有眼的職司神,卻無一主神控製全局。薩滿俗稱為“大神”,是族眾的保護神,為瞭祛災驅魔,或為指導生産,或為求得軍事勝利,而周鏇於各層神靈魔怪和人之間。她的靈魂能遊蕩飛升,剋服重重艱難找到所需請的神,並使之附體。
三江平原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薩滿教文化。就一定意義講,薩滿教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源頭,尤其是北方文化的源頭。中國北方地區是中國文明、文化的源頭之一。三江流域中心地帶的三江平原是漁獵文化、農耕文化區。它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挹婁、黑水靺鞨、生女真、滿族人都曾占據中國半壁江山或建立統一的大帝國,他們所代錶的民族文化,為漢文化(中原文化)注人瞭蓬勃的活力,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産生過深遠的影響。薩滿教文化既是三江平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載體。薩滿繼承著三江平原文化的遺産.是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文化傳承者和體現者。
作為人類社會最初形態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的薩滿教,其萌生、形成、發展、演變,經曆瞭漫長的曆史歲月。在有關記載古代三江平原的肅慎、挹婁、勿吉、黑水靺鞨和生女真習俗的史籍中,都可以看到薩滿教與這些民族文化發生必然聯係的某些痕跡。
……
《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這本書,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傳遞和文化的傳承。書中關於醫藥民俗的章節,讓我看到瞭當地人民在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運用智慧和經驗,利用自然界的草藥來治療疾病,展現瞭其對生命的珍視和對自然的依戀。那些關於接生婆、藥鋪郎中的故事,充滿瞭人情味,也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特有的醫療模式。我最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喪葬習俗的描述,雖然聽起來有些沉重,但卻反映瞭當地人民對生死大事的莊重態度,以及對逝者的哀思和對生者的關懷。那些復雜的儀式,雖然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但卻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厚情感。這本書還收錄瞭大量珍貴的曆史照片和手繪插圖,這些視覺元素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體驗感,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三江流域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麵貌。每幅圖片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故事,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內容豐富、視角獨特的書籍,它讓我對東北三江流域的民俗文化有瞭更加立體和深入的認識。
評分讀完《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幅幅鮮活的畫麵。那些古老的村落,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充滿瞭寜靜與祥和。書中所描繪的祭祀活動,讓我感受到瞭當地人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祖先的崇拜。那些虔誠的祈禱,充滿瞭對豐收的期盼和對平安的祝福,深深地觸動瞭我。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民間信仰的部分,那些關於山神、水神、土地公的傳說,以及與之相關的各種儀式,都展現瞭當地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哲學。書中還詳細介紹瞭當地的戲劇錶演和音樂藝術,那些悠揚的歌聲、激昂的鼓點,仿佛還在耳邊迴響。我甚至能想象齣,在某個夜晚,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載歌載舞,享受著生活的美好。此外,書中對當地節慶活動的描述也十分詳盡,從春節的貼春聯、放鞭炮,到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再到中鞦節的賞月、吃月餅,每一個節日都充滿瞭歡樂與溫馨,展現瞭當地人民濃厚的節日情懷。這本書讓我有機會深入瞭解瞭一個與我生活環境截然不同的地方,也讓我對中國多元的民俗文化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這本書,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一段被歲月洗禮過的時光。我被書中對於兒童教育和成長方式的描述深深吸引。那些充滿童趣的遊戲,那些祖輩傳授的智慧,都讓我感受到瞭那個年代樸實而溫暖的童年。書中關於孩子們的歌謠、傳說,以及他們參與的各種勞動和生活場景,都充滿瞭生活的氣息。我看到瞭孩子們在自然中學習,在勞動中成長,他們的童年是那樣真實而充滿活力。書中對於老年人的生活和尊重方式的描繪,也讓我肅然起敬。那些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傳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我看到瞭老年人在傢庭和社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是知識的傳承者,是經驗的分享者,是傢庭的智慧源泉。書中對老年人退休後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參與的各種社會活動,都展現瞭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晚年的關懷。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三江流域民俗的概覽,更是一份關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溫馨記錄,讓我從多個維度感受到瞭那個時代人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風貌。
評分閱讀《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我的內心充滿瞭震撼和感動。書中對於社會交往和鄰裏關係的描繪,讓我感受到瞭那個時代樸實而真摯的人情味。無論是互幫互助的勞動場景,還是逢年過節的走親訪友,都展現瞭當地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和強大的凝聚力。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民間組織和社群活動的介紹,那些互助會、糧倉互助等形式,不僅有效地解決瞭生産生活中的難題,更體現瞭集體主義和共同富裕的精神。書中對宗教場所和宗教活動的記錄,也讓我看到瞭信仰在當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些古老的寺廟、教堂,承載著人們的精神寄托,也成為瞭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從中看到瞭不同信仰之間的交流與融閤,也看到瞭信仰如何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此外,書中對於當地法律和習俗的闡述,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秩序有瞭更清晰的瞭解。那些不成文的規定,雖然簡單,卻維係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地方的民俗文化,不僅僅是錶麵的風俗習慣,更是根植於人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智慧。
評分這次有幸讀到一本名為《東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覽》的書,確實是一次難得的文化體驗。翻開書頁,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遙遠的年代,親身感受著三江流域人民的生活百態。書中細緻地描繪瞭當地人民的衣食住行,從古樸的建築風格到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再到各種節慶習俗,都展現瞭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獨特的地域魅力。特彆是書中對當地傳統手工藝的介紹,讓我印象深刻。那些精巧的木雕、色彩斑斕的剪紙、以及代代相傳的刺綉技藝,都凝聚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婚俗的章節,從提親、訂婚到婚禮的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瞭儀式感和人文關懷,讓我看到瞭愛情與親情的交織,以及傢庭的溫暖。此外,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當地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這些故事不僅豐富瞭我的想象力,也讓我對三江流域人民的精神世界有瞭更深的理解。整本書的語言樸實而生動,圖片精美而富有錶現力,讓人在閱讀中仿佛置身其中,身臨其境。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它不僅為我們展現瞭一個遙遠而迷人的民俗世界,更讓我們思考和傳承那些寶貴的文化遺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