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江流域,即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经的广阔区域。冠有“东极新天府”之誉的佳木斯正处于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在此汇流,不仅有富饶壮阔的沃野山川,而且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有7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历史,曾是肃慎之国,挹娄古都,五国盛地,满族故乡,至今瓦里霍吞古城等大批古文化遗址仍保留完整。丛书致力于深入挖掘、整理、保护和弘扬东北三江流域文化,提高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推动三江地区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历史,一个地域不能没有文化。东北三江流域文化源于民众生活,是三江人民劳动智慧的浓缩,承载着广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八部专著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从多学科和多视角,深刻剖析和阐释了东北三江流域文化的精神和血脉,在很多方面填补了三江地域文化研究上的空白,具有很强的创见性、实用性和资料性。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整理和弘扬东北三江流域文化,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全系精彩图书:
《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以其地域性和民族性为基点,即定位于三江平原,以源起于三江平原的肃慎族系历史发展脉络为经,以其民族性不同历史时期民间民俗内容上印记为纬,依据有关文献史料,参酌官私记载、方志档册、金石谱系、文集图录、出土文物、传世遗物,进行左右采获,分类排比,去芜存精,错综铨次,对民俗事项,剖白其精神内涵,诠释其图腾般的原始意义,努力把三江民间民俗作一概略叙述。然自知学力不逮,占有的资料又有限,《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不是研究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只是三江民间民俗研究的肇始。
张树东: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博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三江收藏研究会会长、北大荒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专家鉴定组组长。业余专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出版物、古代三江流域传世物和萨满教传世神物等。参加黑龙江省收藏协会举办的《祖国万岁》收藏展,参展的《东北解放区出版物》专题获至高奖“大金奖”。在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举办《中共在北满》个人主题收藏展,在中共党史研究界引起轰动。此次参与《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东北书店书刊收藏与鉴赏》两部专著的组织和编写。
萨满教认为宇宙是多层次结构的,有三、九、十三等等诸层。每层都居住着善神和恶神。世上万物各有头呈菱形、头部刻有眼的职司神,却无一主神控制全局。萨满俗称为“大神”,是族众的保护神,为了祛灾驱魔,或为指导生产,或为求得军事胜利,而周旋于各层神灵魔怪和人之间。她的灵魂能游荡飞升,克服重重艰难找到所需请的神,并使之附体。
三江平原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萨满教文化。就一定意义讲,萨满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尤其是北方文化的源头。中国北方地区是中国文明、文化的源头之一。三江流域中心地带的三江平原是渔猎文化、农耕文化区。它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挹娄、黑水靺鞨、生女真、满族人都曾占据中国半壁江山或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他们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为汉文化(中原文化)注人了蓬勃的活力,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萨满教文化既是三江平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萨满继承着三江平原文化的遗产.是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文化传承者和体现者。
作为人类社会最初形态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萨满教,其萌生、形成、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在有关记载古代三江平原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和生女真习俗的史籍中,都可以看到萨满教与这些民族文化发生必然联系的某些痕迹。
……
《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这本书,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段被岁月洗礼过的时光。我被书中对于儿童教育和成长方式的描述深深吸引。那些充满童趣的游戏,那些祖辈传授的智慧,都让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朴实而温暖的童年。书中关于孩子们的歌谣、传说,以及他们参与的各种劳动和生活场景,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他们的童年是那样真实而充满活力。书中对于老年人的生活和尊重方式的描绘,也让我肃然起敬。那些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传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我看到了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承者,是经验的分享者,是家庭的智慧源泉。书中对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参与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晚年的关怀。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三江流域民俗的概览,更是一份关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温馨记录,让我从多个维度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评分《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这本书,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书中关于医药民俗的章节,让我看到了当地人民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智慧和经验,利用自然界的草药来治疗疾病,展现了其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依恋。那些关于接生婆、药铺郎中的故事,充满了人情味,也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医疗模式。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丧葬习俗的描述,虽然听起来有些沉重,但却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生死大事的庄重态度,以及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者的关怀。那些复杂的仪式,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但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这本书还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手绘插图,这些视觉元素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体验感,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三江流域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每幅图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视角独特的书籍,它让我对东北三江流域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入的认识。
评分读完《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那些古老的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了宁静与祥和。书中所描绘的祭祀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那些虔诚的祈祷,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平安的祝福,深深地触动了我。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民间信仰的部分,那些关于山神、水神、土地公的传说,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仪式,都展现了当地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戏剧表演和音乐艺术,那些悠扬的歌声、激昂的鼓点,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我甚至能想象出,在某个夜晚,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此外,书中对当地节庆活动的描述也十分详尽,从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到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再到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每一个节日都充满了欢乐与温馨,展现了当地人民浓厚的节日情怀。这本书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了一个与我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也让我对中国多元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次有幸读到一本名为《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的书,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翻开书页,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亲身感受着三江流域人民的生活百态。书中细致地描绘了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从古朴的建筑风格到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再到各种节庆习俗,都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魅力。特别是书中对当地传统手工艺的介绍,让我印象深刻。那些精巧的木雕、色彩斑斓的剪纸、以及代代相传的刺绣技艺,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婚俗的章节,从提亲、订婚到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和人文关怀,让我看到了爱情与亲情的交织,以及家庭的温暖。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当地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的想象力,也让我对三江流域人民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整本书的语言朴实而生动,图片精美而富有表现力,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遥远而迷人的民俗世界,更让我们思考和传承那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阅读《东北三江流域民俗概览》,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和感动。书中对于社会交往和邻里关系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朴实而真挚的人情味。无论是互帮互助的劳动场景,还是逢年过节的走亲访友,都展现了当地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强大的凝聚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民间组织和社群活动的介绍,那些互助会、粮仓互助等形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更体现了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的精神。书中对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的记录,也让我看到了信仰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些古老的寺庙、教堂,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成为了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中看到了不同信仰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看到了信仰如何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书中对于当地法律和习俗的阐述,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秩序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那些不成文的规定,虽然简单,却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不仅仅是表面的风俗习惯,更是根植于人民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