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中國皇後全傳 羋月傳大明大漢大清皇後妃子傳記精裝插圖中國後妃全傳書籍

正版 中國皇後全傳 羋月傳大明大漢大清皇後妃子傳記精裝插圖中國後妃全傳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宏偉 著
圖書標籤:
  • 中國曆史
  • 後宮
  • 皇後
  • 妃子
  • 傳記
  • 羋月傳
  • 大明
  • 大漢
  • 大清
  • 精裝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昊宇軒書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65387
商品編碼:10828082986
包裝:精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5-1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閱讀本書,對於我們深刻瞭解曆代封建皇朝周期性更迭的內在動因以及中國封建製度的特殊規律是很有啓發意義的;對於研究中國婦女史、中國政治史也很有參考價值。皇後製度伴隨著封建君主專製製度的消亡早已成為曆史的陳跡,但曆史是一麵鏡子,這種裙帶政治居然在中國曆史上綿延數韆年之久,不論其對當時或後世的影響如何,都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本書與《中國皇帝全傳》是姊妹篇,基本上保持瞭一緻的體例和風格,曆朝皇後均按照本朝皇帝的先後順序排列。如一個皇帝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皇後,則以皇後冊封的時間劃分先後。因此,這部書實際上也是一部係統的中國封建皇朝宮廷史。

目錄

先秦
塗山氏 夏朝大禹王後........................2
有施氏 夏朝夏桀王妃........................4
婦好 商王武丁王後............................5
薑氏 商紂王子辛王後......................10
妲己 商紂王子辛王妃......................15
邑薑 西周周武王姬發王後..............18
褒姒 西周周幽王王後......................20
驪姬 春鞦晉獻公夫人......................22
穆姬 春鞦秦穆公夫人......................25
桃花夫人 春鞦楚文王夫人..............27
齊文薑 春鞦魯桓公夫人..................29
鄭旦 春鞦吳王夫差妃......................33
西施 春鞦吳王夫差妃......................34
宣太後 戰國秦惠文王八子..............37
宿瘤女 戰國齊湣王王後..................39
趙姬 戰國秦莊襄王王後..................42
兩漢
西 漢
呂雉 西漢高祖劉邦皇後..................46
戚夫人 西漢高祖劉邦夫人..............49
薄姬 西漢高祖劉邦妃......................51
趙氏 西漢高祖劉邦美人..................52
張嫣 西漢惠帝劉盈皇後..................53
竇漪房 西漢文帝劉恒皇後..............55
慎氏 西漢文帝劉恒夫人..................58
薄氏 西漢景帝劉啓皇後..................59
王娡 西漢景帝劉啓皇後..................61
栗姬 西漢景帝劉啓夫人..................63
陳阿嬌 西漢武帝劉徹皇後..............64
衛子夫 西漢武帝劉徹皇後..............67
趙氏 西漢武帝劉徹婕妤..................71
上官氏 西漢昭帝劉弗陵皇後..........73
許平君 西漢宣帝劉詢皇後..............75
霍成君 西漢宣帝劉詢皇後..............77
王氏 西漢宣帝劉詢皇後..................78
張氏 西漢宣帝劉詢婕妤..................80
王政君 西漢元帝劉奭皇後..............80
傅瑤 西漢元帝劉奭昭儀..................84
馮媛 西漢元帝劉奭昭儀..................85
許娥 西漢成帝劉驁皇後..................86
趙飛燕 西漢成帝劉驁皇後..............89
趙閤德 漢成帝劉驁昭儀..................93
班氏 西漢成帝劉驁婕妤..................95
傅氏 西漢哀帝劉欣皇後..................96
王氏 西漢平帝劉衎皇後..................98
王氏 新朝王莽皇後........................100
史氏 新朝王莽皇後........................101
東 漢
郭聖通 漢光武帝劉秀皇後............102
陰麗華 漢光武帝劉秀皇後............105
馬氏 漢明帝劉莊皇後.................... 107
竇氏 漢章帝劉炟皇後.................... 110
陰氏 漢和帝劉肇皇後.................... 112
鄧綏 漢和帝劉肇皇後.................... 114
閻姬 漢安帝劉祜皇後.................... 118
梁妠 漢順帝劉保皇後.................... 119
梁女瑩 漢桓帝劉誌皇後................ 121
鄧猛女 漢桓帝劉誌皇後................ 122
竇妙 漢桓帝劉誌皇後.................... 124
宋氏 漢靈帝劉宏皇後.................... 125
何氏 漢靈帝劉宏皇後.................... 126
王氏 漢靈帝劉宏美人.................... 128
伏壽 漢獻帝劉協皇後.................... 129
曹節 漢獻帝劉協皇後.................... 130
三國

卞氏 魏武帝曹操皇後.................... 132
丁氏 魏武帝曹操夫人.................... 134
郭照 魏文帝曹丕皇後.................... 136
甄氏 魏文帝曹丕皇後.................... 140
薛靈蕓 魏文帝曹丕宮人................ 144
莫瓊樹 魏文帝曹丕宮人................ 146
毛氏 魏明帝曹叡皇後.................... 146
郭氏 魏明帝曹叡皇後.................... 148
蜀 漢
吳氏 蜀漢昭烈帝劉備皇後............ 149
甘氏 蜀漢昭烈帝劉備皇後............ 150
孫氏 蜀漢昭烈帝劉備夫人............ 152
張氏姐妹 蜀漢後主劉禪皇後........ 154

潘氏 吳大帝孫權皇後.................... 155
硃氏 吳景帝孫休皇後.................... 156
滕氏 吳烏程侯孫皓皇後................ 157
兩晉
西 晉
楊艷 西晉武帝司馬炎皇後............ 160
楊芷 西晉武帝司馬炎皇後............ 163
左 西晉武帝司馬炎貴嬪............ 164
鬍芳 西晉武帝司馬炎貴嬪............ 165
賈南風 西晉惠帝司馬衷皇後........ 166
羊獻容 西晉惠帝司馬衷皇後........ 175
謝玖 西晉惠帝司馬衷夫人............ 178
東 晉
虞孟母 東晉元帝司馬睿皇後........ 180
鄭阿春 東晉元帝司馬睿夫人........ 181
庾文君 東晉明帝司馬紹皇後........ 183
杜陵陽 東晉成帝司馬衍皇後........ 184
褚蒜子 東晉康帝司馬嶽皇後........ 185
張氏 東晉孝武帝司馬曜貴人........ 187
十六國
賈氏 前涼成昭公張寔皇後............ 190
馬氏 前涼文公張駿妃.................... 191
任氏 成國武帝李雄皇後................ 192
閻氏 成國幽公李期皇後................ 192
李氏 成國後主李勢皇後................ 193
呼延氏 漢國光文帝劉淵皇後........ 193
張氏 漢國光文帝劉淵皇後............ 194
單氏 漢國光文帝劉淵皇後............ 195
呼延氏 漢國昭武帝劉聰皇後........ 195
張徽光 漢國昭武帝劉聰皇後........ 196
劉娥 漢國昭武帝劉聰皇後............ 197
靳月光 漢國昭武帝劉聰皇後........ 198
靳月華 漢國昭武帝劉聰皇後........ 199
王氏 漢國昭武帝劉聰皇後............ 200
劉氏 前趙劉曜皇後........................ 201
劉氏 後趙高祖石勒皇後................ 202
程氏 後趙高祖石勒皇後................ 203
鄭櫻桃 後趙太祖石虎皇後............ 203
杜氏 後趙太祖石虎皇後................ 205
劉氏 後趙太祖石虎皇後................ 206
慕容氏 代王拓跋什翼犍皇後........ 206
可足渾氏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
皇後................................ 207
強氏 前秦景明帝苻健皇後............ 208
梁氏 前秦厲王苻生皇後................ 209
毛氏 前秦高帝苻登皇後................ 210
段氏 後燕成武帝慕容垂皇後........ 211
苻訓英 後燕昭文帝慕容熙皇後.... 212
慕容氏 北燕昭成帝馮弘皇後........ 213
苻氏 西秦武元王乞伏乾歸皇後.... 214
邊氏 西秦武元王乞伏乾歸皇後.... 214
禿發氏 西秦文昭王乞伏熾磐
皇後.................................... 215
楊氏 後涼靈帝呂纂皇後................ 216
孟氏 北涼武宣王沮渠濛遜王後.... 217
李氏 北涼哀王沮渠牧犍王後........ 217
拓跋氏 北涼哀王沮渠牧犍王後.... 218
段氏 南燕獻武帝慕容德皇後........ 219
呼延氏 南燕末主慕容超皇後........ 220
尹氏 西涼武昭王李暠皇後............ 221
南北朝
南 朝
臧愛親 南朝宋武帝劉裕皇後........ 224
鬍道女 南朝宋武帝劉裕婕妤........ 225
司馬茂英 南朝宋少帝劉義符
皇後................................ 225
袁齊媯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皇後.... 226
瀋容姬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婕妤.... 227
路惠男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淑媛.... 227
王憲螈 南朝宋孝武帝劉駿皇後.... 228
王貞鳳 南朝宋明帝劉彧皇後........ 229
江簡珪 南朝宋後廢帝劉昱皇後.... 229
謝梵境 南朝宋順帝劉準皇後........ 230
何婧英 南齊鬱林王蕭昭業皇後.... 230
王韶明 南齊海陵王蕭昭文皇後.... 232
劉惠瑞 南齊明帝蕭鸞皇後............ 232
褚令璩 南齊東昏侯蕭寶捲皇後.... 233
王華 南齊和帝蕭寶融皇後............ 234
郗徽 南梁武帝蕭衍皇後................ 234
丁令光 南梁武帝蕭衍貴嬪............ 235
阮令贏 南梁武帝蕭衍修容............ 237
徐昭佩 南梁元帝蕭繹妃................ 238
王氏 南梁敬帝蕭方智皇後............ 239
章要兒 南陳武帝陳霸先皇後........ 240
瀋妙容 南陳文帝陳蒨皇後............ 241
柳敬言 南陳宣帝陳頊皇後............ 242
瀋婺華 南陳後主陳叔寶皇後........ 243
張麗華 南陳後主陳叔寶貴妃........ 244
北 朝
慕容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皇後.... 246
赫連氏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皇後.... 247
馮氏 北魏文成帝拓跋皇後........ 248
馮清 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後............ 252
馮潤 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後............ 253
馮小憐 北齊後主高緯妃................ 255
乙弗氏 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後........ 256
鬱久閭氏 西魏文帝元寶炬皇後.... 257
宇文氏 西魏廢帝元欽皇後............ 258
元鬍摩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皇後.... 259
獨孤氏 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後........ 259
阿史那氏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後.... 261
李娥姿 北周武帝宇文邕皇後........ 263
楊麗華 北周宣帝宇文贇皇後........ 264
硃滿月 北周宣帝宇文贇皇後........ 265
陳月儀 北周宣帝宇文贇皇後........ 266
元樂尚 北周宣帝宇文贇皇後........ 267
尉遲繁熾 北周宣帝宇文贇皇後.... 267
司馬令姬 北周靜帝宇文闡皇後.... 268
隋唐

獨孤氏 隋文帝楊堅皇後................ 270
蕭氏 隋煬帝楊廣皇後.................... 273

竇氏 唐高祖李淵皇後.................... 275
長孫氏 唐太宗李世民皇後............ 277
王氏 唐高宗李治皇後.................... 283
武則天 唐高宗李治皇後................ 287
趙氏 唐中宗李顯皇後.................... 295
韋氏 唐中宗李顯皇後.................... 296
上官婉兒 唐中宗李顯昭儀............ 301
劉氏 唐睿宗李旦皇後.................... 305
竇氏 唐睿宗李旦皇後.................... 306
王氏 唐玄宗李隆基皇後................ 307
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貴妃............ 309
張氏 唐肅宗李亨皇後.................... 315
吳氏 唐肅宗李亨皇後.................... 319
瀋氏 唐代宗李豫皇後.................... 320
王氏 唐德宗李適皇後.................... 321
王氏 唐順宗李誦皇後.................... 322
鄭氏 唐憲宗李純皇後.................... 324
杜鞦娘 唐憲宗李純妃.................... 326
何氏 唐昭宗李曄皇後.................... 327
五代
張惠 後梁太祖硃溫皇後................ 330
劉玉娘 後唐莊宗李存勖皇後........ 333
曹氏 後唐明宗李亶皇後................ 338
劉氏 後唐末帝李從珂皇後............ 339
李氏 後晉高祖石敬瑭皇後............ 340
馮氏 後晉齣帝石重貴皇後............ 342
李氏 後漢高祖劉知遠皇後............ 344
柴氏 後周太祖郭威皇後................ 345
符氏 後周世宗柴榮皇後................ 348
周氏 南唐後主李煜皇後................ 349
周氏 南唐後主李煜皇後................ 351
周氏 前蜀高祖王建皇後................ 353
李氏 後蜀高祖孟知祥皇後............ 353
陳金鳳 閩惠宗王延鈞皇後............ 354
李春燕 閩康宗王昶皇後................ 355
馬氏 南漢高祖劉?皇後................ 356
郭氏 北漢睿宗劉鈞皇後................ 356
宋朝
北 宋
王氏 宋太祖趙匡胤皇後................ 358
宋氏 宋太祖趙匡胤皇後................ 359
尹氏 宋太宗趙光義皇後................ 360
李氏 宋太宗趙光義皇後................ 361
潘氏 宋真宗趙恒皇後.................... 361
郭氏 宋真宗趙恒皇後.................... 362
劉娥 宋真宗趙恒皇後.................... 363
郭氏 宋仁宗趙禎皇後.................... 369
曹氏 宋仁宗趙禎皇後.................... 372
高滔滔 宋英宗趙曙皇後................ 377
嚮氏 宋神宗趙頊皇後.................... 380
孟嬋 宋哲宗趙煦皇後.................... 381
劉清菁 宋哲宗趙煦皇後................ 386
王氏 宋徽宗趙佶皇後.................... 389
鄭氏 宋徽宗趙佶皇後.................... 390
硃璉 宋欽宗趙桓皇後.................... 393
南 宋
邢秉懿 宋高宗趙構皇後................ 395
吳芍芬 宋高宗趙構皇後................ 397
夏氏 宋孝宗趙昚皇後.................... 402
謝蘇芳 宋孝宗趙昚皇後................ 403
李鳳娘 宋光宗趙惇皇後................ 405
韓氏 宋寜宗趙擴皇後.................... 410
楊桂枝 宋寜宗趙擴皇後................ 411
謝道清 宋理宗趙昀皇後................ 414
全玖 宋度宗趙禥皇後.................... 421
遼朝
述律平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皇後.... 424
蕭溫 遼太宗耶律德光皇後............ 427
甄定徽 遼世宗耶律阮皇後............ 427
蕭撒葛隻 遼世宗耶律阮皇後........ 429
蕭氏 遼穆宗耶律璟皇後................ 430
蕭綽 遼景宗耶律賢皇後................ 431
蕭菩薩哥 遼聖宗耶律隆緒皇後.... 433
蕭耨斤 遼聖宗耶律隆緒妃............ 435
蕭撻裏 遼興宗耶律宗真皇後........ 437
蕭觀音 遼道宗耶律洪基皇後........ 438
蕭奪裏懶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
皇後................................ 440
金朝
唐括氏 金太祖完顔阿骨打皇後.... 442
裴滿氏 金熙宗完顔亶皇後............ 442
徒單氏 金海陵王完顔亮皇後........ 444
李洪願 金睿宗完顔宗輔皇後........ 445
烏林答氏 金世宗完顔雍皇後........ 445
王霓 金宣宗完顔珣皇後................ 447
西夏
衛慕氏 西夏景宗李元昊王後........ 450
野利氏 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後........ 451
沒藏氏 西夏毅宗李諒祚皇後........ 453
梁落瑤 西夏毅宗李諒祚皇後........ 454
梁氏 西夏惠宗李秉常皇後............ 456

 

精彩書摘

塗山氏 夏朝大禹王後
□□檔案
姓 名:女嬌
生卒年:不詳
籍 貫:塗山(今安徽蚌埠西郊)
婚 配:大禹
封 號:王後
女嬌是塗山氏的女兒,大禹的妻子,儀容秀美,生性嫻雅,是當地有名的美女。
大禹即位成為天子之後,曾兩次會盟諸侯,所選的盟址一次是塗山,另一次則是在會
稽山。禹之所以把第1次諸侯會盟大會的地址選在塗山,據說是為瞭報答妻子塗山氏
的部族。
夫從婦居,禹入贅塗山氏
大約在四韆多年前,我國的黃河流域水患嚴重,中國氏族部落 大的問題就是治水。
堯便下令由鯀(gǔn)負責領導與組織治水工作。鯀治水的主要治水策略就是“堵”。鯀
花瞭九年時間治水,不僅沒有把洪水製服,反而洪水更加嚴重瞭。於是堯很生氣,下令
處死瞭鯀。後來有人推薦鯀的兒子禹來治水,於是堯便命令由禹接替其父親的工作繼續
治水。鯀在臨終前囑咐兒子禹說:“一定要把水治好。”由於大禹忙於治水,因此一直到
三十多歲還沒有結婚。
禹想到瞭女嬌的本傢,東夷強大的塗山氏。如果能聯姻塗山氏,則整個東夷都會為
己所用,朝內的重臣也會支持自己。女嬌對大禹也是早有耳聞,二人見麵後互生愛慕之
情,心心相惜,於是大禹便迎娶女嬌為妻。不過因為塗山氏尚處於母係氏族社會後期,
禹隻能做上門女婿,“夫從婦居”。
但是心係治水大業的大禹,在婚後的第四天便離開心愛的妻子前去治水。在離開傢
前,女嬌問如果我在此期間懷孕生子而你不在怎麼辦,不如你先給孩子起個名字吧,大
禹說如果生男孩的話就叫“啓”吧,“治水啓程”之意。
塗山氏思夫,大禹三過傢門而不入
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間,曾三過傢門而不入。第1次是大禹為瞭治理淮河,從嵩山經過時,正好路過傢門口,看到正在院中推磨的妻子,發現此時妻子已經懷孕。大禹雖然覺得愧對妻子,讓懷孕的妻子還在乾農活,但是為瞭治水和父親的囑咐,於是並沒有進傢門而是繼續治水。時隔一年,大禹為瞭治理三門峽水患,第二次經過傢門,此時塗山氏的兒子啓已經齣生瞭,禹看到妻子給孩子喂奶的場景,便又匆匆離去瞭。第三次是南方荊水暴漲,大禹前去治理,第三次路過傢門,母親和妻子在門口張望等待他迴傢,而此時兒子已經可以在院子裏玩耍瞭。
對禹來說,治水的業績決定著前途;但是對女嬌來說,丈夫是自己全部情感的寄托。大禹忙於治水,三過傢門而不入,塗山氏十分思念大禹,又擔心大禹變心,於是跑去找大禹。治水的眾人見塗山氏來到現場,就紛紛嚮她哭訴思念傢鄉、掛念父母妻兒之情。塗山氏很受感動,便悄悄放走瞭他們。後來,前來訴苦的人越來越多,塗山氏放走的人越來越多,導緻在治水現場工作的人越來越少瞭。大禹知道後,就找到塗山氏說:“這怎麼行!如果人都走瞭,何時纔能打通九江啊?”塗山氏說:“你以為人傢都像你樣沒有良心,不知想傢嗎?”說著眼淚奪眶而齣。
大禹也感動得流淚,忙說:“其實我也很想傢,很想念你的,但是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誰來管理呢,我如此努力地治水也是為瞭可以早日全傢團圓。”大禹說:“你把人放走,也不是全無道理;隻怪我太粗心,沒有顧全到大傢的思鄉之情。這樣吧,今後把中青年和老年人分成兩撥,春鞦兩個農忙季節,讓中青年迴傢做活; 冷的時候,放老年人迴傢休假一個月,你看如何?”塗山氏連聲稱好。第二天,大禹就把這個主張與部落頭領們商量,大傢都說贊成。於是各自迴部落宣布。眾人聽後歡呼雀躍,從此乾活也更加賣勁。
女之詠嘆,詩歌典範
在大禹治水期間,塗山氏在傢天天盼望禹迴來。盼望不到,又跑到塗山南的山坡上去等候。一天天過去瞭,塗山氏望穿鞦水,還是未見禹迴來。她不禁長嘆一聲,吟詠齣這樣的一句:候人兮,猗!
塗山氏的這一詠嘆,就成為瞭中國有史可查的第1首戀歌。“候人兮”意思是等候我所盼望的人,“猗”是古漢語的嘆詞,相當於現代語的“啊”!一個“猗”字,包含著豐富復雜的感情:想見到朝思暮想的愛人,望而不見的焦慮、彷徨及無可奈何的心情;還塑造瞭一個思念丈夫希望丈夫早日歸來的女子形象,一個人佇立山頭,翹首遠盼……
“詩貴含蓄”,塗山氏的這一詠嘆,後來成為中國詩歌的一個典範。
 

前言/序言

皇後是中國古代婦女中的一批特殊人物,她們既和一般婦女一樣,有著共同的遭遇和命運,又和一般婦女有許多不同之處。她們是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封建帝王的嫡妻,這樣的特殊地位,決定瞭她們在曆史上具有一般婦女,甚至包括帝王以外所有的人所無法比擬的作用。史學傢司馬遷在《史記·外戚世傢》中說:“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以妺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薑嫄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於褒姒。”他在這裏曆數瞭夏、商、周三代的著名王後,她們的人生際遇和所作所為關係到整個國傢的興亡盛衰。
對於皇後,現在的人們想到更多的是錦衣玉食,是輕歌曼舞,是男歡女愛……其實,這僅僅是皇後生活的一部分。在幽深的宮殿裏,高牆把宮闈與世俗分成兩個世界,這無形之中給後宮罩上一層朦朧迷離的神秘色彩,引得世人總想看個究竟:想看皇後走嚮“母儀天下”的酸甜苦辣,想看皇後與妃子們爭寵奪愛的悲劇或喜劇,想看皇後在風險迭起的人生緊要關頭體現齣的智慧或權術,想看皇後是如何為皇室培養下一代“真龍天子”,想看幽禁在宮闈之中的後宮第1人的精神生活……
在數韆年的紛繁復雜、光怪陸離的宮闈生活中,曆代皇後的人生際遇雖各有韆鞦,但終究脫不瞭悲劇性的命運底色。在封建文化氛圍中,皇後盡管是當時女人群體中的 上層,但在掌握社會評價係統的男人們看來,她們畢竟首先是依附於男性和皇權的女人,她們隻能在這個文化的大網中掙紮。
有位哲人說過:“男人通過徵服世界而徵服女人,女人通過徵服男人而徵服世界。”這句話如果用在中國皇後身上是再恰當不過瞭。弄權如漢朝呂後、大唐武則天、清朝慈禧,美貌如周幽王王後褒姒、唐玄宗的楊貴妃,人生跌宕起伏的如嫁給兩國皇帝的羊獻容、幾起幾落的宋哲宗皇後孟氏……
為瞭便於讀者瞭解史實,以史為鑒,我們組織編寫瞭這部《中國皇後全傳》。自夏朝大禹的妻子塗山氏始,至清朝末代皇後婉容止,為曆代後妃三百多人立傳,可以說,凡見於正史中有較詳細記載的皇後都搜羅無遺。本書按朝代先後順序編排,對一些著名的、曆史上有重大影響的皇後,如漢高祖皇後呂雉、隋文帝皇後獨孤氏、唐太宗皇後長孫氏、唐高宗皇後武則天、明太祖皇後馬秀英等記敘較為詳盡;對於那些雖不是皇後,但卻較皇後更著名的妃嬪,如唐玄宗貴妃楊玉環、清太宗莊妃布木布泰、清文宗貴妃葉赫那拉氏等記敘也較詳盡;對於那些事跡瞭瞭、乏善可陳的皇後,則以簡筆勾勒。這樣一來,
全書既重點突齣,又兼顧瞭全麵。閱讀本書,對於我們深刻瞭解曆代封建皇朝周期性更迭的內在動因以及中國封建製度的特殊規律是很有啓發意義的;對於研究中國婦女史、中國政治史也很有參考價值。皇後製度伴隨著封建君主專製製度的消亡早已成為曆史的陳跡,但曆史是一麵鏡子,這種裙帶政治居然在中國曆史上綿延數韆年之久,不論其對當時或後世的影響如何,都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本書與《中國皇帝全傳》是姊妹篇,基本上保持瞭一緻的體例和風格,曆朝皇後均按照本朝皇帝的先後順序排列。如一個皇帝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皇後,則以皇後冊封的時間劃分先後。因此,這部書實際上也是一部係統的中國封建皇朝宮廷史。本書資料翔實,除正史記載以外,還參考瞭大量的文集、筆記,也包括稗官野史。本書內容豐富,雖為皇後立傳,但並不僅僅局限於皇後個人的齣身與生平經曆,而是以皇後本人的事跡為主綫,圍繞這條主綫,將皇後與皇帝、皇親國戚的關係以及與皇後有關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重大曆史事件結閤起來,使人感到視野開闊,並能從中受到曆史的啓迪。


史海鈎沉:盛世風雲與帝王心術 一 《秦風漢月:從權力邊緣到曆史中心》 本書並非聚焦於後宮的脂粉俗事,而是深入剖析瞭秦漢時期,那些身居高位或處於權力漩渦中心的女性,如何在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中,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堅韌,影響瞭帝國的走嚮。我們將筆觸投嚮那些被史書寥寥數語帶過,卻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或一念之間顛覆格局的女性群像。 全書分為三捲。第一捲“秦風凜冽”,著重描繪秦國崛起過程中,從巴蜀煙雲到統一天下的歲月裏,秦國王室與貴族女性的政治參與度。我們不討論她們的閨閣生活,而是細緻梳理她們如何通過聯姻、資源調配乃至軍事支持,成為支撐秦王室對外擴張的隱形力量。重點解析瞭早年秦昭襄王時期幾位太後級彆人物的決策風格及其對楚國戰略的影響。 第二捲“漢月清輝”,聚焦於西漢初期,特彆是呂後專權前後,以及漢武帝時期後宮格局的演變。此處我們探討的重點是,在儒傢思想日益正統化的背景下,女性權力運作的邊界在哪裏,她們如何利用宗室親緣關係和政治遺産,維持傢族的榮耀與政治影響力。書中詳盡考證瞭數位皇後在國傢財政與地方官員任命上的影子乾預,展現瞭她們在製度框架下的權力延伸。 第三捲“風起隴西”,則將目光投嚮東漢末年。本書特彆關注瞭那些在軍閥混戰中掙紮求存的皇室女性,以及她們如何在短暫的朝代更迭中,成為政治籌碼和情感寄托。例如,對袁紹、曹操等勢力對待前朝宗室女性的不同策略進行對比分析,揭示瞭亂世之中,女性身份所蘊含的巨大政治價值與生命風險。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非傳統的史觀:即在高度集權的帝製時代,權力並非完全由男性壟斷,而是以一種更為隱秘、更依賴傢族網絡的方式,滲透到國傢治理的方方麵麵。閱讀本書,您將看到的不是簡單的宮鬥戲碼,而是大國興衰背景下,精英女性的生存哲學與政治手腕。 --- 二 《魏晉風骨與六朝綺思:士人階層與審美變遷研究》 本書是一部跨越魏晉南北朝近四百年曆史的文化史著作,它徹底避開瞭對帝王將相的常規敘事,而是將焦點完全置於那個中國曆史上思想最為自由奔放、審美情趣最為獨特的時代。我們的核心命題是:在士族門閥的統治下,社會結構如何影響瞭藝術、文學和生活方式的徹底轉嚮? 全書結構圍繞“清談、山水、玄學、服飾”四大支柱展開。 第一部分:清談與名士人格的塑造。 我們深入考察瞭“竹林七賢”的真實社交圈層,分析瞭玄學思想(特彆是老莊的重新解讀)如何成為士人階層對抗腐朽政治、確立自身價值體係的理論武器。重點分析瞭“非湯武而薄周孔”思潮對傳統倫理的衝擊,以及這種“率性而為”的哲學如何投射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和詩歌創作中。 第二部分:山水意識的覺醒與“以境寫心”。 本部分探討瞭魏晉時期山水畫的興起,這並非偶然。在士人無法在現實政治中施展抱負時,山水被視為精神的避難所。本書細緻分析瞭顧愷之、宗炳等人的理論,指齣山水美學如何從簡單的風景描摹,演變為個體主體精神的外化,奠定瞭中國古典藝術中“意境”的核心地位。我們對比瞭南方士族與北方貴族在審美取嚮上的差異。 第三部分:服飾與禮製的解構。 魏晉時期服飾風格的劇變,是社會動蕩和審美解放的直觀體現。本書通過對史料中“褒衣博帶”、“寬博疏朗”的描述進行圖像學和考古學考證,闡釋瞭寬大服飾如何成為士族階層對漢代嚴謹禮製的一種形體上的反叛,以及這種反叛如何與他們的思想解放同步進行。 第四部分:文學的轉摺點——從賦到詩。 我們集中分析瞭建安風骨到永明體的發展脈絡,探討瞭文學如何日益內省化、抒情化。重點分析瞭陶淵明,作為一名退隱的士人,他的田園詩如何成為一種積極的政治抵抗形式,而非單純的歸隱情懷。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精緻的文化剖麵,展示在政權更迭的背景下,中國知識分子群體如何通過重塑審美與價值標準,完成瞭一次對傳統文明的深刻反思與重構。閱讀此書,您將領略到那個時代獨有的、既頹廢又昂揚的文化魅力。 --- 三 《明代內閣製度的運作機製與權力製衡(洪武至萬曆時期)》 這是一部專注於明代國傢機器運行的政治製度史專著,完全聚焦於中央政府的行政架構、決策流程以及權力主體的動態平衡。全書嚴格遵循史料,探討瞭“內閣”這一機構如何在洪武朝廢除宰相之後,從皇帝的秘書班子逐步演變為事實上的決策核心的過程。 全書的核心章節包括: 一、秘書集團的雛形與皇帝的依賴: 分析瞭洪武晚期至永樂時期,皇帝如何利用翰林學士處理日常奏章,特彆是“票擬”製度的起源和早期形態。闡述瞭早期內閣的行政權極度受製於皇帝個人意誌的特點。 二、大學士的品位與權力擴張: 深入研究瞭仁宣之治後,大學士通過“恩旨”批答奏本的權力是如何閤法化並日益擴大的。本書詳細梳理瞭大學士們在“票擬”基礎上發展齣的“批示”權,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對皇帝意圖的精準把握來施加影響。 三、內閣與六部的製衡關係: 這是本書的重點分析部分。我們運用大量案例分析瞭內閣在人事任免、軍政調動等方麵與六部之間的權力摩擦與閤作模式。例如,通過對比內閣首輔在吏部和兵部的乾預程度,來衡量其實際政治影響力。探討瞭內閣如何利用“閣議”製度來集體分擔風險並擴大影響力。 四、內閣權力的巔峰與製約: 詳細考察瞭嘉靖、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如張璁、嚴嵩、張居正)的專權現象。分析瞭這些權臣成功的製度性基礎(如皇帝的怠政或特定曆史機遇),同時也係統地分析瞭皇帝本人(如嘉靖的道教沉迷、萬曆的長期怠政)是如何在無意中為內閣的權力膨脹提供瞭空間。本書指齣,內閣權力最終仍受製於皇帝對“批紅”的最終裁決權。 五、內閣的製度缺陷與清代變革的動因: 最後,本書總結瞭明代內閣製度的結構性缺陷,即其非製度化的、依附於皇帝恩寵的權力基礎,為清代設立軍機處以求效率與絕對集權的動機提供瞭曆史鋪墊。 本書的目標讀者是曆史學專業人士和對明代政治製度感興趣的嚴肅讀者,它提供瞭詳盡的製度解析和案例支撐,完全迴避瞭對後宮生活或民間軼事的描繪,是一部純粹的製度史研究。

用戶評價

評分

我通常不太容易被一本書的“係列感”所打動,但這本書在整體的編排和內容涵蓋上,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宏大視野。它不像某些書隻是聚焦於一兩個朝代的明星人物,而是力求勾勒齣一個龐大的、相互關聯的中國古代後妃群像。這種全麵性使得讀者能夠進行橫嚮和縱嚮的對比,清晰地看到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的權力生態是如何演變和製約著這些女性的命運。閱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傳統社會中“妻妾製度”的復雜性、皇權對女性的塑形作用,都有瞭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後妃的讀物,更是一部研究古代社會權力結構和女性生存哲學的絕佳教材,非常值得反復品讀和研究。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一點是它突破瞭傳統傳記的視角限製,它不僅僅是簡單地記錄“誰做瞭什麼”,更深入地探討瞭“為什麼會這樣”。作者似乎非常善於設置場景,讓你仿佛置身於事件發生的當下,去感受那種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感和不確定性。比如在描述某個重大決策或衝突時,書中會細緻入微地勾勒齣相關人物的情緒波動和心理博弈過程,這種處理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戲劇張力。讀起來完全沒有負擔感,反而像是在閱讀一部格局宏大的長篇曆史小說,但其內核卻又是堅實的史學支撐。每讀完一個“傳”,都會留下需要沉思許久的迴味空間,它在娛樂瞭讀者的同時,也成功地完成瞭對曆史人物群像的深度挖掘和重新審視。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女性曆史抱有濃厚的興趣,市麵上相關的書籍很多,但大多要麼過於學術化晦澀難懂,要麼又流於八卦獵奇的膚淺。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在尊重曆史史實的基礎上,運用瞭非常現代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手法,使得那些遙遠的名字和故事重新煥發瞭生命力。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對細節的考究所摺服,許多看似不經意的側麵描寫,都透露齣對那個時代禮儀、風俗乃至權力運作的深刻理解。它讓我看到瞭,在那些華麗的袍服和森嚴的規矩之下,這些女性是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又是如何運用智慧和勇氣去影響甚至顛覆曆史的走嚮。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的佳作。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真是沒得挑剔,精裝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種厚重感瞬間就提升瞭閱讀的期待值。封麵設計得也非常大氣,透露著一股曆史的厚重感和女性的柔美,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花哨,又能讓人一眼就被吸引住。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很考究,印刷清晰,字號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太大的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插圖的質量非常高,那些描繪古代宮廷場景和人物肖像的畫作,無論是綫條的細膩程度還是色彩的渲染,都展現齣瞭很高的藝術水準,為文字增添瞭極強的畫麵感和代入感,仿佛真的能穿越時空,親眼目睹那些曆史上的風雲變幻和後宮秘辛。光是看著這本書擺在書架上的樣子,就覺得是一種享受,絕對是值得收藏的一件“藝術品”。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相當到位,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枯燥乏味的流水賬式記述,而是像一位技藝精湛的說書人,知道何時該娓娓道來,何時又該擲地有聲。曆史事件的穿插與人物命運的刻畫結閤得天衣無縫,讓你在瞭解宏大曆史背景的同時,也能深入體會到那些身處高位女性復雜而矛盾的內心世界。作者的文筆細膩又不失力量,尤其擅長捕捉人物微妙的情緒變化,那些在深宮中的隱忍、算計、渴望與絕望,都被描摹得淋灕盡緻,讀起來讓人既感到震撼,又不禁為她們的無奈而嘆息。它成功地將“曆史”的冰冷外衣剝開,展現齣“人性”的溫熱與掙紮,讀完後腦海中留下的不是一堆零散的史實,而是一幅幅生動的、有血有肉的宮廷浮世繪。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