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验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技术,是研究物质的质和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及许多科学领域之中。不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上,还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质量上或是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上,或是与化学相关的学科领域中,分析化验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编写这本《化验员必备知识与技能》的目的是希望对从事分析化验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刚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在学习掌握分析化验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提高业务素质上有所帮助。
本书从分析化验工作的特点出发,结合自己分析化验实践工作和多年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经验的体会,在注重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特别是常见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重量分析及基本操作和应用实例中能体现出来。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化验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是一本对化验员学习和实践都很有指导意义的必备参考书。
本书共8章,第1章为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介绍了分析天平的分类、构造原理、质量指标、使用规则及保养以及分析天平常见的故障的处理;第2章介绍了化验室常用的器皿与器材,包括玻璃仪器、金属器皿、瓷器和非金属材料器皿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第3章介绍了化验室用水的制备与检验方法,包括了化验室用水规格、影响纯水质量的因素、纯水制备方法以及纯水检验方法;第4章为化验室各种溶液的配制与计算,内容包括化学试剂分类、使用和注意事项,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和计算,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与计算以及常见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标准物质溶液或离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计算,指示剂溶液的配制,缓冲溶液的配制;第5章为化学分析操作、实验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涉及的内容有容量仪器的洗涤及量器的规范操作和校正,试样的称量方法及称量误差,试样的采集、制备和分解,滴定分析概述, ;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及基本操作;第6章为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处理,介绍了误差的来源、误差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误差的传递、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有效数字及其使用规则;第7章介绍了常用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熔点的测定、凝固点的测定、沸点的测定、密度的测定、折射率的测定、黏度的测定、比旋光度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第8章介绍了化验室安全,包括安全防护知识、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火灾处理。为了便于分析化验人员查阅有关数据,书末附有常用酸、碱、盐类和其他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常用的有关数据表和主要参考书目。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李庆宏(第1章、第2章、第6章、第7章)、曾鸽鸣(第3章、第4章、第5章、第8章和附录),由曾鸽鸣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出版的一些相关教材和专著,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同时也得到了许多同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2011年6月于长沙
这本《化验员必备知识与技能》读下来,简直是为我这种刚入行的“小白”量身定制的宝典。我记得我刚接手一个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任务时,脑子里一片空白,面对那些五花八门的试剂和仪器,感觉自己像个闯入高科技实验室的门外汉。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对基础的化学理论和实验室安全规范讲解得极其细致,完全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干巴巴描述,而是结合了很多实际工作中的“坑”和“妙招”。比如,关于通风橱的使用,书中不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正确的操作姿势,还特别强调了不同化学品在通风橱内摆放的“风水学”,生怕读者走弯路。特别是针对某些高危试剂的储存和废液处理,作者的经验之谈简直是救命稻草,让我明白这些看似琐碎的流程背后蕴含着多么重要的安全责任。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基础滴定实验时,穿插了大量关于如何判断终点视觉误差的技巧分享,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却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可以说,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对实验室充满敬畏甚至畏惧的新手,迅速建立起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信心,为我后续的学习铺平了道路,让我不再是“盲人摸象”般地操作仪器。
评分我是一个经验尚浅的化验技师,工作了两年多,总觉得自己的技能停留在“照着SOP做”的层面,缺乏对原理的深层理解。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太偏理论,公式堆砌,要么就是操作手册的简单复印。然而,《化验员必备知识与技能》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嫁接。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仪器校准与维护那一章。它没有停留在告诉你“应该多久校准一次”,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校准曲线失效的原因,并提供了针对性的故障排除流程图。比如,上次我们液相色谱仪的出峰基线漂移问题,我按照书中的步骤逐一排查,最终发现是流动相脱气泵的微小故障导致的,这让我对仪器的“脾气秉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棒的是,书中还涉及了数据质量控制(DQC)的前沿理念,比如如何设置合理的系统适用性标准,如何运用统计过程控制图来监控日常分析的稳定性。这种从宏观的质量体系到微观的单个操作步骤都能兼顾到的深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操作员,而是一个真正能对数据负责的专业人士。它极大地提升了我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让我在面对异常结果时,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判断和追溯。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超越了传统的“分析方法”范畴,触及到了化验工作中的“软技能”和职业发展规划。在当今强调跨部门协作的环境下,化验室的数据报告往往是连接研发、生产和法规事务的枢纽。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如何撰写一份让非技术人员也能看懂的分析报告”,这对于我来说是醍醐灌顶。我过去总习惯于堆砌专业术语,结果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解释我的发现。而这本书教我如何用清晰的语言、有重点的图表来传达关键信息,有效地沟通分析结果的重要性。此外,它还探讨了职业道德与法规遵从性的结合,比如在数据造假风险日益增高的大环境下,如何构建个人的“诚信防线”,以及如何应对来自管理层的非合规压力。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化验员不仅仅是技术操作员,更是一个数据诚信的守护者和高效的信息沟通者。它拓宽了我的职业视野,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更广阔的职业背景下定位自己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我是一个来自环境监测领域的化验员,我们接触的样品基质复杂多样,这与制药或食品行业的标准分析有很大区别。起初我担心这本书的内容会过于偏向某一特定行业。然而,《化验员必备知识与技能》在基础原理的阐述上展现了惊人的普适性。例如,在讲解光谱分析时,它没有局限于单一的UV-Vis仪器,而是深入比较了原子吸收光谱(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在应对不同浓度水平和基质干扰时的优劣和适用场景,这对于我们处理含有大量悬浮物和盐分的河流水样时至关重要。书中对“空白样品”和“标准加入法”的讨论,也特别强调了如何根据样品复杂性来调整空白的设置和标准品的配制策略,这直接指导我改进了我们处理高盐度废水样品的预处理流程,显著降低了测定值的批次差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工具包”,而不是僵化的操作指南。通过它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遇到的复杂基质,灵活迁移和应用标准分析技术,这对我提升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工具书不太抱期望,总觉得它们像一本本过时的说明书,但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却出乎意料地引人入胜。作者的笔触非常接地气,充满了对一线工作者的理解和共情。我工作在质量控制(QC)岗位,每天面对的是严格的放行标准和紧张的生产进度,时间压力是常态。这本书在讲解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开发时,没有冗长地描述每一种色谱柱的特性,而是直接给出了“如何快速筛选柱子以应对紧急重现性测试”的实战策略,甚至包括了如何在狭小的时间窗口内快速优化流动相比例以适应不同极性目标物的分离要求。阅读体验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坐在你旁边,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跟你分享他多年踩过的“雷区”和走过的“捷径”。特别是关于“异常结果的首次响应”部分,它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思维框架,指导你如何快速判断是样品问题、试剂问题、方法问题还是仪器问题,避免了在实验室里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这种高效、直击要害的传授方式,对于我们这种追求效率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太珍贵了。
评分书不好,物流也不负责,送货慢,京东也就这样了,快黄了吧
评分帮别人买的,没见什么样。
评分看了 还不错 特地看了一段时间才来评价的
评分帮同事买的,专业书籍,很好
评分还好吧
评分内容还行,有参考价值,纸张和印刷还不错,部分内容有些陈旧。
评分纸质很好,是正品,推荐购买。
评分好
评分申请修改电子发票抬头,申请了半个月都无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