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300小時學習輔導用書

德語300小時學習輔導用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靜,王妹 著
圖書標籤:
  • 德語
  • 學習
  • 教材
  • 輔導
  • 300小時
  • 語言學習
  • 外語
  • 德語學習
  • 入門
  • 提升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ISBN:9787513512060
版次:1
商品編碼:10856552
品牌:外研社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1-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5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這本學習輔導用書是《德語300小時(修訂版)》的配套教學輔助用書。《德語300小時學習輔導用書》首先對《德語300小時(修訂版)》的整體結構、教學安排和課後練習進行瞭簡要分析,讀者可以藉此更好地理解教材編者的意圖和各階段的學習目標,力求幫助教師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自學者得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此外,《德語300小時學習輔導用書》收入《德語300小時(修訂版)》第二部分基礎教程每課小課文和短會話的譯文以及課後練習的答案。並提供第三部分閱讀、翻譯課文的譯文、難句講解和相關背景知識等。最後附自測題兩套,供學生檢測學習效果。

目錄

《德語300小時(修訂版)的結構與教學內容安排》
LEKTION 9
LEKTION 10
LEKTION 11
LEKTION 12
LEKTION 13
LEKTION 14
LEKTION 15
LEKTION 16
LEKTION 17
LEKTION 18
LEKTION 19
LEKTION 20
LEKTION 21
LEKTION 22
LEKTION 23
LEKTION 24
LEKTION 25
LEKTION 26
LEKTION 27
LEKTION 28
LEKTION 29
LEKTION 30
LEKTION 31
LEKTION 32
LEKTION 33
LEKTION 34
LEKTION 35
LEKTION 36
LEKTION 37
LEKTION 38
LEKTION 39
LEKTION 40
LEKTION 41
LEKTION 42
LEKTION 43
LEKTION 44
LEKTION 45
LEKTION 46
LEKTION 47
LEKTION 48
LEKTION 49
LEKTION 50
自測題一
自測題二
自測題參考答案
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B2級彆德語強化訓練手冊:深入理解、精準錶達與跨文化交際 作者: 資深德語教學專傢組 齣版社: 環球語言學習齣版社 適用對象: 已經掌握德語基礎詞匯和語法(A2-B1級彆),希望係統性提升至B2水平,並為德福(TestDaF)或歌德學院B2/C1考試做準備的學習者。 本書特色與內容綱要: 本手冊旨在為追求德語高階能力的學習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實用的進階學習資源。我們摒棄瞭傳統的零散式知識點羅列,轉而采用緊密圍繞CEFR B2標準所要求的“有效溝通”和“語境適應性”兩大核心能力的培養模式。全書結構嚴謹,內容緊密結閤當代德語國傢的社會、文化、學術和職業場景。 --- 第一部分:語法深度解析與高級結構重構(Grammatik Vertiefung und Komplexitätssteigerung) 本部分不再僅僅停留在對規則的介紹,而是聚焦於B2階段必須精通的高級語法現象,並強調其在真實語境中的實際應用和語用功能。 1. 復雜句式的嫻熟駕馭: 從句的精妙運用與嵌套: 詳細解析關係從句(Relativsätze)、讓步從句(Konzessivsätze)、目的從句(Finalsätze)的復雜形式,尤其關注多重從句嵌套時的邏輯連貫性保持。 非限定性結構(Nicht-finite Strukturen): 深入學習不定式結構(Infinitivkonstruktionen),特彆是含zu和不含zu的結構,以及分詞結構(Partizipialkonstruktionen)在書麵語中的簡化和強調作用。 虛擬語氣(Konjunktiv I & II)的語用區分: 區分直接引述中的Konjunktiv I的精確使用,以及Konjunktiv II在錶達願望、假設和委婉請求中的微妙差異,並通過大量真實新聞報道和訪談案例進行對比分析。 2. 動詞與情態的高階錶達: 介詞動詞(Präpositionalverben)的係統梳理: 按主題(如變化、關注、參與等)對高頻及難點介詞動詞進行分類記憶和情景模擬,確保選擇的準確性。 情態動詞的深層含義: 不僅教授können, müssen, sollen等的基本含義,更側重於它們在錶達推測、客觀判斷、義務轉移等高級語境中的細微差彆。 3. 名詞化與被動語態的靈活轉換: 名詞化(Nominalisierung)的藝術: 教授如何將動詞和形容詞轉化為名詞,這是提升書麵德語專業性和簡潔性的關鍵。通過對比分析,展示名詞化對文本風格的影響。 被動語態(Passiv)的多樣性: 熟練掌握過程被動(Vorgangspassiv)、狀態被動(Zustandspassiv)以及代詞es引發的被動結構(Unpersönliches Passiv),並掌握何時應避免使用被動語態以保持錶達的流暢性。 --- 第二部分:詞匯的廣度拓展與語域適應(Wortschatzerweiterung und Registerwechsel) B2要求學習者能理解抽象概念,並能在不同社會場景中選用恰當的詞匯和錶達方式。 1. 主題詞匯矩陣構建: 全書圍繞以下核心B2主題進行深入詞匯挖掘,而非簡單的單詞列錶: 社會與政治: 民主進程、社會公正、全球化影響、歐盟政策術語。 環境與科技: 可持續發展、能源轉型、信息安全、新興技術詞匯。 職業與教育: 申請流程、項目管理、學術論證、工作場所的溝通策略。 文化與藝術: 藝術評論術語、文化對比、媒體批評用語。 2. 搭配與習語的精準掌握(Kollokationen und Redewendungen): 高頻動詞的固定搭配: 重點訓練動詞與名詞、副詞的固定組閤(如einen Antrag stellen vs. einen Versuch wagen)。 功能性連接詞與過渡語: 掌握B2級彆的邏輯連接詞(如demzufolge, indes, wenngleich, obgleich),確保段落間論證的嚴密性。 習語的語境化應用: 精選並分類講解適用於正式、半正式和非正式場閤的常用德語習語,避免在正式寫作中誤用。 3. 同義與反義的辨析(Nuancierung): 針對一組意思相近的詞匯(如Anfang, Beginn, Auftakt;wichtig, wesentlich, ausschlaggebend),進行細緻的語境分析,幫助學習者根據錶達的強度和正式程度進行精確選擇。 --- 第三部分:聽說讀寫技能的綜閤強化(Integrative Fertigkeitentraining) 本部分強調技能的整閤應用,模擬真實考試和生活場景。 1. 閱讀理解:文本分析與信息提取(Leseverstehen): 復雜文本結構識彆: 訓練識彆議論文、學術摘要、長篇新聞報道中的論點、論據、作者立場和潛在假設。 推斷能力培養: 側重於對隱含信息(implizite Informationen)和作者的言外之意進行準確判斷。 閱讀速度與效率提升: 引入略讀(Skimming)和掃讀(Scanning)技巧,並結閤B2級彆閱讀材料的特點進行專項訓練。 2. 聽力理解:流利對話與單嚮陳述(Hörverstehen): 應對不同語速與口音: 包含標準德語廣播、訪談、大學講座片段,逐步適應語速加快和復雜句式在聽力中的應用。 捕捉關鍵信息與細節: 訓練在信息密度高的情況下,快速捕捉核心論點和支持性細節的能力。 互動對話理解: 側重於理解對話雙方的意圖、情感傾嚮和未直接錶達的觀點。 3. 寫作進階:邏輯構建與篇章組織(Schriftlicher Ausdruck): 正式信函與電子郵件: 掌握申請、投訴、建議等場景下正式書麵語的規範格式和語氣把握。 議論文(Argumentation): 重點訓練清晰的引言、有力的論點支撐、有效的反駁(Erwiderung)以及結構嚴謹的總結。 圖錶描述與分析: 學習如何準確、客觀地描述統計數據、流程圖和趨勢圖,並進行初步的總結和評價。 4. 口語錶達:連貫性與互動性(Mündlicher Ausdruck): 結構化陳述(Präsentation): 學習如何設計一個有邏輯層次、視覺輔助得當的口頭報告結構,並熟練運用過渡語。 辯論與討論: 強化在壓力下清晰錶達個人觀點、支持論點、進行有效反駁和總結的能力。重點練習在對話中自然地插入復雜句式和高級詞匯。 ---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際與德語思維(Interkulturelle Kompetenz) B2要求學習者不僅能“說德語”,更要能“像德語使用者一樣思考和交流”。 1. 文化背景知識的深度嵌入: 探討當代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在教育、職場倫理、媒體素養、環保觀念等方麵的核心價值觀,並分析這些價值觀如何體現在語言錶達中。 2. 語用策略的提升: 委婉錶達(Indirektheit): 學習如何在德語文化中,使用更委婉、更間接的方式提齣批評或拒絕,以維護人際關係。 正式與非正式的切換(Registerwechsel): 針對不同聽眾和閱讀對象,自如地調整用詞和句式復雜度。 --- 學習資源與自我評估: 本書每一單元末尾均設有“B2能力自測模塊”,內容嚴格對標歌德學院B2考試的難度和題型分布。附贈的在綫資源包中,包含所有聽力材料的文本原文,以及針對語法難點的交互式練習題,旨在提供一個完整、自洽的高階學習閉環。通過本手冊的係統學習,學習者將能自信地跨越B1的門檻,達到在德語環境中獨立、準確、得體地進行復雜交流的B2水平。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要說,這本書的難度遞進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我之前嘗試過幾套號稱“零基礎入門”的德語書,結果第一周就因為突然冒齣的介詞和冠詞的變化而徹底放棄瞭。但《德語300小時學習輔導用書》給我的感覺是循序漸進,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紮實。它首先建立的是最核心的詞匯和最基礎的句子結構,然後纔緩慢地引入名詞的陰陽中性以及格的變化,而且每次隻引入一個重點,絕不貪多。舉個例子,它花瞭整整一個章節來鞏固“現在時態”下的動詞變位,確保你完全掌握之後,纔開始引入“將來時”的概念。這種“打地基”的做法,讓我對德語的語法結構産生瞭極強的安全感,不再是那種囫圇吞棗的感覺。即便是那些初學者最頭疼的“可分動詞”,它也用非常巧妙的區分方式,先從最常見的幾個開始,然後逐步擴展,讓你有一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這種精心的課程編排,遠超齣瞭我預期的輔導用書的水準,更像是一套專業的語言教學大綱。

評分

這本教材的排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它的色彩運用和插圖設計,簡直可以用“賞心悅目”來形容。我通常對那種黑白印刷、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德語書感到頭皮發麻,但這本書不同,它巧妙地運用瞭柔和的米色背景和清晰的藍色字體,閱讀起來絲毫沒有壓力。比如在講解動詞變位的時候,它沒有直接丟齣一大堆錶格,而是用瞭一種類似“思維導圖”的方式,把規則的變化路徑可視化瞭,對於我這種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弱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書中的例句都非常貼近日常生活,不像有些教材裏的句子寫得像古詩詞一樣佶屈聱牙。我記得有一課是關於點餐的場景,裏麵設計的對話流程非常自然,我甚至能想象齣自己在柏林的咖啡館裏跟服務員交流的畫麵。每學完一個小單元,都會有一個“文化小貼士”的小框,介紹一些德國的習俗或者俚語,這讓學習過程變得豐富有趣,不再是枯燥的語法堆砌。可以說,光是每天翻開它,就能讓人心情愉悅,學習的動力自然也就提升瞭不少。那些精美的圖片和圖錶,絕對是加分項,它們成功地將復雜的語言知識“軟化”瞭。

評分

這本書的配套資源可以說是“物超所值”,尤其是那些音頻材料,我簡直要為之瘋狂打call。現在的教材很多都會提供MP3,但很多時候錄音的語速要麼快得像機關槍,要麼就是發音生硬得像機器人。然而,這套書的錄音質量簡直是電影級彆的享受。首先,它提供瞭不同速度的版本,對於初期聽力不太好的學習者來說,慢速版簡直是救命稻草,可以讓我清晰地捕捉每一個音素的發音位置。其次,錄音人員(無論是德語母語者還是模仿者)的發音都非常標準、自然,語調抑揚頓挫,充滿瞭生活氣息,完全不是那種死闆的教科書腔。我特彆喜歡它在對話練習中的那種情感代入感,讓人感覺真的在和某個人進行真實的交流。此外,書裏還附帶瞭一個在綫練習平颱,可以實時測試你的發音和聽力理解,這個互動性設計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積極性,讓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去參與和檢驗。

評分

從裝幀和細節來看,這本《德語300小時學習輔導用書》無疑是齣版界的一股清流,看得齣編輯和設計團隊投入瞭極大的心血,絕非市麵上那些粗製濫造的跟風産品可比擬。首先,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不是那種一翻就起皺的薄紙,而是帶有一定厚度和韌性的啞光紙,既能保護視力,又耐得住高頻率翻閱。其次,書脊的處理非常人性化,無論你怎麼用力攤開,它都不會發齣“嘎吱嘎吱”的斷裂聲,可以平整地放在桌麵上,方便邊聽邊記筆記,這對於長時間學習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體貼的設計細節。而且,書裏還穿插瞭一些與德國曆史、建築或音樂相關的簡短介紹,用小小的方框標注齣來,豐富瞭閱讀的層次感。這種對産品整體體驗的關注,讓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學習工具,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這種用心程度,是很多教材齣版商所欠缺的,也間接提升瞭我對學習內容的尊重感和投入度。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對“真實語境”的捕捉能力上,這對於我這種計劃未來要去德語區生活或工作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德語書為瞭追求語法嚴謹性,給齣的句子往往脫離瞭日常口語的實際應用,讓人學瞭也說不齣口。但這本輔導用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從一開始就灌輸的是地道的錶達方式。它不僅教你“Wie geht es Ihnen?”(您好嗎?),還會告訴你當地人更常用的是“Na, alles klar?” 這種更隨意的問候方式。在講解書信格式時,它會區分正式的商務信函和朋友間的郵件往來,並給齣具體的用詞禁忌。我特彆欣賞的是它關於“辯論和錶達觀點”那一章,它提供瞭大量的連接詞和轉摺句,這些在實際交流中是構建復雜邏輯的關鍵,但在很多初級教材中經常被忽略。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一門語言的規則,更是在學習一種思維模式和社交習慣,這無疑是最大的收獲。

評分

很好啊,發音細節很詳細,也很規矩,不是那種隨便跳的

評分

有點不足就是 音標都是MP3

評分

第三:課文沒有中文翻譯。這樣的後果就是,你雖然可以照著單詞的翻譯猜齣課文的意思。但是在德譯漢的過程中,你很難確定你所翻譯的是正確的,也就是說,沒有瞭課文翻譯,會讓學生拿不準一些問題。隻能自己翻譯課文,好壞都是自己的。

評分

第一: 雖然語音部分的錄音很詳細。但是發音規則的講解比較簡單。僅僅舉一例來說明,r發短a時候的情形就沒有任何介紹。而這個發音現象在德語裏又是非常普遍的。

評分

自學好難啊,堅持不瞭,學瞭2課就發現德語實在是滿難的。。。。

評分

三十五年瞭,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三十五年來我用壓力機處理廢紙和書籍,三十五年中我的身上蹭滿瞭文字,儼然成瞭一本百科辭典——在此期間我用壓力機處理掉的這類辭典無疑已有三噸重,我成瞭一隻盛滿活水和死水的壇子,稍微側一側,許多蠻不錯的想法便會流淌齣來。我的學識是在無意中獲得的,實際上我很難分辨哪些思想屬於我本人,來自我自己的大腦,哪些來自書本,因此三十五年來我同自己、同周圍的世界相處和諧,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實際上不是讀,而是把美麗的詞句含在嘴裏,嘬糖果似的嘬著,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著,直到那詞句像酒精一樣溶解在我的身體裏,不僅滲透到我的大腦和心靈,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騰,衝擊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每一個月,我平均用壓力機處理兩噸重的書籍,為瞭找到足夠的力量來從事這項神聖的勞動,三十五年中我喝下的啤酒就是灌滿一個五十米長的遊泳池、一大片聖誕鯉魚的養魚塘也綽綽有馀瞭。我在無意中有瞭學問,現在我確知我的大腦是一堆被壓力機擠壓得嚴嚴實實的思想,一大包觀念,我掉光瞭頭發的腦袋是灰姑娘的核桃。我相信在那樣的時代,當一切思想都隻記載在人的腦海中時必定格外美好,那時倘若有人要把書籍送進壓力機,他就隻得放人人的腦袋,然而即使這樣也無濟於事,因為真實的思想來自外界,猶如容器裏的麵條,人隻是隨身攜帶著它而已。因此全世界的柯尼阿什們焚書是白費力氣,如果書上記載的言之有理,那麼焚燒的時候便隻會聽到書在竊笑,因為一本地道的好書總是指著彆處而溜之大吉。我買過一個計算器,能加減乘除,還能開方,一個不比小皮夾大多少的小玩意兒。我曾壯著膽子用改錐撬開它的後蓋,不勝驚異地發現,裏麵除瞭郵票般大、十張書頁那麼厚的一個小方塊之外,便隻有空氣瞭,滿載著數學變化的空氣。當我的目光落在一本有價值的書上,當我一行行閱讀這些印刷的文字時,這書留下的也惟有非物質的思想而已,這些思想撲扇著翅膀在空氣中飛,在空氣中滑翔,賴空氣生存,迴歸於空氣,因為歸根結底一切都是空氣,正像教堂裏的聖餐,既是基督的血又不是。三十五年來我處理廢紙和書籍,而我生活在一個已有十五代人能讀會寫的國土上,居住在過去曾經是王國的地方,在這裏,人們過去和現在都有一種習慣,一種執著:耐心地把一些思想和形象壓進自己的頭腦,這給他們帶來難以描述的歡樂,也帶來更多的痛苦,我生活在這樣的人民中間,他們為瞭一包擠壓嚴實的思想甘願獻齣生命。現在這一切都在我的身上重演,三十五年來我按動這颱機器的紅色和綠色電鈕,三十五年來我喝著一杯又一杯的啤酒,不是為瞭買醉,我憎惡醉鬼,我喝酒是為瞭活躍思維,使我能更好地深入到一本書的心髒中去,因為我讀書既不是為瞭娛樂,也不是消磨時光,更不是為瞭催眠。我,一個生活在已有十五代人能讀會寫的國土上的人,我喝酒是為瞭讓讀到的書永遠使我難以入眠

評分

很好,輔導用書,湊夠十個字

評分

很好用的手冊,學習德語。為自己加油!

評分

書編排的方式喜歡,可以循序漸進。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