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

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汉董 著,孙汉董 等 编
图书标签:
  • 天然产物化学
  • 二萜类化合物
  • 有机化学
  • 化学
  • 植物化学
  • 生物化学
  • 药物化学
  • 天然药物
  • 化学研究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21394
版次:1
商品编码:1088969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根据二萜化合物的结构大类,即链状及相关二萜,双环二萜,三环二萜,四环二萜,紫杉烷二萜和大环及其它类型二萜,每一类自成章节分别论述。各章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分类及分布、提取与分离、理化性质、谱学特征及结构测定、化学合成、生物合成、生物活性及应用等。全文系统阐述了二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动态,并充分展示了该类化合物结构和活性的多样性与特征性。
作为《天然产物化学丛书》分册之一,本书可用作天然产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等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又适合化学、医药学、生物学、植物学、食品科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链状及相关二萜
肖伟烈
11 概述
12 结构分类、生源关系与分布
121 植烷型
122 环植烷型
123 异戊甜没药烷型
13 提取与分离
14 理化性质
15 谱学特征及结构鉴定
16 化学合成
16.1 (+)-佐帕诺醇的合成路线
16.2 普劳诺托的合成路线
17 生物合成.
18 生物活性及应用
18.1 抗生育活性
18.2 抗溃疡活性
18.3 细胞毒活性
18.4 抗疟疾活性
18.5 其它活性
参考文献.
第2章 双环二萜
李蓉涛,李洪梅
21 半日花烷二萜
211 概述
212 结构分类及分布
213 提取与分离
214 理化性质
215 谱学特征及结构鉴定
216 化学合成
217 生物合成
218 生物活性及应用
22 克罗烷二萜
221 概述
222 结构分类及分布
223 提取与分离
224 理化性质
225 谱学特征及结构鉴定
226 化学合成
227 生物合成
228 生物活性及应用
23 其它双环二萜
231 银杏萜内酯
232 由倍半萜和异戊烯基组成的双环二萜
参考文献
第3章 三环二萜普建新
31 松香烷二萜
311 概述
312 结构分类及分布
313 提取分离
314 理化性质
315 谱学特征及结构鉴定
316 生物合成及微生物转化
317 化学合成
318 生物活性
32 海松烷二萜
321 概述
322 结构分类和分布
323 提取与分离
324 谱学特征及结构测定
325 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
326 化学转化及全合成
327 生物活性及应用
33 其它三环二萜
331 玫瑰烷,卡山烷,Dolabrane.型,闭花木烷,Stamianne型
332 桃柘烷
333 海绵烷
334 壳梭孢菌素型
335 5/7/6环系三环二萜
336 5/6/7环系三环二萜
337 罗汉松烷.
338 Icetexane型二萜
参考文献
第4章 四环二萜黄胜雄
4.1 贝壳杉烷二萜
4.11 概述
4.12 结构分类与生源关系
4.13 谱学特征及结构测定
4.14 化学转化与全合成
4.15 生物活性及应用
4.2 扁枝杉烷、阿替生烷、贝叶烷、绰奇烷及木藜芦烷二萜
4.21 扁枝杉烷二萜
4.22 阿替生烷二萜
4.23 贝叶烷二萜
4.24 绰奇烷二萜234.
4.25 木藜芦烷二萜
4.3 赤霉烷二萜
4.31 概述
4.32 结构分类.
4.33 谱学特征及结构测定
4.34 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
4.35 化学转化及全合成
4.36 生物活性及应用
4.4 C-9成桥环的四环二萜
4.4.1 阿菲敌可烷二萜
4.4.2 孪生花烷二萜
4.4.3 滨海孪生花烷和.Villanovane型二萜
4.4.4 野甘草烷二萜
参考文献
第5章 紫杉烷二萜黎胜红
5.1 概述
5.2 紫杉烷二萜的结构分类及分布
5.21 紫杉烷二萜结构分类
5.22 紫杉烷二萜的分布
5.3 紫杉烷二萜的提取与分离
5.4 紫杉烷二萜的理化性质
5.5 紫杉烷二萜谱学特征及结构测定
5.5.1 红外光谱(IR)
5.5.2 紫外光谱(UV)
5.5.3 质谱(MS)
5.5.4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5.5.5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5.5.6 紫杉烷二萜的核磁共振图谱举例
5.6 紫杉烷二萜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
5.6.1 结构修饰
5.6.2 构效关系
5.7 紫杉烷二萜化学合成
5.7.1 紫杉醇的半合成
5.7.2 紫杉醇的全合成
5.8 紫杉烷二萜的生物转化
5.9 紫杉烷二萜生物合成
5.9.1 紫杉醇前体GGPP的生物合成
5.9.2 紫杉醇核心骨架紫杉二烯的生物合成
5.9.3 紫杉醇生物合成的下游途径及相关酶和基因
5.10 紫杉烷二萜生物活性及应用
5.10.1 紫杉烷二萜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5.10.2 紫杉烷二萜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和抑制微管解聚的活性
5.10.3 紫杉烷二萜促进多药耐药肿瘤细胞中长春新碱的积累作用
5.10.4 紫杉烷二萜的抗血小板集聚活性
5.10.5 紫杉烷二萜抑制微生物的活性
5.10.6 紫杉烷二萜的毒性
5.10.7 紫杉烷二萜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 大环及其它类型二萜.肖伟烈,石一鸣
6.1 概述
6.2 大环二萜
6.21 西松烷二萜
6.22 卡司烷二萜
6.23 贾白榄烷二萜
6.24 续随子烷二萜
6.25 维替生烷二萜
6.26 朵蕾烷二萜
6.27 尤尼斯烷二萜
6.28 阿斯贝斯蒂烷二萜
6.29 珊瑚烷二萜
6.210 齐尼阿菲烷二萜
6.211 齐尼卡烷二萜
6.212 巴豆烷二萜
6.213 巨大戟烷二萜
6.214 麻风树烷二萜
6.215 曼西烷类二萜
6.216 愈创木烷二萜
6.217 马齿苋醇型二萜
6.218 十一烷二萜
6.219 可别特烷二萜
6.3 大环二萜之间的生源关系
6.4 大环二萜的化学合成研究
6.4.1 西松烷二萜(±)-Anisomelic.acid.的全合成研究
6.4.2 西松烷二萜(±)-Isolobophytolide的全合成研究
6.4.3 贾白榄烷二萜化合物的全合成研究
6.5 金钱松二萜
6.5.1 概述
6.5.2 提取与分离
6.5.3 结构解析
6.5.4 生物活性
6.5.5 全合成研究
6.6 其它类型二萜
参考文献
索引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的图书简介,内容完全围绕该书未涵盖的天然产物化学领域进行详细阐述,以满足您的要求。 --- 天然产物化学:从生物合成到结构解析的广阔前沿 (本简介将聚焦于萜类化合物中未被二萜化学详尽覆盖的其他核心分支,特别是单萜、倍半萜、三萜及甾体、更高萜类,以及与结构鉴定、生物活性、代谢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相关的交叉领域。) 天然产物化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是人类认识生命化学奥秘的窗口。它致力于从植物、微生物、海洋生物乃至动物体内分离、鉴定和阐明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本书系《天然产物化学丛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系统梳理并深入探讨除二萜类之外,天然产物化学领域中其他关键的结构类别、复杂的功能分子及其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部分:非二萜类核心骨架的结构多样性与生物起源 萜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最为庞大和结构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家族之一。虽然二萜(C20)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其他萜类子类同样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化学复杂性和生物学意义。 1. 单萜类化合物 (Monoterpenoids, C10):挥发性信号与防御机制 单萜类,由异戊烯基焦磷酸(IPP)和二甲基烯丙基焦磷酸(DMAPP)衍生而来,是自然界中最轻巧且挥发性最强的萜类分子。本部分将聚焦于: 环化与氧化反应的精妙调控: 深入探讨萜烯合酶(Terpene Synthases)如何催化复杂的分子内环化反应,例如如何生成樟脑骨架、薄荷烷骨架以及桉油精的吡喃环结构。这些反应路径的差异直接决定了植物精油的风味和药用特性。 功能化学: 重点分析单萜类(如香茅醛、薄荷醇)在植物防御、昆虫信息素传递中的作用。同时,解析其作为传统药物或芳香疗法中活性成分的结构基础。 新型结构发现: 介绍近年来从深海微生物或特殊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罕见氧合模式或高度不对称中心的C10骨架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挑战。 2. 倍半萜类化合物 (Sesquiterpenoids, C15):药理活性的宝库 倍半萜是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因其广泛的抗癌、抗炎和抗菌活性而备受关注。本章节的重点在于: 骨架复杂性与立体化学控制: 讨论如何通过NMR波谱、高分辨质谱和X射线衍射技术精确解析倍半萜(如青蒿素、莪术酮衍生物)中多个手性中心和稠环系统的绝对构型。 生物合成途径的差异: 比较植物中法尼基焦磷酸(FPP)介导的环化产物(如没药烷型、牻牛儿基香叶基型)与真菌或细菌中基于非典型前体的倍半萜的生物合成路径异同。 活性结构关系(SAR): 剖析倍半萜中特定官能团(如内酯环、环氧化物)对生物靶点亲和力的影响,为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3. 三萜与四环/五环甾体 (Triterpenoids and Steroids, C30+):膜结构与信号传导的核心 三萜类及其氧化衍生物(如甾体)是生命体必需的结构和信号分子。本部分将深入探讨: 羊毛甾醇/环阿忒烷型生物合成: 详细解析从角鲨烯出发,经环化、重排、氧化形成的复杂多环骨架(如达玛烷、齐墩果烷)。重点在于这些转化过程中酶的分子机制。 甾体的药理学意义: 超越植物固醇(如豆甾醇),聚焦于动物激素(皮质类固醇、性激素)的结构分析与体内代谢途径。讨论如何通过分离和结构修饰来开发新型甾体药物。 皂苷类化合物的界面化学: 介绍三萜苷(如人参皂苷)的分子结构特征,包括其亲脂性三萜母核与亲水性糖链的耦合方式,及其在膜渗透性、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独特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超越萜类的化学边界——生物碱、聚酮化合物与非典型天然产物 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范畴绝不限于萜类。本书的这一部分将拓宽视野,探讨其他结构复杂、药效显著的分子类别,这些分子往往与萜类在生物合成或药理活性上产生交叉或协同作用。 1. 复杂的生物碱 (Alkaloids):含氮骨架的结构解析与合成挑战 生物碱是含有氮原子的天然产物,其药理活性往往与其高度碱性和复杂的立体化学结构息息相关。 吲哚/喹啉/吡咯烷生物碱: 重点分析从特定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复杂生物碱,例如吗啡烷骨架、马钱子苷(Strychnine)结构群的立体化学解析。讨论如何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区分结构高度相似的异构体。 生物合成途径的整合: 探讨胺类前体与非萜烯类前体(如脂肪酸、氨基酸)如何通过氧化、偶联等方式构建出五元、六元或稠合氮杂环系统。 2. 聚酮化合物 (Polyketides):宏观结构与微生物工程 聚酮类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代表,其结构多样性主要来源于模块化的生物合成机制(PKS系统)。 大环内酯类与多烯类: 详细解析红霉素、两性霉素等大环内酯的结构特征,包括大量不对称羟基和糖基取代基的鉴定。讨论其作为抗生素的机制化学。 PKS调控与结构多样性: 阐释聚酮合酶(PKS)的模块结构如何决定最终产物的链长、酮基分布及氧化程度。重点讨论基因工程如何利用PKS的“重组”来设计和发现新型聚酮类药物前体。 第三部分:天然产物的现代解析技术与生物学应用 成功地从复杂天然基质中获取目标分子,仅仅是第一步。本丛书的此部分将集中介绍驱动现代天然产物化学发展的尖端解析和应用技术,这些技术是所有非二萜类研究的基石。 1. 结构解析的深度与精度:光谱学与计算化学的融合 高维核磁共振(NMR)的极限应用: 讨论如何利用HSQC-TOCSY、NOESY等二维、三维技术,结合新型探针,解决高分子量或高度氧化天然产物的精确连接和相对构型确定。 质谱技术(HRMS/MS)的进步: 介绍基于四极杆离子阱和Orbitrap技术的精准分子量测定,以及如何利用MS/MS碎裂模式预测未知天然产物的骨架类型和官能团分布。 计算化学辅助: 阐述如何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旋光度、圆二色谱(ECD)数据,以及预测分子构象,从而确证高度复杂的天然产物的绝对立体构型。 2. 代谢组学与生物活性筛选的集成 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 探讨如何利用LC-MS/MS或GC-MS技术,在不预设目标的前提下,全面描绘生物体(如特定植物品种、癌细胞系)的全部次级代谢物图谱。重点在于如何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具有潜力的、非二萜类的活性分子。 化学探针与靶点识别: 介绍如何设计和合成基于报告基团的化学探针,用于“捕获”与特定非二萜类活性分子发生共价或非共价结合的生物靶点,从而揭示其作用机制。 3. 合成生物学与天然产物工程 鉴于许多珍稀天然产物(如某些高度复杂的生物碱或聚酮类)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本部分将介绍如何将解析出的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转移到易于培养的宿主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中,实现目标分子的可持续生产。这不仅包括对已知分子的工程化,更重要的是利用合成生物学工具挖掘微生物基因组中“沉默”的BGCs,发现全新的化学实体。 通过对这些非二萜类核心分子类别、前沿解析手段以及新兴生物技术应用的全面梳理,本书旨在为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者、药物化学家以及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与二萜化学相辅相成的、广阔的知识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精密联系感到着迷,而天然产物,尤其是那些拥有复杂骨架的化合物,恰恰是这种联系的绝佳例证。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时,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书名本身就传达了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学术气息,让我觉得它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二萜化学的系统性知识,从最基础的化学结构分类,到各种代表性二萜化合物的详细解析。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深入讲解二萜类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因为我深知,微小的空间构型差异往往会导致生物活性的巨大不同。此外,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了解植物是如何巧妙地利用酶催化反应构建这些复杂分子的,这不仅是化学上的挑战,更是对生命演化过程的窥探。对于我这样有一定化学背景的读者来说,书中关于合成方法学的论述也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前人在合成复杂二萜方面的策略和创新,可以极大地启发我自己的科研思路。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在这个庞杂的领域里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评分

作为一名对自然科学怀有浓厚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拓展我认知边界的书籍。这本《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的书名,在众多学科领域中,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对外来词语“二萜”本身就感到一丝神秘,而“天然产物化学”更是指向了那些源自自然界,却可能拥有惊人力量的物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向我介绍二萜类化合物究竟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在植物中产生的,以及最重要的,它们对我们人类有哪些潜在的应用价值。我并非化学专业人士,但我对它们在医药、农业甚至工业上的可能贡献充满了好奇。例如,我曾听说过一些植物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肿瘤的功效,我很想知道,这些神奇的功效是否与二萜类化合物有关,如果是,它们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让我对二萜化学有更直观的认识?我更希望的是,它能讲述一些关于发现和研究二萜类化合物的故事,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探索的魅力和科学家的智慧。

评分

这是一本我一直期待入手的书,尤其是在我最近对植物提取物和它们潜在药用价值产生浓厚兴趣之后。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身边那些看似平凡的植物,实际上它们可能蕴藏着解决我们健康问题,甚至是一些重大疾病的钥匙。而二萜,作为一类结构复杂且生物活性广泛的天然产物,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的命名——“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就直接点明了其核心内容,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它们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最重要的——它们是如何与生物体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生理效应的详细解释。我相信,一本优秀的专著,不仅要介绍“是什么”,更要深入探讨“为什么”和“如何做”。例如,关于二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技术,我希望能够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各种色谱技术、波谱分析方法的应用,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研究中。另外,对于它们的药理活性,我希望不仅仅是罗列,而是能够有更深入的机制探讨,比如它们如何影响信号通路、如何与特定的酶或受体结合,以及这些相互作用最终是如何转化为药效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复杂而迷人的二萜世界的大门。

评分

我是一位对植物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有着长期关注的爱好者,尤其对那些具有复杂结构和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情有独钟。《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我近期最大的惊喜之一。我一直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化学家,而二萜类化合物作为一类庞大而多样的天然产物家族,在医药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从抗癌药物到抗炎药物,都有它们的身影。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二萜化学的研究现状,包括其经典的结构类型、衍生物的分类,以及各种重要二萜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我渴望了解书中是否能深入探讨这些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它们在植物体内扮演的角色,这对于理解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此外,我对二萜类化合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也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潜在临床应用的详细介绍,并且最好能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说明,这样更能让我理解这些复杂分子的实际价值。

评分

对于我这个长期浸淫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人来说,一本高质量的二萜化学专著就像久旱逢甘霖。我深知二萜化学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它们不仅是植物次生代谢的杰出代表,更是无数药物和功能性材料的灵感源泉。我期待这本《天然产物化学丛书:二萜化学》能够成为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详尽的二萜化合物分类系统,并对其骨架类型、官能团修饰以及立体化学进行深入剖析。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新颖的二萜类化合物,我期望书中能够提供其发现历史、结构解析过程以及重要的生物活性研究数据。此外,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二萜类化合物合成策略的论述,包括全合成、半合成以及生物合成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这对于推动相关药物的研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本优秀的专著,还应该包含对二萜类化合物研究方法学的深入探讨,例如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高灵敏度的结构鉴定手段以及活体成像等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全面、深入、前沿地展现二萜化学的魅力,为研究者提供宝贵的参考。

评分

做天然产物研究的学者应该都对二萜类化合物有一定了解,二萜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复杂多变,解析更是比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更加困难,本书对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总结,对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具有很大帮助。

评分

正在读,分类很细,同族化合物生源关系写的清楚,突然导师来了,于是书就被借走了,希望老板早点还给我。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书很厚,纸张非常白。内容详实

评分

书很厚,纸张非常白。内容详实

评分

冲着院士的名气买的。翻了一下感觉内容比较单调。书本装订质量实在不高,感觉这定价虚高了~~

评分

做天然产物研究的学者应该都对二萜类化合物有一定了解,二萜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复杂多变,解析更是比其他类型的化合物更加困难,本书对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总结,对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具有很大帮助。

评分

书很厚,纸张非常白。内容详实

评分

书很厚,纸张非常白。内容详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