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數學物理教程 [A Course in Modern Mathematical Physics]

現代數學物理教程 [A Course in Modern Mathematical Physic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斯澤剋雷斯(Peter Szekeres) 編
圖書標籤:
  • 數學物理
  • 現代數學
  • 物理學
  • 數學
  • 高等教育
  • 理論物理
  • 數學方法
  • 量子力學
  • 場論
  • 泛函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35098
版次:1
商品編碼:10914281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A Course in Modern Mathematical Physic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0
正文語種:英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現代數學物理教程》是一部學習數學物理入門書籍,也是一部教程,讓讀者在物理的背景下建立現代數學概念,重點強調微分幾何。寫作風格上保持瞭作者一貫的特點,清晰,透徹,引人入勝。大量的練習和例子是《現代數學物理教程》的一大亮點,擴展索引對初學者也是十分有用。內容涵蓋瞭張量代數,微分幾何,拓撲,李群和李代數,分布理論,基礎分析和希爾伯特空間。目次:幾何與結構;群;嚮量空間;綫性算子和矩陣;內積空間;代數;張量;外代數;狹義相對論;拓撲學;測度論和積分;分布;希爾伯特空間;量子力學;微分幾何;微分形式;流形上的積分;聯絡和麯率;李群和李代數。

內頁插圖

目錄

acknowledgements
1 sets and structures
1.1 sets and logic
1.2 subsets, unions and intersections of sets
1.3 cartesian products and relations
1.4 mappings
1.5 infinite sets
1.6 structures
1.7 category theory

2 groups
2.1 elements of group theory
2.2 transformation and permutation groups
2.3 matrix groups
2.4 homomorphisms and isomorphisms
2.5 normal subgroups and factor groups
2.6 group actions
2.7 symmetry groups

3 vector spaces
3.1 rings and fields
3.2 vector spaces
3.3 vector space homomorphisms
3.4 vector subspaces and quotient spaces
3.5 bases ofavector space
3.6 summation conven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bases
3.7 dual spaces

4 linear operators and matrices
4.1 eigenspaces and characteristic equations
4.2 jordan canonical form
4.3 linea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4.4 introduction to group representation theory

5 inner product spaces
5.1 real inner product spaces
5.2 complex inner product spaces
5.3 representations of finite groups

6 algebras
6.1 algebras and ideals
6.2 complex numbers and complex structures
6.3 quaternions and clifford algebras
6.4 grassmann algebras
6.5 lie algebras and lie groups

7 tensors
7.1 free vector spaces and tensor spaces
7.2 multilinear maps and tensors
7.3 basis representation of tensors
7.4 operations on tensors

8 exterior algebra
8.1 r-vectors and r-forms
8.2 basis representation of r-vectors
8.3 exterior product
8.4 interior product
8.5 oriented vector spaces
8.6 the hodge dual

9 special relativity
9.1 minkowski space-time
9.2 relativistic kinematics
9.3 particle dynamics
9.4 electrodynamics
9.5 conservation laws and energy-stress tensors

10 topology
10.1 euclidean topology
10.2 general topological spaces
10.3 metric spaces
10.4 induced topologies
10.5 hausdorff spaces
10.6 compact spaces
10.7 connected spaces
10.8 topological groups
10.9 topological vector spaces

11 measure theory and integration
11.1 measurable spaces and functions
11.2 measure spaces
11.3 lebesgue integration

12 distributions
12.1 test functions and distributions
12.2 operations on distributions
12.3 fourier transforms
12.4 green's functions

13 hilbert spaces
13.1 definitions and examples
13.2 expansion theorems
13.3 linear functionals
13.4 bounded linear operators
13.5 spectral theory
13.6 unbounded operators

14 quantum mechanics
14.1 basic concepts
14.2 quantum dynamics
14.3 symmetry transformations
14.4 quantum statistical mechanics

15 differential geometry
15.1 differentiable manifolds
15.2 differentiable maps and curves
15.3 tangent, cotangent and tensor spaces
15.4 tangent map and submanifolds
15.5 commutators, flows and lie derivatives
15.6 distributions and frobenius theorem

16 differentiable forms
16.1 differential forms and exterior derivative
16.2 properties of exterior derivative
16.3 frobenius theorem: dual form
16.4 thermodynamics
16.5 classical mechanics

17 integration on manifolds
17.1 partitions of unity
17.2 integration of n-forms
17.3 stokes' theorem
17.4 homology and cohomology
17.5 the poincare lemma

18 connections and curvature
18.1 linear connections and geodesics
18.2 covariant derivative of tensor fields
18.3 curvature and torsion
18.4 pseudo-riemannian manifolds
18.5 equation of geodesic deviation
18.6 the riemann tensor and its symmetries
18.7 caftan formalism
18.8 general relativity
18.9 cosmology
18.10 variation principles in space-time

19 lie groups and lie algebras
19.1 lie groups
19.2 the exponential map
19.3 lie subgroups
19.4 lie groups of transformations
19.5 groups of isometrics
bibliography
index

前言/序言



《空間與結構的數學透視》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入理解我們所處現實世界本質的全新視角,通過數學這一普適的語言,揭示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深層結構與規律。我們並非簡單地介紹已有的數學工具,而是著重於探索這些工具如何被構建、演化,以及它們如何不可思議地契閤於描述物理現象。 本書的起點並非孤立的數學概念,而是迴溯至物理學中最根本的問題。我們首先會審視那些催生瞭革命性數學思想的物理挑戰。例如,從對物體運動的精確描述的需求,我們追溯到微積分的發明,探討它如何為描述連續變化提供前所未有的強大能力。牛頓力學的發展,如何需要歐幾裏得幾何的嚴謹性,同時又拓展瞭我們對空間想象的邊界。 隨後,我們將目光轉嚮更抽象但卻更具普適性的數學結構。我們將深入探討群論的精妙之處。群論不僅僅是一套代數符號,它更是對稱性的語言。我們將學習如何識彆和理解不同係統中的對稱性,以及這些對稱性如何直接導齣守恒律,這是物理學中最深刻和最普遍的原理之一。從晶體的周期性對稱,到基本粒子物理中內在的對稱性,我們將看到群論如何成為連接微觀世界奧秘的金鑰匙。 接著,本書將帶領讀者進入嚮量空間和綫性代數的廣闊領域。我們不僅僅是學習矩陣運算,而是理解嚮量空間如何成為描述物理狀態的天然框架。量子力學的波函數,經典力學中的相空間,這些看似不同的物理概念,都可以在嚮量空間的抽象結構中找到統一的錶達。綫性代數中的對角化、特徵值和特徵嚮量等概念,將幫助我們理解物理係統的本徵態和能量譜,這在光譜分析、振動模態等眾多領域都至關重要。 微分幾何將是本書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超越平麵幾何的範疇,進入彎麯空間的研究。黎曼幾何的概念,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都建立在微分幾何的基石之上。我們將學習協變導數、麯率張量等概念,理解它們如何描述時空的彎麯以及引力場的本質。從地球錶麵的測量,到黑洞周圍時空的扭麯,微分幾何為我們提供瞭一套精確的語言來描述這些宏觀現象。 我們還將探討泛函分析的力量。對於涉及無限維空間的物理問題,例如量子力學中的希爾伯特空間,泛函分析提供瞭必要的數學工具。我們將接觸到積分方程、算子理論等概念,理解它們如何在描述波動現象、量子場的演化等方麵發揮核心作用。 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於,我們始終強調數學概念的物理起源和應用。每一章的講解都將緊密聯係相關的物理背景,力求讓讀者體會到數學的生命力在於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將通過一係列精心挑選的例子,展示這些數學工具如何在各種物理理論中得到應用,例如: 經典力學: 拉格朗日力學和哈密頓力學如何利用辛幾何和變分原理重塑我們對運動的理解,揭示齣更深層次的守恒律和正則變換。 電磁學: 麥剋斯韋方程組如何在微分形式下展現齣內在的幾何美感,以及泊鬆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如何成為解決勢問題的重要工具。 量子力學: 薛定諤方程作為一種偏微分方程,如何通過傅裏葉分析和算子理論來求解,以及希爾伯特空間如何成為描述量子態的完備框架。 統計力學: 相空間中的體積概念、熵的數學定義,以及如何利用概率論和組閤數學來理解宏觀熱力學性質的湧現。 廣義相對論: 如何使用微分流形和張量分析來描述時空的幾何結構,以及引力如何被解釋為時空彎麯的錶現。 本書的結構將是循序漸進的,從相對基礎的數學概念開始,逐步引入更高級、更抽象的理論。我們不會迴避嚴謹的數學推導,但會盡量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並輔以直觀的解釋和圖示。對於初學者,本書將提供一個堅實的數學基礎,幫助他們跨入現代物理研究的大門;對於有一定物理和數學背景的讀者,本書將幫助他們深化對核心概念的理解,並發現數學在物理學中的普遍聯係。 我們相信,掌握這些數學工具,不僅僅是為瞭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更是為瞭培養一種全新的、更深刻的思維方式。它能夠讓我們以一種結構化、抽象化的方式去理解世界,識彆不同現象之間的共性,並從中發現新的規律和可能性。本書的目標,是讓讀者不僅“知道”這些數學工具,更能“理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為何如此強大。 本書的內容覆蓋瞭從基本代數結構到高級幾何和分析的廣泛領域,力求展現數學在描述和理解物理世界方麵無與倫比的統一性和力量。我們相信,通過深入學習本書所介紹的數學視角,讀者將能夠以一種更加宏觀、更加深刻的眼光來審視物理學,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科學探索的真正樂趣與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偉大的數學物理著作,不應該僅僅是公式的集閤,而更應該是一種思想的引領。而《現代數學物理教程》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一開始就用一大堆符號來壓倒讀者,而是從物理學的基本問題齣發,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需要這樣的數學工具”。書中對數學概念的引入,總是緊密地與物理現象相結閤。例如,在講解量子力學中無限維希爾伯特空間的重要性時,作者並沒有直接定義希爾伯特空間,而是從波函數展開成不同能量本徵態的疊加開始,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要描述一個任意的量子態,需要一個“足夠大”的嚮量空間來容納所有的可能性,而希爾伯特空間正是這樣一種完美的數學結構。這種“物理問題驅動數學發展”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非常自然和有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相對論部分的內容。作者對時空幾何的描繪,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彎麯的時空之中,能夠“感受”到引力的存在。他用清晰的語言解釋瞭度規張量的作用,以及愛因斯坦場方程如何將物質分布與時空麯率聯係起來。書中的一些圖示,比如描繪蟲洞、黑洞視界周圍的時空麯率,更是充滿瞭視覺衝擊力,讓我對宇宙的奧秘有瞭更深刻的理解。當然,作為一本教程,書中也必然包含大量的數學推導,但作者在公式推導的過程中,總會穿插一些關於這些數學操作的物理意義的解釋,讓我不會迷失在符號的海洋中。我發現,當我能夠理解每一個數學符號背後所代錶的物理概念時,推導過程也就變得不再那麼枯燥。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瞭數學的優雅,也讓我看到瞭數學在揭示宇宙真相中所扮演的至關重要的角色。

評分

這本《現代數學物理教程》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而非冷冰冰的教科書。作者在傳遞知識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引導我去思考,去探索。他似乎明白,真正的理解並非來自死記硬背,而是來自對概念本質的把握和對事物內在聯係的洞察。比如,在講解狄拉剋方程時,他並沒有止步於給齣方程本身,而是詳細闡述瞭引入鏇量以及相對論協變性的必要性,讓我深刻理解瞭狄拉剋方程是如何巧妙地將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統一起來的。這種對“為什麼”的深入挖掘,讓我對物理理論的建立過程有瞭更深的敬畏。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凝聚態物理部分的內容。作者用簡潔的語言,但卻能精確地描述齣晶體結構、能帶理論以及各種量子相變。他能夠將復雜的數學工具,如布裏淵區、格林函數等,巧妙地融入到對具體物理現象的解釋中,讓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理論變得生動起來。我在閱讀過程中,常常會停下來,仔細思考作者提齣的每一個論點,嘗試著去重現他的思考路徑。這種主動的參與感,讓我覺得我不再僅僅是一個讀者,而更像是一個共同探索者。書中提供的參考文獻也十分詳盡,為我提供瞭進一步深入學習的綫索。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程,它更是一座橋梁,連接著我已有的知識和更廣闊的數學物理世界。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力量感,那種深邃的藍色和硬朗的字體,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宇宙的宏大和數學公式的嚴謹。拿到手裏,厚實的分量也預示著內容的紮實。我一直對物理學和數學交叉的領域很感興趣,尤其是在那些能夠解釋宇宙運行規律的深層理論方麵。這本書的名字——《現代數學物理教程》——精確地捕捉瞭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能讓我看到數學語言如何描繪齣物理世界的奇妙圖景。想象一下,那些抽象的數學概念,比如群論、微分幾何,如何在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中綻放齣生命力,成為我們理解時空、粒子乃至宇宙演化的關鍵工具。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一些核心概念,比如如何在數學上描述量子場的性質,或者如何用黎曼幾何來理解引力的本質。當然,作為一本“教程”,學習麯綫的平緩度也很重要。我希望作者能夠循序漸進,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步引導讀者進入更復雜的理論體係。理論的推導固然重要,但如果能配以清晰的圖示和直觀的類比,那將是極大的福音。畢竟,很多時候,一個巧妙的比喻比百頁的公式更能幫助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深入探索數學物理世界的起點,幫助我構建起堅實的理論基礎,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去閱讀更前沿的文獻,甚至能夠獨立思考和解決一些問題。這本書的問世,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獲取,更是一次對智慧的探索,一次與偉大的物理學傢和數學傢們思想的對話。我希望能在這本書的引領下,撥開重重迷霧,領略數學物理的壯麗風光,感受其中蘊含的深刻哲學意義。

評分

拿到《現代數學物理教程》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簡潔而富有深度的排版所吸引。那種清爽的字體,閤理的行距,以及恰到好處的公式標記,都錶明這不是一本粗製濫造的書籍。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開篇引用的那句話深深打動瞭,它瞬間點燃瞭我對數學物理世界的求知欲。我一直覺得,數學是描述宇宙的終極語言,而物理學則是解讀宇宙運行規律的鑰匙。這本書恰恰是將這兩者完美地結閤在一起,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宏大和深刻的世界。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概念時,都力求做到既嚴謹又不失趣味性。比如,在介紹辛幾何在經典力學中的應用時,他並沒有直接跳到泊鬆括號的定義,而是從相空間的動力學演化齣發,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辛結構所蘊含的守恒律和相空間體積不變性。這種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講解方式,讓我感到學習的過程充滿瞭樂趣,而不是枯燥的記憶。書中對於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的介紹,更是讓我眼前一亮。作者用清晰的語言闡述瞭量子比特的概念,以及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的奇妙特性,讓我對這個前沿領域有瞭初步的認識。雖然我目前可能還無法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細節,但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未來科學發展的無限可能。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閱讀,去領略更多數學物理的精妙之處。

評分

《現代數學物理教程》這本書,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令人心潮澎湃的學術著作之一。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集閤,更像是一次思想的啓迪。作者以一種極其精妙的方式,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具體的物理現象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量子場論時所采取的思路。他並沒有一開始就用各種算符和場方程來嚇唬讀者,而是從量子力學的基本假設齣發,逐步引導我們理解場的概念,以及粒子在場中的激發是如何産生的。這種“由錶及裏,由簡到繁”的講解方式,讓我感到非常受用。書中對廣義相對論的闡述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愛因斯坦場方程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度規張量、麯率張量等概念的幾何意義,以及它們如何描述時空的彎麯。他用形象的比喻,將時空描繪成一張可以被物質彎麯的“膜”,讓我對引力的本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感到一種“豁然開朗”的驚喜。那些原本讓我感到睏惑的數學公式,在作者的闡釋下,都變得清晰起來。這本書不僅僅滿足瞭我對知識的渴求,更點燃瞭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我感覺自己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看得更遠,思考得更深。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堪稱一次“醍醐灌頂”的學習過程。作者不僅展現瞭高超的數學和物理功底,更重要的是,他擁有將復雜概念化繁為簡,並賦予其生命力的非凡能力。《現代數學物理教程》並非一本簡單的堆砌公式的教科書,而是一部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數學與物理內在聯係的傑作。我深切地體會到,作者在構建每一個章節時,都力求做到邏輯嚴謹,過渡自然。例如,在探討量子場論時,他並非直接跳入算符的海洋,而是首先從量子力學的路徑積分齣發,逐步引導讀者理解場的量子化以及粒子的産生和湮滅過程。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讓我這個對量子場論一直心存畏懼的讀者,也能逐漸窺其堂奧。書中對廣義相對論的闡述,更是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呈現愛因斯坦場方程,而是深入剖析瞭度規張量、麯率張量等概念的幾何內涵,並藉助生動的類比,將時空的彎麯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産生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數學公式,在作者的解讀下,仿佛都擁有瞭生命。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知識的渴求,更重要的是,它點燃瞭我對科學探索更深層次的熱情,讓我開始主動思考,如何運用這些強大的數學工具去理解宇宙的奧秘。

評分

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學習體驗,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循循善誘地帶領我探索數學物理的廣闊天地。與其他書籍不同的是,它在講解嚴謹的數學概念時,並沒有忽視物理學傢的直覺和思考過程。作者似乎深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在引入每一個新的數學工具時,都會先追溯它在解決某個物理問題時産生的曆史背景和動機。例如,在介紹傅裏葉變換時,他並沒有直接給齣積分公式,而是從聲學和光學中的波動現象齣發,解釋瞭為什麼我們需要將復雜的波分解成簡單的正弦波的疊加,而傅裏葉變換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這種“考古式”的講解方式,讓我對數學工具的起源和發展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更容易去接受和掌握它們。書中對量子場論的闡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從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齣發,逐漸構建起量子場論的數學框架。他通過對粒子産生和湮滅算符的介紹,讓我明白瞭量子場論是如何描述粒子的産生和消失,以及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費曼圖的介紹,雖然篇幅不長,但足以讓我對這種強大的計算工具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我發現,我開始不再害怕那些看起來很復雜的數學公式,因為我能夠理解它們背後的物理意義。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計算,更教會瞭我如何思考,如何用數學的語言去“看”物理世界。

評分

剛拿到《現代數學物理教程》,我並沒有急於翻閱,而是仔細端詳瞭它的目錄。每一個章節的標題都充滿瞭吸引力,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裏麵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智慧。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數學和物理割裂開來,而是將它們看作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數學概念時,都會立即聯係到它在物理學中的具體應用,這讓我覺得學習過程非常流暢和富有成效。例如,在介紹李群和李代數時,他並沒有隻是停留在抽象的代數結構上,而是立刻引申到量子力學中的角動量代數,以及廣義相對論中的對稱性變換,讓我瞬間明白瞭這些抽象概念的物理意義。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拓撲學在物理學中應用的闡述。作者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陳類、銷量不變量等概念是如何在量子霍爾效應、拓撲絕緣體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的。那些充滿幾何美感的圖示,更是讓我對抽象的拓撲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吸引人,作者的敘述既有嚴謹的科學性,又不乏人文的溫度,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常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摺服,驚嘆於數學和物理之間如此奇妙的聯係。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視野,讓我看到瞭科學研究的無限可能性。

評分

我一直認為,學習數學物理,最睏難的往往不是公式的推導,而是對那些抽象概念的理解。而《現代數學物理教程》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新的數學工具時,都會先花費大量的篇幅來解釋它的物理背景和産生的動因。比如,在介紹微分幾何時,他並沒有直接給齣黎曼度規的定義,而是先從經典力學中描述物體運動的路徑入手,引齣瞭麯率和測地綫的概念,讓我們明白為什麼我們需要用微分幾何來描述彎麯時空。這種“從物理齣發,引入數學”的方式,讓我覺得學習過程非常自然和有意義。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部分的講解。作者用一種非常易懂的方式,解釋瞭量子比特、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等核心概念,讓我對這個神秘而充滿潛力的領域有瞭初步的認識。他用生動的例子,比如量子態的鏇轉,以及量子態之間的乾涉,來幫助讀者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雖然我目前還無法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細節,但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口,讓我看到瞭科學發展的未來方嚮。我感到自己不僅僅在學習知識,更是在培養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

評分

閱讀《現代數學物理教程》的過程,如同踏上一場史詩般的旅程,每翻開一頁,都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未知領域的大門。作者的筆觸細膩而老練,他沒有直接拋齣艱深的定義和定理,而是巧妙地將我們引入一個思考的氛圍中。他首先描繪瞭數學在物理學發展中的曆史地位,從牛頓的微積分奠定經典力學基礎,到愛因斯坦的張量分析成就廣義相對論,再到量子力學中群論、算子等概念的不可或缺,這種敘述方式讓我對數學工具的敬畏油然而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介紹一些抽象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手法。比如,在講解群論與對稱性的關係時,他用晶體結構和化學分子的對稱性來類比,這使得原本晦澀的抽象代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仿佛能看到分子在空間中鏇轉、翻轉,而群論正是描述這些對稱變換的語言。又比如,在討論微分幾何時,他並沒有一開始就陷入復雜的黎曼度量和麯率張量的推導,而是先通過一個二維麯麵上的“螞蟻”爬行來引入測地綫和麯率的概念,這種“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教學思路,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門檻。而且,書中提供的習題也很有特色,它們不僅是為瞭檢驗讀者是否掌握瞭公式,更是為瞭引導讀者去思考概念的物理意義和數學的內在聯係。我嘗試著做瞭一些,發現很多題目都需要我跳齣書本的框架,去主動地聯係已有的物理知識,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學習體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思維的訓練。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構建過程中。

評分

數學物理內容詳盡,搞理論物理用到的數學都有瞭

評分

挺厚的,還沒仔細看,以後再評價

評分

書內容No.1好,書的外錶負no.1,很舊,很失望。兩星

評分

書內容No.1好,書的外錶負no.1,很舊,很失望。兩星

評分

挺厚的,還沒仔細看,以後再評價

評分

書內容No.1好,書的外錶負no.1,很舊,很失望。兩星

評分

很棒的圖書,印刷精美,用它來好好學習!

評分

內容很多,質量不錯,還沒仔細看。

評分

東西還行,但是沒有中文版,看起來很睏難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