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轻松学外语系列:看图学最有用的英语(附光盘1张)

看图轻松学外语系列:看图学最有用的英语(附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能率教育有限公司 编,郭秋月 译
图书标签:
  • 英语学习
  • 看图学英语
  • 外语教材
  • 词汇
  • 口语
  • 实用英语
  • 自学教材
  • 图解
  • 光盘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ISBN:9787563716579
版次:1
商品编码:1092027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看图轻松学外语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7
字数:37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你的生活德语都生动地承载在本书中
摆脱枯燥、乏味的内容,学习最真切、最动感的德语
看着生动的图画,那些基础而实用的生活用语,自然就掌握了!

内容简介

《看图轻松学外语系列:看图学最有用的英语》特点:
实用性:62个主题情境,展现最生活化、最有用的动感德语;
直观性:以图带文,图文彰显,一目了然,适合利用零星闲暇时间翻阅学习;
动感性:动感、逼真的图片,让文字在你的头脑中活跃起来;
趣味性: 漫画卡通,送你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
立体化:文、图、音三维立体化设计,激发你的图像思维,强化你的记忆效果。

内页插图

目录

01 日常生活—上午
02 日常生活—下午
03 个人信息
04 天气—温度
05 天气情况
06 电话
07 超市
08 水果
09 蔬菜
10 数字基数词
11 数字—序数词、分数
12 时间—小时、分钟
13 时间—日、星期、月、年
14 时间月份
15 钱币
16 颜色
17 反义词1
18 反义词2
19 反义词3
20 家庭
21 人生
22 情感1
23 情感2
24 外表
25 身体—全身
26 身体—面部
27 身体不适
28 衣服
29 饰品
30 鞋子
31 找住房
32 房屋维修
33 卧室
34 浴室1
35 浴室2
36 厨房—器具
37 厨房—做饭
38 客厅
39 餐厅—种类
40 餐厅—点餐
41 酒吧—饮酒
42 学校—设施
43 学校课堂
44 职业1
45 职业2
46 日常工作
47 办公用品
48 银行
49 邮局
50 电脑
51 电影
52 电视
53 音乐
54 街道
55 标志
56 机场
57 在飞机上
58 公共交通公交车
59 公共交通—地铁
60 住宿
61 介词/副词1
62 介词/副词2
好的,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一份图书简介,它专注于描述其他与语言学习、词汇积累、实用表达、或图解学习方法相关的书籍内容,完全避开了您提到的那本特定书籍的名称和核心卖点(即“看图轻松学外语系列”、“看图学最有用的英语”以及“附光盘1张”)。 --- 环球新语:构建未来交流能力的多维路径 第一部分:深度语法结构解析与实战运用 本书旨在为希望深入理解和掌握英语语法的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严谨且高度实用的学习框架。我们摒弃了传统语法书的枯燥说教模式,转而采用“功能导向”的教学理念,即强调每一种语法结构在实际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带来的语境效应。 全书分为三大核心板块:时态与语态的动态展现、从句与非谓语动词的结构连接、情态动词与虚拟语气的语气探究。 时态与语态的动态展现: 我们不仅教授完成时、进行时的基本定义,更侧重于区分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语义差别。例如,深入剖析“现在完成进行时”与“一般现在完成时”在描述持续性动作和强调结果之间的微妙平衡。对于被动语态,我们提供了一整套“何时使用被动语态、如何巧妙地在写作中切换”的策略指南,确保学习者能根据交流的侧重点灵活选择语态。 从句与非谓语动词的结构连接: 这是提升句式复杂度和表达精确性的关键。书中详述了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构建规则,并通过大量对比练习,帮助读者区分“限定性定语从句”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标点和意义差异。在非谓语动词部分,我们重点讲解了分词短语作状语时的逻辑关系,确保学习者在阅读长难句时能迅速抓住主干结构。 情态动词与虚拟语气的语气探究: 情态动词是英语表达情感和判断的“润滑剂”。本书系统梳理了从“必然性(Must/Have to)”到“推测性(Might/Could)”的概率梯度,并特别辟出一章,专门针对“过去情态动词(Modal Perfects)”的复杂用法进行拆解,帮助学习者准确表达对过去事件的推测、遗憾或指责。 第二部分:高频词汇的场景化深度记忆法 词汇的积累并非简单的数量叠加,而在于能否在恰当的场景下快速调用。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词汇转化为即时反应的“语言工具包”。 主题词汇库的构建与深化: 我们选取了当代社会交流中最常出现的十个核心主题域,如“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数字技术与信息安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等。针对每个主题,我们不仅罗列了核心词汇,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之搭配的高强度动词(Power Verbs)和精准形容词(Precise Adjectives)。例如,在讨论“环境问题”时,我们强调使用“mitigate”、“deteriorate”而非泛泛的“make better”或“worsen”。 词根词缀的解构工程: 为了实现词汇的“举一反三”,本书详细梳理了常见的前缀(如:contra-, dis-, meta-)和后缀(如:-ology, -cide, -graphy)的意义及其对词义的改变作用。通过掌握核心的200个词根,学习者将能有效解锁数千个陌生词汇的含义。 同义词的语境辨析(Nuance Differentiation): 这是区分中级与高级学习者的重要环节。书中通过大量的并列句式,对比形近或同义但用法迥异的词汇组,例如:effective 与 efficient,imply 与 infer,censure 与 criticize。每组词汇都配有至少两个以上情景对话,直观展示其使用边界。 第三部分:学术与职业写作的逻辑流线训练 对于需要进行正式报告、邮件沟通或学术论文撰写的学习者,清晰的逻辑结构和严谨的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结构化写作的骨架搭建: 本部分提供了一套可复制的写作模板,涵盖议论文的“引言-主体-结论”结构、报告的“背景-方法-发现-建议”结构。重点在于如何构建强有力的论点句(Topic Sentence)和如何使用过渡词(Transition Signals)来确保段落之间、论点之间的平滑衔接,避免逻辑跳跃。 精准引用与文献综述技巧: 针对学术写作要求,我们详细介绍了常见的引用格式(如APA, MLA的概述性要求)以及如何有效地转述(Paraphrasing)他人的观点,避免直接抄袭,并确保引文的嵌入自然流畅。 商务邮件的高效沟通法则: 实用性强的商务模块着重训练“目的明确、语言得体”的邮件撰写。内容包括如何构造具有行动导向性的主题行(Subject Line)、如何恰当地使用祈使句进行请求,以及在处理冲突或拒绝时的专业措辞选择。 第四部分:听力理解的深度解析与速记策略 有效的听力不仅是识别声音,更是对信息流的快速处理和结构化记忆。 语速适应与连读消音识别: 针对英美母语者快速交流中常见的连读(Linking)、略读(Elision)和吞音(Assimilation)现象,本书提供了专门的听辨训练材料(注:此处为理论训练,不含具体介质)。通过模仿和识别这些语音变化,学习者能显著提高对真实语速材料的捕捉能力。 听力中的信息预测与笔记结构化: 我们教授如何利用语篇标记(Discourse Markers,如Firstl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clusion)来预测说话者的信息走向。同时,引入康奈尔笔记法的变体,指导学习者在听讲座或对话时,将信息快速归类至“关键概念”、“支持论据”和“待查/疑问”三个区域,确保回顾时效率最高。 跨文化听力中的非语言线索解读: 理解语境中的停顿、语调变化、重音位置如何传递说话者的态度(如怀疑、肯定、讽刺),是听力理解的更高阶技能。本部分通过分析经典对话片段,训练学习者捕捉这些“弦外之音”。 --- 本书是一套面向中高级学习者,致力于将语言知识内化为生产力的综合性学习指南,旨在全面提升学习者在读、写、听、用四个维度上的系统性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基础词汇的简单识别层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所谓的“看图学最有用的英语”系列,说实话,我买回来之后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英语学习资料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是老生常谈,学了半天感觉词汇量是上去了点,但真到要开口说话的时候,舌头还是打结。我原本的期望是能有一本真正能“轻松学”的书,那种能把复杂的语法点用最直观的图示展现出来,而不是堆砌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解释。打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色彩鲜明的插画,这确实比单纯的文字教材要吸引人一些,尤其对于我这种对纯理论学习容易感到枯燥的人来说,视觉上的刺激是第一步的吸引力。我仔细翻阅了其中几个主题,比如“点餐篇”和“问路篇”,感觉它确实在试图捕捉日常生活中最频繁出现的情境,这一点值得肯定。如果只是为了快速掌握应对特定场景所需的“生存口语”,这本书的切入点算是比较务实。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附带的那张光盘里究竟包含了多少实用内容?是纯粹的音频朗读,还是包含了更多互动式的练习环节?如果光盘内容过于简陋,那这本书的“轻松学”的口号可能就有点言过其实了,毕竟脱离了听力和跟读练习,光靠“看图”是很难真正内化成语言能力的。总而言之,第一印象是“尚可的入门尝试”,但离“颠覆性学习体验”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深入使用后才能给出更全面的判断。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挑选这本教材的初衷,其实是想找一些能快速弥补我“场景词汇短板”的东西。我个人的问题在于,我能背诵一些学术性的词汇,但一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去超市购物或者和房东沟通修理问题时,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感觉自己像个刚出生的婴儿。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正是瞄准了这种“实用空缺”。我特别留意了它对核心动词和介词的图解方式,它们试图通过空间关系和动作的分解来解释词义,这比死记硬背单词表要有效得多。例如,它对“on”、“under”、“through”这些小词的解释,竟然用了一组对比鲜明的漫画,一下子就清晰了。这种将抽象语言元素具象化的做法,确实体现了编者在教学法上的用心。但是,我有个小小的担忧,那就是这种高度依赖视觉辅助的学习方式,会不会在光盘用完或者脱离了书本后,学习者会产生一种“依赖性”?换句话说,当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没有对应的插画可以参考时,学习者是否还能独立组织语言?所以,虽然它在“看图”的层面上做得不错,但如何过渡到真正的自主语言输出,这本书目前的展现似乎还不够清晰。它更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场景词汇速查手册”,而非一个完整的语言习得系统。

评分

从一个长期与英语学习“斗争”的旁观者角度来看,这套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教科书的沉闷感。很多传统的教材,比如那些动辄讲解过去完成进行时态的厚本子,常常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提供了一种“低门槛进入”的学习途径。它把语言拆解成了最基本的、最生活化的“模块”,让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能够应对基础交流的“工具箱”。你不需要深究背后的语言学原理,只要知道“这张图对应这句话”就行。这种“够用就好”的学习哲学,无疑能极大地鼓舞那些被传统学习方法劝退的群体。我甚至建议那些对英语有恐惧感的父母,可以先买来给孩子作为兴趣培养的读物,因为里面的插画趣味性很强,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不过,我也必须提醒潜在购买者,不要对它抱有“看完这本书就能流利交流”的幻想。它更像是一个高效的“脚手架”,帮你快速搭建起最初的沟通框架,一旦框架搭好,下一步的学习就必须转向更系统、更深入的语法和阅读材料。它解决了“能不能说”的初步问题,但解决不了“说得好不好”的进阶问题。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量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阅读体验。很多学习材料为了控制成本,纸张印刷都很粗糙,让人拿在手里就没有学习的欲望。但这本教材的封面和内页设计明显是下过功夫的,色彩饱和度高,插图线条清晰,这使得即便是长时间翻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对照图文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此外,我特别关注了光盘的部分,虽然我只是粗略地试听了一下,但可以感觉到朗读者的发音非常地道、清晰,语速也控制得当,既不会快到让人跟不上,也不会慢到让人昏昏欲睡。这恰恰是很多自学材料所欠缺的——一个高质量的听力范本。在我看来,语言学习中“听”和“看”的同步性至关重要,这本书似乎抓住了这一点。唯一的遗憾是,我希望它在提供“看图”理解的基础上,能有更系统化的“听音辨音”练习模块,比如在某些关键对话后,可以提供一个听写小测验,来检验读者是否真的将“看”到的内容转化成了“听”的能力。如果光盘只是单纯的朗读,那它就没有完全发挥出多媒体载体的潜力。

评分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主打“零基础速成”的书籍总是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言。然而,当我翻开这本“看图学最有用的英语”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实用主义”气息还是挺能打动人的。我注意到它在选择例句时,几乎避开了所有复杂的从句结构和书面语色彩浓厚的表达,全部都是短小精悍的问句和陈述句,这点我很欣赏。这表明编者非常清楚他们的目标读者——那些急需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基础交流能力的学习者。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对话片段,自己小声复述了几遍,发现那些句子即便发音不够标准,意思也基本能被准确传达。这说明它筛选出的“有用”的英语,是真正经过市场检验的、最高效的沟通工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种过度精简是否会牺牲掉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比如,如果只是学习“I want coffee.”,而没有接触到更礼貌的表达方式如“Could I have a coffee, please?”,那么虽然能买到咖啡,但长期以往,可能会养成一种略显生硬的交流习惯。因此,我倾向于认为,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旅游者或者短期出差人士,但对于想要深入掌握英语的人来说,它只能作为补充材料,绝对不能作为主教材。

评分

从远古开始,人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从油灯到电灯到无影灯,从刀剑到枪械到炸弹,从热气球到飞机到火箭……正因人们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能,才让人们在自然中生存。我们没有猛犸象的庞大;没有猎豹的速度;没有致命的毒液;没有尖锐的牙齿......是什么让人类得以生存?是知识!枪械让我们训服野兽;飞机让我们在天空中翱翔;船只让我们在海洋中畅游……话说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不过是将知识运用到战略上,其实诸葛亮能观天象,他可以明确地知道什么时候下雾,什么时候刮东风……可见,知识的力量多么伟大!我们用知识挽救生命,用知识治理环境……知识无处不在![SZ]

评分

喝喝酒u我的呵呵觉得计算机

评分

外形既时尚又大气 我很喜欢

评分

发货很快,是正品,很满意,赞赞赞!!!

评分

2、全彩页,中英对照(中文一页,英文一页)

评分

京东真麻烦、还写评论不够字还不行。

评分

朋友介紹,所以購買!

评分

速度快,东西好

评分

内容还不错,有两点有待提高,一是语速有点慢!配音感觉不太好,二是图片不是真实的,是画的,感觉不逼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