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树木志(第4卷)

中国树木志(第4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万钧 编
图书标签:
  • 树木学
  • 植物学
  • 中国植物
  • 植物志
  • 植物分类学
  • 园艺
  • 林业
  • 生物学
  • 植物图鉴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3753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33791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4-06-01
页数:542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家重点图书《中国树木志》,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树木学家郑万钧教授主编,全国60余个科研院校数百位专家参加编写的。《中国树木志(第4卷)》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了我国树木资源、分类、栽培及利用的成果,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著作,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显著特点。它的编辑出版,标志着我国树木学研究进入该领域的世界先进行列,是我国树木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树木志(第4卷)》记载了中国原产的和引种栽培的树种179科近8000种(含亚种、变种、变型、栽培种)。《中国树木志》主要记载了树种的中文名称(包括俗名)、拉丁学名(包括异名)、形态特征、产地及生境、林学特性、用途,以及中国主要树种区划。

作者简介

郑万钧(1904-1983),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郑万钧同志以毕生的精力在树木学、森林地理学、植物学等学科建设与发展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半个多世纪,他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森林。在树木分类方面先后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三个新属,他擅长于裸子植物研究,创建了新的分类系统。他主编的中国植物志第七卷(裸子植物),成为世界裸子植物研究的权威文献。1948年他与胡先啸教授联名发表了《水杉新科及水杉新种》,成为20世纪植物学最有科学价值的成就。在树木研究院中,他深入考察各地区天然林的分类、分布、特性及其演替规律,运用森林生态指标、林木生理指标、林木生长指标与林业经济指标指导林业科学实验,提倡研究树种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适应性能与植物内部结构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郑万钧同志是我国林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56年他全力以赴,组织制定出1957~1969年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62年调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后,坚决贯彻林业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为生产服务的方针。鉴于中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短缺,他特别重视速生丰产林技术措施的研究。1973年后,郑万钧同志组织编写的《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树木志》等重要科学著作,在我国林业科技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郑万钧同志是新中国林业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52年他创建南京林学院,他治学严谨。他的学生不少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知名的林业专家、学者。
郑万钧同志给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林学遗产,也留下了宝贵的治学思想和治学方法,他一生沤心沥血,将自己的科学知识完全奉献给人民,造福于人民,无愧于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的称号。他1932年毕业于江苏第一农校。1939年赴法国都鲁斯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云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农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主任,南京林学院院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他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于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是九三学社第五、六届中央委员。

目录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
122.紫金牛科
123.蜡烛果科
124.柿树科
125.山榄科
126.肉实树科
127.芸香科
128.苦木科
129.橄榄科
130.阳桃科
131.楝科
132.无患子科
133.伯乐树科
134.清风藤科
135.漆树科
136.槭树科
137.七叶树科
138.省沽油科
139.灰莉科
140.管花科
141.醉鱼草科
142.度量草科
143.马钱科
144.木犀科
145.夹竹桃科
146.杠柳科
147.萝摩科
148.茜草科
149.紫葳科
150.马鞭草科
……
中名索引
学名索引
后记

前言/序言


《中国树木志》(第4卷)内容简介 《中国树木志》(第4卷)是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树木志”系列中的第四卷,作为一套旨在系统、全面、深入地记录中国丰富植物资源的权威性著作,本卷在继承前几卷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基础上,聚焦于特定类群的木本植物,以其详实的资料、精美的插图和专业的解读,继续为我国的植物学研究、林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相关学科领域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撑。 本卷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树木志”项目在完成既定目标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前几卷的成功发行,已经为读者呈现了大量珍贵的植物信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第四卷的问世,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一宏大的植物学画卷,填补相关领域的资料空白,提升我国在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内容构成与篇章安排 《中国树木志》(第4卷)秉承了该系列一贯的严谨编纂体例,内容详实,结构清晰,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特定科属的深入研究 本卷将重点阐述若干在中国分布广泛、生态或经济价值显著,但又需要进行集中、系统梳理的科属。例如,可能重点收录如豆科(Leguminosae)中的特定属,或是蔷薇科(Rosaceae)中具有代表性的木本成员,亦或是裸子植物中极具研究价值的类群。每一个科属的介绍,都将遵循严格的科学分类原则,进行详细的科、属、种的描述。 科的介绍: 简要概述该科的主要特征,包括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演化地位、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以及在中国植物区系中的重要性。 属的划分与鉴别: 针对在中国有分布的该科下的各个属,进行详细的属级特征描述,列出属间关键鉴别特征,帮助读者区分相似的属。 种的详尽阐述: 这是本卷的核心内容。对于每一个被收录的物种,都将进行以下方面的详细阐述: 中文名、学名与异名: 提供规范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并列出重要的异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形态特征描述: 对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进行细致、客观的形态学描述。描述将涵盖植株类型(乔木、灌木、藤本等)、树皮特征、枝条形态、叶的形状、大小、质地、脉序、边缘特征,以及花序类型、花瓣、雄蕊、雌蕊的形态,果实的类型、大小、颜色,种子的形态等。描述语言力求精确,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地理分布: 详细列出该物种在中国境内的具体分布范围,包括省份、地区、海拔高度、生境类型等。对于分布范围较窄的特有种,将着重说明其保护状况和分布的特殊性。 生境与生态习性: 描述该物种偏好的生境条件,如土壤类型、水分需求、光照条件、温度范围等,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是否是先锋树种、伴生种,或是对特定土壤条件的指示性植物。 经济价值与用途: 详细介绍该物种在经济、医药、园林、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例如,木材的材质特点及用途,果实的食用或药用价值,树皮、叶、根等的药用成分与功效,观赏价值,以及在生态恢复、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作用。 保护状况: 针对珍稀、濒危物种,将参考最新的IUCN红色名录或其他国内保护级别,说明其保护现状、威胁因素以及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引种栽培与变异: 如有引种栽培历史或形态变异,也将进行适当介绍。 二、高质量的插图与图表 与前几卷一样,《中国树木志》(第4卷)同样高度重视插图的质量和作用。本卷将收录大量精美的植物插图,包括: 形态特征图: 针对关键物种,会配以精细的手绘或摄影插图,清晰展现其主要形态特征,如叶片、花朵、果实等的局部特写,以及全株的生长姿态。 分布图: 为重要的分布区或特有物种提供地理分布图,直观展示其地理范围。 鉴别图: 对于容易混淆的相近物种,可能会配以对比鉴别图,突出其关键差异点。 其他图表: 如染色体核型图、化学成分分析图等,根据研究的深度和需要,可能穿插出现。 这些插图不仅具有直观的辅助教学和研究功能,本身也极具艺术价值,能够增强图书的阅读性和收藏性。 三、严谨的学术性与前沿性 本卷的编纂团队汇聚了中国植物学界的顶尖专家学者,他们凭借多年的野外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文献积累,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在收录物种的选择上,既兼顾了中国本土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类群,也关注了近年来在分类学、系统学、遗传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力求反映当前对这些物种认识的最新成果。 分类依据: 遵循国际上公认的植物分类系统,结合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对部分类群的分类地位进行调整和完善。 术语规范: 使用统一、规范的植物学专业术语,确保学术交流的畅通。 参考文献: 引用大量国内外权威研究文献,为读者提供深入研究的线索。 四、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中国树木志》(第4卷)的出版,对于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系统记录和介绍我国的树木资源,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了解物种的分布、生境需求和保护状况,是开展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基础。 林业可持续发展: 为林业育种、造林、森林经营、木材利用等提供基础的植物学信息。特别是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林业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作为一部集大成的学术专著,它不仅是科研人员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也是高等院校植物学、林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教材,有助于培养新一代的植物学和林业人才。 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 了解不同树木的生态习性,有助于更好地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文化传承与公众科普: 丰富的插图和详实的介绍,也有助于向公众普及植物知识,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 总结 《中国树木志》(第4卷)以其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和图文并茂的特点,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植物学研究、林业实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它不仅是一部珍贵的学术文献,更是一部记录中国绿色宝藏的史书,承载着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对生态未来的责任。本书的问世,将进一步巩固“中国树木志”系列在国内外植物学界的重要地位,成为该领域不可或缺的里程碑式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这本书的厚重感和内容的广博程度,初看之下确实有些让人望而生畏。但一旦沉浸其中,那种被海量信息温柔包裹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它不是那种快速浏览就能掌握的读物,而是需要你耐下心来,如同对待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般去倾听它的教诲。我特别注意到,作者在处理那些极其罕见的物种时所付出的心血,那些标本的采集、数据的核对,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这绝非简单的文献整理,而是一项宏伟的田野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我通过它了解了许多地理分布极为局限的珍稀树种,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保护自然的一种无声的呼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石,同时也为那些对自然怀有真挚热情的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或许略显传统,但正是这种朴素的风格,反而衬托出了内容的庄重与权威。那种老派的制图风格,虽然不追求时下流行的色彩斑斓,但其线条的精准度,对树皮纹理、叶脉结构的刻画,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对照图谱,试图在自家的后院里寻找书中所描绘的特征,这种互动性是阅读体验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个清晰的分类体系,让我能够系统地理解复杂的植物命名法和界定标准。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命名自然世界的方法论,让我学会用更精确的视角去看待自然界中无穷无尽的变化。

评分

这本书的编纂工作量是惊人的,它无疑是中国植物学界的一座里程碑。我最欣赏的是,它在描述一个树种时,能够非常平衡地处理多个维度:从形态学的硬核数据,到生态学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再到人文历史中对该树种的利用与文化意象的投射。这种多维度的叙事结构,使得即便是那些纯粹为了查阅特定信息而翻阅的人,也会不经意间被其他领域的知识点所吸引。它打破了传统工具书的僵硬框架,注入了历史的厚度。每一次的查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理解这些静默的生命是如何与人类文明相互塑造的。这是一部值得被放在书架上,并且需要时不时地去拂去灰尘,重温其深邃内涵的著作。

评分

这部书,从我翻开它的第一页开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精心编织的自然史诗。作者在文字中展现出的那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自然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令人叹为观止。每一株树木的描述都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能透过纸张闻到那种特有的泥土和树叶的芬芳。书中对不同树种的形态、生长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的阐述,都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严谨,但行文却丝毫没有枯燥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中穿插的那些富有诗意的观察,比如对光影如何作用于树冠的描写,或是对不同季节树木色彩变化的细腻捕捉。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探索和享受,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它拓宽了我对中国森林多样性的认识,让我对身边的每一棵树都产生了全新的敬畏之心。

评分

对于我这个长期在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这本书带来的实用性是无可替代的。它提供的关键鉴别特征,精确到了连最资深的导游都会感到棘手的细节。我曾经在一次徒步中遇到一棵形态奇异的乔木,凭以往的经验无法确定其属种,翻阅了这本“大部头”后,那些关于枝条排列和果实特征的描述,立刻锁定了目标。这种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超任何移动应用软件的识别功能,因为软件总是在猜测,而这本书是基于数十年积累的确定性知识。它给予的信心是扎实的,知识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本书的存在,让我对脚下的土地和头顶的林冠,拥有了更清晰、更负责任的认知。

评分

商品没有问题。我是3月23日同时为单位购买的2册树木志3和4,选的都是京东自营。其中第三册由北京发票,没有任何问题。第四册由上海发货,收到后发现机打发票的财务章被分成上下两半,而且没有贴出库单(我们单位报销时要看出库明细单)。经与客服沟通后由我个人出快递费把发票发往上海更换。我还将问题写清楚并索要出库单。直至4月3日收到江苏宿迁0527-88120510的电话,告知因清明节假期原因,发票寄送延后,我当时问有无明细,告知有,并说节后立即发快递。等到6号还是没有收到,因急需报账,便拨打0527-88120510电话,但一系列语音提示,根本无法接通。随后又电话和在线催要。直至今天才收到发票,但依然没有收到明细单。这次购物让我体会到,即使是京东自营,如果出现了纠纷也很难沟通和解决,那个在线的人的回答简直是气死人不偿命的做法,怀疑是机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估计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递费怎么办?京东的服务下降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评分

评分

快递不是很满意,继续用书 可到的很慢

评分

商品没有问题。我是3月23日同时为单位购买的2册树木志3和4,选的都是京东自营。其中第三册由北京发票,没有任何问题。第四册由上海发货,收到后发现机打发票的财务章被分成上下两半,而且没有贴出库单(我们单位报销时要看出库明细单)。经与客服沟通后由我个人出快递费把发票发往上海更换。我还将问题写清楚并索要出库单。直至4月3日收到江苏宿迁0527-88120510的电话,告知因清明节假期原因,发票寄送延后,我当时问有无明细,告知有,并说节后立即发快递。等到6号还是没有收到,因急需报账,便拨打0527-88120510电话,但一系列语音提示,根本无法接通。随后又电话和在线催要。直至今天才收到发票,但依然没有收到明细单。这次购物让我体会到,即使是京东自营,如果出现了纠纷也很难沟通和解决,那个在线的人的回答简直是气死人不偿命的做法,怀疑是机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估计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递费怎么办?京东的服务下降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评分

评分

商品没有问题。我是3月23日同时为单位购买的2册树木志3和4,选的都是京东自营。其中第三册由北京发票,没有任何问题。第四册由上海发货,收到后发现机打发票的财务章被分成上下两半,而且没有贴出库单(我们单位报销时要看出库明细单)。经与客服沟通后由我个人出快递费把发票发往上海更换。我还将问题写清楚并索要出库单。直至4月3日收到江苏宿迁0527-88120510的电话,告知因清明节假期原因,发票寄送延后,我当时问有无明细,告知有,并说节后立即发快递。等到6号还是没有收到,因急需报账,便拨打0527-88120510电话,但一系列语音提示,根本无法接通。随后又电话和在线催要。直至今天才收到发票,但依然没有收到明细单。这次购物让我体会到,即使是京东自营,如果出现了纠纷也很难沟通和解决,那个在线的人的回答简直是气死人不偿命的做法,怀疑是机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估计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递费怎么办?京东的服务下降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评分

评分

商品没有问题。我是3月23日同时为单位购买的2册树木志3和4,选的都是京东自营。其中第三册由北京发票,没有任何问题。第四册由上海发货,收到后发现机打发票的财务章被分成上下两半,而且没有贴出库单(我们单位报销时要看出库明细单)。经与客服沟通后由我个人出快递费把发票发往上海更换。我还将问题写清楚并索要出库单。直至4月3日收到江苏宿迁0527-88120510的电话,告知因清明节假期原因,发票寄送延后,我当时问有无明细,告知有,并说节后立即发快递。等到6号还是没有收到,因急需报账,便拨打0527-88120510电话,但一系列语音提示,根本无法接通。随后又电话和在线催要。直至今天才收到发票,但依然没有收到明细单。这次购物让我体会到,即使是京东自营,如果出现了纠纷也很难沟通和解决,那个在线的人的回答简直是气死人不偿命的做法,怀疑是机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估计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递费怎么办?京东的服务下降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评分

商品没有问题。我是3月23日同时为单位购买的2册树木志3和4,选的都是京东自营。其中第三册由北京发票,没有任何问题。第四册由上海发货,收到后发现机打发票的财务章被分成上下两半,而且没有贴出库单(我们单位报销时要看出库明细单)。经与客服沟通后由我个人出快递费把发票发往上海更换。我还将问题写清楚并索要出库单。直至4月3日收到江苏宿迁0527-88120510的电话,告知因清明节假期原因,发票寄送延后,我当时问有无明细,告知有,并说节后立即发快递。等到6号还是没有收到,因急需报账,便拨打0527-88120510电话,但一系列语音提示,根本无法接通。随后又电话和在线催要。直至今天才收到发票,但依然没有收到明细单。这次购物让我体会到,即使是京东自营,如果出现了纠纷也很难沟通和解决,那个在线的人的回答简直是气死人不偿命的做法,怀疑是机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估计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递费怎么办?京东的服务下降了,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