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的名字赛跑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德圣,游文兴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897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94723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3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魏德圣,最带种、最真情至性的直白!
导演吴念真感心推荐 作家九把刀敬重赞叹
台湾史上最宏伟史诗巨片 金马奖最佳影片
《赛德克·巴莱》的全方位记录
附赠140分钟纪录片DVD,曝光珍贵幕后花絮

内容简介

《跟自己的名字赛跑》是导演魏德圣在拍摄电影《赛德克·巴莱》过程中的导演手记,记录了魏德圣在《海角七号》的风光之后,义无反顾地把取之于电影的一切,再用之于电影,耗费心血制作这部鸿篇巨制的历史影片的全过程。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位理想主义的电影人的圆梦之路,更可窥见一位导演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处理的困难、艰辛、琐碎与超乎寻常的压力。

作者简介

  魏德圣,1969年生,台南人。因为受军中同胞的影响,工专毕业的他一脚踏进了电影圈。1993至2002年间参与多部电影和电视制作,同时开始提笔写剧本,1994年完成的《卖冰的儿子》获得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也因此开始执导多部影片,其中1999年的《七月天》参加了加拿大温哥华影展并获得龙虎奖特别奖。那段期间参与的电影作品包括日本导演林海象的《海鬼灯》、杨德昌导演执导的《麻将》,并为陈国富执导的《双瞳》担任策划兼副导演。
  2000年,完成讲述雾社事件始末的剧本《赛德克·巴莱》,并再度获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由于太太一句话的鼓励,在2004年,不惜斥资两百万台币拍摄《赛德克·巴莱》五分钟试拍片,这部影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2008年,执导的《海角七号》在观众口碑的带动下,以票房五亿三千万的成绩,成为台湾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台湾电影,除了获得当年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观众票选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等多项大奖之外,更在夏威夷、日本海洋等国际影展上勇夺首奖。
  他筹划十二年之久的台湾史诗巨片《赛德克·巴莱》,在历经重重难关之后,终于完成,于2011年9月在台湾上映,并被评选为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影片。
  1983年,不像台北人,嘉义县私立南华大学文学系,勉强毕业。增任电影《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制片助理,不务正业。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我要来履行承诺。我并没有因为《海角七号》的成功,就忘了这件事。当初说要做,我就真的会做。
  ——魏德圣

  这本手记,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导览”。如果你是一个对电影怀抱着单纯、浪漫、美好的情感,而且认为一切似乎都理所当然的人,你必将理解:梦可不是躺着就可以完成。
  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部“工作日志”,一部“教材”看。如果你是一个电影人,或许从中你可以得到许多经验,避开许多风险,因为魏导已经用精力、时间和金钱,帮你踩踏出一条依迹可循的路径,虽然未必从此一路宽敞。
  你更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心情日记”,偷窥一下一个导演——想像中应该是何等英明神武的一个人啊——的疲惫、无力、寂寞,甚至屈辱、颓丧。
  至于我自己所看到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魏导在《海角七号》的风光之后,那么义无反顾地把取之于电影的,再用之于电影。因着这样的决心,无论如何,他部对得起电影、对得起观众,更对得起自己。
  ——导演·编剧·作家吴念真

目录

【推荐序】他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电影!
◎吴念真
【自序】不变
【前言】一切都始于冲动
前制期 · 开始
2009.03.23 > 2009.10.27
吴宇森
选角
官方博客
钱制
首次勘景
彩虹
赛德克文化节
我没有变
片场
国际团队
谈判
换人
八八风灾
新马赫坡
分镜会议
日本美术会议
角色公布
开镜,开始
拍摄期1 · 磨合
2009.10.28 > 2009.12.23
导演好
最初的磨合
为什么
永远赶不上好莱坞?
我要钱,你们要什么?
调整
冬至
拍摄期2 · 崩溃
2009.12.26 > 2010.04.08
最想死的时候
初入马赫坡
火烧森林
坏人
当作另一部电影拍
终点呢?
雾社事件
马赫坡第一阶段,结束
因为没有钱
拍摄期3 · 冲刺
2010.04.09 > 2010.09.05
星光云集
三天
让大家知道我们在干嘛!
回来了,又失去了
人止关的意外
再见
五千万
熬过崩溃,重新开始
太阳
动线
追逐蝴蝶
倒数
倒数"三!"
倒数"二!"
倒数"一!"
这天
杀青酒,一辈子的价值
【后记】杀青之后,后制

精彩书摘

  因为工作人员真的太多了,我们在同栋的三楼另外租了一个办公室,主要提供给美术组、陈设组使用。他们会把一大堆图和数据直接贴在墙上,也贴了很多他们画的氛围图。这些氛围图很好用,在开会的时候,其他组别也可以利用这些图先沟通讨论。那时我会常常到楼下开会,不然就去那边晃晃,因为我很喜欢那里的气氛。
  他们在墙上贴了满满的图片和数据,我其实还满感动的。只要让这个环境有拍片的气息,大家就有工作的动力:如果墙壁白白的,那就一点工作的氛围都没有。而这就是我觉得最好的办公室布置。
  这段时间,大家都已经看到日本组及韩国组的工作人员了,也开始跟他们一起工作。这种状态会让台湾的工作人员感到紧张,包括我自己。因为这些国际团队都做过世界级的大案子,也是同行中的顶尖,所以我们都觉得不能输给别人,大家的工作态度显然会积极许多。
  相对来说,我也有了比较轻松的感觉。各组的工作已经慢慢步上轨道,原本谈不拢的部分,现在也已经有了眉目开始动工。
  各组有各组的会议在进行着,于是我就能比较专心在找钱这件事情上,虽然依旧没有很好的消息。
  我开始会观察一些有的没的。比如说日本、韩国与台湾地区三组人一起走出去,不用讲话就可以判断出是哪儿的人。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海角七号到赛德克巴莱,魏德圣没有让我失望,一个看似文弱但内心无比强大的男人,华人导演的骄傲!

评分

片儿的确不错,所以看看书。。。。

评分

喜欢魏德圣导演和痞子蔡,书不错!真的不错!

评分

书应该说还是不错的,算是对电影的一个现场纪实

评分

评分

全彩,记录了整部电影的艰辛,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呀

评分

所谓常识,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应该是指那些能够不证自明,可以不言而喻,直至众所周知,最终心领神会的日常观念。这里有一个稍微悖论的地方,因为从观念的本体论意义而言,它是一个学习与接受的过程,我们只能从日常的成长中习得观念,观念无法彰显自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任何观念都有一个从真理逐渐日常化的过程,真理普及越多,观念就变成了常识。按照古希腊哲学的说法,隐微的真理只由少数哲人才能掌握,只有常识——他们通常称之为“意见”——支撑起我们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做了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在本书中,他称之为“常识”的观念,指的是那些观念需要普及,但是恰恰还没有达到一种普遍的认知状态。现代以来,随着学科化与专业化的各种区分,观念逐渐成为了各自专业领域沟通的接头暗号,对外人而言,这些观念是已经超越了常识的界限。而“国家的常识”意味着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的社会中,我们生活在某种统治之下,我们需要了解某些共同领域生活的规则,这是构建我们美好生活的基础。常识的解读告诉我们,你理解了一个词汇,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懂了这个词汇的含义。常识帮助我们理解,引发我们探究的兴趣,提升我们的认识,融洽我们的沟通语境,构建我们想象的共同体,捕捉真理的影子。就如同罗斯金在点评俄罗斯为何最终走到了一条威权主义道路一样,他说我们必须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但它不能自然地理解。”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常识,才能认识那支看不见的手。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常识上基础上的深入而专业的理解。 从常识中读懂国家,这就意味着你能从其他国家的发展中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影子。尽管囿于民主制的主题,我们无法得知罗斯金是如何解读中国的,但是在这些国家的解读中,尤其是对俄罗斯的解析中,中国的影子跃然纸上。这倒不是说罗斯金在暗示这什么,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历史或多或少都能给人一种借鉴。尤其是俄罗斯的发展,不仅仅是意识形态,还是威权政治体制,乃至现如今,陷入的各种困境都与中国的现状如出一辙。但是未来的发展如何,在这种“文化绝望的政治”中,在市民社会的缺席中,在意识形态幻觉的洪流中,是走向深渊,还是走向民主,我们不得而知。这也许就是在本书的结语部分中提到的一个学习常识很重要的教训: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作为市民的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人们都没有太多的区别,当你比较政治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国家体系包括进来,“我们通过研究结果,学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评分

好受收着看。、、、、、、、、、、、、

评分

所谓常识,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应该是指那些能够不证自明,可以不言而喻,直至众所周知,最终心领神会的日常观念。这里有一个稍微悖论的地方,因为从观念的本体论意义而言,它是一个学习与接受的过程,我们只能从日常的成长中习得观念,观念无法彰显自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任何观念都有一个从真理逐渐日常化的过程,真理普及越多,观念就变成了常识。按照古希腊哲学的说法,隐微的真理只由少数哲人才能掌握,只有常识——他们通常称之为“意见”——支撑起我们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做了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在本书中,他称之为“常识”的观念,指的是那些观念需要普及,但是恰恰还没有达到一种普遍的认知状态。现代以来,随着学科化与专业化的各种区分,观念逐渐成为了各自专业领域沟通的接头暗号,对外人而言,这些观念是已经超越了常识的界限。而“国家的常识”意味着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的社会中,我们生活在某种统治之下,我们需要了解某些共同领域生活的规则,这是构建我们美好生活的基础。常识的解读告诉我们,你理解了一个词汇,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懂了这个词汇的含义。常识帮助我们理解,引发我们探究的兴趣,提升我们的认识,融洽我们的沟通语境,构建我们想象的共同体,捕捉真理的影子。就如同罗斯金在点评俄罗斯为何最终走到了一条威权主义道路一样,他说我们必须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但它不能自然地理解。”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常识,才能认识那支看不见的手。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常识上基础上的深入而专业的理解。 从常识中读懂国家,这就意味着你能从其他国家的发展中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影子。尽管囿于民主制的主题,我们无法得知罗斯金是如何解读中国的,但是在这些国家的解读中,尤其是对俄罗斯的解析中,中国的影子跃然纸上。这倒不是说罗斯金在暗示这什么,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历史或多或少都能给人一种借鉴。尤其是俄罗斯的发展,不仅仅是意识形态,还是威权政治体制,乃至现如今,陷入的各种困境都与中国的现状如出一辙。但是未来的发展如何,在这种“文化绝望的政治”中,在市民社会的缺席中,在意识形态幻觉的洪流中,是走向深渊,还是走向民主,我们不得而知。这也许就是在本书的结语部分中提到的一个学习常识很重要的教训: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作为市民的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人们都没有太多的区别,当你比较政治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国家体系包括进来,“我们通过研究结果,学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