単行本(ソフトカバー): 160ページ
出版社: グラフィック社 (2012/4/5)
言語: 日本語
ISBN-10: 4766123441
ISBN-13: 978-4766123449
発売日: 2012/4/5
商品パッケージの寸法: 25.6 x 18.2 x 1.8 cm
歴史的背景や思想よりも"いまの民藝"を紹介することにこだわる「民藝の教科書」シリーズ第壹弾。テーマは「うつわ」。
民藝の先生·久野さんの案内で、著者が全国各地の窯元をめぐったルポを中心に、読者を手仕事のある暮らしへと誘います。
出版社からのコメント
全国40以上の窯元のつくり手、製品の紹介に加え、基礎知識や使い方·選び方のアドバイスなど、民藝を知る·見る·使うための情報を幅広くカバーした「教科書」。お気に入りの民藝がきっと見つかる一冊です。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柳宗悦が「民藝」という言葉をつくってから80余年―いまを生きる日本の手仕事をめぐる旅がはじまります。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使用价值”的强调。很多关于传统工艺的书籍往往将重点放在了“艺术品”或“古董”的层面,但这本书始终将目光锁定在器物作为日常用品的本质上。它探讨了如何挑选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碗,如何保养一件代代相传的工具,以及器具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这种脚踏实地的探讨,让“民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与柴米油盐紧密相连的生活艺术。它鼓励读者去“用”,去“磨损”,去让器物在日常使用中留下生活的痕迹,这种对“时间痕迹”的珍视,深深打动了我。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美,是经得起日常磨砺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享受,那种朴实中透着精致的日式美学,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刚拿到手的时候,我甚至有些舍不得翻开,生怕破坏了这份宁静的美感。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处理得相当到位,那种微微泛黄的触感,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沉淀。排版上,虽然是教科书的定位,但丝毫没有刻板的教条感,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尤其是一些配图,选取的角度和光影都极具匠心,不仅仅是器物的展示,更像是一组组艺术摄影作品。它成功地将“民艺”这个看似遥远的概念,通过精美的视觉语言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让人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引导去思考器物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可以说,在视觉呈现和装帧设计上,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一本普通工具书的范畴,达到了工艺品的水准。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那种克制而有力的笔触。它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辞藻去堆砌赞美,而是通过对日常器物细节的精准捕捉和冷静描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物哀”的美学精髓。比如,描述一个粗陶茶碗时,它会着重于釉色的自然流动、烧制过程中留下的细微瑕疵,以及握持时掌心能感受到的温度和重量。这种描述方式,使得原本冰冷的器物瞬间拥有了生命和温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放下书本,转而审视自己家中那些被忽略已久的物件,开始用一种全新的、充满敬意的目光去重新认识它们。这种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引导,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它提供的不是知识点,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哲学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非常引人入胜,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评分作为一本旨在普及民艺理念的书籍,它的结构安排显得异常清晰而富有逻辑性。从宏观的历史脉络到微观的制作工艺,每一步的过渡都处理得非常顺畅,即便我对传统手工艺了解不深,阅读起来也毫无压力。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而是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像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先把概念讲透,再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印证。特别是关于“地域性”和“功能性”如何塑造器物形态的章节,分析得极其透彻。它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区的陶器在器型、泥料和纹饰上会产生显著差异,这些知识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让我对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完成了一次精神的“寻根之旅”。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某些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反复琢磨,但正是这种需要投入精力的深度,才让它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是那种可以“速读”的读物,而是需要“品读”的。我发现自己经常会读完一页,然后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思考着某位工匠在制作那个物件时所倾注的心血与智慧。这种需要主动思考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乐趣和知识的留存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器物”的书,更像是一扇通往匠人精神世界的窗口,让我对“手作”这一行为本身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知识的传授,转化成了一种缓慢而深刻的审美教育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